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程”给美术课堂作业带来的微转变
——以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会说话的手”一课的教学为例

2023-08-02江苏省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19期
关键词:手形学程课堂作业

江苏省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 蔡 琳

一、背景:关注“学程”的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学程”一词出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程设计》,但是书中提供的“学程”概念,是指课程建构以及提供的学习模式。我们理解的“学程”,是指学生具身学习的学习历程。关注“学程”即是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可见,让教师站在学生的视角,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要以实践活动驱动美术学习,强调了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性。“造型 表现”类的实践活动落实到第二学段(三至五年级)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想法,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采用写实、夸张等手法进行表现。绘画实践是这一类课堂中学生主要的学习活动之一。从“教学生怎样画”转变为“学生想怎样画”,尊重学生,由学生主导自己的艺术表达,用绘画表现自己对物象的情感和审美感受,涵养其艺术表现的核心素养。美术课堂的教育生态在改变,学生的课堂作业由原来的整齐划一式的临摹转变成了学生纯粹的自我表达。

但深度分析一下这样的美术课堂作业呈现,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的作品太过“原生态”,面对各种美术主题创作大都会表现出:(1)寥寥几笔不得“形”,画面过于“简单”,处于草稿模式;(2)机械概括不得“神”,“套路”统一,处于复制模式;(3)偏重细节不整体,画面凌乱,永远是半成品模式。这样的课堂始终处于低效的平行实践课堂,学生的艺术表达只能通过主题的不同而得到不同内容的实践,但其艺术表现的能力和素养缺乏提升。长此以往,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就会减弱。

教师关注“学程”后,对于学生的绘画作业教学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学生美术作业是不是只能一画到底?如何引导学生的审美观察?如何激发学生作业的艺术个性表达?学生情绪高涨时怎样促进其持续深度创作?美国学者大卫·库伯(David Kolb)提出的经验学习圈理论认为,经验学习过程包含“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四个阶段。虽然艺术创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是,课堂的实践教学有其共通性。笔者以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会说话的手”一课的教学为例,用体验式学习圈做了“学程”设计尝试:隐去抽象概念化的环节,用三次分层作业串联起美术教学中的体验式学习圈,为“学程”设计支招,逐层优化美术课堂作业。(见图1)

图1

二、课例:分层体验中学生课堂美术作业的转变

新课标指出,学习任务是艺术实践的具体化。在“会说话的手”一课中,学生主要的实践任务是用线描的形式大胆对手进行写生表现。看似特征突出的手,结构和动态却十分复杂,如何定位学情、设计“学程”,让这个年级的学生用自己的线条大胆表达对手形的审美感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

(一)具身初体验,认知学生的绘画基点

这是一次大胆的片段教学尝试:无教而画。对于手的造型练习,体验先行。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完成的作业效果会怎样?我们尝试探寻,在没有任何教师主观引导的情况下,学生的绘画探索和课堂作业的呈现情况,定位学生的学习原点。

【课堂作业1】尝试画手形

生1:转动左手看了一小会儿,手心手背都观察过后,握成拳头开始描画。(见图2)

图2

生2:皱眉看着左手,忽然灵机一动,把左手按在纸上,直接沿着手的轮廓描下外形。(见图3)

图3

生3:愁眉不展,没有动笔。

生4:“恶搞”手造型——使劲捏拳头、摆“魔爪”造型,最后定格一种动笔表现。

在本环节中,学生满足了最初的艺术创作冲动,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画了1分钟就无法继续作画,很快失去耐心。画面各有不同,但都呈现了儿童真实的表达状态。教师有了教学的基本认知:统观本次课堂作业,其造型简单、空洞,产生了大量未完成的作品,突出的表现为缺少细节,但激发了学生绘画表现的兴趣,生成了鲜活的教学素材,奠定了学生反思探索的基础。体验先行,以实践体验为起点,将体验转化为经验,动态化生成学习的基础点。

(二)反思观察再体验,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对画竹有过精辟论述: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眼中之竹”点出了观察的重要性。第一次课堂作业体验中,学生在自主观察时,他们的年级特点决定了“看”却未必“看见”。这就需要教师抓住时机,给予学生互动观照。

【课堂作业2】对比观察画手形

师:刚才同学们初步尝试了画手,看!这个同学画得线条简洁又潇洒。但我要考考大家,你们能看出他画的是手心还是手背吗?

生:看不出来。

师:是的,这个同学有点偷懒,画面表达常常是用细节打动人的。再看另一个同学的作品(见图2),你们能看出他画的是手心还是手背吗?

