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科学传播智库运行机制与建设路径研究

2023-07-29周慎李晓萌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3年1期
关键词:科学普及

周慎 李晓萌

摘要:[目的/意义]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但当下贯彻落实“两翼理论”仍然需要破解一系列长期制约两翼“同等重要”的体制机制短板。科普高端智库建设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条件保障,了解并分析国际科学传播智库的运行机制与建设路径,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普智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选取12家国际知名科学传播智库,从使命陈述、管理架构、组织资源、研究选题和智库成果五个维度,通过内容编码与案例分析,系统回答国际科学传播智库在科普智库社会功能认知、体制机制建设、研究议程设置上的国际经验问题。[结果/结论]在获得国外有益滋养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国情,探索并提出与新时代我国科普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科普智库建设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科学传播智库 科学普及 两翼理论

分类号:D35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3.01.0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本文系2022年度中国科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项目编号:20220615ZZ07110127)的研究成果之一。

1 引言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但当下贯彻落实“两翼理论”仍然需要破解一系列长期制约两翼“同等重要”的体制机制短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以下简称《新纲要》)的发布使科学素质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高点,其中明确提出将科学素质高端智库建设作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条件保障。

智库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在科普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加快建设高端科普智库,发挥科学素质建设的咨政谏言作用,就要求科学素质建设不能局限于科学普及的实践,还应该加强前沿理论研究和一线经验总结,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提供政策研究和咨询服务支撑。然而,我国的科普工作与智库建设长期以来未能有效融合[1],而国际上已存在同类型的相对稳定、运作良好的机构,能够为尚处于初始阶段的我国科普智库建设提供滋养。如何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国际科学传播智库建设的有益经验,成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科学传播智库的“必答题”。

为了回答好这一命题,下文的具体安排如下:第2部分为研究背景,回溯了科学传播智库研究的相关文献,并提出本研究的三大问题;第3部分为研究设计,通过专家法识别选取了12家国际科学传播智库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智库在三大问题的五个维度上进行数据挖掘、编码及分析,构成本研究的实证基础;第4部分为研究发现,对编码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典型案例予以说明;第5部分为讨论与建议,有鉴别地吸收国外智库的先进经验,探索提出与新时代我国科普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科普智库建设建议;第6部分是对本研究总结。

2 研究背景

2.1 文献回顾

“科普”一词带有较强的中国特色,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基础上,国际社会普遍采用“科学传播”“公众理解/参与科学”“公民科学”的概念及途径。因此,本文在提及国际经验时,采用“科学传播智库”的概念;在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强调对我国的借鉴时,采用“科普智库”的概念。

目前,我国科普智库数量少,更鲜有从智库科学的角度对科普智库进行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科学素质”“科普”“科学传播”“公民科学”与“智库”的概念尚未被充分聯系起来,科学素质建设与提升主要集中于实践行动层面。《新纲要》发布后,科普智库的重要性逐渐显现,相关研究开始起步。

学者们充分认识到科普智库的重要作用及建设的重大意义,并初步开展了宏观层面的建设路径探析[2-3]。汝鹏等[4]探讨了建设高端科普智库的重要意义,界定了高端科普智库的内涵,从治理体系、产品生产和影响力三个维度对国内外多家科技智库的建设经验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高端科普智库的建设路径。然而,这些智库通常是科技创新与科技政策智库,尚未充分聚焦于科学传播智库。有学者从高端科普智库的顶层设计出发,探讨了高端科普智库建设宏观与微观层面的意义[5]。任福君[6]从业界角度出发,弥补了实践领域的研究缺位,以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建设为例,从科普智库建设顶层设计和科普智库项目研究形成闭环模式等方面有侧重点地进行分析和讨论。

在国外文献方面,有学者对研究型大学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大学和研究院在科学传播和公众参与科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7]。有巴西学者立足于巴西的科学传播现状,选取科学家和两个大学研究所加以分析,研究发现巴西的研究型大学在发挥智库功能时,其科学传播工作进展并不顺利,传播工作者和科学研究人员之间缺乏清晰的分工。基于巴西经验,该研究提出将科学传播制度化,支持科学传播政策研究机构和科学素质研究的建设[8]。

