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2023-07-29王荻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3年1期
关键词:平台构建信息服务

王荻

摘要:[目的/意义]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需要,也是辅助政府决策,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需要。[方法/过程]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智库联盟建设的现状后,提出了建设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的必要性,从信息服务能力的角度对平台的建设提出要求。[结果/结论]本文从四个层级对平台的组织架构进行了构建,并提出了维护平台运行和发展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智库联盟 信息服务 平台构建

分类号:C932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3.01.0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引言

智库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常被称为政府的“外脑”。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智库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和突破,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智库的快速兴起也体现了我国现代治理能力的日益提高。

然而,随着时代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单一的智库实体在知识获取、资源整合、人才管理、知识转化以及开放共享等方面的不足也逐渐显露。智库在提供政府决策、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时,也会常常因信息不对称、信息来源单一或专业限制而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和政治环境。智库的研究成果或提供的决策建议常常与严峻的社会现实相脱节,无法落到实处,缺乏可行性。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提出要建设新型智库。智库联盟在本质上突破了传统单一智库实体在区域、专业、产业、研究主题和功能主题等方面的限制,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信息及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智库间的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与交流合作。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基于传统智库的种种局限性,对智库联盟这种新型智库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传统智库一般进行理论及实践研究的周期较长,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实际需要以及缺少大量的数据支撑等方面。而导致这些局限性的原因是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如纸质书本),难以满足大数据客观现实下的多样化需求。此外,传统智库的研究人员通常不具备高效的计算机运用能力,手工的人力信息处理能力难以达到大数据环境要求下的高效率和低成本。因此,建设智库联盟的信息服务平台,能够更好地对接传统智库实体间的研究成果,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和知识服务,为政府决策及公共政策的实施发挥出更好的基础性支持作用。

智库联盟不仅是调动社会创新创造热情,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乘法”,也是将万众智慧充分集中的重要体现[1]。

从理论意义上来看,我国智库联盟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学术理论研究尚不成熟。同时,智库联盟作为一种新型智库,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极不充分,特别是在智库联盟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鲜少有可以作为平台建设理论基础的相关的数据资料。

从实践意义上来看,智库和智库联盟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但是面对复杂的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大数据环境下日益增长的数字资源,智库联盟的研究成果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构建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整合知识资源,可以为知识获取提供便利,还可以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知识的吸收与创新能力,避免资源及人力浪费。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智库联盟研究 国外的智库最早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在此时期,智库主要用于研究长期性的政策问题。直至2000年,史东(Stone)仍将政策制定作为智库联盟的主要任务之一[2]。随后,国外对智库联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业智库联盟领域。例如,针对美国的药物不依从性的问题,祖利克(Zullig)[3]呼吁建立药物依从性联盟,并采取相应行动,其指出解决该问题需要多个领域的关键专家的战略投入,并且药物依从性领域的专家智库会议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利诺斯基(Frank Malinoski)[4]基于纳米药物的行业视角,提出纳米药物联盟的意义在于联合行业与相应监管机构,并通过会议及专题研讨会对行业发展做出指导。

2.1.2 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 国外学者一直在尝试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智庫的智力成果能够被更好地传播和利用。

在理论研究方面,伍尔德里奇(Michael Wooldridge)[5]在其著作中详细阐述了利用社交媒体及线上信息服务平台对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产生的积极作用。其认为,智库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表达其政治观点和对政策的见解,进而影响公众观点和政策导向。斯特鲁伊克(Raymond Struyk)[6]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智库联盟网络的相关概念,并对不同国家的智库联盟网络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分析和整理相关资料后,其按照经营模式和目的将智库联盟网络分为三类,即以知识共享为目的的自发聚集型、以政策咨询为目的的政府支持型以及采取多种活动形式的特定组织领导型。

