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简约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3-06-13张春雷
张春雷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材的文字内容大幅减少,情景与文题内容增加,让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删繁就简”的数学教材编写变化,让教师逐渐意识到简约课堂构建的重要性,并开始尝试简约教学目标、教师参与、教学形式、习题训练以及教学评价等,提升课堂的实效性,以简约课堂的构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将减负工作落实到实处.本文重点阐述初中数学简约课堂的构建策略,旨在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去伪存真,最大限度地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简约课堂;构建策略
自新课改以来,创新教学的理念影响着广大一线教师,有些教育工作者开始致力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的创新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如其中一些创新是“形式”大于“意义”,虽然课堂变得十分地热闹,但是课堂的教学效率却大不如前.鉴于此种情况,“简约课堂”构建的理念应运而生,其要求教师简化教学流程,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如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知识不讲;难度太高,即使教师费尽心思讲解,学生也无法掌握的知识不讲等.又如,采取简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远离繁琐与复杂,在简单的数学课堂中走向高效的数学学习.
1 简约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每一节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仅仅可以为后续的教学活动组织指明方向,同时也是评价教师是否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重要指标.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存在以追求“量”为主,过于细化的教学目标设计,会让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思路不清晰、教学思路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目标”的实现,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适当地简化教学目标,精心地钻研课程内容与学情,确保教师教学思路更加清晰,为简约课堂的有效构建奠定了基础.
例如 以“全等三角形”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例,教师遵循“简约”的教学理念所设计的目标可以为以下三个:
(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能够准确地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3)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引导学生在猜想与推理中,掌握计算公式,学会准确地利用公式推理出两个三角形是否为全等三角形.
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教师的教学思路,带领学生在一系列相关的、递进的学习目标达成中,获得数学能力的提升,这是简约课堂构建的首要任务.
2 简约的教师参与,提升学生参与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着课堂上的“绝对”权,学生的学习思路完全跟着教师走,知识的积累绝大部分来自教师的讲解,导致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未能得到有效地发挥,课堂参与度不足.而简约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适当地弱化“教”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知识探索的机会,让学生树立自学意识,转变學习的状态[3].
例如 以“平行”这一课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求每名学生分别拿出两支笔表示直线,说一说这两支笔所表现出的直线位置关系是怎样的?能否将你所得出的结论用图形表示出来?此时学生们开始动手操作,尝试画出两条直线的摆放情况.其中一名学生表示 “两支笔交叉摆放会有一个交点”,一名学生表示 “两支笔一个是水平横线,另一个从横线上直着穿过,有一个交点”,还有一名学生表示 “我的摆放方法是让两支笔都在一个水平面上摆放,并且它们的线延长之后也没有交点”.由此教师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带领学生总结出平行线的概念,让学生们意识到最后一名说出的这种情况,说明这两条直线为平行线,即“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我们将其称之为平行线”.接下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索平行线的计法与算法,很多学生在平行线的画法研究中会存在障碍,虽然经过了小组讨论也难以画出更加标准的平行线.在学生合作探究未果之后,教师再演示平行线的绘制过程、注意要点,会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的印象深刻度,在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平行线的绘制,教师会发现学生们画的平行线又快又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辅助与引导,充分为学生提供了数学知识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3 简约的教学形式,降低理解难度
数学概念、定理等理论性知识在初中生的数学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因为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很多学生存在理解性的困难,即使教师已经通过大量的语言讲解,学生还是一知半解.为了降低初中生对数学概念性知识的理解难度,教师可以适当地简化教学语言的运用,采取更为简约的教学方式.如媒体展示等,让学生可以透过更加直观的视觉观察,实现对数学概念从感知认知到理性思考的一个迁移过程,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轻松地攻克抽象知识点的理解难关,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 以“图形的旋转”一课为例,这节课需要学生掌握“旋转”的定义,理解并能够准确地找出“旋转中心”“旋转角”与“旋转的对应点”这几个概念性的知识点,是学生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图形、三角形中位线的基础,对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十分重要.但是,教材中所给出的概念解释概括性较强,学生难以从书本的语言文字分析中深入地理解“旋转”等数学概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车轮”“电风扇”“钟表指针”等的运动情况,学生在对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观察中可以初步地感知“旋转”,接下来教师将视频画面停留在钟表上,让学生观察动态变化的指针,说出“钟表上的分针从10点到11点旋转了多少度?时针旋转了多少度?”“时针和分针在运动的时候是否围绕着某一个固定的点,并在运动后产生了角度的变化?”让教师对数学概念的讲解建立在更为直观的、动态的视频资料观察中,这样可以更加清晰地让学生从中理解数学概念.如在一个平面上,一个图形围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变换,我们称之为旋转,其中的“固定的点”就是“旋转中心”,所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图形(如时针)从某一点(10点)旋转到另一个点(11点),那么这两个点叫做“旋转的对应点”.由此,教师轻松地完成了数学概念的讲解,学生也能够做到有效地吸收,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教师的不必要教学时间,这也是简约课堂的追求之一.