生:手心。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我发现他画了好多和我手上差不多的纹路。

师:你能联系自己手的样子来说,真会观察!绘画作品中的细节离不开画家们细致的观察。下面请拿出你们的左右手,将左手掌心和右手手背放在一起,对比看一看。

小组交流:说说你们发现了哪些不同的细节。

(生组内交流对比发现细节特点,同样是关节,手指伸直时,手心纹路很浅,手背纹路很深,关节凹陷处线条像漩涡。)

基于第一次练笔的两次对比教学活动,再看学生的美术作业,我们发现画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多数学生的画面不仅内容充实丰富,他们还把看到的尽其所能地表现出来了,有了教师期许的“画味”。

艺术体验的过程是审美观察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我探索能力,教师给予点拨和引导,鼓励学生的每一次微小的进步,唤醒学生美术创作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建立绘画表达的自信和方向。学生画面有了深度,美术课堂作业完成了由“被动作业”向“自主作业”的转变。

(三)主动再实践,涵养学生的艺术表达

四年级学生开始有了写实造型的意识,但还属于“拟写实期”,因而美术写生实践活动不能陷入“描摹作业”的泥潭,需要建立事物和学生精神内涵的联系。这样的联系不是对事物的精神剖析,而是需要学生的主动构建,通过丰富的体验,让学生在一个个活动中感悟事物的魅力,使学生由“描摹作业”向“表现作业”转变,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表现创作的冲动,从而创作出有意思的图画。

关注“学程”要落实到学的全过程。教师把两次“学程”后学生的作业进行比较发现:第一次作业虽简单,但是儿童表达直接;第二次作业显然画得更加深入、丰富,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于精细,缺少儿童的灵动。绘画的艺术长河中不乏关于手的经典作品,但无论达·芬奇笔下《蒙娜丽莎》圆润纤细的手,还是罗中立笔下《父亲》沟壑纵横的手都极具显著特征。再看学生作品中的手都是光滑稚嫩的,特征并不显著。课堂上,学生为画而画,所谓的手纹细节仿佛附着在皮肤上的网格线,缺少了儿童的个性特点。这让我们不禁想起环节一中第四个学生的绘画表现:使劲捏拳头、“魔爪”造型,利用动作造型的变化凸显自我个性,不正是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在进行肢体上的艺术表达吗?这是多好的创作素材呀!

【课堂作业3】手形画妙笔生花

互动游戏:听提示语做手形。

师:手形游戏,听提示语做手形。大家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生跃跃欲试)

师:最有力的手形!最可怕的手形!最紧张的手形……

生热情高涨,纷纷伸出左手摆出各种有趣的手形。

关注“学程”,从中获取“学程”设计的灵感。这个小游戏,增加了学生对手形生命力的直观感悟。学生兴奋地参与其中,掀起了课堂的高潮。带着这样的情绪积淀,学生再去创作手形画,一张张喜悦的脸上充满了创作的冲动,“妙笔生花”就变得自然而然,画面充满了表现的激情。

“风格即人”,美术作品更是如此。作品的内容、构图、线条、色彩等是画家构建绘画语言的方式,而其中任何一种的变化都会构成画家的个人风格。儿童的个性是自然形成的,尊重学生就是要关注他们的创作活动过程,给学生创作的自由,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线条造型语言去大胆表达,学生绘画的个性就会自然生成,学生的美术作业也自然会由“统一性作业”向“个性化作业”转变。

三、提炼:“学程”关注点及设计策略

(一)明晰:多角度关注学生的“学程”活动

1.关注“学程”中学生审美表现的“能力点”

美术课堂教学要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定位,往往要基于学生课堂作业的完成能力。绘画初体验,既能满足学生绘画的好奇心,又能促使其产生最直接的绘画前经验,还能直观呈现学生的基础绘画创作能力。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曾经以“林中路”来比喻人在无目的的思考中所处的一种理想境界。让思考自由地展开,才能达到其所追求的目标和境界。本案例中的课堂作业1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的,看似“无教”,但正是这样,在一定的绘画情境下,寻求非具体的绘画目标,能使学生产生许多无意识的、精彩的灵感,动态化生成鲜活的教学资源,让教师获得最真实而宝贵的教学经验。美术活动实践课程要以体验为先,并对这样的生成性作业资源进行恰当的分析,这样,教师就能清晰定位学生审美表现的“能力点”。

2.关注“学程”中学生审美表现的“生长点”

