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商小语种人才市场需求现状调查研究

2023-06-09李晓媚

南北桥 2023年1期
关键词:小语种现状调查校企合作

李晓媚

[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外贸经济蓬勃发展,尤其是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再度繁荣,为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外部条件。然而,面对广阔的海外市场发展机遇,很多跨境电商企业却因缺乏小语种外语人才而错失良机,严重影响其业务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实现。同时,当前我国高校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对小语种人才培养缺乏充分的支持。鉴于此,应以支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强校企合作,携手培养大量、复合型的小语种人才。本文基于相关调查数据结果,分析探讨跨境电商小语种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语种;现状调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跨境电商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国内很多传统贸易企业开始积极转变商业战略,将发展目光瞄准海外新兴市场,大力进军跨境电商行业。伴随着行业的急剧膨胀,跨境电商企业之间对专业人才资源尤其是小语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迫切,然而现在社会中小语种人才总量不足,水平不高,成为跨境电商的一大短板。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情况,其次针对一些代表性地区,调查了跨境电商企业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高校小语种人才培养的相关情况,进而探讨校企合作的小语种人才培养策略,以期推进我国跨境电商产业的更好发展。

1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情况概述

近十年来,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犹如雨后春笋,企业数量及业务规模量快速增长,跨境电商已然成为拉动贸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13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2.7万亿元,2015年首次突破5万亿元,2017年增长到7.6万亿元,2018年达到9.1万亿元,2019年交易总规模达到10.8万亿元。另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到2021年底,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出现明显逆转,出口总额由2017年的40 %逐步增长为2021年的70 %,2020年全国进出口贸易总值为32.16万亿元,其中跨境电商的进出口总额为1.69万亿元,占货物出口总值的5.25 %。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约1.9237万亿元,其中出口总额占比超过70 %,同比2020年增长18.6 %。从历年数据来看,我国跨境电商产业呈现连续、高速增长态势,发展势头一片大好。

2 关于跨境电商小语种人才的现状调查

2.1 跨境电商企业的小语种人才市场需求调查

跨境电商利用网络平台,相比传统外贸可实现在线非接触式交易,具有交易链条短、交易便捷、交易成本低等显著优势,表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年来,随着跨境贸易业务的增多,跨境电商企业之间掀起一场人才争夺风潮,尤其是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飙升。

在我国素有“中国跨境看广东,广东跨境看广深”的说法,小语种人才需求方面广深两地也同样表现突出,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外贸行业人才形势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跨境电商行业人才需求规模同比上年猛增190.9 %,其中广东省占全国的51.6 %,深圳占全国的36.2 %。

笔者搜集统计了广州地区120家跨境电商企业于2020年1至3月份在前程无忧、智联、猎聘、百度百聘、拉钩5家招聘网站发布的用人需求信息,调查发现五家招聘网站共计发布12 289个岗位需求信息,其中仅前程无忧网就发布5 613个岗位,说明广州地区跨境电商企业有着很大的人才需求量。通过对跨境电商企业具体用人需求的进一步剖析,发现招聘岗位的专业倾向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计算机、物流运输、外语(小语种)、电子商务几个专业领域,其中小语种人才岗位4 517个,占所发布的全部岗位数的37 %,表明小语种人才已成为跨境电商行业的主要人才需求。

2.2 跨境电商企业现有小语种人才结构调查

当前,我国跨境电商业务覆盖全球,交易业务呈现“小单、多国、多频”的特征,商贸关系中涉及40余种不同国家语言,并且中国与非英语母语国家之间的跨境电商贸易规模远大于英语母语国家,因此单一的英语人才已经难以满足多元化跨境电商业务的需要。而现有的大部分跨境电商从业人员依然来自以英语为主的外贸行业,既通晓跨境电商业务、了解贸易国文化风俗,又具备多种小语种语言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匮乏,现有外语人才不能直接与非英语母语的中间商及消费者有效沟通,不利于跨境电商企业的业务市场开拓和深度贸易合作。

我们对上述地区跨境电商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8份,有效回收率98.33 %;共设6道问题,诸如本企业拥有的外语人才数量、现有外语人才的语言专业类型、同时掌握两种或以上外语技能的人才有多少等。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统计得到以下结果。

其一,跨境电商企业内小语种人才普遍存在缺口,小语种员工平均占总员工数的3 % ~ 5 %。以200人的企业为例,小语种岗位人员仅6~10人,而涉及与小语种应用有关的工作量至少是其10倍,现有人员的超负荷运转。

其二,现有的外语人才多为传统类型,语言技能较为单一。据统计80 %以上外语人才以英语为主,剩余的20 %分别为日语(10.3 %)、韩语(4.4 %)、西班牙语(2.1 %)以及德语(2.4 %),而葡萄牙语、意大利语、荷兰语、芬兰语等应用语言的人才非常短缺;同时掌握两门外语(英语+其他语种或两种小语种)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2.3 高等院校小语种专业开设情况调查

高等院校作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摇篮,理应紧跟行业、产业发展步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设小语种专业,主动承担起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任[1]。然而实际上,目前我国高校在小语种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还相对滞后,存在一定不足。