2.2 本研究的问题

通过文献研究可发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科学传播智库相关的研究并不多见,国外科学传播智库的信息与资源更是未被充分挖掘,不能为仍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科普智库建设提供有益的国际先进经验借鉴。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几个研究问题:国际科学传播智库如何理解科普智库的社会功能?其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的经验如何启发我国新型科普智库的建设?其进行了怎样的科普研究议程设置及呈现方式如何?本研究期望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弥补我国目前科普智库建设国际研究的不足。为回答好这些问题,本研究进行了较为严密的设计。

3 研究设计

全球范围内存在部分相对稳定、运作规范的实体性科学传播智库,对其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度分析,对我国高端科普智库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3.1 案例来源

本研究在征求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理论研究专委会3名专家关于国际知名科学传播研究机构的意见基础上,兼顾国别地区分布和国际显著度,识别并选取了12家科学传播智库为研究对象(见表1),对其进行分析。

3.2 维度与数据

本研究结合数据匹配性与可得性,提出使命陈述、管理架构、组织资源、研究选题和智库成果等五个智库分析维度,从而实现对国际科学传播智库的实证性研究。国际科学传播智库分析维度见表2。

使命陈述是指组织目标精简而又正式的成文,其指导组织行为,阐明组织宏观目标,并提供有意识的指导[9];管理架构是指科学传播智库的决策权的分工体系和各部门分工协作体系,包括高校、非营利组织等建设主体以及智库组织的决策部门与执行部门;组织资源包括人才和资金,其中人才是一个智库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而资金则是维持智库正常生存和运转的必要条件;研究选题反映智库的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在议程设置上具有战略性与引导性。智库在选题上形成自有风格,体现学术品位。智库成果是智库研究工作的具体呈现形式,智库成果的质量会影响智库的公信力和声誉。

4 研究发现

下文分别从使命陈述、管理架构、组织资源、研究选题和智库成果五个维度呈现研究发现。

4.1 使命陈述

使命陈述是对智库任务的高度凝练,指明組织发展方向。根据各科学传播智库官方网站所显示的该智库使命陈述,本研究对各智库陈述文本加以编码、分析,归纳总结出其共性特点(见表3)。总体而言,现阶段国际科学传播智库认为,科学传播智库应该担当科技发展的促进者、科学文化的改善者、科技社团的合作者、社会问题的解决者以及科学信息的提供者的角色,并发挥相应的社会功能。

根据其使命陈述,澳大利亚国家公众科学意识中心对科学传播智库的社会功能认知较为多元。其使命陈述中提出要通过提高公民的科学意识、提升科学家的传播技能,促进关于科学的公共对话,以期在全球范围内提升所有人的科学素养。这一使命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提升公民对科学技术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并提高专业科学家在普及科学知识方面的技能,通过这两项目标的实现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各种国家合作来提升全球的科学素养。这一使命陈述不仅从国民素质提升的角度出发,更具有国际视野。

4.2 管理架构

科学传播智库管理架构主要探讨的是智库建设主体和内部管理机制。其中内部管理机制又包括智库内部的决策部门、研究部门和管理保障部门。研究发现国际科学传播智库的类型以高校智库为主。

苏黎世公民科学中心[10]在管理架构上较为灵活创新。该中心成立于2017年,其建设主体为苏黎世大学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两所高校,2018年瑞士墨卡托基金会(Mercator Foundation Switzerland)开始为该智库提供建设和研发经费。基金会的支持,不仅保证了资金的充足,而且有利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智库成果的转化效率。该中心内部管理机制由全体大会、管委会和办公室三部分组成。其中,全体大会是最高决策机构,由苏黎世各科学素质团体组成,负责制定中心的战略规划与年度预算,撰写年报,选举管理委员会等决策职能。管委会由全体大会选举产出,成员来自苏黎世大学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主要负责人事和财务管理,是整个中心的业务管理机构。由两所大学同时管理,避免了单一管理主体可能导致的模式僵化。办公室作为该中心的联络处与协调点,受执行主任管理,履行行政职能。加强两所高校之间的互动合作,有利于各学院之间的交流。该中心将决策、管理与行政工作区分开,有利于提高组织管理的科学性与效率。此外,墨卡托基金会并未参与到智库的具体管理工作中,保证了智库的独立性。