在建设实践方面,以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 ysis)和兰德公司为例。其中,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于1972年成立,致力于推动学术合作,已建立一个成熟且完备的、与24个成员国联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兰德公司于1948年成立,主要进行以军事为主题的战略研究。其计算机决策辅助系统在处理信息资料时便捷、高效,已被咨询领域广泛接受和采纳。国外的智库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较早,并逐渐趋向专业化和产业化。充足的人力、物力及财力配置,使国外智库的知识服务能力进一步延伸,其成功的建设经验也为我国进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智库联盟研究 本文选用CNKI中国学术文献总库作为数据源,以“智库”作为关键词,以篇名作为检索条件,检索到近十年(2013—2022年)的文献共10,730篇,其中,2013—2017年的文献共5,379篇,2018—2022年的文献共5,351篇;以“智库联盟”作为关键词,以篇名作为检索条件,可检索到近十年(2013—2022年)的文献共142篇,其中,2013—2017年的文献共40篇,2018—2022年的文献共102篇。由此可见我国智库的相关研究,特别是针对智库联盟的相关研究进展较为缓慢。

国内智库联盟的组织形态最早出现于2010年的广州。广州智库联盟的成立意味着国家和政府开始着眼于资源的整合和结构的优化,我国智库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5年,我国智库联盟发展势头迅猛;同年4月8日,为了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一切有利资源,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牵头成立了“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7];同年12月6日,我国又成立了互联网治理智库联盟,致力于促进互联网与国家治理领域跨学科、跨界的交流、互动与合作[8]。2018年,长三角开发区协同发展联盟成立,进一步推进开发区间的互动交流与协同发展。

在智库联盟建设的理论研究方面,张静等[9]提出,智库联盟汇聚了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信息资源,为智库联盟成员机构提供了信息获取和交流的平台,有利于知识创新,提高了智库的决策质量,也为我国经济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周文迪[10]对智库联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尝试将智库联盟的组织及运行模式应用于实践。吴田[11]对国内智库联盟的发展现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做了综述,将智库联盟基于不同地域、属性和主题划分为三类,并分析了国内智库联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其认为,目前我国智库联盟在发展中主要有对联盟中的智库实体范畴界定模糊、联盟中各智库间仍存在区域性矛盾、智库间联系不够紧密以及参与度不高等4个主要问题。

2.2.2 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 目前,我国智库的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信息服务平台对智库知识服务能力的提升让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智库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而智库联盟在我国起步较晚,国内学者对智库联盟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问题鲜有涉及,虽然有些智库联盟已经开始筹备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但平台无论是页面设计还是功能模块均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理论研究方面,刘庆麟[12]认为云计算具有效率高、投入少、安全性高等优点,依托云计算的技术优势来对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智库的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构建,可以充分发挥智库的作用。常金玲等[13]在分析了区域智库联盟对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诸多促进作用后,提出搭建智库联盟网络平台,依托联盟为基础,积极促进人才及知识的交流与更新。罗繁明[14]在研究社科院地方新型智库时,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新型智库联盟平台的构想,并以专家数据库作为基础性信息资源,设计出了简要的平台架构。关晓斌[15]认为,智库在进行知识咨询和决策时,常需要面临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因此,智库信息服务平台应至少包括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汇集系统以及信息决策系统这四个子系统。其认为在当前阶段,资金是影响智库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一大主要限制因素,拓展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才能保障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行。

在建设实践方面,高校智库十分重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和复旦大学共建的金砖国家信息共享与交流平台于2013年9月基本建成,为国内外提供了公正、客观、权威的资讯,凝聚了各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合作动力。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National Survey Research Center a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国人民大学直属的跨学科、跨院系的综合性研究机构。该机构以收集、存储、整理和分析中国经济与社会调查数据为中心,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学者对于智库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已经逐渐从单纯的理论研究中脱离出来,开始关注智库建设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对于智库或智库联盟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问题,相关研究也通常停留在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分析和对国外优秀建设成果的分析和借鉴上。相关领域学者应加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的研究力度,为我国智库及智库联盟的发展提供动力。

3 信息服务能力分析

智库联盟为政府提供决策建议的过程,也是智库联盟内部成员和组织系统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整理、加工、检索和输出的过程。智库联盟的最终目的是为政府及其他用户提供知识服务,因此,要充分提升智库联盟对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的支持性作用,切实提高智库联盟的知识服务能力,在建设信息服务平台时,要着重从信息的获取能力、吸收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四个方面综合考虑。

