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023-07-21何其佳

求知导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道德与法治

摘 要: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及当下课程资源运用现状,在教学实践中,开发和利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是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必备技能。结合课例研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在教材资源、师生资源、社会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课堂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作者简介:何其佳(1989—),女,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背景

新一轮教育改革发展至今,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水平已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中,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成为一线教师的必备技能。

2022年颁布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支撑,包括图书、音像资料、数字化资源,以及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案例。”[1]59-60这表明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开发和利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课堂的育人价值,是值得一线教师不断深入探讨的话题。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存在以下问题:相关培训不够深入,探究时间有限,方式单一。调查显示,部分教师每学年参与的校级以上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培训只有一至兩次,甚至有的教师没有参与过相关培训。显然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对这一内容的研究不够,参与相关培训的次数也不足。

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利用方式还是以知识灌输、图片展示、视频播放为主,照本宣科的现象仍然存在。大部分教师认同要在教学中运用更多、更好、更精的教学资源,但小学阶段,有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还要同时完成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任务,现实生活中鲜活的、典型的案例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挑选、统整,教师教学负担重、课程时间短等现实情况限制了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繁杂的事务使教师的备课时间被占用、压缩,导致教学效果较差。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效途径

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问题,笔者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五年级上册“我们神圣的国土”、五年级下册“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三课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效途径。

(一)恰当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2]。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想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必须要重视对教材进行充分挖掘、二度开发及重组整合。

1.坚持目标导向,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将“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主要物产,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1]19列为第一学段“道德教育”主题学习的内容要求之一。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一课呈现了一个乡村土特产集市的场景,旨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前调查,开展家乡寻访活动,充分了解家乡的物产,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虽然统编版教材适用范围广,但并不完全适合每一个学生。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当把握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如笔者所在学校在江苏省常州市,就可以让学生围绕常州当地的物产进行寻访活动,这样便于聚焦教学内容,且贴近学生生活。

2.结合认知规律,灵活使用教材图例

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比较笼统,思维带有很大的抽象性。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图文并茂的编写方式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对此,教师要灵活使用教材中的图例。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图例——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分布图,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然后补充资料包,出示黄山、秦始皇陵兵马俑、杭州西湖等学生耳熟能详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图例,让学生结合资料包中的简介对这些遗产进行介绍,并说说为什么这些景区能入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最后让学生上讲台当一次导游,讲一处美景,谈一谈保护,让学生通过交流、分享,了解我国是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众多的国家,进一步感受祖国的美丽,并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链接生活实际,巧妙利用教材留白

五年级上册“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指出:“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神圣不可侵犯。”这两句话掷地有声,可这背后的深意却是五年级学生难以领悟的。如果仅仅是联系教材中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那学生只是零散地感知到台湾的历史问题,对于捍卫领土完整可能会一知半解。

因此,教师可巧妙利用教材留白,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交流的平台。首先,补充当代台湾同胞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公开言论,创设思辨情境,促使学生思考台湾现实问题,通过课堂小辩论,明确“一个中国”原则。其次,补充“历史上的台湾”时间轴,让学生了解台湾在不同时期的情况,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补充捍卫我们神圣国土的事件和人物。最后,纵观古今,结合时事,深化学生对“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神圣不可侵犯”这句话的理解,坚定国家统一的信念,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充分开发和利用师生资源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和学生资源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引起每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关注。

1.强化开发和利用优质的教师资源

优质的教师资源是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笔者所在学校重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出了一支有理想、有情怀、专业素质过硬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

在学校思政育人工作室的引领下,骨干教师不断成长。目前思政骨干团队共有18人,其中,五级梯队教师6人。骨干教师共获省市区各类比赛一等奖27个,40余篇专业论文发表或获奖,团队教育故事还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

学校借助道德与法治项目和课题的研究,推动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队伍的整体跃进。在学校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成功申报教育部道德与法治“用教材教与学”项目实验校,道德与法治学科课题成功立项。此外,本校课例二年级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五年级上册“我们神圣的国土”、五年级下册“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均荣获市级或区级道德与法治评优课一等奖。

