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容忍度调查看老年人的健康教育

2023-06-15周鹏生

中国成人教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态度子女事物

○周鹏生

人们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经常面临很多让人难以容忍的人或事,生活中常用的“容忍”一词通常指宽容、忍耐,是个体或群体对于某一事物的认同或接受程度。在学术研究中,容忍则表现为一个连续体,从有限度的容忍到零容忍,具有多层面性。美国心理学家Budner(1962)从现象和行动两个方面呈现人们对是否容忍的反应,从而有否认、焦虑、服从或回避等表现[1]。之后学者的侧重点倾向于将容忍理解为认知反应、情绪情感反应和行为反应等三个方面。挪威学者Barlaup等人(2019)对1617人完成的在线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公众从可以接受的道德态度视角来看待容忍性这一问题,而不是将依良知反对某些政策视为一种“道德安全阀”或少数人的权利[2]。

那么,经历了人生磨炼的老年人是如何看待不能容忍的事物的呢?对待不能容忍的事物反映了老年人的社会态度,了解这一社会态度的目的实质上是为了发现老年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帮助他们幸福地生活,并且提供更好的服务。前人对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开展了大量研究[3-4]。国务院2017年陆续出台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强调,要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5],对于老年人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进行了顶层设计,强调完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实施老年健康促进工程。除了身体健康外,还需要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完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前人研究发现,当基本需要长期无法得到满足时就会出现心理问题[6]。我国传统上遵循的是儒家的容忍规则,即“以知为前提,以心安为方法,用礼来规范”,以“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表明忍耐的限度[7]。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同时提出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就是说,要让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每一个个体都有机会享有优质教育资源,都有得到发展的机会,并且能成为各行业的有用之才。因此,本研究拟从老年人最不能容忍的事物出发,探讨老年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并提出开展老年教育的若干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26个省份77个地区的174名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访问。受访者年龄在60岁以上(平均65.02岁),男、女各87人。

(二)调查方法

采用面对面、电话或微信语音的方式,由经过培训的、来自各生源地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寒假期间对老年人进行了访问调查。调查者与受访者熟悉并能够用本地方言进行交流。受访的老年人无认知、听力障碍或语言表达障碍,也无精神疾病。

(三)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包括自行设计的“对无法容忍事物的态度”问卷,前期尝试用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维度编制态度问卷来开展调查,结果,老年人反馈说“意思都一样,不用重复回答”。经过分析,结合老年人的认知特点,我们选用最容易回答的问题来形成问卷,包含两个题目:您最不能容忍的事情是什么?您为什么不能容忍呢?这与统一发放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不同。我们通过反复追问后答案不变,因而信度较高;通过熟悉老年人语言的本地调查者来操作,使回答反映了受访者的真实意思,确保研究具有较高的效度。调查问卷中还包括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如性别、年龄、生活状况等。

(四)统计分析

对出现频次、比例进行描述性统计和非参数检验。

二、结果

(一)老年人重点关注的与无法容忍相关的对象及占比

根据访谈结果,可从家庭人际关系等四个方面阐述老年人关注的与无法容忍相关的对象,每一类别中均体现了无法容忍的事物,其中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占受访者人数的比例,见表1。

表1 老年人关注的与无法容忍相关的对象及事物类型

从表1可知,占比较大的是老年人对家庭人际关系、社会现象等的不能容忍,其中更多的表现为无法容忍他人的生活习惯,家庭人际关系中家人的行为和子女的不孝顺等。其余类型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形成了老年人不能容忍的基本态度。

