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宜州蔗区灾害性病虫调查与产量糖分损失测定

2023-06-09梁宏卫卢海发韦炳春石浩丁韦海勇刘振华王晓燕李银煳单红丽黄应昆

甘蔗糖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桂糖蔗区糖厂

梁宏卫,卢海发,韦炳春,石浩丁,韦海勇,刘振华,王晓燕,李银煳,单红丽,黄应昆

(1广西博庆食品有限公司,广西宜州 546300;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云南开远 661699)

0 引言

甘蔗属喜温作物,大部分蔗区属于热带、亚热带,蔗区气候和环境复杂多变[1],加之甘蔗属无性繁殖宿根性作物,多年来轮作区域少,长期连作,导致甘蔗病虫日趋积累而加重;多种病虫复合侵染为害,扩展蔓延迅速,甘蔗受损极为严重[2-3]。自2017年以来,多雨高湿加上感病品种规模化种植,导致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病虫在广西、云南主产蔗区流行成灾,减产减糖严重[4-5]。多数蔗区因防治不及时不到位,感病品种常使大量蔗茎枯死,病株率60%~100%;甘蔗减产30%~48%;糖分降低2%~4%,经济损失巨大[5-6]。7~10月甘蔗封行密闭、多雨高湿,甘蔗梢腐病、褐条病、锈病和条螟、黄螟等多种灾害性病虫极易发生流行、并发为害[5,7-8]。广西博庆食品有限公司是南宁糖业集团旗下“标杆”企业,多年来为河池经济发展和人民脱贫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公司蔗区地处广西北部河池、宜州,近年因气候变化、甘蔗连作和品种抗性降低等影响,甘蔗病多虫多,病虫灾害常发重发,甘蔗生产面临日益严峻灾害威胁。而所属蔗区灾害性病虫缺乏系统调查研究,病虫种群与品种抗性不清、为害损失及致灾因子不明,有效防控缺乏基础和科学依据。为此,针对广西博庆公司蔗区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病虫暴发为害和防控问题,2019~2021年,广西博庆食品有限公司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开展科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进行了系统地调查与测定分析,以期明确公司蔗区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病虫种类、优势种群、为害损失及灾害特性,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螟害株率和螟害节率调查

于11~12月甘蔗成熟期选择代表性田块,采用3点取样,每点调查10株共30株。分别调查统计每株总节数和螟害节数,计算螟害株率和螟害节率。

螟害株率(%)=螟害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螟害节率(%)=螟害节数/调查总节数×100

1.2 梢腐病病株率调查

于11~12月梢腐病发病稳定后选择各主栽品种代表性田块,采用3点取样,每点调查100株共300株。记录调查总株数、病株数,计算病株率。

病株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1.3 褐条病发病率调查

于11~12月褐条病发病稳定后选择各主栽品种选择代表性田块,采用3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共60株,目测完全展开的全部叶片感病状况及侵染面积百分率。参照杨子林等[9]的标准进行病情分级,其中,1级为叶片无症状;3级为病斑占叶面积0%~25%;5级为病斑占叶面积26%~50%;7级为病斑占叶面积51%~75%;9级为病斑占叶面积76%~100%。

1.4 甘蔗产量损失测定

于11~12月甘蔗成熟期选择代表性田块为害区和未为害区采用3点取样,每点随机选取健株10株、病株10株称量单茎重,计算相对产量损失率。

相对产量损失率(%)=(健株单茎重-病株单茎重)/健株单茎重×100

1.5 甘蔗田间锤度测定

于11~12月甘蔗成熟期选择代表性田块为害区和未为害区采用3点取样,每点随机选取健株10株、病株10株,在每株中部钻取蔗茎汁,采用手持锤度计观察锤度,计算平均锤度,按以下公式计算蔗糖分。

甘蔗蔗糖分(%)=平均锤度×1.0825~7.703

1.6 甘蔗糖分损失测定

于11~12月甘蔗成熟期选择代表性田块为害区和未为害区采用3点取样,每点随机选取健株10株、病株10株,按中国甘蔗糖业标准化与质量检测中心制定的二次旋光法测定分析甘蔗糖分,计算甘蔗糖分损失。

1.7 数据处理

利用DPS v18.10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Duncans新复极差法分析比较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螟害株率和螟害节率调查结果

螟害株和螟害节调查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广西博庆食品公司石别糖厂和博东糖厂蔗区甘蔗螟虫发生为害严重,螟害株率和螟害节率偏高,3个主栽品种桂糖42号、桂糖44号、桂柳05136受害严重,石别糖厂蔗区较博东糖厂蔗区偏重。石别糖厂蔗区螟害株率为40.0%~90.0%,平均68.1%,螟害节率为3.4%~15.0%,平均8.8%;博东糖厂蔗区螟害株率为26.7%~90.0%,平均69.6%,螟害节率为1.6%~12.0%,平均7.4%。

表1 广西博庆公司蔗区螟害调查结果

2.2 梢腐病和褐条病病情调查结果

如表2所示,不同蔗区不同田块甘蔗梢腐病和褐条病发生为害程度不一,主栽品种桂糖29号、桂糖42号、桂糖44号、桂糖55号等发病严重。

表2 广西博庆公司蔗区梢腐病和褐条病病情调查

石别糖厂蔗区梢腐病病株率为13.0%~60.0%,平均35.7%,褐条病病情指数为34.7~95.6,平均81.2;博东糖厂蔗区梢腐病病株率为8.0%~55.0%,平均28.0%,褐条病病情指数为57.8~96.7,平均84.0。

