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思政教学素材建设探索

2023-06-28邹睿蓉涂斯童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邹睿蓉 涂斯童

摘要:高校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主要场所,更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思政素材的收集、整理、使用,关系到能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而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目前本课程思政素材的选择、使用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任课教师对思政教学素材进行多角度建设、对内容加以完善、对讲授方式不断进行有益探索,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素材;素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80(2023)02—0073—(05)

DOI:10.19717/j.cnki.jjus.2023.02.013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思政教学素材,不仅仅包括教材中的各种案例,还应该包括反映经济发展的最新新闻、图片、视频以及结合教师授课特点的各类小案例,这样才能形成比较全面的知识点覆盖,同时能结合学生上课反馈的情况进行修订。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思政教学素材选择的必要性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着重培养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金融人才。教师在高等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巧妙选择并融合思政元素、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将思想政治理论即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融入到教学知识点中,把“立德树人”植入课堂,从而发挥课堂思政教学主阵地作用,真正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

(二)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组织

商业银行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机构,是掌握各国经济命脉的货币政策实施者,因而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均处于核心地位。它是为全社会负责的特殊金融机构,它的安全、稳定关系着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从而牵制着一国经济命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金融学、金融工程学课程体系的必修课程,它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较多,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与其它金融课程有着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选取合适的素材,并进行有效的课程思政设计是有必要的[1]。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思政素材选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授课教师都非常重视思政元素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这门课程也不例外,但是在实际讲授过程中,教师对思政素材的选择和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思政素材来源单一、内容丰富性须加强

本门课程教师授课对于思政素材的选择基本来自于教材,教材素材的缺点是案例更新较慢、通常注重对大案例进行收集、针对每个章节的素材有着不连贯的特点,教材的约束使得课堂内容的丰富性打了折扣。很多教师授课的时候没有融入自己对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考,而是被束缚在教材的范围之内,所以会缺少自己的授课特色,而同一素材被本专业不同课程教师统一使用、互相借鉴的时候,也会使这些思政素材失去特色。由于学生使用教材的时候也很少再去参照其它,即使任课教师做了要求,真正能在课后独立借鉴的学生还是比较少的,更多的思政素材可能没有机会出现在教学过程中。

(二)专业课程间思政素材使用存在相互割裂的现象

专业课程不同于通识课程,它有授课教师比较少、思政素材比较集中的特点,每门专业课程教师在收集、制作思政教学素材的时候通常采用独立形式,缺乏各门专业课程之间共建、共用的课程思政素材库。专业课程之间本就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很难说某个思政素材只会对应某门专业课程,这种人为割裂思政素材的方式,造成了每门课程教师授课时各讲各的,学生有时候重复听某个案例好几次,而有的新案例却可能没有机会出现在课堂中。

(三)课程思政素材与专业课程内容融合生硬

有些教师虽然很重视素材的收集,但是由于在课堂教学方法使用上缺少创新,有时候没有主动关心或寻找身边鲜活的事例,没有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这种应用型课程和社会需要、企业需求具体相结合。这种从书本到书本、从学校到学校的素材建设方式,会使得教师结合专业课程的讲授少了生动性,学生的配合互动性达不到既定的要求。有时候教师们也会强调各种客观因素,如专业课程内容多、讲不完,所以对案例的融入讲解不够深入,或无法利用实习基地对学生进行课外思政教育,又或者是由于教材体系设定的原因,因此在思政内容的选择方面就显得简单了一些。

(四)课堂所授思政素材往往忽视高校所在地特点

高校所在地通常都是一个城市的中心,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经济发展史、金融发展史,而且教育基地或一些有历史意义的旧址、带有传统文化传承的故事也很多,很多教师可能没有思考如何做好这些素材的整理工作,或者是没有意识到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在平时的实践教学、生活中没有对思政素材随时收集的意识。当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教材思政内容的时候会存在宏观、不接地气的问题,最终造成教师讲起来夸夸其谈,学生听起来昏昏欲睡的状态。有时候学生会觉得与其听教师讲,还不如在网上找一些视频看更有意思,更能对他们产生思想上的震撼,从而提起学习的兴趣。

