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专创融合的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2023-06-09杜群李静龙亮王致嫣

南北桥 2023年1期
关键词:工程经济学专创融合创新

杜群 李静 龙亮 王致嫣

[摘 要]本文针对有限学时与知识内化矛盾凸显、工程思维与经济思维融合困难、理论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不足等四大教学痛点问题,确定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翻转课堂—项目导向—工作坊实践—课程思政”四位一体的教学创新思路,通过重构以项目经济评价为主线的教学内容体系,建设丰富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创新融合思政元素的信息化教学活动策略,建立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多元考评体系等创新举措,有效地解决教学痛点问题,致力于打造重视课程思政,符合“金课”标准的混合式专创融合课程。

[关键词]专创融合;经济思维;工程经济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

〔2015〕36号)指出,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1]。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创融合必修课程,是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运用工程经济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项目各种可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优选出最佳方案的一门应用性经济学科。[2]本文以工程经济学课程为对象,思考和探索课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希望为其他课程的教学创新改革提供新思路。

1 工程经济学课程传统教学中的痛点问题

1.1 有限学时与知识内化矛盾凸显

学生会阅读课外文献和资料丰富知识,也善于运用信息化工具,但课程理论多、公式多,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不够高,知识理解和内化能力还尚有欠缺。

1.2 工程思维与经济思维融合困难

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部分经济类和工程类专业基础课程,但理工科学生经济知识基础普遍相对薄弱,系统学习不足,工程思维与经济思维难以有机融合。

1.3 理论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

学生学习目标逐渐清晰,对专业核心知识学习有更多的渴望,但仍存在背理论抄理论的现象,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后难以胜任岗位,创新创业意识薄弱。

1.4 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不足

传统教学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德育重视不足,即使融入了思政元素,但融合较为僵硬,润物无声效果欠佳。

2 课程教学创新理念与思路

针对以上教学痛点问题,本课程确定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创新理念,构建“翻转课堂—项目导向—工作坊实践—课程思政”四位一体的教学创新思路,打造重视课程思政,实施OBE理念[3],符合“金课”标准的专创融合课程。课程教学创新思路如表1所示。

3 课程教学创新改革实践

3.1 重构经济评价为主线的教学内容,打造匹配岗位胜任力的知识体系

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重构,构建“项目经济评价(一条主线)与设备更新分析和价值工程(两个专题)”的教学内容体系,打造匹配岗位胜任能力的知识体系,并结合国际、国内时事向学生介绍相关新规范,体现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时代性。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教师自建和师生共建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丰富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并注重资源的持续更新。

3.2 基于“翻—导—坊”的教学基本策略,培养具备经济思维的专创融合人才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基于“翻(翻转课堂)—导(项目导向)—坊(工作坊实践)”的教学基本策略,衔接“在线课程”,有机融入“课程思政”,设计教学全过程,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学痛点问题。

3.2.1 实施翻转课堂,理解内化专业知识

翻转课堂能够有效衔接自建的在线课程,并便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合作探究重难点,课前观看视频并完成任务单,课中发布习题检测、弹幕、分组讨论和以练代讲等方式,课后巩固练习,从而使得学生真正理解内化重难点知识。

3.2.2 开展项目教学,促进知识交叉融合

学生通过自行组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合作探究一个创业项目或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的全过程,集思广益地利用所学的相关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项目的经济可行性问题。学生通过分工协作完成项目任务,开展阶段性汇报,形成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报告,并开展自评、互评和师评,从而促进工程思维和经济思维有机融合,助推新工科建设。

3.2.3 结合实践竞赛,输出专创融合成果

结合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坊、投融资工作坊等实践环节,学生小组分工协作开展项目可研和投融资分析,形成项目可研报告和融资计划书等学生项目成果输出。同时,以“学创杯”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双创大赛为抓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并提升大赛竞争力,输出专创融合成果。

3.2.4 思政教育與专业教育同向同行

在主要的教学内容模块,深入挖掘教学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与映射点,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通过案例分析、故事引入、典故切入、视频嵌入、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或创业项目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治、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职业理想和职业素养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设计,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对思政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同时,通过雨课堂、智慧树、知到App等智慧教学工具和教学平台采集教学信息,为学习效果分析及过程化考核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数据支撑。

3.3 构建纳入思政教育效果的教学“五评”体系,多维度多角度评价学生

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建成多维度教学“五评”体系(五评:在线课程学习、项目、作业、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

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50 %)和期末纸质闭卷考试(50 %)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在线课程学习、作业、项目和课堂表现。在线课程考核将学习习惯考虑在内,项目考核注重项目创新性、团队协作能力等思政元素的融入效果,从而全面、全方位、多角度考核学生。

4 课程教学创新成效与推广价值

经过教学创新与实践,课程取得的创新成效显著,促进教师忙起来、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实起来,促进教学相长,并借助各类媒介平台推广,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4.1 学生参与度提高,课堂有效性提升

针对混合式及项目导向教学的有效性开展问卷调查,参评人数258人,回收有效问卷225份。根据统计结果显示,67 %以上的学生认为本课程的新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对自己有帮助,能提高课堂参与度,从而使课堂有效性得到提升。如图1所示。

4.2 赛教赛创融合,助力融合人才培养

学生参加“学创杯”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实战模拟创业计划及运营管理,并结合本课程理论持续反馈调整,通过赛教融合,提升大赛竞争力,并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技能,增强学生择业就业能力。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成立公司,感恩回馈与母校开展合作,从而促进赛创融合,助力专创融合人才培养。

4.3 教研水平提升,促进教学技能提高

坚持按照“金课”标准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所积累的经验为其他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激励教师潜心育人,改进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教研水平和教学技能持续提升。

4.4 在线课程先行,借助媒體媒介推广

建成的在线课程是所在省率先建设的在线课程之一,且运行良好,全国选课高校和人数逐年增多,其中有多所省部共建高校学生选修,累计选课人数居平台同名课程第一,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无论是在线课程,还是线下课堂,均有众多学生从中受益。此外,所建设的课程思政案例被选入新华网“新华思政”平台展示,并作为课程思政示范案例在智慧树平台展示。通过借助各类媒体媒介进行推广,为其他应用型地方高校提供参考借鉴。

5 结语

教学创新一直在路上,道阻且长。课程教学需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继续探索教学创新路径并持续改进,助力新工科建设,力争培养出更多能够胜任岗位、具备经济思维的专创融合人才,持续提升创新效果,积累并推广创新成果,扩大辐射范围,与行业和企业更加紧密地开展合作,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8):4-5.

[2]吴丽萍.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3):35-36.

[3]刘姗姗,闫倩倩,王宁. 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的工科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以《工程经济学》为例[J]. 科技风,2022(30):96-97.

[4]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 0行动计划》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4):118-125.

[5]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 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 0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10):13-15.

猜你喜欢

工程经济学专创融合创新
高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对策研究
浅析民办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基于“创新工作室”的高职电子类专业专创融合教育改革的研究
基于项目驱动的《工程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