APP下载

专业认证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质量文化建设的路径

2023-08-10蒋春姣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专业认证学前教育专业高职院校

【摘要】本文阐述专业认证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质量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要求,提出专业认证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质量文化建设的路径:围绕“学生中心”,建设物质质量文化;秉承“产出导向”认证理念,建设行为质量文化;对标专业认证标准,系统建设制度质量文化;坚持“持续改进”理念,建设精神质量文化。

【关键词】专业认证 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专业 质量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5-0021-05

师范类专业认证(以下简称为专业认证)是由教育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委托第三方专门性教育评估认证机构依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实施的一种动态的周期性外部评价,旨在评定当前和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专业能否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专业认证旨在引导专业对标专业认证标准,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质量文化是专业认证评估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的灵魂,贯穿于专业培养的全过程,是专业办学的“软实力”。笔者结合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认证筹备工作的实际,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专业认证背景下质量文化的内涵进行界定,分析专业认证背景下质量文化建设的理念,从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四个方面探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质量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专业认证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质量文化的内涵

“质量文化”一词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20世纪初,欧洲大学联合会发起了建立“大学质量文化工程”的倡议,质量文化成为大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是学校质量研究的重要范畴。质量文化随之应用于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近年更是成为我国师范教育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质量的模糊性和文化含义的多样性,关于质量文化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在参考、整理、分析诸多学者文献的基础上,对质量文化的内涵可归纳为:是参与者在长期的质量管理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系列有关质量的意识、规范、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及风俗习惯等的总和;也是学校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上,与质量意识和质量活动密切相关的精神活动的综合表现。站在人才培养的角度,质量文化的核心在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应以学生为中心。从结构层面上,文化由表及里可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实质就是通过外部专业认证,引导师范类专业内部对标专业认证标准,从目标和规格、课程与教学、实践与合作、教学资源建设(师资团队、办学条件与资源、资金保障)等方面开展专业质量内涵建设,建立目标任务明确、机构健全、责任到人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并在内外部监控评价有效运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不断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

专业认证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质量文化构建就是在对标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专业建设和质量管理活动中自觉形成的,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保障人才质量培养过程为主线,从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个角度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质量意识、理念、價值观、制度、形象、程序、环境等。其中,精神层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层,是质量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制度层是质量文化的保障层,行为层和物质层则是质量文化的支持层。不同层级的文化相互作用、动态结合,构成了质量文化的有机整体。

二、专业认证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质量文化建设的要求

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质量文化构建既要明确师范类专业认证等级质量标准要求,又要考虑专业人才质量培养的特殊状态,因此,必须遵循文化建设理念建设专业背景下的学前教育质量文化,以确保质量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一)对标质量等级标准,明确各等级认证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专业认证背景下专业质量文化建设就是要将师范类专业认证等级质量标准内化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对专业办学的质量追求。因此,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质量文化建设就是要让全体教师认真阅读各项认证标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对毕业生、师资队伍、支持性条件、课程、教学、校企合作、实践、质量保障管理体系和学生发展等方面的质量标准要求。对标质量等级标准要求开展自查、自评、自改和自建,积极开展对标专业认证的内涵建设,保障评估指标的核心要素达到最低标准,在实践中追求质量价值、提升质量意识、践行自律质量行为。

(二)以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为主线,建设学前教育专业质量文化

专业认证背景下开展学前教育专业质量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保障培养的毕业生质量和人才培养过程质量达到专业认证标准,并在质量管理活动中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形成至善卓越的质量文化。这需要引进“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以师范生为中心建设师资团队和提供支持性条件,以师范生学习效果为导向组织课程教学,开展校企合作,按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要求评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理,开展质量监督评价,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推动人才培养持续改进和质量持续提升,在有意和无意中孕育至善卓越的质量文化。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质量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围绕“学生中心”,建设物质质量文化

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物质质量文化是质量文化的基础层次,是由专业毕业生质量形象、保障师范类专业质量培养的支持性物质条件和校园质量环境文化构成。坚持“学生中心”认证理念,就是以毕业生质量为目标,紧密围绕师范生成人成才,构建毕业生质量形象、支持毕业生成人成才的支持性物质条件和校园质量文化环境。

第一,毕业生质量形象。借鉴产品质量认证,学前教育专业的产品质量形象就是毕业生。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质量既要达到国家专业认证要求,又要满足地方幼儿教育行业发展战略对幼教人才的需求。为此,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开展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参照专业认证二级(合格)标准对产出毕业生的要求,确定毕业生整体质量形象为“合格+特长”的幼儿园教师。对毕业生质量形象的具体要求包括:一是师德修养和教育情怀、保教知识与技能、班级管理和综合育人、沟通合作与自我发展等方面的能力达到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标准要求,有一项艺术技能和保育技能特长,能满足客户需求,适应幼教和托育行业的发展;二是幼儿教师资格考证整体通过率高,毕业前毕业生考证通过率75%以上,就业率90%以上,就业对口率85%以上,均达到专业认证二级(合格)规定的硬性指标要求;三是毕业生深受幼儿园的欢迎,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办学在幼教行业中有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

