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索

2023-06-07陈致远刘成昆陈慧敏

高教探索 2023年3期
关键词:制度保障路径探索粤港澳大湾区

陈致远 刘成昆 陈慧敏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当前发展态势良好,但也面临着制度机制存在较大差异、缺乏共生的教育生态以及“通关”“文化语言关”等多重困境,协同创新力度、广度、深度欠佳。基于粤港澳三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实际,結合职业教育特点,探索由“交换生项目-合作办班-互设优势专业-互设分校-共建研究中心”这样一条由“初级”向“中级”“高级”递进的可行路径,共促协同、共谋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三地共建共享共赢。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路径探索;制度保障

协同创新的本质是指政府、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等创新单元,以协同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基本原则,通过挖掘区域资源、有效整合资源和合理配置资源,最终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关于高校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自国家提出“2011协同创新中心”计划开始后大量出现。学者安冬平将“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界定为:通过整合粤港澳三地职业教育各方资源,职业教育主体(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通过分工协作、有效合作,共同完成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目标,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1]范琳 等认为,不断地调整湾区内高等职业教育,使得相关职业教育各要素不断地交融,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将各自独特的思想、资源优势等逐步形成具有交互功能的各类团体,产生相互交融的创新系统,最终形成新的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即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2]李均认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可遵循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试验区、基于研究型大学组建共同体、基于应用技术大学组建共同体,构建统筹协调、利益共享和风险防范的合作机制,实施有效措施等路径。[3]买琳燕借鉴世界主要湾区的合作经验,认为应重视区域职业教育政策的前瞻性理论研究,建立三地职业教育合作的实体协调机构,细化校际联盟内容并创新联盟形式。[4]王志强等认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教共同体建设需要凝聚战略共识、推进制度和文化创新、构建各具特色的内部共同体、创新以国际化为标识的外部共同体、研判并把握关键事件及要素。[5]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研究在不断深化和丰富,但尚未对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内涵达成统一共识,实现协同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仍在不断探索。鉴于此,本文基于学者研究结论的共同点,进一步丰富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内涵,即:粤港澳大湾区以促进三地高等职业教育统筹布局、共同发展、协作共赢为统一认识,职业教育主体(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科研院所、教师、学生等)联合利用各方优势资源,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形成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通过客观分析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深入剖析三地协同创新发展的困境,试图探究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所需的制度保障。

一、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现状

(一)粤港澳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具备一定基础条件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有166所高职高专院校。它们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专业设置和布局契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需要,专业布点数按产业发展比例优化调整,积极加深与区域龙头企业合作,对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主要集中开设会计、商务英语、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工商企业管理、物联网技术等专业,分别对接了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导下的职业训练局负责香港职业教育的组织和实施。香港职业训练局根据产业发展对各专业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先后成立了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香港知专设计学院、国际厨艺学院、酒店及旅游学院、中华厨艺学院、海事训练学院、青年学院等14所院校。开设的学科种类多,涵盖健康及生命科学、商业、设计、工程、酒店及旅游、资讯科技、语文、学生发展以及幼儿、长者和社会服务等高级文凭,商业与服务、工程、设计与资讯科技等职专文凭,还开设有商业、设计、工程、酒店款接、零售、社会服务、资讯科技、健康及生命科学等基础课程文凭。

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可提供文凭和证书课程的高校有:澳门理工学院、澳门旅游学院、澳门镜湖护理学院、中西创新学院、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澳门圣若瑟大学、澳门管理学院、澳门城市大学,设有高级文凭、学位后文凭和副学士文凭。根据澳门优势和发展需要,开设和发展了一批优势特色专业,例如:葡中翻译、国际餐饮管理、厨艺管理、旅游会展及节目管理、旅游零售及市场推广管理、国际酒店及旅游管理、文化与遗产管理等。

(二) 粤港澳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迈出了关键性步伐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三地高等院校以各种形式搭建了平台、加强了合作,协同创新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是通过举办学术会议、人才高峰论坛、教研科研研讨会、知识技能竞赛等,研讨问题,比学赶超,优势互补,合作双赢。二是先后成立了多个联盟①,开展了多项联盟活动,如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协同课题研究、热点问题研讨会、协同培训等,达到了联盟成立的目标和期望值。三是校企合作实现了跨境的突破。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与澳门全朋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珠海想要城电商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以项目班和创业班为载体,打造了珠澳校企命运共同体——珠澳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合作开展了订单班,学生实习平均月工资为8829元,最高达15427元,多名学生成为公司业务骨干;承办了澳门电商节,完成销售额超过1亿元;打造了广科跨境电商服务珠澳职教样板,树立了粤澳高职教育合作的典范。[6]

