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理解”的教学课堂活动实施策略
2023-06-29陈璐毛萍钰
陈璐 毛萍钰
內容摘要:格兰特·威金斯关于“逆向设计”提出了三个阶段,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三个阶段都指向“理解”。本文基于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而提出指向“理解”的教学课堂活动。教师要突破灌输的教学模式,揭示知识深意,呈现出有效的教学任务,把握教材与实际课堂的联系,并根据学生表现而做出课堂评价,最终达成知识的迁移性,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于社会生活。
关键词:“理解” 课堂活动 教学策略
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所写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提出“逆向设计”提出依据三个阶段: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三个阶段都指向“理解”,重视学习的迁移能力。而本文重点研究指向“理解”的教学课堂活动,如何在当今中国时代教育的背景之下,开展“理解”的教学课堂,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型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任务群设计教学活动,打破传统教学中的线性教学模式,并设置有效性教学任务,及时对学生课堂表现做出有效评价,满足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要求。
一.突破“灌输”教学模式,展现以“揭示”为主的教学活动
语文新课标中强调“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堂①。”根据课标的创新和时代的进步,不难发现传统的教学课堂不在适应于教育改革的潮流,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格兰特·威金森多次提到“灌输”的教学模式,并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是“走马观花之旅”“没有总括性目标引导②”。“灌输”是一种枯燥的呈现方式,而这种教学模式并不能称为讲授,没有达到知识迁移的效果,只是通过传输概念,寄希望于学生理解,显然这是不现实的。也许学生能做到在应试考试的过程中写出正确的答案,但是并不理解知识所传达的核心概念和价值,这就是无意义的教学也是失败的教学。但这种灌输型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活动中确是很常见的,其实这就是需要教师去深入思考并进行改变的一个地方,如何将灌输转化为“揭示”,从而让学生达到理解的程度。
威金斯在书中反复提到“理解”的重要性,而为了让学生达到“理解”,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揭示知识点背后隐藏的关键问题和核心观点。作为课堂的开始,导语显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些教师在导入的环节中往往不够重视,善于呈现作者的相关资料,让学生进行记诵。这样的活动设计,做到的仅仅只是在课堂上展示出资料,一带而过,教师甚至省去讲解的过程,没有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意义,学生自然不会知道更深层次的知识,只能停留表面。“揭示”也并不代表教师占据课堂中心,中心位置依然是“学生”,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中所提到的问题为例,“恩格斯认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却在演讲中先评价他作为‘科学家的一面,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演讲的结构。”这个问题在课文中是出现的,但是很少有学生会发现文本中的“冲突”,即使在阅读的过程中,觉得有不妥之处,但是会选择忽略,不去质疑文本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就是需要“揭示”的部分,探索其背后的深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的能力,主动分析疑惑之处,从而达到揭示主题背后的深意,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更上一层楼。
就像上文中所举例的导入环节,其实也可以是揭示的过程。“通过课前预习,有哪位同学对于作者的生平背景有所了解,简单为大家讲个故事?通过故事,同学们思考作者所写内容是在一个怎样的时代环境下?”这样的问题在课堂开始之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是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便于教师进行下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二是通过学生回答的问题来评估学生是否有充足的课前预习或者课前预习达到了怎样的程度。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磨合,摒弃无意义的“灌输”的教育模式,就需要注入新鲜的教学观念,呈现创新型的活动课堂。
二.兼具“吸引力”和“有效性”的课堂任务
威金斯对于吸引力和有效性的界定,是要贯彻课堂始终,从阶段一预期结果到阶段二评估证据再到阶段三设计学习活动。教师所设计的课堂任务要具备这样的特点。“吸引力”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吸引,教师设计的任务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学生的反馈也能激发教师对思考和关注。为了实现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创造性和多样性,教师也在转变课堂活动方式,慢慢将课堂中心转移到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一)创设任务 激发兴趣
导入作为一个很关键的课堂环节,处于教学活动的开始,先从有兴趣的话题或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在课堂的一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导入的问题避免压抑性,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师再设计课堂任务环节,留给学生具备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老师”。针对第五单元进行整体的活动任务安排时,就可以让学生对整体单元文章进行梳理,根据这四个部分“写作原因与对象”“当时社会现象”“作者的立场和观点”“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文章找出答案。
整体阅读,分组讨论:课前让同学们预习了文章,那现在就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在《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讲话》《谏逐客书》《与妻书》这四篇课文中找出“写作原因与对象”“当时社会现象”“作者的立场和观点”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给同学们十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每组分别负责不同的文章,并且每组都要有四名同学站在讲台上为我们依次说明这四点内容。
大部分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感高,每位同学都是“小老师”讲解自己负责的部分,而教师则从旁协助,进行补充。学生占据主体的课堂,更轻松、更活跃,积极性强,有利于优化课堂效果。
(二)有效教学 促进发展
威金斯对于“有效性”的界定为“教学设计帮助学习者在完成有价值的任务时,变得更有胜任力,更有成效③。”教师在设置学习任务和问题不能只关注问题的兴趣和学生的喜好,还有依据客观发展,哪些任务或问题能让学生学会理解,取得进步,提高能力水平学以致用,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教师在设置问题和任务的环节,都是由浅入深,当问题和任务对学生来说具备一定难度时,教师通常就会换一种相对简单的提问方式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有效性的任务活动同样重要,有价值的、能够提升综合素质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一个优秀的课堂任务,是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教师的角色类似于协调者。这也符合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同时,也要关注到任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创设新形式课堂任务,让学生处于活动情境之中,提高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从课堂知识走向社会生活。
三.把握教材与课堂的联系,强调知识向实践迁移的作用