美术活动的“学程”包含学生的艺术体验、创作构思、艺术表达、情绪变化等,这一事件的全过程都影响着最终物化出来的课堂作业效果。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既要看课堂分层练笔呈现出的学生的阶段性学情成果,还要善于分析“学程”中学生动态生成的反应,找到以提升审美艺术表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生长点”。

在案例中,教师在“学程”环节中找到了学生面对绘画活动,自我应激出现的对比观察、情感激发、细节刻画等多个“生长点”。源于学生的学法也必将使学生易于接受,这些“生长点”成为改进“学程”设计的重要起点。

3.关注“学程”中学生审美表现的“兴趣点”

美术学习不是冰冷的技能学习,学习中还要附上人文的温暖色彩。教师需要在审美价值的观照下,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思维和表达创新能力。在案例中,学生的手无疑是美的,美在光滑细嫩、小巧灵动。但这样整体的美感不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使学生无法产生共鸣,更难以引发兴趣。因此,教师要观察美术课上学生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变化,找到学生绘画审美的“兴趣点”,这也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课堂作业2的设计虽然引导学生做了深入观察,但因为关注点过于偏重绘画技能,而使学生的课堂作业失去了这个年龄段学生应有的灵性,“兴趣点”没有被激发出来,日积月累就会使学生的画作失去审美表达的光彩。学生的绘画学习行为往往来自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内在兴趣、动机和成就感,这些远超外力因素。课堂作业3的进阶正是将个别学生的兴趣点放大,生成了教学的精彩互动。当教师将关注“学程”的重心转移到学生的兴趣点后,学生个性的表现发挥了其艺术表达的激情特质,所谓“恶搞”,实为创作灵感的绽放。

(二)笃行:基于“学程”的作业实践教学策略调适

1.趣味观察的引导策略,指向绘画表达的细节美

艺术创作离不开审美观察,美术教学中常见的观察方法有整体观察、局部观察、比较观察、虚实观察、形体观察、结构观察等。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创作主题为学生选择适龄的观察视角,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案例中,一个学生在初步绘画体验时,通过翻转手心、手背来对比观察手的细节特征,启发了教师。教师通过对“学程”的关注相机改变了教学设计,学法支持从学生中来、回到学生中去。相较常用的局部观察法,比较观察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比较观察会让特征瞬间凸显,直观的内外对比,让特点变得更加突出,也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在比较中更轻松地抓住了手纹的深浅变化特征,呈现出细节的精彩。

2.互动体验的组织策略,指向绘画表达的个性美

绘画创作虽然是静态的创作,但在这样的“学程”中学生的作品有时也会不够鲜活。案例中第二次学生作业的呈现让教师充分感受到互动体验教学的必要性。四年级学生处于思维的活跃期,结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教师设计了“听提示语做手形”的游戏,让学生热情高涨,同时激发了学生对造型表现和个性表达的兴趣和冲动。关注“学程”中学生的活动方式,生成互动体验式游戏,这样的游戏“情境”能形成和谐的学习场,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学生的课堂作业充满个性色彩。

3.情感激发的引导策略,指向绘画表达的精神美

美术作品是外在形态美和内在精神美的统一。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绘画的最终目的是传神。本案例中学生课堂作业1和课堂作业2因缺乏情感而显得比较单薄。因此,教师在第三次作业前给学生设计了活动支撑:放大了个性学生的“恶搞”动作,将其转化为全班学生的游戏活动。教师在关键的引导提示语上做了多种尝试,最终确定了“最有力的手形”“最可怕的手形”“最紧张的手形”等提示语,用带有浓浓情感和精神内涵的提示语,彰显手形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作品表达的内在精神追求。在学生直观认知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手在不同姿态下表现出的精神内在美,引发学生对手的表现兴趣和意愿,创作意象随之生成。教师发挥群体合作学习的优势,在“学程”中设计情感类游戏活动体验,使学生在课堂作业中的形态美和精神美的感悟能力得到提升。

课堂上的学生就像一个个等待点燃的火把,在艺术创作活动中,会产生精彩的思维、观念与表达。教师如果能走近学生,关照学生艺术实践活动“学程”,就会发现这些精彩。

猜你喜欢

手形学程课堂作业
上海手语手形调查研究
手形迷宫
高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普通高中个性化学程和学分管理研究
手形的联想
漫画课堂作业选登
漫画课堂作业选登
课堂作业设计“四变”——例谈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教—学—评的一致性”
实施“学程导航”模式,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身份验证中基于主动外观模型的手形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