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民办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
2023-06-15○银锋
○银 锋
一、研究背景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本科院校数量为1270所,其中民办本科院校434所(包括 241所未转设的独立学院)[1],占我国本科院校总量的34.17%,说明民办本科已经成为我国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民办本科院校为推动社会整体教育水平做出重大贡献。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鼓励以及在财政、税收、公共权力、制度等方面的扶持[2],极大推动了民办本科院校的实践探索[3],并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对高等教育投入[4]。民办高等教育的积极作用是扩大了高中毕业生的升学数量。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在提高升学数量的同时增加了大学毕业生数量,造成“就业”压力。自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之后,劳动力市场中基于就业者毕业院校层次的“羊皮纸效应”[5]愈加显著。我国高等院校分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地方公办院校、民办院校等诸多层次,不同层次院校的生源质量、教育质量及就业质量的差别较为明显[6]。“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教育质量和生源质量优势,毕业生能获取并积累更优质的人力资本[7],其毕业生就业流向以科研机构、咨询服务为主,毕业生对薪资水平、工作环境、专业相关度等就业指标具有更高满意度。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较多流向制造业、销售、民生服务等行业及岗位。毕业生的教育背景影响其就业流向、职业发展等。缩小不同层次高校之间的就业鸿沟是值得高等教育实践者和学术界深思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民心、根基工程[8]。就业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立足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促进民办本科院校提高就业质量,不仅事关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还关系社会和谐和民办高等教育良性发展[9]。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动态监测能够帮助高校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高校有责任建立合适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重视毕业生就业质量[10]。所以科学有效评估毕业生就业质量能够给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带来反馈[11]。教育部要求各高校从2013年开始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其目的是为了全面系统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情况,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价体系。
综合民办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以及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构建一套规范、科学的民办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民办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也符合教育主管部门监管政策,可以为社会各界提供客观评价民办本科教育的途径。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对13所民办本科院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进行文本分析,构建民办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使民办本科院校接受多方监督评价,促进教育教学和就业指导工作建设,实现毕业生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 approach)属于质性研究的一种理论,由Glaser和Strauss于1967年提出,研究者对原始资料归纳总结,经过一阶开放性编码、二阶轴心编码、三阶选择性编码等自下而上的三阶编码形成理论的过程[12]。由于扎根理论适用于内涵不明确或者尚未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同的概念,在实践中对现象挖掘并进行理论概念,能够弥补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的二元对立[13]。本文以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为原始资料,适合运用扎根理论进行探索,以构建民办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本文采用Nvivo12软件对原始文本资料进行整理和编码。
(二)研究对象
教育部为真实反映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并接受社会监督而发布了《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本文选取的13所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能够较为详细系统反映毕业生就业现状,具有较高参考价值,是扎根理论比较理想的研究资料。本文根据2022年软科民办大学排名,采用分层抽样法从208所民办本科院校中选取13所作为研究样本,对2022届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进行分析研究。
样本具有一定代表性。首先,选取的13所样本院校分布于东北、西北、西南、中部、东南沿海等区域。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及产业特色,以及从民办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出发,样本能够代表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的集合。其次,各高校就业率统计截止时间大致在每年12月中下旬,本文采用2022届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能够说明当前民办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存在的问题并为构建就业质量评价模型提供较为充分的依据。综上所述,本文的样本选择较为合理且能支撑研究所期待的目的。研究样本资料详见表1。
表1 研究样本资料
(三)研究过程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13所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并采用斯特劳斯和科宾的程序化扎根理论的三阶编码体系。