二、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困境

(一)粤港澳三地在制度机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当前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在协同上困难重重、在创新上效果欠佳

香港和澳门虽然已回归祖国怀抱,但现阶段仍實行资本主义制度,所采用的法律体系也与内地不同。同时,粤港澳三地分属不同的关税区,在货币、财政、税收、贸易等制度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广东作为我国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实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法律体系。粤港澳三地在社会治理的关键制度机制、体系缺少交集,使三地高等职业教育的协同缺乏共生的基础,创新缺乏协同的载体。“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研究”的成果也表明,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存在着国家法律法规的缺失和限制、社会制度的障碍、教育管理方式的不同等诸多阻碍因素,增加了三方合作的沟通环节和协调难度。[7]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缺乏共生的教育生态,在协同上未能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在创新上还在摸索

由于粤港澳三地在高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组织管理体制、学制、教学资源互通机制、质量保障与评价制度等多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出学历资历对接难、学制衔接难、课程标准统一难、学分互认难、高职院校联合办学难、企业参与难、专业产业匹配难等。截至目前尚未形成三地高等职业教育共生的良好教育生态,并突出表现出以下情形:一是“合而不作”,虽然以各种名义或基于各种资源载体成立了联盟,但仍是各自发展,没有实现真正的“协同”,更谈不上“创新”。二是“挂羊头卖狗肉”,协同合作的内容偏离联盟成立时规划的合作发展路线,甚至背离初衷。三是“合作不够深入”,协同合作仍停留在表面,仍是以传统的老模式老方法开展,缺乏创新。学者研究认为,沟通协调难、教育融合难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生态发展的障碍[8];教育生态融合难度大导致粤港澳高职教育融合发展受影响,未形成明显合力。

(三)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因“关”阻碍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协同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创新上力度不足

一“关”是口岸关口。粤港澳三地存在“跨境”的通行模式,因“通行证”影响交流合作的便利性,教学硬件共建共享、实训实习基地共建共享受到“关”的限制。二“关”是文化语言关。粤港澳三地多种文化交融、多种语言并存,软件共享受到文化、语言、使用习惯等限制,教研项目因思想文化、教育理念等不同而合作较少,科研项目因各地产业发展侧重点不一、科研管理体制机制不同而合作广度、深度不足,在协同上有待进一步强化,在创新上更需加大力度。吴玫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科研合作的分析也发现,合作动力不强、合作广度不够、合作深度不足和合作机制不畅等是当前三地高校教育科研合作的主要存在问题。[9]许长青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学科类型、就业优势、资格证互通、流入地实习经历、政府支援充足程度对学生跨境流动具有显著影响;家人支持、政府支援、孩子就读等因素对教师跨境流动具有显著影响。[10]

三、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路径

基于上述存在的困境,本文认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应分阶段分步骤开展探索建设,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推进、逐个击破。经反复推敲,笔者绘制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路径图(见图1),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再到高级阶段。

(一)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初级阶段

1.交换生项目

粤港澳不少高职院校均有与国外学校合作开展交换生项目,是一种三方都熟悉且运作模式成熟的育人模式。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初级阶段可以此为起点,选择试点院校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交换生项目,在异地交叉学习,在院校间拟定的课程内修读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学生通过交换到异地院校学习,了解当地文化、接受当地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促进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大湾区交换生项目应以打通职业教育学分、学历互认体系为前提。学分、学历互认是学生选择跨境异地就学的基本制度保障和重要前提。三地教育主管部门首先应通过粤港澳资历框架对接[11],形成统一共识,建立工作机制,依据框架标准逐步实现各级各类学习教育成果互认[12],允许三地高职院校异地跨境招生。其次,应通过高职院校评价、专业评价,遴选一批优质高职院校优质专业入库管理,优先以三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急缺人才的专业开展试点。再次,要加快建立简化学分互认体系、简化学历互认程序,实现网上办理、指尖办理、快速出证。最后,要在全社会加强宣传寻求信任,并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三地用人单位的支持。

