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2023-06-13郑雪丽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郑雪丽

【摘要】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知识学习和数学知识应用的重要基础,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初中数学由于其抽象性、逻辑性,一直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普遍表现出兴趣不高、抵触情绪强等特点.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更好地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易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以数学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核心,充分认识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深刻理解数学教材中概念的内涵和特点,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概念教学

新时代的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主旨,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数学概念的学习,数学概念教学对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理念的数学概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和学习数学的效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有着促进作用.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以培养数学素养为核心,深刻理解教材中数学概念的特点和内涵,充分认识到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打破传统刻板的教学模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达到加强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概念学习中理解掌握数学概念,并且能够很好地应用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也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实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1 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考查学生学习能力、掌握知识以及学习态度的体现方式,其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各项素质.目前,在新课程改革标准实施后,我国也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分析中特别强调,教师应依据数学思维、数学理念等方式明确数学学科素养的价值与意义,进而使学生可以利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世界、探索世界;利用数学思维、数学语言去认识世界.

可以说,数学学科素养在数学观念上可以表现为:用客观的真实现象揭示出数量关系和空间情势,并为数学研究提供有意义的问题;用数学研究对象与性质抽象完善数学知识体系,以概念、关系、结构明确数学在“自然界”的运用方式;了解数学历史,明确数学研究价值;发展以及延伸數学问题,积极探索有关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核心素养既具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属性,也具有数学学科的属性.

经历独立的数学思维过程,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和法则的发生与发展,数学基本概念之间、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能够合乎逻辑地解释或论证数学的基本方法与结论,分析、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能够探究自然现象或现实情境所蕴含的数学规律,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培养对问题的批判思考,树立科学研究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思维品质,逐步形成理性问题意识;运用数学语言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态,让学生理解数学与现实的紧密联系,既能培养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现实世界内事物的性质,又能用数学语言解释和表达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和规律,以更好地理解并解决问题.

通过数学的学习,可以用发展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发现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发展个人的核心素养.

2 数学概念教学现状

初中数学是初中课程中比较抽象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进入到初中数学,由数到式、到函数,由简单的算式到抽象的建模,给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带来很大的困难.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要的部分,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不仅采取了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还突出了“唯成绩论”的教学理念,而对于概念教学往往只是照本宣科,止于文字解读,重结论而不重解析,使得概念的理解与概念的应用脱节,使学生不能很好建构系统的数学概念知识.

在数学教学的传统课堂中,往往只追求教学效果,教师对于概念教学知识进行单一的重复巩固,由于没有将单元知识概念的联系起来,致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本质理解不够透彻.并且学生在了解数学概念的过程时,自身没有形成扎实的数学知识结构,从而无法吸收数学概念的本质,往往也忽略数学概念与习题的内在联系,对概念领悟差,影响了学习效果.

3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策略

3.1 启发式自主探究,深化理解概念知识

在小学六年的数学教育之后,学生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若教师在课堂上实施传统的“以老师为主”的教育模式,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动力,不会主动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既不能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也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针对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师要进行多样化教学创新,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做好课堂的引导,进行启发式自主探究学习.在启发式教学理念的持续推动下,学生不仅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具有了一定的探索意识,在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完成对数学概念的自学活动,或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与讨论中尝试用自己的话说明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其中应包括定义、本质以及运用办法等,再跟课本上的概念进行类比.通过主动学习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对概念知识的理解,也能够促进课堂的内化生成.