第二,支持性物质条件。设施设备、教育教学资源、经费保障等都属于专业教学的支持性物质条件。课程和实践教学活动所需设备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教育资源(如图书、教育案例等)的丰富程度、保障经费是否到位决定着专业教学的质量,影响毕业要求的达成程度。为此,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遵循“学生中心”认证理念,围绕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对标认证中经费、设施和资源保障的标准,每年按照生均拨款总额和学费之和的13%以上的标准预算专业建设经费,用于职业技能实训平台的建设、教育教学类设备设施的采购以及专业课程资源库和工业云课堂教学信息平台的建设。近两年,学院分省级、校级和专业三级建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资源库,并利用工业云课堂教学信息平台,将资源库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保障教学过程质量。

第三,校园质量文化环境。校园环境是质量文化中重要的物质文化组成部分,对教育质量提升起到支持性的作用。校园质量环境主要包括:合适的学校选址、整体建筑的风格、满足专业办学的教室和实训室、充满特色的校园景观;体现浓厚学习氛围、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校园标语、文化活动宣传长廊、实训室的墙饰等具体环境。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综合性的高职院校,特别重视师范特色校园质量文化建设。一是将师范专业安排在有悠久师范教育历史和位于教育行政文化中心的贵港校区,享受贵港优质的中小学实习基地资源;二是建造田径场、小广场等,改造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公共区域,建立满足师范教育大型文体艺术教育活动需要的质量环境;三是重视幼师教育二级学院办学集中的活动区域建设,建立师范教育相对独立的教学区、实习实训楼;四是二级学院充分利用教学区、实习实训区、学生活动区、运动区等公共区域宣传师范教育行业的政策、法规、师德、名人名言等,于润物细雨无声中提高教育效果。

(二)秉承“产出导向”认证理念,建设行为质量文化

行为质量文化是质量文化的幔层文化,是精神质量文化的支持层。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行为质量文化建设主要指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相关的管理层、教师、学生,以产出毕业生质量要求为目标,而进行教育质量管理、课程建设、教学与实践、自我发展等活动的行为模式。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秉承“产出导向”的认证理念,从管理、专业执行、课程教学、教师、学生等组织层级,对标专业认证二级标准,建立“逆向设计”和“正向施工”的行为模式,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逆向设计”行为文化。“逆向设计”行为就是以产出结果作为行动的目标、一切活动评价的依据,并据此设计系列人才培养活动。比如,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采用“逆向设计”行为模式设计了如下专业人才培养系列活动:对接幼教行业发展和地方普惠性幼儿园对师资的需求逆向设计“合格+特长”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接毕业生5年内从事保育、教育、教学管理(发展岗位)等岗位对能力的需求逆向设计毕业要求,对接毕业要求指标点逆向设计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和每一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对接每一门课程应知应会逆向设计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方案,对接幼师的准入标准逆向设计学生学习指导方案。学前教育专业相关人员在这种反复的“逆向设计”行为活动中,不断形成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逆向设计”行为文化。

二是“正向施工”行为文化。“正向施工”行为就是将设计系列活动计划付诸实施,落实产出结果,支撑目标达成。专业认证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正向施工”行为主要是高效实施课程教学、监测和综合考核课程并证明其合格,以此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于PDCA质量管理理论,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推进情况,自主研发“广西职教云课堂教学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利用该平台对教学实施行为(课前备课预习、课中互动、课后辅导和批改作业等)的监测功能及数据处理分析功能,运用质量“教师—二级学院—学院”三级预警机制,规范和强化教师备课、教学、诊断和改进等“正向施工”教学行为,保障课程教学对毕业要求指标点落实质量,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这种数字化监测和科学管理形式培育了师生“正向施工”行为文化,形成了学院教职工独特的外显工作行为文化。

(三)对标专业认证标准,系统建设制度质量文化

制度质量文化是精神质量文化的支撑层,是行为质量文化的引导和约束层,是提高质量执行力的重要保障。专业认证是通过外部的质量认证标准引导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因此,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专业制度质量文化建设需要以专业质量认证标准为准绳,从管理、专业执行、课程教学、教师、学生等组织层级建立教学质量管理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保障内部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包括:各个层级组织的教学质量标准制度体系、教学质量运行监测机制以及利用检测数据建立的反馈机制。

第一,教学质量标准制度体系。由质量标准及其规范、方案构成的标准系统,其价值在于明确各项工作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使得质量实践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和路线。专业认证背景下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度体系就是围绕专业认证评价标准,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经费、教学资源和设施保障)等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监控点,建设由质量标准和方案构成的标准制度体系。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重点建设的标准制度体系包括:专业建设标准和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方案(计划)、课程建设标准和方案、課程考核标准和课程考核方案、课堂教学实施标准和实施方案、师资团队建设标准和方案、专业毕业标准和学生学习计划等。