1.开放性编码(Open coding)。首先,通过逐行编码的方式对13所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文本资料进行概念化及范畴化;其次,识别类属并把概念化的句子以类别属性进行凝练,形成91个初始概念;最后,通过合并及整合,得到如“政策性项目落实情况”“院校就业促进措施”“对母校满意度”“对院校招聘工作建议”等17个初始范畴,具体编码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开放性编码
2.轴心编码(Axial coding)。对开放式编码凝练的概念范畴进行归纳并分析内在联系,形成更高层级的主要范畴,本文对开放式编码形成的17个初始范畴凝练出4个主要范畴,具体编码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轴心编码
3.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通过主要范畴凝练核心范畴,并分析核心范畴与主要范畴、其他范畴以及概念编码之间的内在关系逻辑,发现其中的关联性[14]。本文通过对91个初始概念、17个初始范畴和4个主范畴分析梳理,结合原始文本资料总结出国家就业政策指导及监督机制和民办本科院校就业促进方针及落实措施的“监督指导——响应负责”机制,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互评机制,以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民办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就业工作反馈评价等内在评价逻辑主线。从而构建政府对民办本科院校进行指导和监督,民办本科院校对就业政策的响应和负责,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互评,以及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民办本科院校反馈评价的多方互动评价模型。
4.饱和度检验(Saturation test)。饱和度检验是修正理论的过程,如果检验通过则以相应的概念和范畴构建模型实现理论化[15]。具体操作是对原始文本资料不断进行分析比较直至新搜集的资料对构建预期理论无法做出新的贡献为止。本文利用13所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文本资料进行饱和度检验没有凝练出新的主范畴,说明对原始文本资料中的指标提炼较为全面。因此,对样本资料进行文本分析和三阶编码的饱和度较好,一致性较高,基本可以代表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实施情况。
三、民办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内涵
根据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理清“政府、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四方逻辑关系基础上构建的民办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包括政府评价、院校评价、毕业生评价和用人单位评价等四个维度,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民办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
该评价模型四个维度具体含义如下。
(一)政府评价
政府评价包括就业方针政策、国家就业政策宣传、就业率、政策性项目落实情况、毕业生服务地方发展等五个维度。政府作为就业市场的责任主体,在市场运行中具有监督、指导、管理职能。近几年,民办本科毕业生“慢就业”及“就业质量差”等问题较为突出,政府有责任制定相关政策方针促进民办本科毕业生分流就业和稳定就业,以及维护就业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就业方针政策是政府层面对缓解全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顶层设计,就业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客观性,以及符合市场现实关乎深化大学生就业成效。国家就业政策对民办本科院校制定就业落实措施具有指导性作用。
民办院校利用课堂及就业平台向毕业生及时宣传国家促就业、稳就业项目,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导致未就业或慢就业现象。就业政策宣传检验民办本科院校对国家就业政策的响应程度,是否积极地、多渠道、全方位向毕业生传达。“制定政策——宣传——落实”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所以院校还要对国家政策性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经过前期宣传掌握有意向毕业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在申请程序上给予方便和支持。除此之外,就业率和毕业生服务地方发展也是政府评价的重要指标。就业率体现当届民办本科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反映就业市场供需关系,毕业生受欢迎程度以及院校培养质量等。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层次比较多样,导致各层次院校的办学定位有所区别。民办本科院校经过40年的探索发展逐渐明确应用型发展道路和特色专业建设,培养具有良好知识储备和过硬专业技能的专业化和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适应,成为推动区域经济数量规模上的积累和增长的直接动力[16]。所以,院校所在省份或区域就业数量是民办院校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表现。
(二)院校评价
院校评价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建设、院校就业满意度、院校就业促进措施等四个维度。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发展的根本目标,关乎民办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人才定位和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文件,应与院校定位相匹配。例如,广东培正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发展需要准则,以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实行学分制,强化英语应用能力、创新创业和综合实践能力,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思想品德、扎实专业基础、较强英语应用能力、创新创业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院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方案、课程设计以及教学硬件建设等。所以,对院校评价首先应评价其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正如鲍计国(2022)以2020届应用型高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力资本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的研究结论,人力资本对应用型本科毕业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及具有人力资本储备不足、实践特色不特等现象。