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模式下高校舞蹈教育模式构建

2023-06-21武艺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构建新媒体

【摘 要】新媒体环境的日臻成熟,给高校舞蹈教学模式构建,提供了丰富教育层次、增强教育适用性的便利条件。在构建新模式时,需要高校舞蹈教育专业,以信息平台的应用、互联网教育资源的开发为基础,重新结构教育定位,调整教育结构,培养新型教育主体,并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现有教学模式相对陈旧、生源基础悬殊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育;新媒体;教育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2

集中优势资源办大事、办好事的基本高校教育原则指导下,地域资源不均衡,使得高校舞蹈教育资源也相对悬殊,分布不一。而资源的差距也会影响到具体的办学力量、教育质量,更会侧面引导生源向教育力量更优秀、更突出的高校舞蹈专业涌入。同时,也可发现大部分高校舞蹈专业在设置课程时,重视对身体技能、舞蹈技巧等的培养和训练,综合文化意识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不足,教学模式与现有对舞蹈人才的需求不统一。面对该种情况,需要将“传递电子数据信息渠道,和终端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形态”,这一新媒体概念,引入到舞蹈教育之中,结合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舞蹈的理解,构建全新的舞蹈教学模式,利用高科技、新设备,渲染更优质的教育氛围。

一、新媒体模式下高校舞蹈教育模式的构建优势

(一)丰富教育层次

传统高校舞蹈教育,会按照教学既定方向和现有资源力量,将人才培养划分为专业型、艺术型和素养型三个方向。在每一具体方向之内,教育结构相对固定,人才培养具有整体性特征。而引入了新媒体模式,激活新媒体舞蹈教学思维,可以帮助院校、专业,了解学生具体的舞蹈学习目标,和市场对舞蹈人才的培养需求,灵活使用跨区域的共享共通互联网教育资源,对原有方向内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

例如综合类大学的舞蹈选修课程,会从原有的重视培养学生的舞蹈概念、认知,调整为增加更为专业或系统类的内容。搭建网上舞蹈学院,借鉴专业舞蹈院校所开设的古典舞、民间舞教学经验,实现横跨度上的教学补充。学生可以了解更多芭蕾舞系、音乐剧系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也可以调动专业学习兴趣。而空中舞蹈课堂上更为全面的、多元的舞蹈内容,还可以补充专业舞蹈院校技能训练突出、文化课教学比重较低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在自主练习或课后时间学习舞蹈文化知识、理论知识,和高阶舞蹈媒体渲染等课程。原有方向内的舞蹈人才培养更趋向复合性、多能性[1]。

(二)增强教育适应性

经济环境的改变,促使教育大环境也发生了变革。高等教育更需要了解环境的具体变化,顺应该种变化做教学调整,而非固步自封。新媒体模式则为专业教育打开了视野,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又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教育冲击,给教育创新带来挑战。而迎接机遇面对挑战,可以增强现有高校舞蹈教育的专业适应性。

例如更多民间舞蹈院团的成立,普通群众对于舞蹈艺术类文化活动的向往,使舞蹈专业人才就业空间更为广泛灵活。也需要舞蹈人才有更多个性化的、接地气的舞蹈认知、舞蹈技能。通过大数据捕捉这些市场潜在“消费”能力,就可以促进高校舞蹈教育进行改革,增加更多的民间舞、民族舞授课内容;补充例如群众文化生活、群众文化艺术形式创编等新课程、新知识,使艺术贴近实际。并可以反哺舞蹈学术研究的需求,促进专业生生不息的快速发展。

二、新媒体模式下高校舞蹈教育模式的构建基础

(一)信息平台的应用

新媒体促进下,高校舞蹈教育模式构建,要以信息化平台为物质基础,支持师生双向互动,方便教师打开教学视野,学习新的观点,了解新的需求;也便于学生激活创新思维;更可以协调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该信息化平台可以分为有形平台和虚拟平台两方面。有形平台中要包括新媒体教学设备,例如投影仪、多媒体讲桌、电子互动课桌、液晶电视,并通过协调课程安排、课后自学自用时间,提高单位设备的人均使用、占有率。虚拟平台则在新媒体支持下,可以更加广泛并深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之中。例如高校申请专业公众号、视频号、微博号,贴近高校学生习惯于新媒体互联互通的习惯。在官媒上发布舞蹈教学的内容,讲解舞蹈专业知识,跟随热点话题编排舞蹈宣传小视频,引导学生线上线下互动。或者开辟专业教学互动平台,在平台上传舞蹈视频、比赛案例,分享精品教学资源,发起主题学习讨论,营造积极热烈的网上学习氛围。教师还要积极将一系列多媒体平台特色,融入到传统教学之中,设计翻转课堂、微课课堂,配合课前学习任务布置,课中重点技术动作讲解、舞蹈艺术美学鉴赏,和课后小组讨论、个人专业动作练习等,提高虚拟学习平台使用率和效果[2]。