德国国家科学传播研究所的组织管理机制与苏黎世公民科学中心在建设主体、管理架构方面基本遵循同一模式,其建设主体由克劳斯·茨奇拉基金会(Klaus Tschira Foundation)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KIT)组成,在管理架构上由决策部门(理事会和理事)和管理部门组成[11]。然而,德国国家科学传播研究所在管理部门的设置上更加细致,具体划分为:①执行主任,负责日常管理智库内部运作;②管理助理,负责行政及后勤保障工作;③内容经理和科学经理,承担着管理智库研究部门的工作(在每个学科研究部门下还设置学科管理者);④此外还有一名商业总监,主要负责智库成果的传播与出售。更加细分的部门设置,有利于智库组织的运转,商业和后勤部门设置则免去了研究人员在其他方面的后顾之忧,对专心智库研究有着重要帮助。

4.3 组织资源

人才是智库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一个智库能否产出优质的智库成果,而资金支持则是智库平稳运行的必要保障。

4.3.1 人才队伍 由于科学素质研究本身所具有的跨学科特性,科学传播智库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不可避免地需要来自各领域的人才及相关专家学者,在跨学科领域人才的合作下,发挥各学科优势,更高效、合理地完成智库研究,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社会决策。

科学传播智库存在“科学家+传播者”的团队共建模式。印度公民科学中心在不同机构科学家的指导下工作,如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中心、国家射电天体物理学中心、印度气象局、国家细胞科学中心、国家化学实验室、印度科学教育与研究所等;其专家顾问由来自气象学、考古学、天文学等科学家和科学普及工作者组成。这些科学家和专家顾问的学科背景与研究领域各不相同,这种跨学科合作机制打破了传统高校、科研院所的学科壁垒,突破了单一学院体制,充分调动了不同学科的资源力量,实现了人才队伍的多样化与跨学科性。除此之外,印度公民科学中心还鼓励公民科学家参与项目研究,公民科学家的参与不仅能够提供不同的见解,更重要的是还能促进社区科学素质建设[12]。

除了建设跨学科的专业人才队伍,一些智库对现有科学素质建设者给予鼓励,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研究技能的人员,为科学传播智库建设发展提供后备力量,保障智库的可持续发展。美国科学公众参与中心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支持模式,该模式优先考虑具有代表性和可获得的科学传播培训、资源(如资金、员工和同行支持)、实践参与的机会以及参与的奖励和激励[13]。此外,科学传播智库或其建设主体还应积极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学生。俄勒冈大学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由俄勒冈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立,可为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一系列科学传播课程,设有SCR助理计划,学生可以申请成为中心的研究助理,更深层次地参与研究。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科学传播中心为本科生提供实习和科学传播课程,研究生则担任研究助理或参与研究项目,获得科学传播智库的工作经验和研究经验,并且研究生的论文也会与参与的项目有所联系。

4.3.2 资金来源 由于智库独立性、研究客观性等需要,许多智库追求资金来源多样化。英国传媒科学中心资金来源异常丰富,由100多名赞助者为其捐款,包括科学机构、科技公司、科学出版商、大学、慈善机构、媒体组织、研究资助者和政府等。除了资金来源丰富外,该中心还将任何一家机构的捐款上限设为上一年收入的5%,以此来保护中心不受任何機构的影响。

