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探析

2023-05-30陈东琼张远向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辩证关系

陈东琼 张远向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回溯历史、着眼当前、把握长远,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现实责任感,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作,作出一系列关于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历史文化遗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需要重点把握蕴含其中的四对辩证关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城市改造开发的辩证关系、历史文化遗产古和今的辩证关系、历史文化遗产中和外的辩证关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保护传承历史文化要强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研究阐释能力,更好地发挥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在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声音等方面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關键词]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642(2023)02—0020—05

*本文系2021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泰山‘挑山工展现的精神风貌与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耦合机理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1CPYJ11)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陈东琼,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张远向,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青年工作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1]。这是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我国关于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郑重宣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历来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理念、新战略、新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新方法,推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特别是有效发挥了历史文化遗产在感悟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展示国家形象等方面的正向效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论述,必须重点把握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四对辩证关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城市改造开发的辩证关系、历史文化遗产古和今的辩证关系、历史文化遗产中和外的辩证关系。

一、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历史文化遗产中凝结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美好的情感回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有力见证。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凝聚亿万人民的磅礴伟力,因此需要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凝聚人心的重要功能。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文化支撑。所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一,把握历史文化遗产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是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内在要求。社会发展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领域、各层面、各环节,包括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内容,其中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是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所以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必然要把握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建设的关系。一方面,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建设文化事业中的作用。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既蕴含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智慧,又囊括广大人民群众创新创造的文化精髓因子,要积极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中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精华,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上发挥应有作用。另一方面,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作用,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提升道德情操、树立良好风尚、增强文化自信”[2]。

第二,把握历史文化遗产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核心要义。历史文化遗产既是精神财富,也是物质财富。作为物质财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主要体现在其观光游览功能方面,即供游客学习历史知识、领略人文风光、汲取文化养分,进而转化为经济效益。要加大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力度,深入挖掘其中的旅游元素,充分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VR等技术,打造集旅游、休闲、餐饮、住宿、研学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引领经济绿色发展,增强地区综合实力。同时,“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2],要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以敬畏之心筑牢安全底线,让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永久性、可持续的宝贵旅游资源。

第三,把握历史文化遗产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是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起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契合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然要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要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注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两者不可分离,更不能有所偏颇。如京杭大运河沿线留存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它也是一条贯通我国南北的重要生态廊道,正确处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可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3]。

因此,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需要科学把握历史文化遗产与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力度,守护好先人留下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实现社会发展与文化保护的有机协调,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更好地造福广大人民。

二、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城市改造开发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4]。我国城市数量众多,星罗棋布。各大中小城市中普遍保存着历朝历代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文物古迹,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高度聚集的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益完备;与此同时,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面临严峻考验,也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如部分历史文化遗产不断遭到人为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现状与城市风貌不相匹配、历史文化遗产的修复未能体现地域特征等,既影响历史文化遗产的有序传承,又阻碍城市发展特色的彰显。因此,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采用更多微改造的“绣花”功夫,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城市改造开发的辩证关系。

一是充分认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城市是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相互交织的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明的表现形式,是一个城市历史的见证,也是一个城市的金字招牌,更是城市对外展示良好形象、对内凝聚人民力量的有效载体。城市的综合实力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作支撑,也需要深厚的历史文化作铺垫,离不开历史文化遗产所承载的传承历史文脉的基本功能。我们应本着对中华民族高度负责、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科学解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难题,真正做到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实现城市发展,在城市建设中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二是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规划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是引领城市科学发展、调整产业功能布局、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富有前瞻性的城市规划有利于带动城市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必须正确对待城市开发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保留利用问题。“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5]因此,要做好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的统筹谋划,避免“拆真文物、造假古董”现象,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辐射功能,推动实现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的协调性、匹配性和统一性。

三是协同推进城市开发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并不是刻意阻滞城市的良性发展或减少城市本应承担的现代化服务功能,而是为了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方便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突出城市特色。“要增强城市宜居性,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6]57首先,大力保护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遗迹,以及具有地方、民族或区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在老城改造中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下足“绣花”功夫,提倡“智能+”微改造,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既给城市留下美好的传统记忆,又能方便广大市民的生活,还能让人民记住难忘的乡愁;再次,不搞大拆大建,在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让古老城市焕发新的生机,让现代生活彰显历史底蕴,使历史和现实相得益彰,从而延续城市文脉、凸显城市特色。

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改造開发的辩证关系,必须充分认识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规划城市发展,协同推进城市开发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秉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基本原则,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城市改造升级,最终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双赢的局面。

三、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古和今的辩证关系

坚持古为今用是毛泽东同志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主要原则和重要立场。他讲过,“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7],也就是通过扬弃历史文化遗产来为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毛泽东同志的相关论述为新时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发展毛泽东同志的论述要求,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实际,提出“历史文化遗产古为今用”的命题,积极倡导并科学对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古和今的辩证关系。

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古和今的辩证关系,首先要着力探索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丰厚养料。历史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与育人资源是实现历史文化遗产古为今用的前提和条件。但是,有些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知名度不高、关注度偏低,导致对其科学内涵的挖掘不够全面、开发利用的程度不够深入,不利于新时代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有效利用。要充分发挥文物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和技术优势,进一步摸清并挖掘各类历史文化遗产遗迹的丰富资源,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奠定基础。要激发文物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力度,深入钻研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内涵、精华因子、历史价值和时代意蕴,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创造条件。

