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

2023-05-31张平

学周刊 2023年18期
关键词:乐感初中音乐素质教育

张平

摘 要:受到素质教育推进和深化的影响,音乐在初中教学中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实际教学情况并不理想,这就需要教师探索并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初中是学生学习技能、积累知识的关键阶段,教师要把握好这个阶段的教学,通过科学的策略进行音乐教学,对学生实施高效的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乐感是音乐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教师要重视学生乐感的培养,并借此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音乐;乐感;培养;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8-0151-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8.050

音乐是一门集艺术及文化传承为一体的课程,既包含丰富的知识,也有着浓厚的情感。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音乐时普遍依靠听觉来欣赏音乐的魅力、感受音乐的内涵,对此教师需要从培养学生乐感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结合理论与实践,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音乐的情感、节奏以及内涵,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在强化学生感官感受的基础上实现文化传承。因此,初中音乐教师需要探索高效的培养学生乐感的方法。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价值

随着我国对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素质教育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好,音乐课程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很多学校都已经意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并且主动开设并创新音乐教学,建设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音乐。乐感是音乐教学中非常关键的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学生的乐感培养是直接影响音乐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乐感的培养,主要有以下价值。

首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音乐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涉及内容丰富且复杂,培养学生乐感最为基本的条件就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深入学习和训练,以有效培养学生乐感[1]。由此可见,在培养学生乐感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接受音乐理論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这样才能使音乐基础能力逐渐得到提高。例如教师在讲解乐器时需要介绍其结构、发声的主要原理等基础知识,学生掌握之后再展开训练,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提高基础能力。

其次,有利于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提升。乐感培养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魅力,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主题,有利于达到塑造学生审美意识的作用。

此外,有效的乐感培养还能够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在提升学生想象力方面具有显著意义。由此可见,初中音乐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感,不断强化教学效果。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措施

培养乐感是音乐教学中的主要目标之一,具体可以通过听觉与视觉结合、视唱练耳活动、渗透乐理知识等多元化措施来进行,以激活学生的音乐思维,使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获得丰富体验,奠定扎实的乐感培养基础。

(一)听觉与视觉结合

听音乐是一种非常享受的感官体验,学生的感官可以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受到刺激,从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及其美妙之处。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时,可以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考虑,设计并应用相关的活动,将学生置于合适的音乐氛围中,强化学生的视听感受,使学生感受创作者在音乐中表现出的情感以及心态,然后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把握音乐作品的整体意境,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一般情况下,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需求出发,以灵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乐感。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与音乐有关的视频,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的停顿、转折等关键点,促使学生从音域、音调以及节奏等方面感知音乐塑造的意境,进而提升学生乐感。此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欣赏和品鉴不同类型与风格的音乐作品,组织鉴赏、分析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的魅力以及不同音乐所具有的特点,使学生的乐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培养和提升。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时,教师可以加强听觉与视觉的结合。

(二)设计视唱练耳活动

视唱练耳是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视唱训练和听觉训练两个方面,且一般需要从小开始对学生进行听觉训练,但是大多数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都缺少这个条件;如果学生在学习之前接受过音乐教育,那么学生的听觉能力就会比较好。因此,越早接触音乐,对于学生乐感的培养越是有利,而听觉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提高。此外,初中音乐教学中还需要重视模仿演唱的训练,即强化视唱训练。视唱与听觉训练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借助于专业、有效的视唱训练,学生的听觉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可以由浅入深地在教学中进行视唱练耳训练。

首先,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与视唱相比,节奏的掌握难度相对偏低,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掌握了常见的节奏类型,便于通过节拍对节奏类型进行准确分辨[2]。其次,在单音演唱准确的基础上过渡到音乐的旋律。在学习音乐知识时,学生不仅需要学会听音乐,还要学会演唱,二者不可或缺。教师可以从唱准音阶的训练开始,然后逐渐进行级进、跳进以及模进训练,促使学生通过学习多变的音阶掌握音准。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听辨单音的基础上学习并巩固音准以及音高,然后进行视唱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音准掌握效果。最后,重视体态律动教学。好动是初中学生较为明显的特点,如果学习的节奏难度较高,教师就可以从体态律动方面着手,然后进行演唱训练,这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使其感到学习音乐节奏比较容易,并且能够以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如果学生的乐感不强,那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体态律动的方式表现音乐情感和主题,从而逐渐提高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

视唱训练中,学生要从每一首新的音乐、新的曲谱开始,做好每一个动作,保证动作到位,即学生要有听辨音准、泛音以及节奏的能力,保证听辨的精确性以及完美性,如果出现错误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学生在演唱旋律时要注意乐句的整体性,了解旋律中所包含的音节之间的关联,不能孤立存在。可见,视唱练耳活动涉及的内容广泛、复杂,要想高质量地掌握相关的能力和技巧,需要循序渐进且长期坚持训练。