我们以电商交易規模位居全国第三的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省份,包括重要节点城市:泉州、福州、厦门)为对象,通过借助“中国教育在线——掌上高考”对域内10所高校的小语种专业开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0所高校开设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同质化程度较高,除英语外开设的小语种多为日语、德语、法语和俄语等常规外语语种,近3年来除英语专业外(150~230人),其他外语专业的平均计划招生人数在35~100人,实际报到率75 %~ 90 %不等,说明高校对小语种专业的重视性还不够,专业和招生设计方面还存在问题,具体见表1。

2.4 高校与跨境电商企业之间的小语种人才供需调查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跨境电商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特别以广东省、浙江省及福建省为代表。截至2022年10月,我国现存跨境电商相关企业3.39万家,其中广东省有9 291家、浙江省3 836家、福建省3 207家。教育部2022年全国高校统计显示,广东省各类高校共160所、浙江省共109所、福建省共89所。若60 %的高校开设小语种本、专科专业,每所高校平均开设两门小语种专业,每个专业每年平均招收60名学生,三省每年可向社会输出的小语种人才数量分别为11 520人、7 800人、6 360人。若每家企业的小语种人才需求数按平均30人计算,三省的小语种人才总需求量分别为278 730人、115 080人、96 210人。通过数据对比,高校与跨境电商企业之间的人才供需矛盾显而易见,并且高校所供应的小语种人才真正能够满足跨境电商企业实际业务需要的并不多,尤其是应用类小语种人才最多占60 %。也就是说,高校的小语种人才培养并未紧密结合跨境电商企业人才实际的需求,存在人才战略与市场方向的脱轨现象,使得众多跨境电商企业不仅面临无人可用的困境,而且面临才不足用的问题,导致海外市场拓展乏力。

3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小语种人才培养策略

党的十九大强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面对当前跨境电商行业小语种人才的严重缺口,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及跨境电商企业都要提高重要性认识,应积极展开全面、深度、多维度的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尤其要尽快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平台与机制,相关策略如下。

3.1 面向行业实际需求,优化专业课程结构

高校应密切关注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动态,加强校企沟通,深入调研了解跨境电商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校企共商共建小语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对现有的专业及课程进行优化、创新[2]。可以推广实施“专业+小语种”模式,根据定点合作跨境电商企业的主要业务对象及业务范围,灵活设计专业课程结构。如企业主要业务为国际电商物流,服务对象为非英语用语习惯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芬兰、保加利亚等国家或地区,专业课程应设计为国际物流+对应的小语种;如果企业业务属于英语母语国和非英语母语国的交叉地区,则专业设计应采用“英语+小语种”模式,如英葡双语或英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德语等。

3.2 整合校企优势资源,搭建实践培养平台

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综合性,高校既要重视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培养,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观、商务礼仪、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应变和处理能力等。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小语种素养,也要能够快速适应跨境电商行业环境,能够在短期内胜任实际业务工作,以便于提升跨境电商企业的经济效益[3]。高校與跨境电商企业之间应主动沟通、对接,基于培养实用性外语人才的目的,加强优势资源整合,建立形式丰富的专业实践教育平台,比如采用“现代工学制”,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由高校专业教师和企业业务精英共同组建小语种教学团队,校内知识学习与企业岗位实习课时均衡化设计,也可以适当侧重于实践应用,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进入跨境电商企业,应用自身所学的小语种知识开展业务工作,实现有针对性的学习强化。

3.3 联合社会多方力量,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高校仅靠现有人才培养能力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填补市场人才缺口局势,因此应充分利用更多的社会力量,开设更多的小语种专业,扩大小语种人才培养规模,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更加充足的小语种专业人才支持[4]。首先,在高校人才培养基础上联合社会培训机构和教育集团,高校为培训机构提供师资支持和培训,建立二级或合作类培训基地,以此进一步充实小语种人才培养体系。其次,本地或国内、国际高校之间建立线上线下联合教育关系,整合师资、设施设备及教育成果等资源,共享教育经验、模式,彼此支持、深度交流探讨,实现共同进步;并拓宽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渠道,促进小语种跨境电商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高度衔接。

4 结语

电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迅猛发展,但长期以来发展局限于小语种人才不足,致使业务质量及市场开拓受到较大影响。加强校企合作是缓解并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高校需要面向市场供需实际,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充分利用企业优势资源,建立健全实践教育平台。此外,政府、高校、跨境电商企业及各类社会力量应共同参与、紧密合作,形成人才培养合力,共同推动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持续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邢承设. 校企合作协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探索[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4):183-185.

[2]周珂,潘柯君,武光玉. 扩大小语种人才优势 助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N]. 广西日报,2022-11-10(7).

[3]陈丽,刘莉. 高职院校跨境电商小语种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智库时代,2019(22):53-54.

[4]朱丹. 跨境电商背景下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考[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5):92-93.

猜你喜欢

小语种现状调查校企合作
小语种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临湘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考
高职院校助困体系构建的现状调查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太原市高中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建议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全球化背景下小语种语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