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影响

2023-05-30张洋洋李铁松李淑芬

绿色财会 2023年1期
关键词:会计管理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

张洋洋 李铁松 李淑芬

摘要:《政府会计制度》自2019年开始执行,旨在通过引入权责发生制、“八要素”核算模式等举措,盘活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增强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水平。本文对《政府会计制度》的应用背景、革新举措及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提升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的落实成效。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 会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引言

事业单位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长期以来其会计核算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现金收支来进行会计核算,这种直观清晰的会计核算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推动了事业单位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事业单位需要更多参与市场经济运行,对会计管理专业化、会计信息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会计核算制度已经不能全面反映事业单位运行的真实成本和绩效水平,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制度是会计制度革新的必然趋势。《政府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方式、资产分类、成本管理、会计预决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革新,从长远来看,政府会计制度能够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建立更加科学的会计管理体制,充分统筹安排优化资源配置。短期内还要顺应会计制度改革浪潮,做好新旧制度衔接,采取有效举措推进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和转换,将政府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实际情况有机结合,尽可能减少和化解新制度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政府会计制度》的革新及意义

(一)引入权责发生制,提升了会计管理水平

政府会计制度并不是完全照搬、照抄标准化企业会计管理模式,而是在原有各项会计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在保留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引入权责发生制,搭建起“双基础、双报告”的会计制度。权责发生制丰富和完善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功能,决算报告仍以收付实现制为准进行编制,有利于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财务报告则以权责发生制为准进行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地反映出事业单位财务运行状况,两种核算模式相互补充,提升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预算管理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政府会计制度》全面确立了“实提”折旧和摊销,尤其规范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这有利于客观真实反映资产价值,更有利于推进政府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大幅度提升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可靠性。

(二)创建“八要素”核算模式,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政府会计制度》突破了长期以来单一预算会计体系,提升了财务会计地位,明确提出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两部分组成,确定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不同会计要素。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为预算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为财务会计要素。通过规定不同的要素,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相互分离,避免在改革中形成预算会计核算模式继续主导的局面,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功能。为避免两种核算模式过渡分离,政府会计制度从两个方面使两者仍然保持着内在的联系,一是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采取“平行记账”的方法;二是要求财务会计的净资产要素与预算会计的预算结余要素保持衔接。这种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新模式,解决了长期以来事业单位会计功能不清、财务会计功能薄弱的弊病,为编制权责发生制的综合财务报告提供了核算基础。“八要素”核算模式可以全面照顾财务会计核算和预算会计核算要求,使这两种核算更加充分地提供全面、及时的财务会计信息和预算会计信息,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三)统一的核算标准和报告制度,健全了中国特色公共财政体系

《政府会计制度》整合了不同行业行政事业单位的制度规范,引入权责发生制、改进预算会计功能、提升财务会计功能、整合基建会计核算,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保证了国家财政体系内主体相同或者类似业务及同一事项适用会计制度的一致性。从法规制度层面保证了会计核算基础的规范统一,提升了绩效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了各类会计信息的整合通用性,便于信息数据的汇总与共享,提升了预算编制规范性,也满足了财政决算管理需求,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科学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二、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存在的挑战

(一)观念转变的挑战

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滞后性非常明显,执行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相对普遍,观念的转变是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面临的首要挑战。首先,《政府会计制度》虽然是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专业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但是会计管理工作离不开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从目前看,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异常重视,但是其他部门协同性不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其次,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能够知晓《政府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及基本内容,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吃老本”现象突出,习惯性地用旧制度理念来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学习不透彻、执行不彻底、业务知识亟需扩充和完善,增加了政府会计制度实际操作难度[1];最后,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对政府会计制度重视程度不够,会计管理工作关乎到整个单位的资金利用率、资产负债等各方面信息,事业单位领导班子虽然不直接参与会计管理工作,但是应转变思想,做好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顶层设计。

(二)业务革新的挑战

从收付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从五要素到八要素,《政府會计制度》执行是对会计管理业务的挑战。

1.会计核算方法亟需改进。事业单位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政府会计制度对财政拨款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尤其是删除了部分严格性条款,利用其他可控性内容替换,赋予了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一定自主权。但受传统财务核算方式的影响,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多以规章制度为执行标准,忽视了经济活动的实际含义,必须尽快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会计核算方法,并在实际执行中不断进行实时调整。同时,在确定财务项目核算取数基础上要严格贯彻政府会计制度的财务和预算双重管理模式,一个经济活动分别在预算和财务中记录两次,财务人员在考虑实际支出的情况下,还要对支出时间进行预测,要结合多种情况记录经济活动内容和发生时间,如果不能确定取数基础,则会造成会计管理活动混乱。