(二)老年人对待无法容忍事物态度的具体表现

1.老年人对待无法容忍事物态度的量化分析。从表1的重点关注对象出发,我们统计了不同性别老年人分别在这几种类型的数量分布,具体可划分如下:家庭人际关系(男24人,13.79%;女38人,21.84%);普通人际交往(男6人,3.45%;女7人,4.02%);情绪情感需求(男8人,4.59%;女11人,6.32%);生病和死亡(男 9人,5.17%;女 12人,6.89%);社会现象等(男31人,17.82%;女28人,16.09%)。从人数所占比例分布来看,女性老年人更多地关注家庭人际关系、情绪情感需求和生病等,而男性更多地关注社会现象等。对各类关注对象类型中具体不能容忍的事物进行统计发现,在家庭人际关系中,女性老年人更多地不能容忍子女不孝顺(女 19人,10.92%;男 6人,3.45%);在普通人际交往、情绪情感需求及生病和死亡三种类型中,男、女老年人不能容忍的比例相当;而在社会现象等的关注中,男性老年人更多地表现为无法容忍违背传统、规范等(男11人,6.32%;女6人,3.45%);女性老年人更多地无法容忍生活习惯(女18人,10.34%;男15人,8.62%)。经过非参数检验,所占比例并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别差异。

2.老年人对待无法容忍事物态度的定性描述。由于受访老年人提及的无法容忍的事物较为繁杂,因此重点以家庭人际关系为例来呈现老年人的态度。受访者普遍认为,孝是中国的传统道德,孝则家顺人和,子女不孝则不能拥有一个和睦的家;无法容忍子女不孝,认为儿女孝顺父母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老人们可以说自己的一辈子都已经用来养育子女,但是自己老了以后,子女却没有孝心来反哺自己,感觉到“一生太失败”。“自己辛辛苦苦把儿女拉扯大了,如果他们不孝顺自己,那是多么让人心痛的事情”(67,女,贵州黔南)。有的受访者表示,“当然要求也不是很高,毕竟自己也过惯了苦日子,只需要让自己保证温饱也就可以了”(67,男,江苏盐城)。有的受访者即使感受到了子女不孝顺,但“看着子女日子过得不好,自己也很担心”(64,女,吉林扶余)。从思想观念来说,很多老年人相信,子女有孝顺父母的义务,而且相信养儿防老。他们也意识到,自己年龄大了,没有劳动力,子女不管就无处可去,认为一辈子的操劳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当子女存在不孝顺的行为时,就感到痛苦和无法容忍。

与家庭人际关系相关的情感体验就是孤独和寂寞。受访的老年人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家庭中需要有人陪伴。例如“一个人过剩下的日子,累!老伴走了,儿女不孝顺,这是我最心痛的事。我这辈子,算是白活了”(66,男,贵州铜仁)。一方面,老年人感受到需要有人来陪伴,认为自己年纪大了,希望孩子们陪在身边,安享天伦之乐;另一方面也感受到孤独,认为自己或者因为退休远离社会生活,或者因为行动不便逐渐与亲朋好友疏远,不可能回到从前。既然不能容忍,就要想方设法进行克服,例如,与牌友们打麻将以打发时间;到外地去旅游;加入剧团自乐班,等等。可以发现,很多受访的老年人使用“被冷落”“被忽视”“没人说话”“一个人吃饭”等词语来形容无法容忍的孤独感。也许这就是老龄化社会最大的困扰所在。

三、讨论

从老年人关注的重点对象可知,老年人在居家生活过程中,主要面对的是家庭人际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与子女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等),普通人际交往圈子较小。老年人还表现出各种情绪情感需求,对生病(尤其是重症)和死亡的担忧与恐惧,以及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态度。

老年人在渐渐变老过程中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展现出比较独特的社会态度。在家庭人际关系中,老年人对老伴性格或习惯的不容忍表现在无法容忍配偶的唠叨、抱怨和骂人,例如,“本来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养成某种习惯,比如偶尔抽烟,老伴就会在旁边唠叨不停。自己知道这是为了自己身体好,但因为自己的自由权利没有了,所以就会很烦”(62岁,男,贵州铜仁)。老年人更加看重子女的孝心,最不能容忍的是子女不孝顺。老年人对孝顺的理解既有共同点,也有一定的差异。老年人均认为儿女孝顺父母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有的无法容忍被子女“抛弃”;有的过于看重儿子的角色,在儿子身上投入了很多精力,而且笃信养儿防老,一旦儿子犯浑,就无法容忍;有的老年人看重由孝顺引出的结果,即家庭和睦,会不会过日子;有的老年人把是否常回家看看作为孝的标准。国内已有研究[8]也表明,长期的孝道实践变迁在逐渐改变老年人的孝道期望。

