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艺+”跨学科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2023-06-19何舍芝范国良

教育家 2023年20期
关键词:体艺跨学科社团

何舍芝 范国良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武阳中学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管理指南》提出的各项意见,结合已有的课后服务类型与体艺校本课程,积极构建“体艺+”教育生态圈及丰富多彩的跨学科校本课程。“体艺+”,即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制定多套成长方案,结合体育锻炼与艺术活动的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了“武”育精彩、青春向阳的课程特色。

多方合力,策划课程总体方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基于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相关要求,学校组建了“体艺+”大课间编導团,其主要成员由体艺组和政教处教师组成,前者主要负责项目规划,后者承担项目的实施和监督工作。

根据本校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编导团设计了大课间时段的两大主题系列项目。一是“阳光体育运动”项目,该项目以“修习惯、调心态、练耐力”为目标,包括搏击操、跳绳、手语操等多种课程。二是“兴趣社团发展”项目,围绕5大版块共建立了16个兴趣社团。同时,学校将学生较感兴趣的“体艺+”校本课程以“自选超市”的形式展现出来,借助“自主选课+导师选择”的方式,让学生与16个社团双向选择,体验个性化学习。

此外,政教处教师还会将学生情况及时反馈给班主任,请班主任和社团指导教师再根据项目开展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例如,在“阳光体育运动”主题系列项目中,班主任负责监测、记录、汇总学生参与各个运动项目后的心率情况,社团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情绪观察及活动情况的收集反馈,共同为之后的课程开展提供数据支撑。

内外支持,优化课程后续实施

目前,“阳光体育运动”主题系列项目主要采用音乐串联和现场指挥的方式,由全校师生分工合作完成;“兴趣社团发展”主题系列项目则需要辅导教师提前到位,事先安排好学生的座位和训练项目,学生听到广播提示后须准时到位,确保项目训练的有序完成。

为进一步优化“体艺+”跨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展和实施,学校依照“科学锻炼、趣味开展”的原则,支持优秀教师开展校内交流与研讨,并引入优质师资团队为校内教师开展课程指导。例如,聘请来自教育局、教研室等单位的专家到现场进行考察,根据专家的指导和反馈,不断调整、改进课程的实施。又如,邀请专业人员指导校内体育教师编排“有氧搏击操”和“放松手语操”动作,提高体操课程的专业性。

“体艺+”跨学科校本课程的实施,使学生得到了充分发展兴趣特长的机会,不单提高了他们的锻炼积极性,也为校园营造了和谐的运动氛围。自该项活动开展以来,学生身体素质等各方面都有所改善,近视率下降了近六个百分点;社团活动也收获了喜人的成果——音乐类、舞蹈类节目均获市一等奖,美术类作品多次获省、国家级一等奖。此外,课程还起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在“减负、提质、增能”上为乡镇中学的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提供了参考方案。未来,学校将继续推进“五育并举”,不断完善“体艺+”跨学科校本课程的建设。

猜你喜欢

体艺跨学科社团
缤纷社团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研究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江苏乡村体艺教师定向师范生从教意愿的调查研究——以江苏H高校为例*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中学“体艺2+1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