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院校汉语教学的路径

2023-07-04曹慧覃罗素华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民族院校汉语教学传统文化

曹慧覃 罗素华

【摘要】本文基于语言共同化视角,针对民族院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汉语教学中存在的情感困难、认知困难和条件困难的现状,分析发现其原因为文化关系理解含混不清、中华优秀文化融入不足、融合平台单一,提出从加强价值引导、科学建设课程和创新教辅活动三个方面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汉语教学的“三位一体”融合路径。

【关键词】语言共同化 传统文化 民族院校 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3-0154-04

语言共同化通常指共同语的形成及其在一定社会范围内的推广与普及。以语言共同化为视角,民族院校的汉语教学实质上属于国家共同语教育。它不仅是完成语言共同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承担着使少数民族学生了解、认同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任务。在该视角下,中华文化在汉语教学中的地位更为突显,它被定位于一种教育目标,最终指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由全国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是全中华民族的根。在民族院校汉语教学中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言教学的现实需求,是民族教育国家认同和多元文化理解的深切呼唤,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保障。面对新时代民族关系的“多元一体”格局,从语言共同化视角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院校汉语教学的困难、成因及可行性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院校汉语教学的现状

从语言共同化视角审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汉语教学的融合问题,关键在于民族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了解程度和民族院校提供的融合环境。本研究利用问卷星对地处湖南、湖北共3所民族院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回收问卷486份。调查结果显示,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院校汉语教学存在的困难主要呈现为情感困难、认知困难和条件困难。

首先,是情感困难。情感是人们对事物所持态度的反应。调查中77.59%的民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有积极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87.93%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文化“主要是汉民族文化”,而当问及是否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才是中国最优秀的文化”时,有62.07%的学生选择“是”,对该观点持“不确定”状态的还有18.1%。这说明学生由于对本民族文化有天然的亲昵感,导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还存在一些理解偏差。

其次,是认知困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广、内涵深,研究组依据在用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主流教材体例,选取了“儒家经典”“思想内涵”“文学名著”“历史名人”“文化词语”“节气民俗”“传统艺术”等7个板块,设计了14个相对具有典型性的题目开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民族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素养有待提高,且对“隐形文化”的认知困难大于“显性文化”。具体而言,民族学生对历史名人、文学名著的认知情况较好,对节气民俗方面的认识水平更高,而对汉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和京剧、国画等传统艺术不甚了解,如52.59%的学生不了解“东”“左”两个方位词的文化内涵,82.57%的学生完全不知晓京剧的主要流派。特别是民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理解情况不理想,选择“稍有理解”和“不理解”的分别占57.76%和11.21%。

最后,是条件困难。首先,其最明显的表现是学校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力度不够。民族院校虽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如《国学经典导读》《中国传统文化》等,但其多作为选修课且课时量较少,只开一个学期,一周2课时。其次,汉语类课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情况不理想。主要表现在汉语课程渗透文化教学的出发点是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或辅助学习汉语知识,而相对忽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渗透的目的性,或有教师对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因子不敏锐,对授课中所选取的文化内容较为随意,致使汉语教学整体呈现出“科目内容贫乏与价值无涉的状态”。此外,学校的文化活动较为单薄,多为配合学校的大型活动,以教师为主导,主要有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征文比赛等形式,学生整体的参与度不高,活动效果难尽如人意。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院校汉语教学困难的成因

上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院校汉语教学的困难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它是学生的个体特征、院系课程设置和外部大环境相互融合作用的结果。

(一)文化关系理解含混形成情感困难

造成情感困难的原因如下。其一,民族学生不能深刻认识本民族文化、汉民族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产生认知认同上的犹豫态度甚至怀疑情绪时,如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学生本该主动学习的积极态度则有可能逐渐演变为带有“功利色彩”的被动接受,不利于民族学生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二,族群归属的困惑导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志力不坚定。族群归属是指对自己属于何民族群体的心理产生的趋同性倾向。当族群中的个体融入另一个族群时,人们虽然经常通过生理特质、语言、风俗习惯等特征进行界定,但深层次上,个体将一种某文化当作“自己的”文化的心理倾向被视为族群边界最重要的标准。主动践行是检验文化价值认同的主要参考,而族群归属感是主动践行的情感纽带。因此,不论是抱有强烈的“外族人”心理还是选择一味弱化本民族身份,这种心理因素都将加速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和使用国家共同语的过程中陷入“族群认同”的矛盾境地,从而弱化他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志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不足造成认知困难