4 简约的习题训练,减轻作业负担
“题海战术”是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标志之一,教师为了迎合应试教育的要求,提升学生的中考分数,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机械性的习题训练会增加初中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未在“题海战术”中得到明显的提升.新课改要求教师优化作业的设计,特别是2021年9月份的“双减”政策实施,更加将教育改革的矛头指向了作业设计上,要求教师设计“简约型”的数学作业,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以精心的作业布置,提升习题训练的针对性,让学生可以在习题的解答中获得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提升.
例如 在“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之后,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容易混淆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系统性地了解到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习题:“某高校的食堂设有大餐厅和小餐厅两种用餐区域,大餐厅和小餐厅所能够容纳的就餐人数不同,有人统计之后得出当同时开放的大、小餐厅数量分别为1个、2个时,可供1680人同时就餐,若同时开放的大、小餐厅数量分别为2个、1个时,可供2280人同时就餐,那么请问大、小餐厅各可容纳的用餐人数为多少人?你是否还能够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要求学生认真读取题干中所给出的信息,并尝试分别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完成这道题的解答.其中一名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过程为:设小餐厅可供用餐的人数为y,则一个大餐厅的可供用餐人数为(1680-2y),2(1680-2y)+y=2280,解得y=360人,所以1680-2×360=960人,故大餐廳可容纳960人.而利用二元一次方程解题的过程为:设大餐厅、小餐厅的可供用餐人数分别为x、y,则得出算式:x+2y=1680,2x+y=2280,解得x=960,y=360.
由一道数学题,让学生发现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的本质差异,并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答问题,即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问题解答能力.
5 简约的教学评价,提升评价时效性
教学评价同样是初中数学简约课堂构建中需要注意的点,自新课改以来,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逐渐被众多教师关注,也开始意识到评价对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所起到的作用.但是部分教师的教学评价方法不当,如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中,采取的是逐个习题讲解评价的方式,这种评价过于耗费时间.另外,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时,采取的是课堂上记录,课后回顾并评价学生课堂上各个环节表现的评价方式,其评价效果可想而知.而“简约课堂”下的教学评价要求具备针对性与时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试卷或作业习题讲解时,能够结合学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不足,或选择重点与难点的问题解答情况做出评价。
例如 在“可能性的大小”教学之后,教师布置了三项练习题,第一项习题为判断题,第二项习题为填空题,第三项习题为拓展延伸题.在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点掌握情况时,可以选择第一项习题中学生们出现错误率较高的一道题进行点评,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数学知识掌握的薄弱点;在点评学生对可能性大小的计算能力时,应选择第二项习题中的经典内容,能够通过对学生的计算过程、计算方法评价,使学生发现可能性计算的规律,获得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而第三项习题的评价需要教师做到评价主体的针对性,因为此类习题属于拔高题,对于优秀生的解答情况评价也要适当地放宽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评价中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在选择性的习题评价中,提升评价的简约化.
在过程性的评价中,教师应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各项表现做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如A同学课堂不认真,教师并及时地指出,B同学能够主动地提出不同的意见,也应及时地表扬,以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评价时效性,促进简约课堂构建目标的实现.
6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简约课堂”的构建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所起到的启发与影响,教师应积极地探索“简约课堂”的构建方法,做到精炼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优化习题布置与教学评价,从而舒缓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压力,让学生可以在简约课堂中轻松地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质”与“量”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徐云.初中数学“简约”课堂的建构[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03):96.
[2]邱银山.初中数学简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9(15):39-40.
[3]胡龙.初中数学简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04):51.
[4]郭淑梅.初中数学简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下),2017(04):153.
[5]卞启飞.初中数学简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新智慧,2021(1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