(三)渗透乐理知识

初中音乐教学与文化课程教学相似的一点就是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打好基础,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好音乐作品的内涵以及节奏。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作为切入点来落实乐感培养教学活动。教师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方法,将学生的乐感培养和提升作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感受音乐的情感以及内涵,以强化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传统教学主要是学生跟着教师唱,然后学生合唱,这样的方法虽然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率,但是学生的乐感培养效果难以保证。学生不仅需要通过音乐教学学会唱歌,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然后与实践结合,将节奏和旋律进行充分结合,以便有效培养乐感[3]。基于此,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教学:首先,讲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的生活经历以及作品的风格等;其次,播放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在聆聽过程中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变化和内涵;最后,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情感来源。通过以上流程的学习,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情感变化、表达技巧等知识就能掌握得更加扎实,而且能够理解音乐的情感来源以及变化等是通过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来呈现的,具有快慢、强弱交替变化的特点,这样学生的乐感培养效果就会越来越好,教学目标也更容易实现。

(四)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乐感主要指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能够迅速感知且分辨出其中的情感以及思想,并且能够从自身的知识、经历等角度出发进一步解读、领悟音乐。初中音乐教学的重点集中在理论知识以及技能两个方面,但实际上这个阶段的音乐教学与专业教学有很大区别,教师更应该重视音乐氛围的建设、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等,使学生在学习中更为深刻地感悟音乐作品,并且达到提升乐感的教学目的。初中音乐教师在营造氛围时要以教学内容为核心,以学生的音乐能力为基础,借助多媒体技术、情境表演、示范演唱、集体合唱等措施,引导学生进入营造的氛围中,认真感受音乐。在利用音乐营造氛围时,教师还需要注意拓展教学内容,包括创作者的情况、同一创作者的其他作品等,借此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与情感的理解,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乐感。

(五)加强乐感训练

培养乐感是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关键一环,但是乐感培养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并且需要考虑学生不同的年龄、生活经历等因素引起的音乐理解能力的不同,据此设计科学的乐感培养措施。对此,教师要从长计议,做好培养乐感的长期规划[4]。目前,初中阶段训练学生乐感常用的措施有演唱歌曲、伴奏等,尤其是在教学中引入乐器,可以增加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便于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加上教师示范乐器的相关操作,便于学生迅速跟进教师的进度,通过亲自操作建立乐感。同时,在演唱歌曲的活动中,反复训练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记忆,提升学生乐感以及音乐素养。一般流程为教师首先播放音乐作品,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认真聆听、合作学习、模仿、深入探究等,逐渐增强练习深度,以保证训练活动持续下去,并且演唱出自己的特色,获得独特的学习体验,从而不断强化乐感。

(六)选择多元化素材

音乐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风格,并且具有独特性,同时音乐的派别和曲风也有着多样化特点,这样在培养学生乐感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使用的素材也就非常丰富,更容易满足教学需求。音乐作品的类型不同,情感的表达手法以及具体方式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确定音乐类型,选择合适的作品,以便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并且从多元化角度加强乐感的培养,既可以借此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标准,又能够使其掌握更多、更专业的音乐表现手法。

(七)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能力

1.培养学生的音乐基本能力。初中音乐教师要重视,从历史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加强基本理论知识教学,逐渐增加学习深度,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教师要从多角度加强对学生音乐基本能力的培养,借此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首先要重视节奏能力培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听风铃声、火车声、风声、钟声等的节奏,并让学生猜一猜是哪种声音;说节奏也是培养学生乐感的基本方式之一,教师要指导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在生活中听过的节奏,不断强化学生的节奏感。其次要加强模仿节奏训练。训练内容主要包括语言节奏模仿训练、动作模仿、语言和动作同时模仿、声音模仿[5]。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音乐的艺术表现力非常突出,其艺术表现形式也具有独特性。音乐表现力的具体呈现主要通过情感、旋律和节奏等因素,便于学生感受音乐,并根据音乐展开想象。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本身所具有的表现力展示作品,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促使学生根据对音乐的感受展开想象,进而发展想象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综合素质,是音乐教学的一项重点内容,而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是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借此培养学生乐感。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音乐有关的实践活动,多观看音乐会、演唱会或者学习一种乐器等;其次,学生要将自身作为音乐作品中的主角,独立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创作音乐,以表达对音乐情感、内涵的理解。这两种方式都能够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科学、多元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音乐作品,在提高学生表现力的基础上提升其乐感。

三、结语

音乐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课程,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要想提升音乐教学水平,教师需要重视基础内容的教学。乐感是音乐教学中的基础内容,也是重点内容,是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关键,拥有良好乐感的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会很高,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乐感,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对此,初中音乐教师可以采取听觉与视觉结合、设计视唱练耳活动、渗透乐理知识、营造良好氛围以及加强训练等措施展开教学,以强化乐感培养效果,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与素养。

参考文献:

[1] 许梦.初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的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4):36.

[2] 喻泓源.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6):30.

[3] 石彬燕.初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10):74.

[4] 岳菲菲.培养音乐乐感,打造活力课堂——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培养的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22(8):47.

[5] 刘晓丽.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乐感与鉴赏能力的培养探索[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1(3):47.

[责任编辑 窦伊沙]

猜你喜欢

乐感初中音乐素质教育
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论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
跳跃的黑白键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