造成认知困难的原因主要是中华文化在民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融入不足,有以下具体表现。首先,学生阅读儒家经典著作较少。调查发现,40%的学生读过《四书》中的一两部,25%的学生只读过经典句段。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以仁义为核心,在此基础上由内心而行为、由个人而群体,形成了忠孝、诚信、智勇、廉耻、勤俭五组基本价值”。而这一核心文化价值观念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儒家经典著作中。儒家经典阅读量少,与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认知困难有着必然的联系。其次,部分课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不足。民族学生开设有相关语言类课程,如《普通话》《汉语基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些课程不要求直接向学生讲授中华文化,但是却与中华文化紧密相关。比如汉语语音中有大量双声、叠韵、叠音形式,这是与汉族人喜欢对称、重视音韵和谐的文化观念分不开的。再如汉字书写时偏旁笔画的变化,它不仅是追求形式美,这些寓变化于统一的和谐后来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所在。语言教学若只停留在语言基础知识层面,缺乏对文化元素的挖掘与解析,便使学生错失了解中华文化的机会。最后,部分中華文化类课程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不够。民族学生虽开设有国学选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但调查发现,授课教师更注重对文化知识的讲解,而非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某些年轻教师讲授中国的节庆文化时,虽能将节日的来源和风俗讲得较为细致,但讲授的形式单一、表现手段不丰富,极少设计手工活动让学生体验民俗,或者不擅长引入经典诗句,仅凭理论讲述,难以让民族学生在作品的解析中体味节庆背后所蕴含的民族大爱与大义。

(三)融合平台单一造成条件困难

对民族学生来说,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需要遵循第二语言学习规律。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是提升第二语言运用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文化总是在交流中融合,在碰撞中发展。而目前以学校和课堂实践活动为主的交流平台,受到空间、经费和文化资源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相对窄化了民族学生汉语表达和言语交际的场景,尤其限制了高阶汉语能力培养和发展的机会。并且校内单一的又重复的活动方式,会日渐消磨民族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不利于学生的汉语学习。这成为搭建汉语学习和互动交流平台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院校汉语教学的路径

語言共同化视角下,要突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汉语教学中的困难,就必须以促进“族群认同”为目标,让少数民族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触碰”文化,在厚积薄发中准确解读与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三位一体”的融合路径,即从加强价值引导、科学建设课程和创新教辅活动三个维度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汉语教学。

(一)加强价值引导,增进融合情感认同

民族院校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借助班会、讲座和党日活动帮助学生疏通心理,理顺“一体多元”民族关系,并将“族群认同”纳入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心。教务工作者应积极落实十九大以来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各项方针、政策,适当加强班级或校园“文化角”建设,发挥学生能动性设计多民族元素融合的特色装饰,惊喜挑选民族关系相关书籍,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统一多民族的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等,拓宽、加深价值引导的渠道。时逢重要节日,可通过举行特色仪式营造氛围,为情感认同升温。如去年新生入学时,新生一进校门就有身着汉服的学生对其行中国最传统的见面礼,并被赠予印有学校二十四节气风景的明信片作为伴手礼,让他们感受到了浓郁的传统礼仪之美和校友情谊。健全相关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相关制度、措施,扎实推进诸如“一帮一”“结对子”等“汉族—民族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在充分自愿的情况下遴选优秀的汉族学生与民族学生形成帮扶小组,辅导民族学生进行汉语学习、其他学科补习,适当组织联谊活动,彼此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交流中,真实地感受民族文化间的“合”与“和”,增进了解,加深情感,促进对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认知和认同。

(二)科学建设课程,找准融合文化元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核心价值与基本精神含蕴在方方面面。因此,必须以汉语课程群为主要依托,基于课程顶层设计对教学内容作明确定位,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以课堂育人元素为核心的认知域和兴趣点,在多要素育人中增进民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多维度涵养中华精神。

一是语言类课程应在语言要素教学时渗透对文化的解析。上述调查显示,有73.28%的学生表明如果在语言课中加入一些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其学习的兴趣会增加。教师可在字、词、句的讲解中适当引入文化教学,汉语的语音、汉字、词汇、语法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因此可以着重选取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语料在课堂讲解。比如教师可设计专题汉字与中国文化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解析字理分享汉字与建筑文化、汉字与服饰文化、汉字与饮食文化等。同时,尽可能多了解所在班级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特征、文化背景。灵活运用对比分析,如教学初期,多讲汉民族与少数民族语言形式与文化内涵的相似之处,拉进学生的心理距离。中后期再利用案例解析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差异,对文化信息中的障碍进行疏导,排除难点。例如在讲言语交际时引入常见禁忌语和委婉语的案例讨论,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汉语运用背后的文化心理和社交礼仪,增强文化融入的实用效果。