并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地方发展对人才需求趋势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及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等建议[17]。实践教学建设是民办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教学措施,包括实训平台建设、教学软件、校企合作、学生企业实习等。就业是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关乎民办本科院校的招生情况、声誉、社会评价等。对院校的就业满意度评价应全面、客观,避免单纯追求就业率,防止弄虚作假等。为了全面评价院校就业满意度,本文从整体就业率、毕业生去向、行业分析、专业相关性、就业单位性质、高质量就业分析、创业比例及成功率、升学等全方位多层次综合评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软硬件建设等是为提升民办本科毕业生人力资本的具体措施。但是从教学到就业还差“临门一脚”,需要采取就业促进措施帮助毕业生完成就业的“最后一公里”,就业促进措施有效性关乎毕业生就业的充分性和质量。就业促进措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就业指导课程、专题讲座和座谈会等就业政策宣传的主要阵地;二是招聘平台建设、组织招聘会、开发校企合作等招聘渠道建设,以及通过招聘渠道吸引用人单位数量和提供招聘需求岗位等;三是针对未就业、从事专业不相关以及就业困难学生(脱贫户、少数民族)等的分类分层管理和指导。
(三)毕业生评价
毕业生评价包括对工作满意度、就业决策影响因素、自身能力素质、对母校满意度等四个维度。毕业生作为民办本科院校的教育产出,其就业质量是对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的直接指标,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有利于民办本科院校对外宣传,能够提高声誉和扩大招生,从而形成“就业满意——提高声誉——扩大招生”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毕业生作为就业评价主体,更侧重自身对工作的感受,其关注点是薪酬福利、工作内容、专业相关性、安全保障、劳动强度、培训与晋升机会、工作稳定性和职业发展前景等。求职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相互选择的过程,也是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相互竞争的过程,自身能力素质决定竞争结果。所以,毕业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和培养。对毕业生自身能力素质评价有助于毕业生了解自身优势和不足。由于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差别导致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关注点不同,例如薪酬福利、城市、行业、职位等都是影响就业决策的因素。在众多因素中,毕业生比较重视薪酬福利、社会保障、工作稳定性和地理环境等。此外,上述院校评价是根据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发展方向、院校定位等制定教学、实践等措施,其成效需要经过检验。毕业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对学校的教学和服务评价具有可参考价值,其满意程度将决定对母校的推荐意愿。
(四)用人单位评价
用人单位评价包括毕业生工作胜任能力、毕业生欠缺素质能力、对院校招聘工作建议等三个维度。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目的是为了完成生产活动,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影响工作绩效。所以,工作胜任能力是用人单位招聘的基本条件。虽然可以在面试环节对毕业生初步了解,但是不够深入。通过毕业生实际工作表现能够全面考察,从而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用人单位有责任为提升毕业生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对其能力素质进行反馈并提出建议,同时把毕业生表现反馈给母校,使母校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和改进教学措施。用人单位作为院校组织招聘活动参与者,能够发现院校招聘工作的优点和不足。加强用人单位和院校之间沟通,有利于民办本科院校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就业措施。所以,用人单位对院校招聘工作评价是监督民办本科院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有效手段。
四、结论
民办高等教育40年发展历程对我国人才培养、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磨灭。鉴于公众对民办本科院校的刻板印象以及就业歧视等社会现象,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13所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尝试构建民办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从政府视角出发评价政府作为教育和就业市场的责任主体,在制定就业促进政策时应发挥积极作用。中观层面从民办本科院校视角出发评价其对政府的就业促进政策响应程度,并在政府就业促进政策顶层设计框架内制定并落实教育教学方案和就业指导措施。微观层面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视角出发,二者作为人力资源市场直接参与者,其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毕业生自身工作满意度代表通过学校教育积累人力资本并通过就业收获结果的满意程度;用人单位作为毕业生的使用方,可以通过工作现场长时间、多频次了解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素质能力,给予较为客观的评价。此外,政府评价和院校评价之间存在“监督指导和响应负责”的关系,二者促进就业的目标具有一致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存在互评关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均对院校进行评价反馈,但二者的评价内容不同;毕业生作为受教育的接收方有权利对院校教育教学、学习条件、就业支持等进行评价。用人单位作为就业市场的接收方对院校组织的就业活动和效果进行评价较为客观公正,为院校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民办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旨在从政府、院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等多个视角客观评价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仅从宏观政策的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而且从教育产出的结果角度评价民办本科院校教育质量,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