大湾区交换生项目应以提高师生通关便利化为支撑。粤港澳三地通关是目前三地师生频繁互访交流的一大障碍。一是三地应进一步提高三地师生出入境证件的签证时长,如按规定学制的最少时间3年办理一次签注,如有退学则由院校直接传递学生相关信息给出入境部门取消该签注。二是在口岸设立师生专用通道,简化通关流程,实行两关一验。三是进一步优化口岸交通系统接驳,设立院校到口岸之间的往返公交专线。四是给三地校车配额一定数量的三地车牌,进一步提高院校管理人员的工作联系以及师生互访交流。

2.合作办班

合作办班是后续开展更加深层次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之一,是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推进协同创新发展的关键一步。一方面可以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合作办班的形式,另一方面可以以共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服务于合作班的教学与管理,形成多方齐抓共管。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人才培养的途径,是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总和。一是可以把中高职“三二分段”、高职本科“三二分段”在粤港澳三地变通合作模式,进行推广应用。允许三地中职学校跨境招生,异地培养。学生也可自由选择到粤港澳三地的中职学校就读,三年后可根据转段考试分数高低和个人技能专长选择跨境、选择高职院校、选择专业继续深造。高职本科“三二分段”也可以采取上述模式。实现粤港澳三地中高职、高职本科学校的对接、专业的对接、人才培养的对接。二是可以把“现代学徒制”推广应用到粤港澳三地。充分发挥三地产业优势资源,遴选合适的行业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引导有技术力量的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现“五对接”,即专业设置与大湾区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大湾区职业技能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大湾区企业生产过程相对接、毕业证书与大湾区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相对接,突出人才培养符合大湾区所需,促进三地人才培养的交融互通、无缝对接。三是可以组建联盟,通过合约协调和共享知识或资源,在多个组织间建立关联的集体行动的框架。[13]如通过组建职业教育联盟、某个专业的教育教学联盟,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跨区域校际合作办班的成功率。

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粤港澳三地高职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应加快共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打造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创新型教学团队。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可以课程为载体,开展项目式教学或模块化教学,在湾区内发布教学模块,公开招募相关专业教师或行业专家或企业业务骨干,通过第三方遴选,确定施教老师,形成囊括粤港澳三地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团队也可以基于理论和实践分为两大模块,理论模块在各高职院校挑选老师,实践模块在政、行、企挑选业务骨干。另外,可加强引导,邀请和鼓励相关专业老师、行家里手在政治、历史、文化、音乐、美术、生理、心理、美育、劳动教育、生物等学科录制专题课程,形成通识学科网络选修课程,共建通识学科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中级阶段

在初试交换生项目和合作办班成功后,粤港澳三地高职教育则可以尝试互设优势专业进入新的更深层次的发展阶段。互设优势专业,一方面可通过合编新型实用教材筑牢专业教学基础,另一方面可通过开创前沿教学方法开展优势专业教学。

教材是课堂教学之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日渐提高,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承担着我国对外贸易和交流的重要任务,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材已然不适合人才培养的要求。粤港澳三地高职教育各专业联合编写新型实用教材显得十分迫切,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挖掘优势资源,如港澳的旅游、会展专业,香港的工商管理、物流专业,澳门的葡文专业,珠三角的智能制造、电子技术专业。各地可抽调专业优秀教师联合编写教材,在教材中融入思政教育,教材结构按工作岗位、工作流程编排,教材内容以项目式进行组织,把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与实训相结合,把教材与职业技能证书相结合、与职业技能竞赛相结合、与学分银行制度相结合,把纸质教材与信息化平台相结合,打造独具湾区特色的高职教育项目化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支撑专业开展教学。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抓手。粤港澳三地高职教育协同创新发展面临着生源文化背景的多元化,开创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施教,才能打破思维、语言、空间等多重障碍。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工作任务驱动教学,穿插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可采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模式,通过课前线上自学,线上或线下集中讨论、答疑、实训,线上再巩固所学,方便学生异地就读或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更可采用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模式,克服学生跨境修读专业课程的空间障碍,降低时间、交通成本。

(三)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高级阶段

互设分校、共建研究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步入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三地高职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互设分校可以通过谋划新的办学模式、共享实训实习资源、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职业教育平台等强化协同发展之基;共建研究中心可通过共同打造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夯实创新发展之基。

