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游专业“岗课赛证”深度融入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23-06-07丁志伟

南北桥 2023年5期
关键词:岗课赛证课赛导游

丁志伟

[摘 要]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国家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联结了产业界、教育界、竞赛界、证书界四大主体,助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基于导游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通过专业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将职业资格证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岗课赛证”相融合促进师资建设,推动教学改革。

[关键词]岗课赛证;导游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

2023年春节长假我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到3.08亿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23.1 %,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 %,国内旅游收入达到了3 758.43亿元,比2022年同期增长30 %。携程发布《2023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报告显示春节期间国内外旅行订单量迎来3年新高,订单整体较2022年春节增长4倍;春节期间全家出行的跟团游回温,订单同比增长4.2倍。出境游成绩也很亮眼,整体订单同比增长640 %,多个国家热烈欢迎中国游客。伴随旅游业的强劲复苏,对旅游从业者的需求旺盛,导游人员终于迎来春天。但是旅游市场复苏不是回到过去,近3年对旅游偏好的影响将深刻改变旅游投资方式和供给行为,旅游业对从业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临旅游市场复苏后的旅游从业者需求缺口,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旅游从业者的重要阵地,需要调研国家、行业对旅游人才的真实需求。针对岗位需求开展教学改革。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对于导游专业,学校的课程要和旅游企业相关岗位对接,从事导游讲解工作必须持有《全国导游资格证书》,各级导游大赛、研学大赛等重要性日益凸显,“岗课赛证”相融合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是职业院校综合育人的最优选择[1]。

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其中指出要提升校企合作的水平。在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提出,要深化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升教育质量。国家和地方的诸多利好政策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截至2023年1月,在知网官网,以“岗课赛证”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464条结果,以“导游专业岗课赛证”为关键词,只能搜到2条结果。由此可见,“岗课赛证”融入导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还不够。

1 “岗课赛证”相融合的育人模式存在现实问题

1.1 “岗课赛证”相融合的深度还不够

导游专业“岗课赛证”相融合,包括旅游产业、职业院校、行业竞赛界和证书界四个不同系统的相互融合。现阶段高职院校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旅游产业行业对接还不够紧密,旅游企业、行业、社会各界参与到融合育人的模式还仅仅在资源整合的浅层面,导游专业的毕业生综合能力水平仍然偏低。旅游产业、院校、行业竞赛、证书界四个系统相互融合的要素机理仍不明确,没有达到“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目的。“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要以整体思维设计和推进育人全过程,以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为核心,将四个不同系统的要素融合到课程体系中,变为全方位、全过程、多要素的相互融合[2]。

1.2 “岗课赛证”融合效果难评估

评估“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效果仍以课程分数、技能大赛获奖情况、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率等方式呈现。在课程评价上,仍然侧重理论知识和技能鉴定的评价形式,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职业能力。1+X证书在某种程度上导致高职课程过于重视考证,课程教学走向非考不教,应试教学在职业院校上演,违背了课证融通综合育人的本质。虽然导游专业在建设中已经融入了“岗课赛证”,但是在学生评价考核、导游服务技能大赛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导游大赛师资团队的建设等方面还要进一步探索。

2 “岗课赛证”融入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旅游行业岗位需求,导游专业从顶层设计、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角度入手来制定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多维度评价、增值性评价的实施方法。

2.1 基于导游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

“岗”即岗位能力需求。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旅游直播的兴起、信息化技术在旅游业中的运用,世界局势对旅游业的深远影响,这些都引起旅游人才需求的变化。通过对旅游市场调研明确旅游从业者的缺口数量以及旅游产业行业最新技能标准,依据旅游企业的真实岗位能力需求,将旅游企业的资源与学校的资源相融合,打造旅游企业培养与校内培养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旅游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旅游产业的需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相衔接、行业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相衔接、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

“课”指学校的课程以及教学体系。导游专业的课程体系要紧扣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制定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标准、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不再基于学科知识体系,而是转向基于导游员的工作过程,将课程模块化、项目化,整合校企的师资、实训场地、实践文化等资源。职业院校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课堂仍是主战场。学生的能力是循序渐进提升的。基于导游岗位能力要求、新时代旅游业转型、文旅深度融合、旅游偏好转变等新变化,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共同研讨构建更适合旅游业新发展的导游专业课程体系。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完成[3]。

第一阶段侧重对导游岗位初步认知与基础知识。在这个阶段,通过参观旅游企业、带领学生去旅游景区短线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导游岗位。课程设置以导游工作所需基础知识为主,如《旅游概论》《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地理》《旅游礼仪》等,通过认知实践,培养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基本认知,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在思政教育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立场、法制观念。相关支撑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成人教育主题活动》等,针对近几年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比例升高的趋势,可以开设一些心理类课程,引导学生注重情绪管理。

第二阶段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导游岗位的人才需求出发,根据导游岗位的要求,将导游岗位工作拆分成任务,以岗位倒推确定课程,构建课程体系。注重导游岗位需求,培养学生面向相关岗位群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证书的考取能力,培养学生的拓展技能。按照导游职业资格标准,依据旅游业的新发展和导游岗的新需求,设计开发导游专业的核心课程,如《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实务》《旅游市场营销与策划》《领队实务》《模拟导游》等,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通过长短线教学相结合,不断实践带团能力。假期安排学生去企业集中实习,通过集中训练更好地使学生学会如何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带团当中,让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这个阶段在思政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知法守礼、文化自信、工匠精神、职业素养。