美国科学传播研究院(前美国国家科学传播研究所)是一所非营利公共慈善机构,OSI(Open Scholarship Initiative)是科学传播研究院下设的开放型学术倡议项目,其主要目的是凝聚全球多方努力,改善科学研究内部以及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资助者和公众之间的信息流动[14]。根据OSI2020年的年度报告(见图1),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出版商、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个人捐赠者与学员服务。其中,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个人予以的捐赠占科学传播研究所2020年资金来源的49%,其余51%的资金均来自智库自身成果的出售,包括期刊杂志出版、举行学术会议以及其他的学术交流所带来的资金。这样多样化的资金来源不仅能够为智库提供丰厚的支撑,更避免了智库研究受单一资金支持者的影响。此外,与国际组织合作不仅能够获得不同类型资金支持,其科学素质研究成果也能够更广泛地运用于全世界,推动科普国际合作。

4.4 研究选题

通过对多个国际科学传播智库的研究项目进行编码,可以发现几乎每个智库都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研究领域。科学传播智库科学研究选题囊括多个研究领域与研究项目,包括前沿科技、可持续发展、卫生健康、教育与文化、传播与普及、政策和公民科学项目等方面(见表4)。

首先,研究选取的科学传播智库均关注到了科学传播与科技政策的相关研究方向,这说明对于科学传播智库而言,“科学素质如何服务科学决策”“科技政策如何促进科学传播与教育”“提升科学传播效果的方式与方法”是其发挥智库功能的根本。澳大利亚国家公众科学意识中心还关注“专家参与决策”,研究科学家与政策制定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加拿大科学传播中心专注于为科学家提供科学技术知识的有效传播方法与传播技能,使科学成果能够传递给非科学家的社会公众,以提升公民科学素养。

其次,多数智库关注环境、气候、能源以及医疗健康等领域,特别是有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认知与传播实践研究。科学传播智库也对这些领域开展议程设置,以新媒体、艺术作品等形式向公众展示,或以论文、研究报告等形式将社会问题上升为政策问题。

此外,部分科学传播智库注意到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教育和科技与文化艺术结合的重要性。莫尔豪斯科学素养中心关注学生、教师、辅导员等人员的科学素养,通过提供各种类型的课程、工具包,促进学生对STEM教育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STEM技能。在“科技伦理”传播与教育方面,德国国家科学传播研究所体现了欧洲批判哲学的传统。

4.5 智库成果

智库成果常以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政策建议、书籍著作等形式呈现以影响决策进程,这些成果通常递送到政府、企业或相关机构,普通民众难以获取。然而,科学传播智库不仅面向政策制定者,还要直接服务于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这使科学传播智库产品呈现更多样化、大众化的特征。

国际科学传播智库在承担公共政策决策影响责任的同时,注重以传播理论与科普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解释科学,通过提供相关学校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科学意识与科学兴趣,为培养未来科学家做出贡献。还有部分智库制作科学教育短视频,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莫尔豪斯科学素养中心提供科学素养课程、科学素养评估工具、可搜索的数据库以及数字图书馆等科学素质工具包。德国国家科学传播研究所在撰写公民科学手册的同时也通过付费数字资源、在线研讨会等形式展示智库成果。英国传媒科学中心被认为是媒体型智库,是一种解决“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危机”的“公共政策工具”[15],该智库定期举行研讨会,发表科学评论,制作电视节目和新媒体视频,以及提供简报、专家意见和政策咨询等。

5 讨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国际科学传播智库在对科普智库的社会功能认知、新型科普智库建设、研究议程设置与智库产品呈现方式上,能够为尚处于初始阶段的我国科普智库建设提供有益参考。本节结合上述研究发现及我国国情提出一些更好地建设我国科普智库的建议。

5.1 凝练战略指引的使命与研究选题

在发挥智库社会功能时,不同类型的科普智库具有各自比较优势。依托高校建设的科学传播智库可以更方便地开展跨学科研究与实践,成为前沿科学信息的提供者;依托科普场馆等建立的智库可以积极与社会力量相结合,成为科学文化的改善者和社会问题的解决者;依托群团组织、科技社团的科普智库可更多地聚焦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服务者与合作者。同时,我国科学传播智库也应该承担起科技外交的使命职责,拓展科学素质建设交流渠道——以科学传播智库为行动主体,推动科学素质建设国际合作、积极参与议题发起与设置。此外,科普智库研究的选题应具有一定丰富性与广泛性。例如,在“碳中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等时代背景下,我国科普智库可以把握好新发展阶段,开展相关议题研究,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共建绿色家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2 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建设新型智库

