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2023-05-31刘芳会
刘芳会
摘 要:班主任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引航角色,班主任重视在管理过程中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不仅可以使班级生活氛围更加融洽,也能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情感的形成。文章主要采用学情调查法和实践教育研究法,分析了班主任管理过程中构建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意义,从优化沟通态度方法、塑造优良师德形象、提供特长发挥机会、柔性处理学生错误以及开展班级文化活动等五个方面,论述了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策略,旨在為广大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水准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和谐关系;构建;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8-015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8.052
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融洽,直接决定着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配合度和参与度,也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效果。为此,班主任应该明晰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意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行为表现和内在需求,全面创新班级管理手段,尊重学生个性和主体思想,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营建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给学生创造发挥优势的机会,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从而使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更加和谐,进而增强班级管理质效。
一、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意义
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和学生构建和谐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条件,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师生在教育理性基础上双向的情感约定,这种情感约定代表着师生身心合一的完全悦纳,能够突破班主任单方面的、说教式教育模式的桎梏,使师生之间基于情感约定达成统一的发展目标,促进班主任教育管理和学生学习成长产生和谐共振效应。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构建和谐关系是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现实需要
以往班主任班级管理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是与学生关系中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比如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了解和信任,导致班主任对班级管理产生不合理的决策,在这种状况下,学生配合班级管理工作的态度也是不够积极的。因此构建和谐关系是班主任增强班级管理质量的现实需要,如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和关怀,根据学生性格、爱好、需要实施适宜的教育管理手段,能够使学生感知班主任的重视和爱护,提高师生关系的融洽度,拉近师生的心灵距离,从而激发学生自主配合班级管理的动机。
(二)构建和谐关系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的身心素质处于高速发展期,班级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和活动场所,班主任也是最关键的教育主体,班主任在管理中加强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很有帮助,如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厌学、焦虑等不良心理,学习兴趣不足,不乐于参加班集体活动,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为学生创造交往、合作、分享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集体生活的美好,与班主任形成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从而修正学生的心理偏差,助力学生养成乐观积极的态度,推动学生身心快乐成长。
(三)构建和谐关系有助于开发学生个性潜能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而特别的个体,以往部分班主任经常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衡量学生的个人能力,甚至因此区别对待学生,不仅影响了师生关系,也会导致学生的闪光点被掩盖。班主任注重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有助于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如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班主任应主动发现学生的才能过人之处,经常肯定和赞赏学生,同时分配给学生一些擅长的班级管理任务,给学生提供施展才艺的平台,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被需求感和个人价值感,从而产生进取精神,在学习和发展中尽情释放个人潜质。
二、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策略
(一)优化沟通态度方法,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班主任在管理中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是第一位的。以往受“严师”思想的桎梏,班主任和学生沟通的态度比较生硬,学生与班主任交流时存在心理压力,不愿意向班主任吐露真实想法,这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为此,班主任应该优化与学生沟通的态度和方法,尽量在日常管理中多深入学生群体,用和蔼的态度和学生喜爱的话题,吸引学生主动和班主任沟通,从而促进师生的彼此了解和情感交流。
1.设计有趣的话题吸引学生交流。班主任基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目标与学生沟通时,应该重视巧妙设计交流话题,促使学生群体接纳班主任的加入。班主任设计的交流话题,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喜好,比如在了解学生课间活动情况时,班主任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自己的课间活动:“老师在课间一般会准备下一课的教学材料和工具,偶尔会听几分钟的音乐来放松一下,大家课间都会做什么呢?”这种贴近日常的话题能够瞬间点燃学生的交流热情,学生就会作出反馈:“课间喜欢做游戏,看课外书,准备下节课的课本和练习本等。”同时也有学生表示:“课间在操场活动,经常在打铃后才往教室跑,出现过上课迟到的问题。”对此,班主任应先赞扬学生多姿多彩的课间活动,然后委婉地向上课迟到的学生提出建议:“课堂上45分钟每一分钟都很宝贵,迟到可能会让你错失知识,在操场活动可以提前1—2分钟回教室,做到学习、放松两不误!”这样通过趣味话题谈心,师生关系明显拉近,学生也能形成遵守时间观念、不迟到的好习惯[1]。
2.在沟通中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班主任在和学生的沟通过程中,能够获取的有价值讯息非常多,其中不乏学生的烦恼和困惑,班主任应该围绕这些讯息,尽己所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使师生关系更加亲密无间。比如某学生向班主任倾诉自己学习成绩不佳的烦恼,学生表示因为成绩问题常常感到自卑和失落,班主任可以先宽言安慰学生,然后详细了解学生哪些科目的学习较为吃力,把学生的问题反映给相关教师,联合任课教师加强对该生的学习关注和指导,同时组织班内的学优生与该生结对子进行学习,把以往课程的学习笔记借给该生补习等,帮助学生一点点地将落下的功课追上来,从而带领学生走出学习困境,这样就增强了师生沟通以及师生和谐关系构建的实效性[2]。
(二)塑造优良师德形象,赢得学生的敬重喜爱