第三阶段通过拓展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可以考虑开设能力拓展提升的课程,如《导游与旅游审美》《旅游文化》《客源国》《旅游文学》《中外民俗》《旅游心理学》等,继续夯实专业能力,同时要考虑旅游业新发展方向的课程,如《旅游电子商务》《研学课程设计》《户外拓展活动策划与组织》《研学指导师》《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旅游直播》《旅游新媒体营销》等。这一阶段注重培养学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落实产教融合,旅游企业、学校合作开展教学,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可以由企业开展。企业安排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做学生的师傅,在学生的见习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阶段进行指导,对于学校来说也要安排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由此形成“双导师制”,和企业共同育人。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教学和实训,实现实境育人。与此同时,思政教育也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根据导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实施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一体化设计。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国家旅游业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品德高尚、适应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现代导游人才。

2.2 课证融和

“证”指的是1+X证书。其中“1”指的是学历证书,“X”指的是职业等级证书。证书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认可凭证。将职业等级证书融入课程体系构建,可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证书是行业标准,导游专业的学生需要考取《全国导游资格证书》,《全国导游资格证书》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导游业的敲门砖,是行业准入的条件。学校可以开展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导游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可以将《旅游定制师》《旅行策划》《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等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水平测试的相关内容和要求融入专业課程教学,为职业院校学生掌握多种技能提供有效选择。为更好地支撑学生考取导游证,以及相关1+X证书,可以开设相关课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与X证书互动共长。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将证书标准融入课程,可以用证书过级作为课程的评价方式之一。依据导游岗位需求,重构课程内容,实现课程模块与证书技能点能对应,使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与导游行业的人才需求高度匹配。

2.3 课赛融合

“赛”指的是校级、省部级、行业类、国家级和世界级五级技能大赛。导游专业学生通过导游大赛、研学大赛等平台,相互切磋技艺,展示专业技能,引领教学改革[4]。专业比赛是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桥梁,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对接导游行业标准和旅游企业生产实际,对标大赛,在课程标准中融入大赛标准,课程内容融入大赛内容,课程评价融入大赛评价体系,通过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引领教学改革,教师通过专业比赛,总结教法,回馈教学,使教学方法及内容得以提升。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大赛,将大赛项目融入导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导游专业教师根据大赛的标准、大赛内容、备赛要求来调整课程内容,通过比赛促进教学改革,不断研讨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旅游业岗位需求。建议开设《写作与口才》《导游词创作》等课程,加大课程中对学生朗诵技巧、导游词撰写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大赛中的知识点、技能点可以设计成导游专业的课程项目,通过大赛资源碎片化、项目化整合,将比赛内容融入各专业课程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专业教师研讨导游大赛评分标准,把导游大赛中的评价项目、评分标准和行业标准等融入教学评价,使教学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在课程整合中,注重对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方面的考察,要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体系要科学、合理、客观、有效。

3 “岗课赛证”相融合促进师资建设

“岗课赛证”相融合需要强有力的师资支撑。专业教师要在证书培训、大赛辅导、企业实践等多领域成为专家。教师的学习一直在路上。师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学校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导游服务、研学、思政、课程建设、导游员讲解等培训,深化三教改革,全面提升教师水平。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在职称晋升方面向高学历教师倾斜。学校要给教师成长的机会,通过“老带新”等培养形式,让老教师做年轻教师的师傅。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假期参加企业实践。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有在旅行社从业的经历。加强骨干教师培养,聘请优秀导游成立导游大师工作室,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职业能力。

4 “岗课赛证”相融合推动教学改革

“岗课赛证”相融合,还需要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根据导游专业的岗位新需求、新变化,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可以考虑开设《旅游直播》《旅游新媒体营销》《研学指导师》等体现旅游业中新业态的课程。对于导游专业的一些传统核心课程,如《模拟导游》《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实务》《领队实务》《政策与法律法规》等不断研讨,在内容上进行调整。根据导游岗位新变化,开发新的工作过程、新的任务,进行教学改革。整合教学资源和企业资源,课程建设中邀请企业专家全程参与。

“岗课赛证”相融合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对高素质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通过调查研讨旅游市场对旅游业从业人员的需求导向,学校研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5]。导游大赛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供了人才认可凭证。“岗课赛证”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标准、课程标准、技能竞赛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相融合,生产过程、教学过程、赛训过程、证书考试流程相融合,提升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岗课赛证”相融合还需要构建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将企业的考核、专业课程的评价、导游大赛的评分标准以及职业技能鉴定方式相融合。引导、鼓励学生向表现好的学生学习,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可以采取增值评价,鼓励其不断进步,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以人才的供需为联结,在人才培养、人才展现、人才需求、人才供给之间实现了互融互通,增强了高职教育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曾天山. “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8):5-10.

[2]张慧青,王海英,刘晓.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J]. 研究与探索,2021(21):27-34.

[3]王欣,金红梅. 基于大职教观的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学理基础、内在要求及实施路径[J]. 研究与探索,2022(2):21-28.

[4]张德成,陆宇正,丁玲丽. 大职教理念下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路径探析——以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21,42(2):6-10

[5]余彬. “大职教观”视域下职业教育 1+X 证书制度的实施[J]. 教育与职业,2020(11):20-27.

猜你喜欢

岗课赛证课赛导游
寻找火星导游
Being a Tour Guide in Shuangqing Villa在双清别墅做导游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讨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赛”融通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