2.3 甘蔗产量和糖分损失测定结果

病虫为害对甘蔗产量和糖分的损失测定结果见表3。病虫为害严重影响甘蔗产量和品质,受害蔗单茎重、产量、田间锤度、糖分均显著低于健康蔗。

表3 广西博庆公司蔗区病虫为害对产量和糖分的影响

石别糖厂蔗区相对产量损失率为0.77%~66.1%,平均39.08%,田间锤度降低0.6~9.3°Bx、平均3.78°Bx,甘蔗糖分降低0.09%~10.18%、平均3.68%。

博东糖厂蔗区相对产量损失率为34.16%~79.38%,平均65.72%,田间锤度降低1.6~5.9°Bx、平均3.56°Bx,甘蔗糖分减少0.26%~5.14%、平均2.44%。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广西博庆食品公司石别糖厂屯蒙、塘立隘、塘上村、牛岩、乐德、拉寨槽、拉羊、波寸和博东糖厂河池、肯波、平原、加丰、拉浪、德新、德明等主产蔗区系统调查和测定分析,明确了广西博庆公司蔗区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病虫有甘蔗螟虫、梢腐病、褐条病3种,普遍存在螟虫+梢腐病+褐条病、螟虫+梢腐病、螟虫+褐条病、梢腐病+褐条病2种或3种病虫混合发生为害,且3种病虫发生期、灾害特性不一,防治上难度大,技术性强。

病虫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博庆食品公司石别和博东糖厂蔗区螟虫、梢腐病和褐条病发生程度及造成的产量和糖分损失有一定差异,这可能是当地气候、品种等环境影响差异的表现。气候上,石别糖厂位于广西河池市宜州区石别镇(108°62′E,24°31′N),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9.6℃~20.2℃,年平均降雨量1284 mm。博东糖厂位于河池市金城江区东江镇(108°04′E,24°70′N),为跨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带,年平均气温20.4℃,年降水量为1470 mm。品种上,主栽品种桂糖44号、桂柳05136的种植面积不同,桂糖44号在石别和博东糖厂的种植面积分别是11776和3824 hm2,占比为68.45%和56.14%;桂柳05136的种植面积分别是3157和1602 hm2,占比为18.35%和23.52%。现有的研究表明:不同蔗区、不同时期,灾害性病虫种类及优势种群不同,对甘蔗生产的为害程度以及造成的产量和糖分损失也不同[10-13]。黄鸿能等[14]指出:东莞糖厂蔗区梢腐病引起产量损失在10%~20%,糖分降低0.56%。Dohare等[15]报道梢腐病导致产量下降24.9%,糖分减低0.56%。谭裕模等[16]调查表明广西主产蔗区螟虫造成减产率平均为14.4%最高27.6%,甘蔗糖分平均损失0.7%、最高0.8%;黎焕光等[17]检测全虫节段比无虫节段甘蔗糖分降低1.5%~2.9%;杨友军[18]报道广东甘蔗主产区螟害引起产量损失在5%~20%之间,糖分降低0.9%;李文凤[19]报道螟害造成产量平均损失25.9%,糖分平均降低2.2%。由此可见,甘蔗中后期病虫混合发生为害造成产量及糖分损失严重,导致蔗农减产减收,糖厂出糖率连年降低,吨糖生产成本逐年上升,糖厂经济效益受损。因此,切实加强甘蔗中后期灾害病虫巡查监测和精准防控将是确保蔗糖业提质增效和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

据统计,博庆公司石别和博东糖厂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均为桂糖44号和桂柳05136。其中,桂糖44号总种植面积15599.5 hm2,占比为64.96%;桂柳05136总种植面积4758.8 hm2,占比为19.82%,2个品种占比高达84.78%,可见,博庆公司蔗区目前甘蔗品种结构单一,大面积种植和主推的桂糖42号、桂柳05136、桂糖44号等品种存在不同程度感病,种性退化明显,这是近年博庆公司蔗区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病害暴发成灾的主要诱因。调查的部分主栽品种抗性结果与王泽平等[20]鉴定的抗病性存在差异,如高感品种桂糖42号在广西南宁、崇左表现为抗病,这是否与各地病菌群体、致病力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筛选和推广抗病品种是病害防控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建议加大对抗病良种的引进力度,筛选抗病良种在生产上进行科学合理布局,以此从根本上解决病害问题,为蔗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猜你喜欢

桂糖蔗区糖厂
不同桂糖品种第三年宿根蔗产量和糖分的性状表现
糖厂检验室的改进与提高
甘蔗新品种(系)宿根比较试验结果分析
15个不同桂糖品种一新二宿甘蔗产量和糖分的性状表现
广西淘汰落后制糖产能
桂糖系列甘蔗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广西蔗区农药废包装回收处理的现状、成效及展望
甘蔗新品种桂糖31号在河池蔗区种植密度试验
2016年崇左、百色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顺德糖厂改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