科学素质研究的跨学科性和强实践性要求科普智库内部组织构成具有灵活空间。因此,在管理模式上探索形成产学研合作模式,将科普智库建设成为新型研发机构更符合科普研究特征,更有利于科普的长足发展。高校或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作为建设主体的一部分,以科学研究把握智库的使命与任务,可确保智库选题和方向不偏离;企业、政府或其他相关机构投入资金作为建设主体,可以保证智库资金的充足,同时有利于科普智库相关成果的市场化;科学家深度参与到科普智库建设,有利于提升智库产品的专业性与科学性水平。管理部门作为科学传播智库的保障力量也十分重要,合理的管理分工与规章制度有利于科学传播智库的高效运转。

5.3 建立跨学科、跨国境的人才队伍

为了避免由于跨学科研究意识不强或体制机制的限制等因素导致的科学传播智库研究人员的单一构成,可从制度层面“强制”建立跨学科合作机制,保证各学科交叉研究的顺利进行。在建立了跨学科合作机制后,科学传播智库还可以与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联合培养,选配不同学科背景的智库专家与高校导师共同承担学生的指导工作,保证学生的学科交叉性,塑造其智库研究思维,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人员保障。同时,还要完善对科学素质人才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的办法,制定合理的奖励和资助计划。此外,跨国境科学传播人才的吸纳对提升我国科学传播智库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方面可结合目前现有的组织资源(如中国科学院国际人才计划、中国科学院“全球共性挑战专项”、“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等),开展科学素质專业人才交流合作,互派科学素质研究者交流、访问,加强经验互鉴、资源共享,在交流合作中提升我国科学传播智库的人才队伍建设。

5.4 以丰富成果形式来扩大资金来源

多元化的资金渠道不仅能够使智库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不会因为缺乏资金而导致研究中断或研究不完善,还能减少单一资金来源对智库研究的制约,让智库更加独立地进行研究。除了一般智库普遍以内参、报告、学术论文、著作等形式呈现智库产品,科普智库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形式。科学传播智库可以较好地与科普产业及数字文化产业相结合,实现“政产学研金介贸媒”的跨界融通;开展创意文化咨询;还可以大胆创新各类适合广泛传播的成果形式,如电视节目、科幻电影、科普游戏、科普小说、脱口秀等。各类科学工具箱、线上科学传播课程等均是科学传播智库展示研究成果的渠道。同时,科学传播智库还应创新运用各类新兴媒体,实现智库成果的多渠道,全媒体传播,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总之,科学传播智库应通过成果形式的创新,来扩大资金来源,以更好地支持更扎实、更顺畅的研究、政策、产业和产品的转化。

6 结语

科学传播智库建设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将为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提供政策研究和咨询服务支撑,为推动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创新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范本。我国科普智库尚处于“库少智少”的发展阶段,国际科学传播智库在科普智库的社会功能认知、新型科普智库建设、研究议程设置与智库产品呈现方式上的有益经验,有助于打造兼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参与全球科学素质治理能力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普智库,促进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比翼齐飞”。

参考文献:

[1] 汝鹏. 高端科普智库建设的意义与路径初探[J]. 科普研究, 2021, 16(1): 8-9. RU P.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path of high-leve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hink tanks construction[J]. Studies o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2021, 16(1): 8-9.

[2] 吴晓华. 从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谈高端科普智库建设[J].科普研究, 2021, 16(1): 10-11. WU X H. High-leve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hink tank construction in the era of national think tank establishment[J]. Studies o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2021, 16(1): 10-11.