2.重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学生资源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其本身也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重视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可以丰富课程内容,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双赢。

在二年级上册“家乡物产养育我”的教学中,教师以“发现家乡的物产”为课前调查主题,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交流平台,走进生活,展开探究,使课堂更加开放;在五年级上册“我们神圣的国土”的教学中,让老家在不同地区的学生介绍一方水土人情,在分享差异中拓展自我,使课堂更加活跃;在五年级下册“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教学中,发挥学生特长,让喜欢历史的学生开展抗日战争故事、人民解放战争故事宣讲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易于理解的语言,有针对性地加深学生对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了解,使课堂更加丰盈。

(三)巧妙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注重发现、利用学生中间和本地区的先进模范等榜样资源,引导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和支持”[1]60。

1.挖掘乡土资源,丰富教学活动

乡土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在当地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便于学习和接受。其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日常生活中可观察、可触摸、可感受、可实践的课程资源[3]。

挖掘乡土资源是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1]3这一课程理念的有效落实,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家乡物产养育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了解到一位学生家长是常州糕团店的高级糕点师,就充分挖掘这一乡土资源,对其进行了实地采访,并将其制作常州特产大麻糕的过程录制下来,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谈谈印象最深的地方,再请学生品尝常州大麻糕,设计广告词。学生从中能更直观、深刻地感受到家乡物产对人的养育,其既包括物质上的养育,也包括精神上的养育。制作麻糕的过程、对麻糕工艺的改良完善以及令人难忘的家乡味道,是对“家乡物产养育我”这一主题的最好詮释。

2.整合社区资源,拓展实践场域

教师整合周边的社区资源,可以丰富教育教学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体验的机会,能够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课内学习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从笔者所在学校步行至常州市博物馆,仅需10分钟。在教学“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时,教师了解到博物馆正好有革命史料展“记录伟大历史”的特展会,就发动学生走进常州市博物馆,展开小组合作探究:面对艰苦的条件、险恶的形势、残酷的战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做了哪些努力?常州的党组织和人民又做了哪些抗争?各小组通过参观、调查、采访、网络搜索等多种实践方式,从社区场馆中寻找史料和展品,开展主题学习与探究,并进行汇报与展示。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了更多的认知和理解。

(四)合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内容丰富,生动形象,交互性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合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视听感受,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1.注重课堂实效,加工信息资源

比起文本阅读,影视类的信息资源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习的形式,提高学习的效果。在五年级上册“我们神圣的国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将教材第47页上介绍台湾的内容加工成视频,配上台湾地理环境、物产气候、民风民俗的动态影音,总时长约30秒。相比文本中的大段文字,动态的信息资源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更直观地了解台湾,加深对台湾的印象,推动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分析教材逻辑,精选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选择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这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精准分析教材逻辑,判断课堂是否需要使用信息资源、在哪个环节使用何种信息资源以及使用信息资源的效果。

“我们神圣的国土”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的第一课。其中,对于第一节“辽阔的国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白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根本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教学难点。五年级学生对于“国家”的概念是较为模糊的,教材中涉及台湾的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民风民俗以及历史故事,离学生当下的生活较远,而且历史背景也相当复杂。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国家,理解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在教学这一重难点时先播放介绍台湾的相关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台湾的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民风民俗;再介绍台湾历史故事,加深学生对两岸关系历史背景的了解;最后补充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典型事件和人物,并配乐《我和我的祖国》,烘托课堂气氛,扩展教学深度和广度。

3.优化资源互补,共享信息资源

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教师要增强资源优化、资源共享意识。一方面,笔者所在的区域开始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的建设,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参与线上观课学习、课堂教学实践、课后教学研讨、课例打磨研究等研修活动,提高专业能力和学科素养。另一方面,笔者所在学校正积极探索如何共享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包,对教材研读、使用策略、实践活动、视听素材等进行主题化、打包式、信息化呈现,以期实现课程资源从零散化为统整,发挥有效的文化传播价值,让更多的师生享受智慧成果。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高德胜,章乐,唐燕.“接上童气”: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8.

黄雪垠,黄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教学应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11):65-67.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开发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