3.1 获取能力

目前,我国的智库联盟可以分为区域智库联盟、主题智库联盟、国际智库联盟、行业智库联盟和其他智库联盟[16]。智库联盟通常由几个类型的智库联合组成,其在性质、区域或行业方面存在共性。

根据余媛芳[17]的定义,知识获取的能力通常是指某一特定领域的专家学者根据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经验或研究成果等,按照特定的信息表达形式,整理成知识单元并存储入库的过程。智库联盟在进行知识获取的过程中,通常还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智库联盟在进行信息咨询或知识服务时通常具有明确的目标。因此,在明确用户需求后,应将其快速、准确地转化为特定的任务,再根据此任务整合智库联盟内的人力和物力,对已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检索和整合,并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和任务的基础资料。数据库和各种信息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直接决定了智库联盟知识获取能力的高低。智库联盟除了利用自身的技术和专业优势,整合数据资源及研究成果进行特色数据库的自建外,也可以外购专业数據库,既可以扩展馆藏资源的广度,也可以节约人力和时间,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

3.2 吸收能力

1990年,吸收能力的概念被首次提出。知识的吸收能力是一种吸收和利用外部未曾接触的新知识来解决目前所面临问题的能力[18]。知识的吸收能力从本质上可以看作一种学习能力。例如在传统的图书情报工作领域,工作者在获取文献资料后,利用一定的规则和方式,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后形成的书目、索引、文摘、词典、年鉴、名录等初级检索工具,均可以看作对文献进行学习和吸收的过程。

智库联盟的吸收能力不仅体现在联盟内的每一个成员对初级文献资料的转化学习能力,也体现在每一个下属智库实体的学习和合作能力上。智库联盟下属个体成员的吸收能力通常由个人的综合素质所决定,涉及个人的专业背景、技术手段、应变能力等;而整个智库联盟的吸收能力则跟每一个智库实体的知识结构、组织结构和开放共享的程度息息相关。因此,在建设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时,要充分考虑各个智库实体之间的联接与合作,利用良好的组织关系结构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的重要作用。

3.3 创新能力

信息和知识为生产和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信息不仅具有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决策效率的作用,还可以提供参考作用、辅助知识创新。传统观点认为,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研生产活动获得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的过程[19]。

相较于传统的智库实体,智库联盟概念的提出可视作一次知识创新的过程。相关学者在研究智库理论并建设实践时,不断积累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并分析和总结传统智库在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并加以改进,创新性地提出发展智库联盟这一新型智库的重要理论。因此,在进行智库联盟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时,也应该充分考虑智库联盟与传统智库之间的差异,在制度、组织结构、管理及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

3.4 应用能力

知识服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应用能力在知识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使研究成果发挥其价值。

图书馆提供网络信息检索,企业举办科研成果讲座、交流会、培训会,以及咨询公司提供项目咨询建议的过程,均可以看作知识的应用。智库的知识应用能力体现在其对所得的社会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一系列研究成果,并针对社会现实对政府所做决策提出建议。面对复杂和易变的社会现状,智库和智库联盟所要获取和吸收的信息也具有复杂性和易变性。这就要求在建设智库联盟的信息服务平台时,要注意及时性和高效性,并要关注各个智库实体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作用,保证信息对称性,更好地利用所得信息和数据解决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

4 信息服务平台的架构构建

4.1 可行性分析

从理论角度来看,智库联盟相关研究已经进入了国内外学者的视野,并引起了广泛讨论。虽然目前针对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的研究较少,对评价体系、绩效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仍有空缺,但已经有学者从智库建设的角度出发,对智库平台建设的发展前景、类型划分、整体架构、功能需求、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设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基础性理论体系,为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从实践角度来看,我国目前已有部分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如山东智库联盟网、湖南智库联盟网等[20]。这些区域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通常依托当地重点智库、社科院以及高校优势学科资源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决策支持。虽然智库联盟有不同的类型和功能侧重,但在线上组织和运行架构等方面可为其他类型的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较为成熟的经验。