第二,专业教学质量运行监测机制。教学质量运行检测系统是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运行监测机制是对标专业认证标准,从内部和外部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运行系统进行设置和实施检测,以保障教学运行质量的机制。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运行监测机制主要包括:一是内部的自我监测,管理层、专业执行层、教师、学生等相关层级人员利用学院专门诊改信息平台从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教师成长、学生成长等维度实施动态监控和常规质量监控反馈,引导进行常态化和周期性的自我诊断和改进,保障质量监测落实到全员和全过程;二是专门的专业督导,学院建立多层级、专门的专家团队,在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等专业教学质量运行过程中提供专业的监督和指导,监测和提升专业运行质量;三是外部评价反馈,学院构建家长、毕业生、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方的评价机制,将他们评价的结果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依据,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第三,利用监测数据建立教学质量反馈机制。获取和分析监测数据、及时反馈教学质量是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的主要途径。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多渠道获取专业教学质量监测数据后,对标专业认证评估指标和专业建设标准,建立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建立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包括以下四点。一是利用信息平台反馈教学质量。利用“云课堂教学平台”的自动生成课程教学质量信息功能,及时反馈学生到课率、课堂参与率和教学目标达成率等课堂教学质量情况;利用“学院诊改平台”对教师个人发展、课程建设、专业设计等方面的诊断功能,反馈专业建设质量。二是督导教学质量检查通报机制。学院和二级学院专业督导团队对专业教学进行听评课、不定期检查,检查结果在学院和二级学院内部进行通报,反馈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三是专业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每年年底会依据专业建设计划和专业认证评估标准,对比上一年专业建设工作,分析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四是激励机制。根据信息平台和专业督导检测的信息数据,评定出相应等级,折算成相应的分数,作为年底绩效考核加分、评优评先等的依据,这种激励机制很好地激发了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的积极性。

(四)坚持“持续改进”理念,建设精神质量文化

精神质量文化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层与终极目标,是学院在长期的专业质量建设过程中依托支持性物质文化、借助制度文化,在专业人才培养活动中使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树立和增强质量意识。专业认证背景下精神质量文化需要学院坚持“持续改进”认证理念,对照专业认证标准,在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实施过程中持续改进方法手段。专业认证背景下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前专业精神质量文化建设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一是明确专业认证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提出专业质量愿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组织相关教师学习专业认证文件并明确评价标准,领悟各级专业认证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重要监测点的硬性指标和要求,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实际,提出“三年合格”“八年卓越”的专业认证质量愿景。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形成组织和个人共同的工作和学习价值追求。

二是坚持“持续改进”,修炼至善专业质量精神。专业认证背景下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职员工围绕“持续改进”的质量认证理念,计划、组织、实施、监测和改进人才培养活动,修炼个人的内在质量意识、质量道德和质量理念,形成至善专业质量精神。

三是共享质量价值,营造质量价值文化环境。学院特别是二级学院的管理者,精心策划、积极开展质量价值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共享质量价值,营造至善卓越品质文化氛围。做法包括:利用每周政治学习和学生集队时间,学习党和国家提出的关于高职教育、师范教育、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相关理论知识,共享质量意识和质量价值等,使全体师生理解和认同质量文化、将质量意识和价值转化为个人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行为习惯”;通过多种形式活动,使专业质量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质量行为等外化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文体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和社团活动中以及师生技能竞赛等各种形式活动中。

四是挖掘学院、行业企业和社会质量文化,厚植至善卓越质量文化。专业认证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质量文化根植于社会、行业企业和职业学校等层级的质量文化中,专业质量文化建设需要挖掘社会、行业企业和学院关于产品、服务等的质量理念、价值、道德等精神质量文化。从社会企业和服务行业提出“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质量第一”“顾客的满意就是我们追求”等产品和服务质量理念中,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德技兼修”“做学生引路人”等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中明确质量价值追求目标;从社会提出的“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诚实守信、服务社会”职业道德规范中,教育行业提出的“爱国守法、为人师表、关爱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中以及学院提出的“明德、亲民、至善”质量文化中挖掘专业质量道德规范,厚植追求卓越的专业质量文化。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教人才的摇篮,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不仅要完成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而且要加强专业质量文化建设。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需要在专业认证评估筹备工作中遵循专业认证理念,对标专业认证标准,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构建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专业质量文化,进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质幼教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应中.质量文化培育與生成:高职学校高水平建设的核心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0(3).

[2]罗国英.质量文化概述[J].中国质量,2015(10).

[3]齐艳杰.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现状与改进策略: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个案调研[J].中国高教研究,2016(3).

[4]刘莉莉,陆超.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历史必然与制度优化[J].教师教育研究,2019(5).

[5]郝保伟.学校质量文化论析[J].教学与管理,2005(2).

注:本文系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院级教科研立项项目“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质量文化的研究”(2019015KY03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蒋春姣(1972— ),广西全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责编 蒋海兰)

猜你喜欢

专业认证学前教育专业高职院校
创客类系统实训的自适应结构化模型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