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注重情感需求的满足。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当今老年人对于物质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大大减少,更多的是尊重与爱的需求。首先,老年人不容忍任何形式上的不尊重,例如顶嘴、不听从建议等。老年人仍然看重形式上的尊重,尽管年轻人或者晚辈内心有十分的不满,只要不表现出来,老年人就会感受到尊重需求的满足。其次,老年人对子女或孙子女抱有厚望,如果没有达到期待的目标,就表现出非常失望的态度。不能容忍子女不务正业,一天无所事事。第三,被看重感仍是老年人必不可少的心理需求。被看重感是一种心理感受,个体感受到自己对他人的重要性,反映了一种社会性动机[9]。被看重感反映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正向或负向的关系,既包含了个体对获得他人社会支持的期望,也包含了他人对个体的某种心理依赖,因而将对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10]。老年人曾经是工作中的中流砥柱、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如今退居二线,仍然渴望被看重。这种被看重感也包含着存在感,还体现在生活中的小事上,如“不能忍受儿子总是借故不能陪自己去公园逛逛,觉得自己(在)儿子心里自己没有多大的分量”(68岁,男,海南儋州)。

在情绪情感需求中,老年人体验到更多的孤独和寂寞。多于一成的老年人不能容忍孤独和寂寞。这与张馨月等人的研究一致[11]。后者发现,73.0%的老年女性有寂寞情绪。老年人感受到的孤独除了与存在感有关外,还与缺少亲人的陪伴有关。孤独和寂寞的感受也与老年人的性格特点有关,老年人看待独居生活的态度通过性格特征影响着他的情绪情感体验。这一调查结果与陈昕(2011)的研究[12]是一致的,即不同老年人对孤独和寂寞的理解不同,其表现也是非常个性化的。这些体验都反映了老年人对生存的基本需求。要消除孤独和寂寞,家人尤其是儿孙辈更要关心老年人的内心需求。远在外地的家人们除了电话问候外,异地同步视频也为减少老年人孤独感成为可能。

老年人无法忍受生重病和离开这个世界。生病给老年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痛苦。生病需要人照顾,需要大量花费,必然会严重拖累家庭,尤其是生了重病后,各种治疗费用会拖垮本不富裕的家庭。到了老年阶段,人将不仅面对疾病,还要面对死亡。对死亡的思考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是紧密相关的。例如,“从整天忙忙碌碌变成闲人一个,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事做,很容易让自己感到焦虑不安,觉得生活没有意义”(60岁,男,河北邯郸);“害怕自己的生命离去,不想听到有关话题”(75岁,男,河南商丘)。

在对待社会现象方面,虽然老年人经历了风风雨雨,但仍然无法容忍与传统文化和规范相背离的行为,无法容忍各种与自己不同的生活习惯。这可能是因为老年人观察到的事物与自己固有的认知观念之间出现了冲突,从而导致无法容忍的体验。按理说,老年人经历了许多人生风雨,能够容忍许多人和事,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容忍与个人修养紧密相关,是一种让人敬佩的美德。调查发现,老年家长管得太多、太严。除了唠叨,青年子女用“严苛”“限制自由”“烦”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老一辈的教养方式。老年人不能接受很多新生事物,不能够忍受自己经验中从来没有的东西,所有这些使“长江后浪推前浪”成为可能。老年人怎样才能做到容忍呢?老年人要对自身要求严格而对他人宽容,就不会相互埋怨。如何让老年人迎接新生事物,愉快地度过晚年,仍然是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老年人在对无法容忍事物的表述中反映出被重视感,这是由感受到的价值和附加的价值两种互补的心理体验组成的[13]。被看重感作为一种体验是与个体行为的感知相联系,可以理解为一个面向行为、依赖于背景的结构,它对个体的各项认知功能将产生重要影响,人们对来自家庭、朋友的被看重感使人产生较高的主观幸福感体验[14]。健康和谐的社会需要个人、集体幸福及其关系的价值观之间的平衡,而不需要以牺牲集体价值观的个人价值观。因此被重视感可以看作是老年人自我概念的维度之一,这也是今后我们深入研究的方向。