4.2 构建原则

4.2.1 开放获取原则 智库和智库联盟均具有非营利性和独立性的重要特征,在建设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时,也应遵循开放获取的原则。智库联盟凭借其强大的人才和专业性优势,往往掌握着数量巨大的数据资源。利用开放获取来打破价格以及获取权限的障碍,不仅可以使智库联盟内各个智库间的信息充分交流,促进知识创新,还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这些信息资源,使其更好地为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4.2.2 可拓展性原則 我国智库的发展从改革开放时期起步,到现在已初具雏形。在智库的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起起伏伏,科学技术不断革新,其内部的组织结构以及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要应对日益复杂的用户需求和在当前大数据环境下日益增长的信息资源,智库联盟的信息服务平台在进行建设时应提早预留出扩充模块,并采用多格式数据存储来应对信息存储和处理技术的更新。

4.2.3 真实性原则 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有利于各个成员智库实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因此,信息服务平台在引入和自建数据库时,应重点考察数据库的真实可靠性,避免由于信息失真所导致的理论设计和决策失误。在信息服平台更新资讯或发布消息通知时,也应建立责任到人的制度,避免产生错误信息、误导公众,甚至影响社会舆论。真实性原则也是建立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性原则。

4.2.4 协同创新原则 相较于单个的智库实体,智库联盟的优势在于能够对智库成员的优势资源及研究成果进行整合,通过合作建设达到资源的共建共享。智库联盟的资源建设成果不仅包含信息资源建设,也包含人才资源建设。因此,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必须对智库成员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提出相应要求。协同创新原则强调以知识增值为核心,发挥智库成员的合力作用,实现各方优势互补[21]。在建设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时,要打通和拓宽智库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及合作渠道,提高智库成员之间的互动性,从多学科、多区域、多领域对决策进行分析和评估,取得互学互鉴、互利互赢的良好成效。失去协同创新原则,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将变成仅将各个智库实体外部网页链接在一起的超链接,无法发挥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的优势。

4.3 平台架构

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的架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缓慢的过程。在借鉴国外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的优势、融合我国已有智库的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经验基础上,本文认为智库联盟的信息服务平台应至少包括四个层级,即基础技术层、基础资源层、资源处理层和知识服务层,如图1所示。

4.3.1 基础技术层 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是建设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的。基础技术层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数字化等。建设初期需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整体模块进行架构,后期运行也依赖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和加工,以此提高信息服务的效率和成果的科学性。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不仅是智库联盟不断发展、完善的要求,也是当前大数据环境下对于信息资源数字化的要求。

4.3.2 基础资源层 基础资源层对应知识获取的环节。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资源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即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其中,内部资源主要包括会议记录、内部期刊、项目成果等,是智库联盟下属成员智库所拥有的各类数据资源和研究成果。各个智库的联合合作使智库联盟的内部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增长,也使智库的人才优势充分体现。外部资源主要包括期刊数据库、政府报告、数字图书馆和政策法规等。这些外购的数据库既丰富了信息服务平台的资源类型和数据来源,使智库联盟的研究成果和对政府决策的建议更具全面性,也节约了搜集信息的金钱、时间和人力成本。无论是内部资源还是外部资源,均是智库联盟进行数据加工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性信息资源。

4.3.3 资源处理层 资源处理的过程也是知识吸收和知识创新的过程。资源的处理是整个信息服务平台工作的核心环节,在此过程中:首先,利用知识分类、知识关联、知识推理等对基础资源层的信息资源做出初步处理;其次,结合具体用户需求进行数据分析和理论设计;最后,对数据资源做进一步的加工、处理,从而得出最终的研究成果。其中,所涉及的不仅是对信息资源的吸收和创新,智库联盟所发挥的作用还包括资金筹措、人才管理、多方协作和获得外部支持等。

4.3.4 知识服务层 知识服务层是智库联盟知识研究成果的展示层,是平台知识应用能力的最大体现。用户前端访问界面主要包括智库概况、智库动态以及信息共享三个主体部分。在此阶段,智库联盟可以借助平台扩大自身影响力和公信力,用户也可根据需要查询相关信息,开放获取所需信息资源,帮助用户进行决策。用户前端访问界面的具体构建如图2所示。