1.互设分校

办学模式是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基础和纽带,将是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起点。粤港澳大湾区可探索“基地、招生、教学、教科研、就业、创业”一体化办学模式。基地——粤港澳三地可探索建立高等职业技能人才联合培养培训基地,在湾区内选择具备优良教学条件、拥有强大师资团队、设有先进实训设施的院校作为试点。招生——突破区域限制,实现粤港澳三地招生互通,即粤港澳试点院校可自由招收三地学生,不受地域、户籍等限制。教学——可采取传统的线下面授模式,也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理论教学在线上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在线下异地实训基地。教科研——可借助当地优势学科背景,共同搭建教学研究平台、科学研究平台,共同申报教研教改项目、科研项目,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就业——广泛开展联合办学宣传,三地教育主管部门互认联合办学学历,政、行、企、事业单位接纳甚至优先录用联合培养的学生,让学生有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和选择,并享受与当地学生同样的就业政策及相关福利待遇。创业——三地毕业生可自由在三地创业,并享受与当地学生同样的创业资金扶持、场地租赁、税收等优待政策。

实训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港澳土地面积较小,职业教育实训空间相对较小,实习資源也相对有限,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东九市拥有广阔的腹地。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可探索共同建立校内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产学研基地等,共建共享实训设施设备、共同开拓和享用实习资源。一是粤港澳三地高职院校可共享现有实训实习场所,通过互联网共享实训实习虚拟网络平台,让学生在异地就可以享用实训实习资源。二是粤港澳三地可以自身优势资源为依托,出资金或出土地或出师资共建实训基地。三是粤港澳三地可互通实习资源,交叉选派实习生,以三地最高行业标准作为学生学习实践的指导书。如:港澳旅游会展业服务质量享誉亚洲,可将广东旅游、会展专业毕业生输送到港澳实习,让学生按照该行业标杆式的工作标准进行实践,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可为粤港澳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粤港澳三地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打破空间、时间和语言等多重限制,携手共建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职业教育平台。智慧职业教育平台可由三地院校牵头,联合图书出版社、期刊杂志社、实训教学软件公司、线上教学平台公司、校企合作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将政策法规、升学信息、就业指导、教研科研数据库以及各专业电子教材、微课视频、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金课教学素材、实训平台、互动平台等融入智慧职业教育平台,平台文字内容实现中文(简体字、繁体字)、英文、葡文一键转换,音频内容实现普通话、粤语、英语、葡语一键转换,互动平台有人机交互功能。智慧职业教育平台可根据用户类别(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其他人员)、专业(或研究方向)和喜好等给用户定时推送相关学习内容、前沿研究文献、学术会议通知、技能培训、各级各类技能比赛、招聘等信息,为粤港澳三地高职院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和社会人员提供7*24小时学习交流平台。智慧职业教育平台要最大化植入粤港澳三地文化,让文化在平台交融,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粤港澳三地要以各地特色专业、优势专业为主导,打造专业特色高地,逐步形成“思政课程共建共用、基础课程共建共享、专业核心课程共建互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2.共建研究中心

产学研融合实践基地作为深化产学研融合的重要载体,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也是产学研融合的实践支撑。一方面,粤港澳三地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为试点,共建智慧云平台,通过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提供产业级实践教学环境,实现场景化教学,赋能大湾区高职院校工科教育改革,进一步推动工科人才合作培养,力促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工科人才服务于大湾区经济和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珠三角城市和港澳的现代服务业发达,粤港澳三地可以现代服务业经营场所作为产学研融合实践教学的场所,尝试在三地现代服务业的标杆企业先行先试,设立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共享的产学研融合实践基地,进行归类标号管理。三地高职院校可选派教师到任意产学研融合实践基地挂职锻炼,指导学生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开展技术公关、示范应用、管理咨询、成果转化等活动,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由企业牵头协同各地有相关专业实力的高职院校或创新团队,建成企业创新平台,以技术为核心,双方发挥各自资源、研发设施设备、人才等优势,利用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转化校企合作研究出的新工艺、新技术。同时,粤港澳共享的产学研融合实践基地也为三地教师的教学实践、科研探索和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平台,助推教师研究成果产出;也为三地学生提供实训、实习甚至工作的机会,解除学生实训、实习或工作的区域限制,将在校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实践,提高学生实操技能。

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所需的制度保障

(一)建立健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基本实施机制

首先,在坚持“一国两制”的前提下,粤港澳三地高等职业教育应求同存异,三地可单独画出一块“试验田”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共同体”,由三地抽调政府、主管部门、學校代表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致力于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事务,营造共生发展的教育生态,这是基础载体。其次,要敢于在共同体上寻突破、谋创新,尝试建立三地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组织管理体制、学历互认、资格互通、试点专业学制、教学资源互通机制、质量保障与评价制度等实施机制,在“试验田”上不断尝试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协同创新。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试验田”可以不断扩大,共同体自然会随之放大,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实施机制也将不断健全。

