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高校工会法治化建设的路径探讨

2016-10-17李慧英

科技视界 2016年21期
关键词:法治观念

李慧英

【摘 要】高校工会法治化是是高校工会履行职能的要求,适应了高校改革的需求,也是国家法制逐步健全,公民法治观念提高的需求。推进高校工会法治化建设,要完善工会工作机制,加强工会内部管理;加强工会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全员法律意识,提高职工守法、用法素质;加强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教代会制度。

【关键词】工会法治化;法治观念;依法治会

2015年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工会工作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整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法治化”是指在工会制度中树立“法治”的精神和法律的权威,强化法律因素在工会运作机制中的重要性、权威性;完善工会法律制度对工会组织形成有效的行为规范、权利保障和责任约束。[1]因此建立健全工会法律制度和合理设定工会法律角色是实现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加强工会法治化建设,对于提高职工对工会的信任度,提升工会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工会法治化建设之背景

1.1 是高校工会履行职能的要求

我国《工会法》明确规定各级工会组织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并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2]《工会法》明确了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2008年修订的《中国工会章程》第28条明确规定工会基层委员会的基本任务就是解决劳动争议和纠纷、协商与指导企事业单位与职工之间劳动关系。[3] 在国家推行依法治国的目标下,工会要做好维权工作,就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履职。因此,高校工会应当严格依照法律赋予的职责,维护高校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履行高校工会的基本职能。

1.2 适应了高校改革的需求

近年来,为了贯彻执行《高等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国大学将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面临进一步深化的改革,对高校教师将全面实行聘用制的管理模式,在对高等学校的事业单位体制、行政化的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同时,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也将会同时出现,高校的劳动关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作为高校教职工代表的高校工会组织,其主要职责是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协调教职工和学校之间产生的劳动争议。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劳动关系的变革的需要,高校工会应当改变观念,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推进工会法治化的建设,形成依法创新治理的新态势。

1.3 国家法制逐步健全,公民法治观念提高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法律制度不断健全,法制机构不断完善,使得工会在依法治会、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有了法律依据。自1978年10月中国工会恢复正常运行以来,1981年成立了全总法律顾问委员会。2001年修改后的《工会法》用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工会的社团法人地位[4],阐明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5]。2006年5月,全国总工会决定建立工会公职律师制度。2011年5月,全国总工会颁发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法律援助等维权服务长效机制的意见》。这些制度和措施的建立,不仅为工会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而且为工会依法治会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经过多年的普法宣传教育,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法制观念逐步增强。运用传统手段解决现代人际关系收效甚微,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已成为一种最佳选择,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不仅能够提高工会的信誉度,也能提高职工对工会的信任度,同时对纠纷的处理结果也具有了权威性。

2 高校工会法治化建设之路经

推进高校工会法治化建设,就是要在工会建设中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宪法、法律和工会章程的规定,依法履行职责,严格依法办事,依照法律规范独立自主开展活动,同时严格依法完善工会的各项制度,使工会工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良好态势。

2.1 完善工会工作机制,加强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

工会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社团法人,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首先要加强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要依法完善、规范工会的办事机制。2011年5月,全国总工会颁发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法律援助等维权服务长效机制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职工法律援助等维权服务长效机制。为落实这一意见精神,目前许多高校在工会的领导下,依托本校资源,完善工会的依法管理、依法服务的机制。如建立工会法律咨询室,为教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特别是设有法学院(法律系)的学校,依托专业优势为教职工提供法律服务,这样做不仅充分发挥了学校的资源优势,而且为教职工提供了便利的法律服务。以工会为依托,建立职工法律援助机构,为广大教职工提供了表达诉求的渠道,促使工会的维权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2.2 加强工会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教职工守法、用法素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奋斗目标,建设法治中国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对全民实施普法教育,在社会上树立依法办事的风气,使群众对法律有信赖感、亲近感,促使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在思想上树立法治精神、法治观念,养成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纠纷的习惯。因此工会应当发挥与教职工联系密切的优势,在教职工中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经常性普及法律知识。通过学习要让他们认识到依法保障教职工利益的重要性。认识到违反劳动法规、侵犯教职工合法权益会带来的损害。认识到只有依法管理、依法治会,才能维护学校的和谐发展。

2.3 加强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教代会制度

实行民主管理,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工会组织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开展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要充分尊重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依法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各种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让广大教职工充分知晓有关学校发展和自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并且能够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给予他们发表建议和意见的机会,从而调动和发挥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更好地投身到学校的发展建设中来。

强化民主管理,就是要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和完善的民主管理运行机制,以民主管理推进整体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教代会”、“职代会”制度,使“教代会”、“职代会”真正成为反映广大教职工诉求、凝聚广大教职工人心的可靠平台。学校重大事项应当依法通过“教代会”、“职代会”决策,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必须通过“教代会”、“职代会”讨论表决通过。要提升工会和教代会的影响力,促进依法治校的制度约束,提高依法依规管理工会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工会维护教职工权益的作用。二是,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校务公开是教职工代表大会在闭会期间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形式,能够促进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巩固和提高。

推进高校工会法治化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对工会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法治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处理矛盾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因此,工会组织一定要在工作中始终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树立依法维权、依法履职的观念,切实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黄羡琳.论“工会法治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制度发展新途径[J].社会保障研究,201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2条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调解劳动争议,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建立协商制度,协商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帮助和指导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签订集体合同或者其他专项协议,并监督执行。”

[3]《中国工会章程》第28条规定:“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调解劳动争议,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建立协商制度,协商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帮助和指导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签订集体合同或者其他专项协议,并监督执行。”

[4]《工会法》第14条:“中华全国总工会、地方总工会、产业工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基层工会组织具备民法通则规定的法人条件的,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5]《工会法》第六条:“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王伟平]

猜你喜欢

法治观念
当前高职大学生法治观念现状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研究
清官法律文化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