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外作业布置策略探析
2023-05-31罗秋玲
罗秋玲
摘 要:在小学教育体系中,体育学科的地位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体育教学可以较好地提高小学生的身心素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对此小学体育教师不仅要在体育课堂中做好相应的教学工作,还要关注课外作业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文章首先阐述了“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外作业布置的意义,在明确体育课外作业布置原则的基础上,从增添趣味性作业、布置周期性作业、设计“菜单式”作业、设计合作型作业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外作业的布置策略。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体育;课外作业;合作作业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8-0142-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8.047
隨着素质教育、阳光体育等多种理念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全面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优化设计教学内容,致力于提高小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让他们真正爱上体育,形成良好的课下体育运动习惯。“双减”政策全面推行以来,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也迎来了较多机遇,体育教师应充分把握“双减”政策带来的机遇,做好课后体育作业的创新设计,使学生在课下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以优化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外作业布置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提升自己体育弱项
“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教师通过布置课外作业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自己的体育弱项。“双减”政策要求中小学教师降低学生的作业负担,优化学生的作业体验。小学体育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体育课外作业,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在明确自身体育弱项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以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二)强化巩固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在降低学科作业数量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科作业质量。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体育教师需要强化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之间的联系,通过课外作业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优化设计课外作业,使学生在课后时间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实践训练,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综合成效。
(三)引导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小学生正值长身体的阶段,需要通过体育运动来提高身体机能。但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部分小学生在课下更喜欢玩电子游戏,不愿意参与体育运动,这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小学体育教师通过布置高质量的课外作业,可以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能够引导他们在课下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类体育运动中去,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体育课外作业布置原则
(一)因地制宜
小学体育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的时候,应该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这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应做好区域体育资源的调研工作,如民间体育文化、社区体育运动器材、公共运动场地等。在设计体育课外作业的时候,教师需要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作业内容与形式的优化调整,保证最终设计的课外作业可以在实践环境中得到较好的开展,从而提高体育课外作业的综合效果。
(二)因时制宜
小学体育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要关注小学生的课后时间,以提高学科作业的自由度。这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应因时制宜,控制好课外作业的完成时间,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碎片化作业,以增强体育课外作业的弹性,避免体育作业给小学生带来过多的压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小学生对于体育课外作业的兴趣,从而使体育课外作业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
(三)因人而异
小学体育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的时候,还要秉承因人而异的原则,设计有差异化的作业。这是因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不同,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也有明显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使用“一刀切”的作业设计方式,就会导致体育课外作业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现脱节。从这个角度来看,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关注班级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差异,并基于这些差异来进行课外作业的设计,以保证体育作业可以满足各个学生的需求。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外作业布置策略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全面融入“提质减量”的理念,在降低体育课外作业数量的同时,通过各类可行的方式,切实提高体育课外作业的整体质量。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应结合新课标中的相关内容,以及班级学生的实际现状,积极推动课外作业的创新设计,保证体育课外作业可以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发挥预期的作用。
(一)增添趣味性作业,让学生爱上课后体育
小学体育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应该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作业,以改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印象,促使小学生真正爱上课后体育。这就要求教师应做好小学生的调研工作,明确班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看法,并探索他们不喜欢参与课后体育运动的原因,据此进行课后作业的调整。在具体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考虑引入一些体育游戏、民间体育活动等元素,使体育课后作业形式更加丰富。爱玩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教师通过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体育小游戏,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时间积极参与其中,在获得游戏快乐的同时也能够使身体得到较好的锻炼。除此之外,很多地区都有丰富的民间体育活动,这些体育活动也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将其融入课后作业中,以激发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比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跑酷运动”的小游戏,在体育课堂中搭建一些气垫或软垫通道,构建不平衡运动环境,让小学生沿着预先设计好的路线行进,看哪名学生最先到达终点。在课堂教学结束以后,教师可以将这些运动器材放在学校体育馆等场所,并布置课下训练的相关作业。小学生对于这种跑酷运动是比较感兴趣的,同时在课下也会主动到这些场所进行玩耍和训练,从而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跑酷比赛,使学生在课下主动参与这些运动,培养他们的体育运动兴趣。