[3] 张英. 科普智库助力应急科普[J]. 科普研究, 2021, 16(1): 13-14. ZHANG Y.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hink tanks assist emergency science popularization[J]. Studies o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2021, 16(1): 13-14.

[4] 汝鹏, 付文婷, 何持之. 高端科普智库的内涵、治理体系与建设路径[J]. 科学学研究, 2022: 1-12. RU P, FU W T, HE C Z.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The features, governance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path of high-leve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hink tanks[J].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2022: 1-12.

[5] 刘益东. 高端科普智库建设的重要意义[J]. 科普研究, 2021, 16(1): 5-7. LIU Y D. The significance of high-leve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hink tank construction[J]. Studies o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2021, 16(1): 5-7.

[6] 任福君. 打造高端科普智庫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以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建设为例[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1, 7(6): 492-496. REN F J. Several aspects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building a high-end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hink tank: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popular science think tank in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as an example[J]. 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2021, 7(6): 492-496.

[7] ENTRADAS M. Public communication at research universities: Moving towards (de)centralised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J].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2022, 31(5): 634-647.

[8] GALV?O T, NOLL P R S, NOLL M. Perceptions, relationships, expectations, and challenges: Views of communication and research for scientific dissemination in Brazilian Federal Institutes[J]. PloS One, 2021, 16(10): e0258492.

[9] 杨阳, 魏弋, 李刚. 美国高校运营的联邦资助研究与发展中心体制探究[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1, 6(6): 110-125. YANG Y, WEI Y, LI G. Research on mechanism of federally fund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s funded by American universities[J]. Think Tank: Theory& Practice, 2021, 6(6): 110-125.

[10] ELISEEVA T. Practicing citizen science in Zurich: Handbook[M/OL]. [2022-06-10] Zurich: Citizen Science Center Zurich, 2021. https://www.zora.uzh.ch/id/ eprint/207987/.

[11] K?NNEKER C. Wissenschaftskommunikation in vernetzten ?ffentlichkeiten[M] //Forschungsfeld Wissenschaftskommunikation. Wiesbaden: Springer, 2017: 453-476.

[12] YARDI K D, BHARUCHA E, GIRADE S. Postrestoration monitoring of water quality and avifaunal diversity of Pashan Lake, Pune, India using a citizen science approach[J]. Freshwater Science, 2019, 38(2): 332-341.

[13] KIMBRELL E, PHILIPPE G, LONGSHORE M C.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should support inclusive engagement: Reflections on the AAAS center for public engagement approach[J]. Frontiers in Communication, 2022: 282.

[14] PLUTCHAK T S. The open scholarship initiative update[C] //Proceedings of the Charleston Library Conference. Charleston: Charleston Conference, 2018: 7-8.

[15] R?DDER S. Science media centres and public policy[J].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2015, 42(3): 387-400.

作者贡献说明:

周 慎:确立选题,提炼观点,撰写并修改论文;

李晓萌:梳理文献与案例,撰写论文,调整格式。

Research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Construction Path of International Think Tanks on Science Communication

Zhou Shen Li Xiaom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re the two wings of innovative development, b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o-wing theory” still needs to break a series of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that have long restricted the “equal importance” of the two wings. Understanding and analyzing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construction path of international science communication think tank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ethod/ process] In this paper, we choose 12 renowned science communication think tank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nd through content coding and case analysis in five areas—mission statement, management structure, organizational resources, research topics, and achievements. We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questions of the think tanks global experience in the perception of social functions,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agenda setting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hink tanks. [Result/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obtaining international beneficial experiences, we explore the path of building a high-end think tank for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hat is compatibl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in China,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Keywords: science communication think tank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wo-wing theory

猜你喜欢

科学普及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科学普及助力科学教育做加法——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科学教育论坛会议综述
科学普及对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新形势下的科普宣传如何精准发力
为科学传播插一对科普信息化的翅膀
广州市海洋科普基地活动效果调查研究
构建区域内科普共同体的研究
民国时期科普教育的开创与探索
利用大数据开展科普工作的设想①
高校教师参与科学普及工作的激励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