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育学生法治观念的实践与研究

2023-06-26邓冰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法治观念实践与研究道德与法治

邓冰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要求中小学生不仅仅接受身为公民的基本道德价值观,更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还需要接受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本文论述了依托教材,开发教材显性和隐性法治教育元素,通过细掘主题图中的内隐知识,渗透规则意识、紧抓“活动园”板块在活动中培养法治观念等多种路径以及利用教材采取以生为本的教学实践的创新,立足学生真实生活,加强课内课外联结,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培育学生法治观念。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  法治观念  实践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6-0040-0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迈出法治中国建设新步伐的关键时刻,法治教育至关重要。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明确了法治观念为《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的核心素养,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为共同追求的目标和自觉行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努力依托《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小学思想政治课堂中开展法治教育,培养学生法治观念,提升法治思维,使学生形成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形成法治信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一、依托教材培育学生法治观念的内涵与价值

依据对《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理解和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法治观念内容的分析,在义务教育阶段,法治观念主要表现为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以及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五个方面。

1.宪法法律至上。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理解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尊崇宪法和法律。因此学生要了解宪法的常识和主要内容,明确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认识到宪法不仅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更是关乎自身权利的法律武器,为成长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人提供帮助。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也是应平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是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的集中体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树立国家主人翁责任感。学生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也是做一个合格的公民的重要一环。树立学生法制观念,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树立当代法治观念的重要内涵。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观念,就是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3.权利义务相统一。权利义务相统一是对宪法基本理念的贯彻落实,是法律的核心内容,法治观念以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为核心,每个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学生需要明晰在法律中提到的关于学生本人相关的权利与义务。学生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培养学生崇尚法律权威,维护法律尊严,培养守法习惯,强化守法意识的法治思维,形成捍卫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自觉地将自己置于法律的管理之下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4.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是法治观念在实践落实中的表现。守法就是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用法就是充分尊重他人合法权利和自由,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争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学生需要明确价值取向,从生活出发,树立法制观念,培养尊法守法的思维方式和依法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将依法维权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的观念根植于心。学生要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5.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在法律中作为自觉能动的权利主体的体现,即把未成年人看作具有独立性的个体,他们不仅受到法律的保护,还承担着自我保护的责任。因此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应掌握一些适合自己年龄特征的、维护生存和发展必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特別是法律的知识与规范,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最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是求助法律、运用法律。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帮助学生了解和识别可能危害自身安全的行为。

二、开发教材显性与隐性法治教育元素,培育学生法治观念的路径

深钻教材,我们会发现《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治观念在教材中的体现并非都是显性的法律条文,还有隐含在教材图片、游戏甚至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法治观念,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敏感度,充分发掘教材、运用教材,循序渐进地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

1.把握教材中的核心内容,加强法治观念。《道德与法治》教材是进行课堂教学最根本的依据,也是最核心的教学资源。其中作为贯穿教材主线的正文,文本一改古板僵硬的成人化口吻,而是以“对话式”的表达模式,“同龄人”的表述方法,把学生的日常生活或者社会事例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展现出来,实现正面导向的作用。里面包含着丰富的法治内涵,这就需要教师牢牢把握住正文的核心要素,培养和加强学生的法治观念。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正文向学生们提出“你能理解这些失学女童上学的渴望吗?她们能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吗?”的思考,引发学生对于失学儿童问题的关注和讨论,进而向学生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让学生认识到我国适龄儿童都依法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并且应履行相应的义务的法律知识,自然而然渗透法治精神和法治素养。

2.细掘主题图中的内隐知识,渗透法制观念。《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尤其在一二年级的教材里,经常会将教学内容以情境式的主题图进行呈现。这些主题图中虽然基本包含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但其中隐含的规则意识并非一目了然,而是比较含蓄,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敏感性,把包含在图里的一些内隐的知识点都细致开发出来,找到契合之处并对学生加以引导和说明,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只“教教材”。比如,一年级上册《升国旗了》一课,主题图中展示了少先队员面向国旗敬礼的场景,这就是可开发的尊重国旗、爱国守法的规则、法治观念的教学点。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现场模拟,情境再现来体会如何遵守升旗时的规则。此外,一二年级的教材还经常利用书页下方的空间横向设置一些补充性的情境故事,这部分内容也是不可忽略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贴近同学们日常生活,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演一演,再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明确“规则”的意义。