5 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运行的保障建设

在对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的平台架构分解和阐述后,本文根据智库联盟发展、平台建设以及正常运行将要面临的种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5.1 制度和政策保障建设

从内部制度来看,智库联盟发展至今,大都已经拥有一套完整的内部运行组织结构和制度章程。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后,面对这样一个更加开放的信息获取平台,智库联盟也应对工作内容和规范进行更新,既保证平台的顺利运行,又要维护好自身的信息安全。另外,也可根据智库联盟成员对知识的应用、转化和创新程度建立一套评价和考核体系,激发智库联盟成员的创新意识,使得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从外部政策来看,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是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受益者,也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推动智库联盟的发展。政府应对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的运行引起高度重视,正确地引导公众舆论,适时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从而对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加以扶持。

5.2 人才保障建设

人是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提供知识服务的主体。在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中,智库联盟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才培养方面,政府和社会教育投入的增加,既可以培养出更多的潜在人才,也可以不断提高智库成员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效率。在人才引入方面,智库联盟应注意跨专业、跨行业人才的引进,拓宽智库联盟内部的知识领域。智库联盟不仅要提高成员的信息处理能力,也要提高平台建设和知识服务的能力。在引进国外优秀人力资源时,智库联盟也要注意开发和利用本地的人才优势。同时,智庫联盟应建立合理的人才晋升和奖励机制,以提高智库联盟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5.3 资金保障建设

充足的资金是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的重要基础,智库联盟应从多渠道筹措资金,以保障信息服务平台的正常运行。从政府层面来看,政府是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受益者,政府不仅可以直接投资对平台建设和运行提供支持,也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智库联盟进行课题研究。从社会层面来看,政府可以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以鼓励社会力量对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企业赞助和个人捐赠等,均是智库联盟重要的资金来源。从智库联盟本身来看,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在提供知识服务的同时,也要自身加强宣传。在提供免费信息服务时,智库联盟可有针对性地提供有偿信息咨询,线下也可以发行高质量的书刊,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共享,这样在宣传智库联盟自身的同时也达到了筹措资金的目的。

6 总结

目前,我国智库联盟发展势头迅猛,但在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任务,需要多方合作协调。地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在建设过程中仍面临以下困难与挑战:①不同智库之间的制度、组织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类型的智库联盟也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这种差异性给平台构建带来巨大挑战;②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可参考的案例较少,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③部分已建成的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后续维护和更新的难度大,消息更新速度缓慢乃至停滞;④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始从多视角对智库建设成果进行评价,但针对智库联盟以及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的评价体系建设尚有待研究,不同类型的智库联盟在功能上的差异也要求评价体系有不同的评价方案和评价程序,在数据的测量、检验和赋权方式上也要有所侧重。

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开放获取及社会资源的合作共享,也有利于政府决策。因此,智库联盟应在充分认识社会现实的基础上,统筹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以促进我国智库发展进入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傅义洲.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记录(2013—2015)[EB/OL]. (2014-12-29)[2022-08-01]. http://www.gov.cn/ xinwen/2014-12/29/content_2798382.htm. FU Y Z. Full recor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2013-2015)[EB/OL]. (2014-12-29)[2022-08-01]. http://www.gov.cn/xinwen/2014-12/29/ content_2798382.htm.

[2] STONE D. Think tanks across nations: The new networks of knowledge[J]. NIRA Review, 2000(4): 34-39.

[3] ZULLIG L L, GRANGER B B, BOSWORTH H B. A renewed Medication Adherence Alliance call to action: Harnessing momentum to address medication nonadher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J]. Patient Preference& Adherence, 2016, 10: 1189-1195.

[4] MALINOSKI F J. The nanomedicines alliance: An industry perspective on nanomedicines[J]. Nanomedicine: Nanotechn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 2014, 10(8): 1819-1820.

[5] WOOLDRIDGE M. Agent-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J]. IEE Proceedings-Software Engineering, 1997, 144(1): 26-27.