再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考虑将一些民间体育活动引入课后作业中,使学生在愉快的玩耍环境中增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这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应做好民间体育活动的调研工作,同时还要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层次进行深入分析,保证基于民间体育活动的课后作业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小学体育教师可以考虑引入“丢沙包”的游戏,这个游戏由两名学生拉开十米左右距离,然后一到三名学生站在中间。其中一侧的学生手握沙包向中间扔去,中间的学生既可以躲避沙包,也可以尝试接住沙包。接住沙包得一分,躲避沙包则由对面一侧的学生捡起沙包继续朝中间丢。教师将这类民间体育活动布置为课后作业以后,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
(二)布置周期性作业,让学生提升专项技术
小学体育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可以考虑布置一些周期性作业,以提高学生的专项技术能力。体育运动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够取得预期效果,但很多小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导致学生的专项技术能力比较有限,这不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成长与发展。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将部分体育运动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并形成周期性作业。与此同时,小学体育教师还要定期考查学生完成周期性作业的具体现状,以及这类作业对于学生专项体育运动技术的提升情况,便于后续对作业内容与方法进行灵活调整。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在课下逐步养成定期运动的良好习惯,逐渐实现自身身体素质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可以较好地锻炼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
比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设计关于田径运动的周期性作业,引导学生在課后时间锤炼田径运动技能。周期性作业内容主要分为有氧慢跑、田径小游戏、田径小竞赛等。小学生平时可以在社区、公园、操场等环境中,完成有氧慢跑等作业,并且至少需要持续半个小时以上,如此才能够取得较好的锻炼效果。在这之中,体育教师也可以考虑设计一些田径小游戏,让学生在课下将其当成作业,跟其他学生一起参与,以优化田径作业的完成体验。每隔两周左右的时间,体育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进行考核,具体可以通过50米短跑、100米短跑、800米长跑等项目,来考查学生的田径运动成绩。体育教师通过观察多次测试结果,可以明确各学生的田径运动技能水平的变化情况,以此验证周期性作业的实施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还要听取小学生对田径运动周期性作业的反馈情况,结合小学生的负面感知体验进行作业内容与方式的调整,从而使周期性体育课后作业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设计“菜单式”作业,促进学生自主选择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充分降低学生的作业压力,优化学生完成作业的体验水平。但由于身心发展层次不高,各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再加上他们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也有所不同,因此同样的体育课后作业对不同学生产生的压力也有较大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体育教师采取“一刀切”的作业设计模式,就会导致部分学生承担非常高的学习压力。因此体育教师需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后作业设计中的参与度,通过这种方式来显著提高体育课后作业的自由性,使体育课后作业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小学体育教师可以考虑设计“一周体育锻炼计划”的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兴趣爱好,设计每天的体育锻炼内容。体育教师需要规定好每天必须要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比如周一到周五每天一小时,周六、周日每天三小时等。在规定时间的时候,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明确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情况。在当前“双减”政策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其他学科教师需要减少学科作业总量,小学生的课余闲暇时间将会变多,因此小学体育课后作业就有了更多的开展时间。在确定好每天锻炼时间的下限以后,体育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安排每天的体育锻炼计划。教师可以给出一些现成的一周体育锻炼计划,将其整合成为“菜单式”作业,让学生每天从中挑选最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内容即可。小学生也可以结合自身兴趣增加一些“菜单式”作业之外的体育锻炼内容,但需要先征得教师的同意。这样,小学体育课外作业就有了更强的灵活性,也更容易取得预期的作业效果。
(四)设计合作型作业,提升学生团队协作力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层次有限,自我约束能力也不强,因此在课余时间里很难主动完成体育作业。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就可以考虑设计一些合作型作业,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协作,以降低体育课后作业的难度,同时也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切实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学科素质水平。在具体设计合作型作业的时候,教师应该做好学生课后生活环境的调查,保证最终设计的合作型作业在实际环境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在选定作业内容的时候,教师也要重点突出学生的团结互助,在和谐的氛围中促使学生顺利完成学科作业。
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选择那些需要合作的运动项目,如接力跑、两人三足(三人四足)、旱地赛龙舟等。教师可以给定多个合作运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分组,进行项目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进行充分练习以后,需要在下节课中展示练习的成果,并相互分享自己在体育合作作业中的收获与体会,以巩固体育运动技能。除此之外,体育教师也可以考虑设计一些亲子类体育运动合作项目,让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跟家长一起练习,在培育亲子情感的同时也能够优化体育作业氛围,切实提高体育运动技能。
四、结语
“双减”政策对小学体育课外作业的布置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师应结合“双减”政策积极推动体育课外作业的创新设计。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双减”政策的深入了解,明确体育课外作业在“双减”背景下的创新方向。在具体设计体育课外作业的时候,体育教师需要先做好小学生实际情况的调研分析,明确小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据此进行体育课外作业的设计和优化,提高体育作业对小学生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小学体育教师还要推动学科作业的类型与内容的创新,使学生通过学科作业可以得到较好的锻炼,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沈清敏,么祺,梁凤.“双减”背景下体育家庭作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教学,2021(11).
[2] 裴学萍,胡科,谢松林. “双减”背景下课外体育作业的时代意义及实施模式[J]. 体育学刊,2022(3).
[3] 陈启红,李成,张晶,等.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探索与思考[J].体育教学,2022(5).
[4] 邓梓浩.基于“双减”政策下的体育家庭作业模式的探讨[J].小学教学研究,2022(20).
[5] 何执渝.“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作业的实施困境与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22(7).
[责任编辑 李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