(二)互联网教育资源的开发

有了物质平台做基础,还需要有丰富的内容做支持,才可以保证新媒体高校舞蹈教学模式发挥其既有作用。在教育资源开发方面,应当按照主体划分开发责任,实现高校、专业教师、专业学生共同协作。

高校要主导专业教育资源网络库的设计,和功能的不断完善。在开发资源方面,协同其他院校,达成共享共通的新媒体教学意愿。本校教育平台可以链接到其他专业院校或舞蹈专业的官方媒体、公众号上,积极转化其他院校的新媒体教學资源,扩大资源的覆盖范围。专业教师要用舞蹈教育眼光,审视日常生活、教学生活中遇到的各类资源,思考如何转化为新媒体教育素材。例如可以将原有的平面教学案例、设计,通过扫描、上传方式变为电子资源,按照教学内容、教学方向进行分类储存,支持学生下载学习。或者记录课堂教学内容,学生演出、作业视频,作为交流互动的新媒体资源,上传至平台。也可关注国内外大小舞蹈赛事,在线分享赛事要求、主题,让学生以赛事标准反思个人的专业能力,及时通过赛事报道了解最新的舞蹈创编、表演动态。发挥专业学生在挖掘互联网资源方面的能动作用,可以调动学生新媒体舞蹈学习的主动意识,鼓励学生用发现美的眼睛整理资源。例如自己观看了戏剧演出、话剧表演,欣赏了音乐作品,其中的某些画面、动作、造型,让自己产生学习的感触。就可将该部分资源转化为新媒体学习素材,教师进行后台初审之后,按照类型进行储存和管理[3]。

三、新媒体模式下高校舞蹈教育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教育定位的重新解构

构建新媒体高校舞蹈教育模式,需要对新媒体舞蹈教育的定位进行重新解构,目的是让师生对于新媒体舞蹈学习有全新的认知,有正确的理解,可以重视该种教学方法。

首先,要解构出新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或比重。积极促进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模式,并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方向,调整具体的新“旧”教学权重。以课前预习或学习准备为例,为提高自学效率,解决传统教学中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课前状态,预习功课难以收效的情况,应侧重用新媒体教学方式,推进预习布置。教师在O2O等平台上发布预习任务,学生点击“获取”,开始“打卡”,教师端可获得实时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例如下载、观看了教师上传的哪一部分舞蹈教学案例,该视频的整体观看时长。学生要一边观看一边练习、模仿,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例如通过模仿动作,认为该系列动作表达了哪些创作情感?让自己想到了哪些创作文化?对比其他同学的模仿作业,有哪些疑问?学生在线作答之后,点击“打卡成功”并提交,教师会收到语音提醒,一边查看学生的预习作业,一边由大数据后台进行快速计算,找出班级学生共性的预习问题,和个性化预习难题。教师可以将共性问题作为翻转课堂上的教学重点。再通过推荐舞蹈电影、舞蹈纪录片、动作解析动画等素材,帮助学生解决个人学习问题[4]。

其次,要解构学生培养目标中的能力定位。传统舞蹈教学中,以学生的专业技能,例如肢体造型、表现能力为侧重点,对于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或策划、宣传、创作能力培养稍显忽视。在新媒体背景下,学校、教师都应当学习创新形式的舞蹈艺术、舞蹈作品,以及被降低门槛的民间舞蹈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主要方向,借助新媒体优势,激活教与学的思维。例如教学中增加新媒体信息传播理论的内容,让学生看到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和特定需求,了解原创性在新媒体环境中被保护的要点和难点;再从舞蹈教育角度,探索新媒体舞蹈创作真实、易教易学、原创分享等内容,用新媒体思维提高学生对舞蹈专业的认知。

(二)教育结构的调整优化

教学定位被新媒体模式重新结构,教学结构也需要在新媒体需求下进行调整和优化。基本是将现有的舞蹈教育,向新媒体艺术方向进行升级。在此整体目标之下对内部的结构元素进行适当调整,突出新媒体舞蹈的艺术性质。