[6] STRUYK R J. Management of transnational think tank network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 2002, 15(4): 625-638.

[7] 崔文毅. “一帶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成立旨在开展政策性、前瞻性研究[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15): 11. CUI W Y. “The Belt and Road” think tank cooperation alliance Council was established to carry out policy oriented and forward-looking research[J]. Global Market Information Guide, 2015(15): 11.

[8] 史竞男. 国内首家互联网智库联盟成立[N]. 中国信息报, 2015-12-08(002). SHI J N. The first domestic internet think tank alliance was established[N]. China Information News, 2015-12-08(002).

[9] 张静, 储节旺. 特色新型智库知识联盟建设研究[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6, 34(6): 5-10, 26. ZHANG J, CHU J W. The research of building knowledge alliance for characteristics of new think tank[J].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6, 34(6): 5-10, 26.

[10] 周文迪. 智慧城市智库联盟组织及运行模式研究[D].郑州: 郑州大学, 2016: 6, 32. ZHOU W D. Research on the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 mode of think tank alliance for smart city[D]. Zhengzhou: Zhengzhou University, 2016: 6, 32.

[11] 吴田. 国内智库联盟发展实践探析[J]. 中国国情国力, 2018(1): 13-15. WU T.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domestic think tank alliance[J]. China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Strength, 2018(1): 13-15.

[12] 刘庆麟. 云环境下属地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智库服务平台的构建[J]. 价值工程, 2013, 32(28): 245-247. LIU Q L. Think tank service platform establishment of territorial university digital library alliance in cloud environment[J]. Value Engineering, 2013, 32(28): 245-247.

[13] 常金玲, 胡艳芳.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建设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16(20):22-28. CHANG J L, HU Y F.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dividualized knowledge services based on the WeChat public platform[J]. Research on Library Science, 2016(20): 22-28.

[14] 罗繁明. 利用大数据推进新型智库建设[J]. 党政视野, 2016(8): 101. LUO F M. Using big data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hink tanks[J]. Party and Government Field of Vision, 2016(8): 101.

[15] 关晓斌, 伍聪.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新型智库信息支持平台构建研究[J]. 高教探索, 2017(2): 37-41. GUAN X B, WU C.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hink tank information support plat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J]. 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2017(2): 37-41.

[16] 官凤婷. 国内外智库联盟研究综述[J]. 江苏科技信息, 2021, 38(34): 5-8, 20. GUAN F T. Research review of think tank alliances at home and abroad[J]. Jiangsu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21, 38(34): 5-8, 20.

[17] 余媛芳. 面向产品创新设计的知识获取研究[D].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 2004: 10-11. YU Y F. Research on knowledge acquisition for product innovative design[D]. Xian: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2004: 10-11.

[18] 张瑛, 武忠. 隐性知识获取的最佳来源研究[J]. 情报杂志, 2007, 26(11): 78-79. ZHANG Y, WU Z. Research on the best resource of tacit knowledge acquisition[J].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2007, 26(11): 78-79.

[19] 何传启, 张凤. 知识创新: 竞争新焦点[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14. HE C Q, ZHANG F. Knowledge innovation: A new focus of competition[M]. Beijing: Economic Management Publishing House, 2001: 14.

[20] 劉阳. 地方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D].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 2019: 37-38. LIU Y.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of local think tank alliance[D]. Haerbi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2019: 37-38.

[21] 孙晓晗.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产业智库联盟运行机制及其评价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 2020: 10, 30-31. SUN X H. Research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evaluation of industrial think tank allianc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D]. Changchun: Jilin University, 2020: 10, 30-31.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of Think Tank Alliance

Wang Di

Library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3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of think tank alliance is not only the need for academic research, but also the need for assisting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and promoting social productivity. [Method/process] After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ink tank alliance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for think tank alliance,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lat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service capability. [Result/conclus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platform should be constructed from four levels. Finally, some safeguard measures to maintain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latform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think tank alliance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平台构建信息服务
创新创业视角下校企合作平台构建
安徽农产品网络流通平台发展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校园创业平台构建研究
微信平台在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研究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控平台构建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