学生对班主任的喜爱程度,与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成正比。班主任在管理中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时,应该塑造优良的师德形象,用高雅的谈吐、渊博的学识、文明的行为感染和引导学生,使学生从心底钦佩和敬重班主任,这样学生就会更加信服班主任,并在良好师德师风的感召下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从而形成良性、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在通过塑造师德形象增进师生关系时,应该从日常管理和教学入手,时时向学生展示自身的师德风采。如在课堂教学中,班主任可以经常设计有趣味的学习环节,讲课妙语连珠、旁征博引,悉心解答学生的问题,尽力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情感需求,使学生钦佩班主任的才华和人格魅力,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遵守班级管理制度方面,班主任可以率先垂范,如班级制度中要求学生自主检查和清理桌椅周围的垃圾,那么班主任就可以发挥榜样作用,主动拾起教室、走廊、操场上的垃圾,教学前后亲手整理讲台杂物,看到学生的桌椅歪斜主动摆正等,这样学生就会受到班主任文明行为的感染,自觉遵守班级制度,维护班级环境和秩序。再或者,班主任可以和学生共同参加劳动,亲自示范和传授劳动技能,如垃圾分类的方法,将玻璃擦得光洁透亮的小窍门,通过洒水扫地减少扬尘的妙招等,在学生心中建立起班主任的高大形象,这样学生就会更加亲近和喜爱班主任,从而提高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效果[3]。
(三)提供特长发挥机会,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
班主任在管理中落实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有助于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质,那么在实际管理执行时,班主任应该摒弃“以成绩论英雄”的落后觀念,根据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悉心观察和发掘学生的才能优势,并为学生提供参与管理、特长发挥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赏识和认可,进而激励和鼓舞学生的自信心,将师生关系推向和谐境界。
班主任为学生创造特长发挥机会时,应该扮演伯乐的角色,通过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分析、判断不同学生的优势才艺,在学生擅长的领域内合理分配班级管理任务。如班级中的学优生,主要优势是学习,班主任可以组建多个学习群组,将学优生设置为小组长,日常加强肯定学优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并鼓励各小组长带着组内的发展生、后进生学习,分享自己独到的学习经验,学优生往往乐于充当同伴中的“小老师”角色,这样就能够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同时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再者,对于班内的后进生,班主任应抛却有色眼镜,深入发掘后进生的个性、特长等亮点,如某后进生虽然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是在体育方面具备优势,运动会上总是能取得好名次,班级荣誉感非常强,那么班主任就可以多夸赞该生的体育才能,同时推举该生担任体育委员,负责班级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秩序维护等管理任务,使学生的优势和潜质得以释放,同时循序渐进地引导该生在学习方面再进一步,这样学生就会无比感念班主任的关注和信任,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驱动学生的锐意进取精神[4]。
(四)柔性处理学生错误,化解学生的抵触情绪
一些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取向还不够稳定,犯错误是难免的,研究表明,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大多源自班主任处理学生错误的方式不够科学,比如太过严苛地批评学生、强制要求学生改正错误等,这容易损伤学生的自尊心,降低学生对班主任的亲近感。为此,班主任必须重视对学生错误问题的柔性处理,多运用关心、询问、倾听、开导等手段,使学生真正察觉到自身问题并付诸行动改正错误,从而化解学生对班主任教导的抵触情绪。
班主任在管理中柔性处理学生错误时,应该坚持刚柔并济、宽严有度的原则。如某生上课容易开小差,还经常和同桌、前后桌小声谈论与课堂无关的话题,各任课教师都为此感到头疼,班主任在处理该生的错误行为时,可以找机会和该生谈心,用和蔼的语气询问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把原本的批评教育转化为温暖的关怀,在学生放下心理戒备向班主任倾诉原因后,班主任应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在台上辛苦讲课的老师,台下的学生交头接耳,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会感到不被尊重。”班主任继续问:“那假如你在课堂上正在努力思考一个问题,你的同桌忽然用无关话题打断你,你又是什么感受?”学生回答:“会生气、烦躁。”这样学生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班主任适时提出改错建议:“其实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很简单,你可以顺着讲课教师的思路走,在教师提问时积极发言,同时和同桌、前后桌约定好,在你说无关话题时及时做嘘声动作提醒你。”这样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便能自觉改正错误,实现师生和谐关系的成功构建[5]。
(五)开展班级文化活动,增进师生的和谐关系
正向的班级文化是和谐师生关系的生长沃土,班主任在管理中应该开展新颖的班级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向学生倾注情感、渗透爱心,借助班级文化活动促进师生、生生的合作互动,使学生的成长氛围更加轻松愉悦,从而增进师生的和谐关系,打造良好的班级文化风尚。
班主任应加强设计具有班级文化特色、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活动。如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打造班级的读书角、文化墙,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把自己珍藏的优质课外读物带到读书角,和其他学生进行分享阅读,发动学生将在作文课、美术课上创作的优秀作文、绘画作品等,张贴到文化墙上。班主任还可以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板报设计活动,和学生一起收集板报资料、设计版面,鼓励学生集思广益,围绕板报主题提出设计思路,让擅长绘画、字体优美的学生担任板报设计组长,肯定学生的创意灵感和活动表现,在师生的通力合作下,班级文化环境就能够得到有效优化,学生也能够体验到和班主任共同达成活动目标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思想感触,推动班主任和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重视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不仅是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现实需要,也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还能促进学生个性潜质的开发。班主任应该优化沟通态度和方法,增进师生了解和情感交流,塑造优良的师德形象,赢得学生的敬重和喜爱,同时提供特长发挥的机会,柔性处理学生错误,开展丰富的班级文化活动,激发学生潜能,化解学生的逆反、抵触情绪,营造健康积极的班级文化气息,从而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参考文献:
[1] 李亚芳.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天津教育,2021(34):175.
[2] 庞晓宏.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学周刊,2021(29):169.
[3] 王明.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新课程,2021(38):225.
[4] 王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学周刊,2021(28):163.
[5] 达燕梅.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科幻画报,2021(3):155.
[责任编辑 窦伊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