3.紧抓“活动园”板块,在活动中培养法治观念。教材中大量的活动园板块,旨在增加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活动当中提升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搜集筛选处理信息等各方面的能力。教师有效利用“活动园”中与培养法治观念相关的内容,布置学生在课前、课中或课后开展相应活动,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法治思维。比如,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我们神圣的国土》,教材第51页的“活动园”,要求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旅游文明公约》并签字承诺,用书面约定提升学生在社会参与中的公民意识和规则意识。

4.提升“知识窗”“相关链接”的延伸作用,培养法治观念。教材中的“相关链接”板块,是教材中集中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法律条文的专栏,可以说是编者培养学生法治观念意图的直接体现。同时教材中还以“知识窗”的小贴士形式,补充了与规则、法治相关的一些知识内容。比如,六年级上册《生活与法律》一课中,相关链接出示了奶粉公司与养殖场签订买卖合同的案例。案例中囊括合同条款的主要要素,以此向学生传达,合同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重要法律。

教师要利用好两个板块在培养学生法治观念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对教材中的法条进行解读,对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等等,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认识,使学生的法治观念得到内化。值得注意的是,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重点并不是学习法律条文,而是通过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养成遵法、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教师在使用“相关链接”和“知识窗”时应注意教学重点,对教学资源有所取舍,有所侧重。

三、利用教材,培育学生法治观念的教学策略

以生为本的教学实践的创新是立足学生真实生活,加强课内课外联结,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培育学生法治观念。

(一)善用“案例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需要提供符合学情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围绕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以及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潜移默化培养法治观念的教学方法。比如,六年级上册《认识居民身份证》这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身份证了解自己的公民身份。因此可以在教学环节中把认识身份证的环节设计为问题导向,即:如果你要跟妈妈去海南岛旅游,但是发现身份证丢失了会发生什么情况?同学们可以充分结合生活实际,回顾身份证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的作用,进而感受到公民身份对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能给学生一种代入感,让学生在场景中感同身受,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需要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进行学习,而传统教学法注重直接讲解,课堂氛围比较沉闷,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化、科学化的案例教学法更加实用。

(二)巧用多媒体融合教学

要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依然无法避免学生接触教材枯燥单调的法律概念及条文,而多媒体融合教学则可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有效地解决法律条文的枯燥性。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图片文字进行法治教育,也可以搭配视频、动画、希沃触屏游戏等方式生动、直观开展法治教育。比如,在讲解《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焦点访谈《督查到底,追责到人》让同学们认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了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明确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和意义。

(三)因地制宜开发教学资源,提升法治观念培育合力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性、综合性的课程,所以想要依据教材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还要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开展真正贴近学生生活的原汁原味的法治体验活动。

1.密切联系家长,扩展法治活动参与广度。家长是学生成长道路上最关键的人物,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除了关注学生成长之外,还要把视线分一些给家长,发挥教育合力。例如,高年级阶段可以开展“家长课堂”活动,请工作在交警队的家长朋友来为全校师生分享交通安全知识,引导大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同时提醒这些家长要穿着制服来为学生授课,进而向同学们讲授“国家机关的产生”一课中的重点内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穿着制服为人民服务。

2.立足学校主阵地,營造法治教育环境。除了课堂教学,校园也是法治观念培养的主阵地。老师可以充分考虑当地历史文化特征、学校校史校情、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量体裁衣地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以提升法治教育效果。如在讲授完《感受宪法日》一课后,应在课下继续开展国家宪法日 “宪法小卫士”活动,让学生登录教育部普法网和同学们一起学法、知法,共同维护宪法的权威;在讲授完《心中的110》一课后,积极开展“法治故事”讲演活动,学生们将法治理念融入短剧、演讲、相声等形式多样的演出活动中。

3.发挥校外社会资源优势,延伸法治教育课堂。利用校外社会资源进行适当的课后延伸,将实践活动与教学资源相结合,将法治观念意识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比如结合“创建文明城市”活动,老师、家长与学生要一同走进社区派发传单、担当普法讲解员,更要紧跟时事,将《公民的基本权利》一课以如何成为“二十大”代表为例进行讲授,鼓励学生在社区范围内进行关于选举的调查访谈,同时向居民群众普及公民基本权利中的选举权。教师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生活,就可以达成进一步强化学生自身的法治观念的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立足《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所包含的隐性与显性的法治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创新教学方式,因地制宜开发教学资源,找到适合学情的方式进行教学。只有发挥教育合力,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其中,才能促进小学生法治观念培育,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张译心.推进法治中国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1-4(A01)

猜你喜欢

法治观念实践与研究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大学数学建模大赛的实践与研究
试论多媒体教学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