(二)建立健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交流机制

一是粤港澳三地海关要联合优化通关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过关给三地高等职业教育人员带来的心理障碍和行动障碍,使他们的交流更为方便、更为频繁。二是粤港澳三地高等职业教育可在共同体上确定交流的官方语言(如普通话),消除交流上的不顺畅,破除协同创新过程中的不便。三是建立优秀师生互访交流的遴选机制和管理制度,严格遴选过程、简化审批流程、放宽逗留时限、优化通关手续等,使师生互访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和深入。

(三)建立健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专项资金制度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可设立专项资金池,接收三地政府的专项拨款、行业企业捐赠等,用于支持协同创新发展路径的实施,如用于共建实训基地、实验室等,避免三地因各种原因无法将资金安排到位或延迟到位而对协同创新发展带来不便;并订立专项资金制度,实施专款专用、全过程绩效评估。同时,可建立奖补资金制度,用以奖励为三地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四)建立健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专门项目机制

围绕粤港澳三地高级别的基金项目或奖励项目甚至国家级基金项目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专项机制,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科技创新平台、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等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专项,由粤港澳三地师生联合申报,旨在鼓励三地师生在教科研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协同申报具有高含金量的项目,实现协同创新发展落在专门项目上,进一步提高协同的粘度、突破创新的瓶颈。

(五)建立健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利益分配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合法、权利与义务对等、利益与风险挂钩等原则,尽快建立健全包括各主体经济利益、专利、成果归属权、文凭、资格证书、名誉等在内的物质和非物质利益分配机制,使利益分配更符合各主体的心愿,起到正向激励作用,以利于协同创新发展路径的实施和可持续。

(六)建立健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

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风险,如:文化差异产生的风险、语言交流产生的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等。建立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可提前预判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也可提前加强对合作对象的软、硬约束,使合作朝着互惠互利的方向发展,避免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产生不愉快、不通畅、不成功。

(七)建立健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评价反馈机制

一方面,对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工作的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以及教职员工有针对性地实施量化评价,将业绩按一定的标准换算为工作量,并及时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同时可作为职称评聘、工资晋级、评奖评优的加分项。另一方面,对在协同创新发展中不作为、慢作为甚至增添阻力或制造麻烦的人员,给予及时提醒、警告,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处分。通过评价反馈制度,鼓励优秀、激发先进奋发作为,形成正能量氛围,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五、小结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正当时,三地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将大有可为。只要三地政校企统一认识,合力推进,尽快建立健全各种体制机制,终将可以扫除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障碍,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等职业教育共同体,为湾区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注释:

①如: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研究联盟、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学院职教联盟、粤港澳大湾区视觉传媒专业群产教联盟、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职业教育联盟、澳门旅游学院横琴培训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广州合作中心、顺德合作中心等。

参考文献:

[1]安冬平.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时代意蕴与解释框架[J].职教论坛,2018(9):143-148.

[2]范琳,李桂云.粵港澳大湾区高职教育融合创新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1(16).

[3]李均.整体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发展[J].现代教育论丛,2019(1):11-13.

[4]买琳燕.世界主要湾区高职教育合作经验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教育合作发展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36):67-72.

[5]王志强,焦磊,郑静雯.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共同体的蕴意、价值与生成[J].高教探索,2021(1):37-43.

[6]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50.

[7]“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研究”成果报告[J].大学(学术版),2012(4):79-83.

[8]董平,李艳娥.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生态发展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9(20):53-57.

[9]吴玫.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科研合作:特点、问题与前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91-98.

[10]许长青,周丽萍.跨境流动视域中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政策构建[J].高教探索,2020(8):5-13.

[11]杜怡萍.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对接的价值蕴意及模型构建[J].高教探索,2020(1):39-42.

[12]郑文,吴念香,杨永文.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7):23-27.

[13]李妮.跨域的“校际合作”何以可能:一种组织学的视角:基于粤港澳大湾区职业院校的实践案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4):60-66.

(责任编辑 陈志萍)

猜你喜欢

制度保障路径探索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法官独立制度之保障
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制度保障研究
道德社会构建的制度保障
高校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探析
共享发展理念内涵、障碍和路径探索
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追求正义
试论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警务监督对警民关系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