其一,结合新媒体信息平台的受众广泛、使用门槛低特点,要使得高校舞蹈教育也突出新媒体巷道化,综合包含高雅类舞蹈艺术和民间类舞蹈内容。在学院舞蹈教学中,既围绕舞蹈艺术,开设新媒体舞蹈编导、舞蹈表演等二级学科;又要围绕舞蹈高等教育,增加舞蹈新媒体设计、舞蹈线上教学、综合艺术类服务等学科。例如可将网络媒体中的舞蹈表演或舞台表演,作为新媒体高校舞蹈教学素材,增加多元舞蹈创编和舞种研究的课程比例。尤其要凸显不同高校、不同舞蹈细化学科的特色,使新媒体舞蹈也有高识别特征。同时,应当增加该类舞蹈教学中的趣味化元素,尽量激发更多学生对于舞蹈的艺术热爱,可以借新媒体优势将其根植在校园舞蹈活动、舞蹈艺术实践之中,体现舞蹈教育的新媒体活力[5]。

其二,要调整教学模式中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国内文化、国外文化的结构,用新媒体视野和新媒体信息思潮,促进舞蹈专业的跨学科交流。例如将艺人经纪、新媒体策划、公众号运营等内容增加到舞蹈教学之中,让学生从专业视角解读舞蹈与其他文学形式、艺术形式等之间的关系。可以着眼于当下,看到更多元的舞蹈文化,对于创新性舞蹈设计有独到的见解。而在文化层次丰富和文化内涵挖掘方面,则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实践,借网络触角,学习国际化舞蹈知识,选修诸如舞蹈表演形态、中外舞蹈专业对比、古典舞实践案例分析等课程。用新媒体资源和工具,使原有高校舞蹈教育结构更丰富、严谨,学生在该结构中的主动性更强。

(三)教育主体的培养激活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舞蹈教育的综合性、文化性和创新发展性,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高校还应当扩大主体人才的培养范围、激活范围,大力塑造复合型、具备创编能力的教学人才队伍。

例如可以积极引入可综合开展艺术设计、艺术投资、艺术欣赏、艺术管理营销等课程的复合型人才,让该部分教师培养毕业后,可从事宣传、企划、项目管理的舞蹈学科人才。该部分教师本身思维更加鲜活,教学复合能力更强,愿意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也具备进行新媒体教学设计的能力。或可以从以上专业行业中引入外来人才,定期开展专项主题课程,补充现有师资力量,也通过新人的加入,激活现有教师的专业思维,让其有融会贯通的模仿、借鉴对象。在教师队伍结构打造方面,也可适当开放标准,鼓励更多跨学科专业教学人员,或在新媒体教育解读方面取得显著教学成果,有独到教学解析的人员,加入到高校舞蹈教育之中,促进硕博、老中青队伍结构的丰富[6]。

在现有人才队伍培养方面,既然想培养学生新媒体环境下的舞蹈实践能力,就需要教师具备该方面能力。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校内外专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例如学校内定期组织开展新媒体创新教学模式展示和比拼活动,请学生给教师打分,让教师了解自己的新媒体舞蹈教学观念、素材使用方法、教学整合能力,还有哪些进步空间,知道学生接受或不认可的原因是什么,促进教师将现有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深度融合。另外,学校可利用模拟市场环境的方式,带动教师专业能力的实践化提高。例如成立校园舞蹈团、艺术队伍,对外承接商业演出、文化交流等活动。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市场项目的践行者、思考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舞蹈战略思维、新媒体长远认知,从产业化、市场化角度调整个人教学方法。

四、结语

高校舞蹈教育专业进行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需要以新媒体思维、内容、形式和工具为基础支持条件,对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分析,结合新媒体特点,完成探索和实践。例如,增加信息化平台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深入频率、深入范围;利用更加多元的新媒体教育素材,提高论教育舞蹈训练的生命力;更要支持新媒体背景下对高校舞蹈教育的重新解讀,改变师生的教、学认知,致力于培养符合新媒体、新时代需求的高质量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蔡欣然.新媒体视域下高校舞蹈教育的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4).

[2]张铃粒.试论新媒体发展对高校舞蹈教育的影响与价值研究[J].科学咨询,2021(19).

[3]张艳萍.探析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媒体舞蹈课程教学的必要性[J].中国民族博览,2021(9).

[4]王建朝.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音乐教学人才培养实践——评《新媒体艺术与创新教育》[J].新闻与写作,2020(5).

[5]杜焱鑫.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舞蹈教育改革创新刍议[J].卷宗,2020(21).

[6]刘影.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舞蹈教育改革创新研究[J].精品,2021(17).

作者简介:武艺(1972—),女,山西太原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与课程论。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构建新媒体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