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思政素材建设思路

(一)利用身边素材,提高课程思政内容丰富性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电视和网络优势,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资源来补充教材中的思政內容,从而补足其更新慢的问题。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陆续推出了各种短集的微纪录片如《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红色人物档案》《红色金融路》等,其它频道的优秀纪录片如《远方的家》《创新中国》《中国制造》《大国重器》等,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绝好思政素材,不应该被选用的教材所束缚。教师对这些素材的收集、整理过程,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们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现状,通过教师有意识地选择与思政教育紧扣却不刻意的方式,通常可以更好地调动起他们爱国、爱家的热情,学生的思维也能够较快集中到课堂上来;另一方面,这也是教师自我提升的过程,教师在其中也能接受教育,促进自身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通常来说,当这些视频和图片播放完毕的时候,也是学生们最愿意表达和释放自己情感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情感式课堂”的参与度,引导他们的情绪走向,让师生双方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九江学院经济学院某位授课教师的授课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贯穿于每堂课后,学生的课前集中度明显提升,对教师的授课满意度也提升了(见表1),学生学习效率也呈现明显提升的趋势(见图1)。

(二)结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升思政教学团队专业性

各门专业课程教师收集、整理素材,然后放在一起进行讨论,对这部分内容也可以尝试统一备课模式,每学期定期根据国家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更新一些素材。这样既可以做到取长补短,专业教师在这个过程也会受到教育、促进他们思考,同时还可以尽可能使思政素材的使用效果最大化。这里需要选拔德育过硬的教师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岗位上,让教师的品行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智慧奉献给学生授课的过程中,为我们的金融市场多培养高业务素质、高思想品德的优秀职员。

教师团队可以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每门专业课程,找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真实契合点,精心构思,如选取合适的备选案例视频和图片、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灵活设计问题、给予学生引领部分课堂节奏的机会,顺勢引导学生,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等。当学生们发现每门课程的思政素材并不枯燥,它们是和现实中经济、金融的发展息息相关且有效结合的,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愿意听、主动问、积极想的思政教学目标。教师则可以借助学生的学习热情循循善导,使他们愿意为社会发展奉献自己所学的知识,并最终反映到对学生的全面影响中去。因此,我们应该结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升思政教学团队的专业性。

(三)充分考虑当地发展现状,展示课程思政素材特色性

教师平时不仅要随时收集信息,了解历史发展,同时要关心当地最新发展形势。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时间,以实地考察方式保留、选择制作各种素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代入自己的情感。当教师把与当地历史发展、当前经济变化相结合的素材在课堂中进行展示的时候,学生会身临其境并产生共情。在思政素材完整的情况下,教师还需要进行精心设计,以商业银行业务的各个专业知识点为纲,一一对应这些素材,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作用。同时,教师可以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评估、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过程,激励学生学习。如表2所示,教师结合最近一个学期授课情况,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这门课程的思政素材与课程知识点相结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反馈进行了设计,获得了较为突出的育人效果[2]。

(四)活化课程思政素材,实现校企合作育人创新性

本门课程作为典型的应用型课程,各高校设置该门理论课时都结合了一定的实训、实验课时,但主要以模拟软件、实验沙盘、银行大堂见习为主。目前高校课程改革都在尝试创新,九江学院经济学院授课教师已经尝试将课程建设与当地商业银行类金融机构需求结合起来,逐步实现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一课多师”或“多课多师”型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一方面聘请商业银行高管进入课堂,通过他们给学生讲解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务,让学生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核心经济思想“金融服务于经济”的本质;另一方面实现双方共建学生实训、实习基地,以“党建+”思想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将企业经营的思政指导思想牢牢建立在课程中。

(五)创设课程实操场景,形成课程思政素材教育针对性

现在各地都建设有思想教育基地,那不仅是供一般单位进行参观学习的地方,也可以做为本科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场所,例如让学生到教育基地去模拟业务操作流程,既可以解决理论体系中的知识点问题,又可以增加实践机会。例如在九江本地就有明代设立的钞关,是比较完整的遗址,这个教育基地保留了过去的记账、出纳、缴税等业务窗口,也是很严谨的金融操作场所。遗址对外免费开放,平时学生上课时间游人较少,如果教师事先设计好金融剧本,与基地管理者进行沟通,让学生参与到情景中去,既能让他们接触到真正的业务操作流程,又能够接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思政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效果会好于模拟实验室或网络软件的实践效果。

四、结语

教师一定要发挥好课堂思政教育的延伸功能,不仅引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引领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不断拓展应用型课程的校企合作机会,提高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这才是教育学生的意义。以九江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实施以来,任课教师提升了自身思想、业务水平,通过校企合作契机获得多项横项课题,获得了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发表教改论文多篇,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银行运营大赛多个奖项,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校为社会服务、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的办学目的。这不仅促进了师生间的课堂互动,形成愉快、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也调动了学生课后思考、主动参与课外实验和实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桥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

[2]邹睿蓉,顾艳辉.普通高校《中央银行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22(15):123-124.

(责任编辑 吴国富)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