二是文学类课程应重挖掘文本内涵,扩大文化视野。经典文献是中国文化体系中最灿烂辉煌的一部分,历久弥新,其内容和形式都生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和美学追求。文学类课程应该甄选集中体现中华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典著作,引导民族大学生通过诵读、品读深刻体会文本的价值内涵,为践行中华精神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文化类课程应该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重体验感。调查显示民族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是民俗文化(44.83%)和传统艺术(42.42%),这两个部分涵盖面广,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专业性强。因此,可根据院校自身民俗专业、艺术专业的师资力量,选取其中的节日民俗、民族舞蹈、非遗传承、书法、国画等小模块开设专门的选修课或引入在线开放课程。“小而精”的课程反而能让学生在广泛实践中深入领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感受中华多元文化之魅力。

(三)创新教辅活动,搭建融合载体平台

学校在以学生为中心、理实一体的课改背景下,应转变观念,利用校内校外联动、线上线下融合,拓宽融合渠道,创新教辅活动,充分发挥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与文化融合的主观能动性。

一是学校社团平台。调查显示文学社、诗社、舞蹈社、汉服社、手工社、辩论社等社团在民族院校中较为活跃,文化传承可与社团活动联结起来,由学生自主打造诸如国学经典吟诵、思想辩论、历史故事展演等文化活动。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每年举办一届语言文字艺术晚会,由各个社团选送作品参加,包括国学经典吟诵、历史故事展演、小品等节目。在社团文娱活动中,少数民族学生增加了语言接触的机会,可以在真实的交际语境中感受文化的碰撞,在自然的交往中实现语言与文化的融合,强化社群交流。

二是校企合作平台。秉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理念,加强校内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扩大与当地人文景区、博物馆等文化企事业单位合作,举办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如我校借助地域优势,带领民族学生游览岳阳楼切身感悟“忧乐精神”,瞻仰毛泽东故居、平江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对学生开展浸润式爱国主义教育。

三是重要节会平台。传统节日具有树立核心价值观、加深文化认同、增强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学校要充分利用各民族的重要节会,开展民族文化节增进文化融合,展现文化活力。我校学生中人数占比较大的民族是藏族和维吾尔族,因此每次藏历新年学生处和院系都会特别组织师生一起做“切玛”、跳锅庄舞,在新疆古尔邦节时,则举办联欢会,并在清真食堂吃油馓子和抓饭。同样,在汉族传统佳节如中秋节,各班辅导员也会定制月饼举办班会,在欢声笑语中体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

四是用好新媒体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适当推送趣味文化故事或高质量短视频。我校有专门的“民院V视”公众号,通过“‘字言‘字语”“民俗讲堂”等特色栏目,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定期推送汉字文化、民俗风情等知识,提升文化底蕴,涵养民族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语言共同化视角下的汉语教学实质上属于语言共同化历史任务下的国家共同语教育,从教学目标上更突显民族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认同和主动融合,最终指向并非纯粹的语言能力提升,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牢铸。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针对民族院校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汉语教学“三位一体”的融合路径并开展了相应实践,以期对新时代民族院校汉语教学及课程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海洋,靳婷婷.从语言共同化视角重新认识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性质[J].西北民族论丛,2018(7).

[2]张庆宏.略谈双语教学中的语言沟通与文化沟通[J].民族语文,1992(4).

[3]张利明,冯建新.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评估[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8(3).

[4]谢群,徐建军.网络语言视域下大学生文化价值认同探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5]张诗雅.课语整合式学习:融汇语言与文化的民汉双语教育新理念[J].中国民族教育,2018(6).

[6]雷虎强.“民考汉”大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选择[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8(4).

[7]张生.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论略[N].光明日报,2017-12-27.

[8]王欢.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心中扎根[J].中国教育学刊,2019(3).

[9]古扎丽.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高级阶段与汉文化导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6).

注: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教育学专项课题“内地西藏班师范生课证融通式汉语言课程建設研究”(课题编号20YBJ16)、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内地西藏小教专业汉语言课程体系优化构建研究”(编号20C0930)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曹慧覃(1987— ),湖南岳阳人,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教学;罗素华(1989— ),湖南岳阳人,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

(责编 罗异丰)

猜你喜欢

民族院校汉语教学传统文化
委婉语教学研究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民族院校英语口语预料库建设初探
民族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