四、建议

本次调查结果发现,老年人关注的对象更多的是家庭人际关系,需要人们满足老年阶段人的各类需求,为老年教育提供各类力所能及的帮助。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根据认知需求,设置老年疾病预防与保健教育类课程。老年人对患病深有体会,无法容忍患有各种疾病,对于疾病知识和保健知识掌握不全面,因而急需开设疾病预防与保健相关的教育类课程。武宜娟(2023)[15]认为新时期农村老年人具有健康教育、新媒体、新技术等几大类新需求,并且把健康教育放在第一位。目前,老年大学开设的课程更多的属于艺术或传统文化类课程,而与疾病与保健相关的仅仅为不定期的讲座。对于经常看电视的老年人来说,经常接触的往往是推销保健品的所谓养生节目,知识层面仍然显得非常偏颇,缺乏系统性。需要根据老年人的年龄特点,多讲可操作性的、容易记忆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类知识,并且设置得生动有趣,而不是干巴巴的条款。

第二,根据情感需求,设置老年人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无法忍受变老和死亡。与此相关的结果是,随着老年人子女的成年,子女因上学和就业离自己而去,出现了无法接受的孤独感。我们需要正视这一自然规律,并在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中体现出来。一方面要把老年人的人生经验在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中充分展现出来,让他们能够体验到生命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要把生死教育贯穿在生命健康教育之中。这里不能不提梁漱溟先生倡导的三种生命态度,即逐求(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厌离(看透万事万物)、郑重(自觉听从生命的流动)[16]。要让老年人认识到,名利等物质追求已经离自己远去,能够参透生活,选择“郑重”的生命态度,自然、自觉地生活才符合生命的规律。生命健康教育课程要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开设。例如,戴黄艳等人(2023)[17]的调查发现,城市老年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积极老龄观的水平越高,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也越积极。对于这部分城市老年人,更多地是回顾生命发展历程,充分展现老年人的积极心态,为年轻一代做出榜样。也可以像张鹏等人(2022)[18]提倡的那样,在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中以生活方式医学重构老年人的生命健康理念,并在课程中增加各个层面(个人、社会及政府)的探索经验,通过生命健康教育,提高对生命的情感认同,提升对生命历程的容忍度。

第三,根据关系需求,寻找更适合的交往途径。老年人无法容忍孤独和寂寞,无法容忍被忽视,既属于情绪情感需求,更属于对关系的需求。老年人往往将孤独归因于子女的不孝顺,无法忍受无人陪伴的状态,如果仅要求子女陪伴,而不从老龄化社会和老年人自身关系入手考察,则对解决问题于事无补。在老年教育课程中,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特征,将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关系与网络虚拟关系结合起来,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适合自身的交往途径。传统的交往途径往往是提供老年服务中心,但不一定适合所有的老年人。对于行动能够自理的老年人来说,自乐班(包括合唱、表演等)或广场舞均是交往的平台;而对于行动不能够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来说,社会工作者或志愿者的现场陪伴、虚拟网络陪伴都是很好的选择。要避免交往课程实施的松散化问题,就需要在增能理论引领下,挖掘多元化资源,使老年教育课程实施更加具有成效。因此,针对老年人的认知、情感和人际关系需求,提供满足需求的各类教育课程,提升老年人的被看重感,让老年人保持宽容的心态,愉快地度过晚年。

猜你喜欢

态度子女事物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美好的事物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奇妙事物用心看
态度决定一切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