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外角”这一节的知识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画图、剪贴,进行分组合作探究,总结汇报探究的成果.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学生探究总结出结论和定义,并且验证了定理的正确性.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创设出合理的小组学习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满足了学生对交流互动的需求,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持续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数学学习能力,从而使他们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

3.2 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的学习是抽象的,数学概念传统教学方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晦涩难懂.在此,教师应合理创设出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所设置的问题不宜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等,进而真正通过问题的引领使学生更深入了解数学概念.同时,教师还需要学会抓住数学概念中的关键字眼,促使学生尽量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 教学“图形的相似”这部分内容时,关于概念讲解,教师就采取了创设问题情景的方式,在教学初始,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站在语文的角度上,‘相似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学生马上就回答说:“‘相似就是差不多的意思,并不完全相同,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教师肯定了学生的说法,顺势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主题,说:“那‘相似多边形又可以怎么理解呢?”有了前一个问题的铺垫,学生的思维也较为活跃,纷纷开动脑筋,说:“‘相似多边形就是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形状一样,但是大小可能不一样.”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回答已经非常接近正确的数学概念了,教师趁热打铁应用信息技术出示了两个相似五边形的图片,并提出了三个问题:(1)在下面两个多边形中,你认为有相等的内角吗?(2)在下面两个多边形中,你认为相等内角的两边是否成比例呢?(3)结合以上两个问题,你如何判断你所列的角和边的关系?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畅所欲言.通过问题引导,直观地寻找相似多边形的特点,最后归纳出相似图形的概念及相似多边形的特性,当两个具有相同边数的多边形具有相等的内角且边对应成比例时,这两个多边形即为一对相似多边形,其边之比称为相似比.

3.3 创设生活情景,强化数学概念理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有趣的生活情景,使抽象无趣的数学概念教学简单易懂,使枯燥的数学教学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

例如 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法”这一节课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数学概念知识创设生活情景,进行情景教学,使数学问题立体化、直观化地展示出来,也让学生更容易、更形象、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原理.这堂课可以由两个学生以表演的形式进行:同学们,我们请小明和小红同学上台,以讲台为起点,小明向左走两步,小红向右走两步,那么他们在讲台的哪个方向,距离几步?逐步引导正负概念,指导学生从讲坛的起点开始,从右边开始,到左边的方向为正,反之为负.接着让小红从讲台出发,先向右走五步,再向左走两步,则小红的位置如何表示?学生们可以先通过观察得出小红在讲台右边三步,再以上面的规则为准,列出算式:-5+2=-3,得出相同的结论.将数学知识应用情景活动探究给学生直观地感知,把正数、负数的概念教学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促进学生对有理数的加减法则的认识,强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培养.

3.4 创设归纳类比情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

数学知识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数学概念教学中,需要创设归纳类比情景,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概念之间的系统联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 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设计了归纳类比情景,让学生回忆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学生回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即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即一次)的整式方程(左右两边的式子要用‘=连接)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教师趁机对学生进行了引导,说:“我们已经知道未知数被称为是元.而一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那大家想一下,一元二次方程有几个元,未知数的次数是几呢?”学生经过归纳类比马上就得出了一元二次方程也就是只有一个未知数,但是未知数的次数是2.这就形成了一元二次方程.

3.5 开展信息技术概念教学,深入巩固数学概念理解

当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中,应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体具体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教师可将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课件设计中,利用多媒体展示,插入部分动画或者视频,学生在观看动画过程中可增强学习兴趣,对概念形成直观的认识,建立清晰的认知.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概念教学,比起常规的教学模式起到的效果要直观很多,不仅能够更大地提升教学实效,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数学概念知识,这也是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中要达到的整体实施效果,课堂教学更加与时俱进,可以多样化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起源于概念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以及创造性精神.在明确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后,应满足学生对数学思维发展需求,进而以指导的方式让学生利用自身的数学思维积极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以此达到拓展的效果.同时,数学教学的目标可以理解为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且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时,教师应让学生按照数学概念巩固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系统与问题解决的联系,进而在课后习题中不断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批判性精神等达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效果.

从上述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体现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身的内在驱动力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所在,在形成数学思维时,学生可达到对知识、问题的探索与解决,也达到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

4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概念教学,要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培养学生,要与时俱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针对学生的个体实际情况,以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要求为教学目标,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适当借助信息技术,在实践中更新教学方式,以严谨抽象的数学概念为载体,带领学生在数学概念的自主合作探索交流中,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意识,提升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江冬宏.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267.

[2]花云龙.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數学概念教学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0(95):61-62.

[3]徐伯强.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2):10-11.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刍议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