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统编高中语文教是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结合的模式组成单元结构。统编教材更贴合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教师也要根据教材的变化,树立创新的观念。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更习惯于依赖于教材,来设计课堂活动,而学生的课堂任务只需要学好课本上的内容学习,无论是拓展的知识资料或是课堂实践活动都是比较少的。但是根据威金斯的逆向教学设计,指向理解的教学,才能够让学生从单纯的学习文本知识,提升为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和交流合作的互动课堂,课堂不再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而是师生、生生结构化模式,一起交流经验、共同发展。
语文新课标不断强调“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力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④。”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单一化,由书本知识转移到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使用与应用,以便于提高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生活。教材作为课堂的使用工具,并不代表是课堂的中心,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到教材的作用,正确的把握教材而不是一味的依赖,能够透过教材设计出适合学生的,并可以促进学生成长的教学活动任务,基于教材的基础之上,又高于教材的原本资料。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和教材类别,选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整理和平衡教材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由于统编教材的每一个单元所属学习任务群各不相同,侧重点也不相同,教师就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能够将知识学以致用转化为实践力量。
教材虽然作为课堂的依据,但是随着新形势下的教学的方式的发展,单篇课文的讲解很难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所以现在高中阶段的课文都是呈现单元整合的形式,但并不意味着一个单元只局限于课本上的几篇课文。在学习必修下第五单元时,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补充一些课外资料来辅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加强学生深入阅读的思维。
拓展阅读,深入分析:结合小组同学们的讲解和讨论,教师提供资料马克思的《给工人议会的信》,通过《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和《在马克思墓前讲话》这两篇课文以及资料,思考马克思有着怎样的抱负或者也可以说如果你处于当时马克思的位置,会怎么做呢?
课堂时间虽然有限,但也需要教师寻找资料作为课堂补充,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同学们梳理完四篇文章的基础上,再一次进行思考,能更全面结合资料和课文来回答问题。
四.基于量规和效度的课堂评价环节
威金斯在阶段二系统阐述关于评估的证据,并提出“对理解的评估必须建立在基于表现的真实任务上⑤”,评估环节也可以通过真实的教学情境展现出来。回顾传统的评估方式中,部分教师虽然能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评价,但是仍然以最终结果为主,也就是总结性评价。并且对于学生各阶段的学习评估方式也较为单一,通常是以各类考试为主,包括课堂上的一些小測验、随堂考,期中期末则为大型考试,以此来判断学生对知识是否掌握和理解。这种形式确实是评估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这样的方式不能够完全用以评价学生“理解”知识的手段。
(一)基于课堂活动 设计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同等重要,尤其是在课堂活动中随时设计的评价环节,更加直接有效,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在思考如何实施教学之前,要考虑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即运用合理的评价标准与合适的评价工具来检测或证明学生达成预期成果的学习证据,并为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提供行动指南和支架⑥。”作为教师设置课堂活动任务,要思考什么样的方式和问题能够评估学生理解知识的程度,并且是具有真实性。基于真实任务的评价,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达成重要共识:第一,要学生学会在学校之外的更大社会环境中是真正运用他们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第二,要让课堂任务变得有意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更高质量的表现或熟练完成更重要的任务。量规和效度要贯穿课堂始终,作为评估学生理解的工具和检测学生理解程度的质量依据。
(二)有效评价环节 促进学生参与
量规作为评价手段的一种方式,是目前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形式。在传统课堂中教师针对于一个单元讲解完成,很难系统的进行评价,或者说是忽略单元评价,教师更喜欢通过一些纸质测试在学期中、末来判断学生对这一单元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为了实施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开始重视过程性评价,而处于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评价需要教师依据具体的学生情况和课堂情况来进行设置。“评价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学习的加油站,是一种反思性的学习,是学习改进的一环。⑦”在课堂上所评价的任务是可观察到的,教师设置的评价量规需要具备效度,有价值的评价条件才是需要教师思考的。这类评价条件具备一定的阶层性。依据上文提到的为了达成吸引力和有效性所设置的学习任务,在活动任务中可以设置这样的评价环节“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要仔细倾听,相互打分,评价‘小老师们找出的答案是否全面,也可以提出问题来互动交流。”并依据以下标准。
评价标准:语言流利、清晰、熟练,1分;梳理内容全面、完整,2分;表达内容逻辑、层次分明,3分;阐释能够倾向作者的思想情感,4分。
随着评价条件难度的增加,分数也在增加,也证明后面的评价条件更为重要,需要学生重点去关注的条件,也是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内容。教师也要思考评估的量规是需要层层递进的,由最开始的初级到高级,来判断学生掌握情况。同时评价不能是单一的,现在语文教学中追求的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评价,并且学生评价是包括自我评价和其他同学评价,这也是从学生与学生的思考交流合作的角度出发,有价值的评价手段,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展示出好的教学效果。
指向“理解”的教学课堂活动与当下的教学要求紧紧贴合,教师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揭示课堂真谛、挖掘知识深意,设计有意义、有价值的课堂活动任务,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学生深度思考的深度,做到迁移知识。掌握平衡教材与实际课堂教学,准确的教学方向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同时,整合教学资源,重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从文本走向实践,运用于实际的社会生活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3.
[2]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7,217,172.
[3]于秀权.以终为始:成果导向的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22(03):19-22.
[4]王云峰.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评价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2017(03):12-15.
注 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
②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7.
③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17.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
⑤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72.
⑥于秀权.以终为始:成果导向的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22(03):19-22.
⑦王云峰.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评价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2017(03):12-15.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