其次,要着力推动历史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是基础,关键是针对时代发展、社会需要、人民需求,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切实推动历史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如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积极探索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发展脉络,特别是深入研究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推动黄河文化有机融入沿线城乡融合发展、黄河流域一体发展,突出黄河元素、黄河特色、黄河风格,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优秀传统文化滋养。

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古和今的辩证关系,还要着力推动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历史文化遗产古为今用,最直接、最现实的目的是服务广大人民,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求。历史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资源,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民族历史、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历史文化遗产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有助于我们充分汲取精神养分,提升道德素养,坚定文化自觉。要认真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属性及其当代价值,“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8]。

因此,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古和今的辩证关系,需要着力探索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丰厚养料,着力推动历史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更好地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古为今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四、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中和外的辩证关系

“世界各民族文化互鉴共进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9]文化具有民族特性,也具有世界共性,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造就的丰富历史文化遗产,既是中国独有的宝贵资源,也理应是全世界人民共同享有的精神财富。此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各自的实践中也为全人类创造并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资源。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夯实人类合作的共同思想文化基础,要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打造人类文化命运共同体。

第一,树立各国历史文化遗产一律平等的理念。在国际关系准则中,不论国土面积广少、人口数量多寡、综合实力强弱,各国一律平等,均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延伸到文化领域也是如此,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各民族文化都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为人类文明作出过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思想文化多元激荡、国家利益千差万别、国际格局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我国必须根植文化平等理念,树牢各国历史文化遗产一律平等的观念,以平和的心态、学习的姿态、谦虚的态度对待国外历史文化遗产,虚心学习借鉴各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好机制、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实现各国历史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二,加大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交流力度。文化本身具有开放性,不存在与世隔绝、独善其身的文化。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和外的关系,必须加大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合作交流的力度,既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又博采众长,主动学习借鉴吸收国外文化成果,实现为我所用。我国应主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定期沟通交流机制,共同挖掘歷史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增进文化互信。我国还应着力拓宽交流渠道,深化传统文化、文化遗产、文物古迹等领域的互学互鉴,努力为中外青少年的人文交流搭建平台、创造便利。

第三,拓展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合作深度。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全人类共同行动,人类历史文化的底蕴才会更足,人类发展前进的脚步才会更加有力,人类谋求的和平发展道路才会更加坚实。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中和外的关系,必须拓展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合作深度。一方面,加大中外科研攻关力度,集中先进科技条件,协同合作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提高研究诠释和国际传播能力。另一方面,加大中外历史文化遗产联合保护力度,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特别是对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要联合开发、一体保护、形成合力,如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6]175,扩大历史文化遗产的全球影响力。

因此,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中和外的辩证关系,需要树立各国历史文化遗产一律平等的理念,加大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交流力度,拓展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合作深度,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推动提升各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能力。

五、新时代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基本路径

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是无法替代的宝贵资源。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处理的四对辩证关系深刻论述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新时代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南和行动遵循。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工作是事关民族长远发展、影响国家发展全局的大事要事。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工作显得极为重要。我们要高度重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研究阐释能力,做实做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各项工作。

一是强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要做好历史文化遗产工作,必须做到观念先行,牢固树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履行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主体责任,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政绩的科学观念,不断增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工作摆在改革发展事业的重要位置。同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力,协同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积极将历史文化遗产工作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另外,要合理划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责任,探索建立历史文化遗产工作责任制,加大督查整改力度,不断增强各地和各部门的保护责任意识。

二是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顶层设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仅关系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影响中华民族的文化延续和文明进步。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并不仅仅是一时的事情,更是贯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重大工程。因此,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顶层设计工作,将历史文化遗产工作与社会发展事业一起谋划、一体推进。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政策,全面梳理现有政策情况,该出台的抓紧科学论证、适时出台,该完善的及时进行修改完善,该废止的立即宣布废止,发挥政策的正向激励效应。还要坚持系统观念,在整体与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等方面下功夫,形成完整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体制机制。

三是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历史文化遗产是宝贵的资源,更是国家和人民的资产,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私自占有。制度具有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新形势下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大力探索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更好地发挥制度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源资产保存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历史文化遗产普遍具有形成年代久远、保护难度偏大、不可移动等特点,建立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必须因地制宜,保证其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遵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律。要强化科技支撑,将科技手段运用到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资产管理全过程,逐步建立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大数据库,完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制,严厉打击文物犯罪,实现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的常态化、长效化。

四是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研究阐释能力。我国是文物大国,也是考古大国,长期以来在世界文物保护研究方面占有重要席位,为各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要进一步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研究阐释能力,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决不能闭门造车,要勇于走出国门,加强同各国历史文化研究者的交流,善于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走适合我国国情的保护发展之路。要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培养大学者,吸引真人才,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考古人才队伍,多措并举增强考古人才的历史使命感和工作责任感,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考古学,努力让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厚营养剂和重要助推器。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越是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就越需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也越需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們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的精神要义,特别是准确把握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需要正确处理的四对辩证关系,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之路,充分彰显历史文化遗产在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承续中华民族基因和血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旨趣。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5.

[2]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乘势而上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0-05-13(1).

[3]习近平.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20-11-15(1).

[4]习近平.立足优势 深化改革 勇于开拓 在建设首善之区上不断取得新成绩[N].人民日报,2014-02-27(1).

[5]习近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 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8-10-26(1).

[6]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7]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8]习近平.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 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1-09-16(2).

[9]习近平向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2016-09-21(1).

责任编辑:徐 辛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辩证关系
白族医药传承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中一些辩证关系的处理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语言学习与不同语境的辩证关系
劳动价值与制度价值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
浅谈艺术设计与设计艺术之间的辩证关系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