2.会计核算内容规范性不足。政府会计制度建立的平行记账模式,一级科目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加起来就有100多个,这对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运用熟练程度、核算内容的精准性以及与各单位实际情况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来看,由于对权责发生制的理解不够,致使在会计科目运用中出现差错,比如费用类科目中包含业务管理费和单位活动费,财务人员在核算时会出现随意分类或者直接不予分类的情况。再如财务人员对功能科目和经济科目理解不够透彻、执行不够规范,相较原来的核算规则,预算会计核算在完成记录后,还增加了选择功能科目和经济科目,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混淆比较普遍[2]。

(三)制度配套的挑战

《政府会计制度》力求通过财务制度改革,推动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让事业单位决策更加科学化,助力事业单位发展。但是会计制度并非完全独立,虽然专业性强,但是需要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领域和部门的支撑,要想更好執行政府会计制度,相关配套制度必须进行完善。

1.支撑会计管理的信息数据对接不准。准确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对会计管理涉及的各类信息数据依赖性非常高。但是事业单位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同类经济数据没有统一口径;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不充分;应革新现有财务软件以适应政府会计制度的新要求。

2.资产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政府会计制度首次引入权责发生制,最大的影响之一就是扩大了资产负债的核算范围。但是随之而来便是资产负债计算模式的改变,对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资产明细不明确、不及时的问题,造成资产总账金额与明细账金额不对应。在流动资产管理方面,事业单位存在长期挂账的往来款未处理情况,自身资产状况掌握不够准确。

三、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加强会计管理的建议

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趋势不可逆转,在面对观念转变、业务革新以及制度配套带来的挑战和风险,本文在综合分析制度执行背景和事业单位面临挑战基础上,对新时代、新形势、新制度下加强会计管理提出对策建议。

(一)自上而下革新会计管理观念

一项制度能够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需要管理者、执行者以及参与者的相互配合,其中管理者的重视是基础、执行者的专业是关键、参与者的配合是保障。首先,在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时,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必须改变旧的会计管理观念,要善于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主动推动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应用政府会计制度,为财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树立榜样,重视财会人才培养,加强专业性建设;其次,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当通过培训等多种方式增强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政府会计制度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增强会计业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财务人员应主动学习提高会计专业能力,全面系统学习政府会计制度,尽快将政府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了然于心;第三,以政府会计制度视角重新审视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也应进一步提高认识,摒弃会计管理工作只与财务部门有关的陈旧观念,积极参与政府会计制度执行贯彻工作,做好配合工作。

(二)健全完善标准化的会计核算体系

健全标准化的会计核算体系是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核心,只有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会计核算方法和核算内容两方面入手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才能将政府会计制度落到实处。首先,要强化预算执行和调整。对于事业来说,应进一步明确资金用途,严格执行会计预算,同时以预算会计数据确认项目核算取数基础,在预算无法支出或超出预算时,应及时向上级报备,调整预算计划,进而提高单位内部资金流动性,避免财政资金长期闲置或支付时间过于集中;其次,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政府会计制度要求财务会计既要适度分离又要有序衔接,这就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应当深入了解单位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通过经济分类和设置科目编号等方法,深入理解平行记账的基本原则,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之间的有效衔接。第三,通过了解现实存在的经费管理制度或者报销方案等情况,做好会计业务梳理工作,优化财务工作流程,适时增减会计核算量,提高会计核算效率。在会计管理上要保障权责发生制基础作用的发挥,从而提高数据的精准度水平;最后,要强化收支核算。从事业单位收入来看,财政拨款以及教育收入较为固定,但是科研业务收入则需要倍加关注。从会计管理角度,并不是所有的收入都要纳入预算管理,应着重分析科研收入的资金性质,将资金收入予以细化区分。从事业单位支出来看,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两者在实际操作中必然会遇到项目资金支出在预算会计列示支出数与财务会计列示费用数不一致的情况,必须在财务管理系统中将费用类、资产类以及负责类等科目进行有序关联。

(三)加强会计管理配套制度的顶层设计

在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时,事业单位在会计管理方面配套制度集中在会计核算信息化体系以及固定资产管理两个方面。一是会计管理系统不能仅关联财务部门自身业务,应在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设备管理等系统同步介入财务部门的预算以及财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自动提取。同时,由于政府会计制度下一笔经济业务经常要做两套分录,而且各类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项目更新量很大,因此,需要结合自身业务实际情况进一步增强财务管理软件的功能;二是做好辅助工作,有效落实以折旧方式核算固定资产。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应主动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应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化监测资产动向,根据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逐步清理、核实并归类相关资产数据。会计管理部门则需要督促会计人员关注固定资产采购、清查以及处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出折旧、权益等具体信息,提升事业单位资产使用效率。

四、结束语

《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焕然一新。虽然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种种不适应性,但是还要掌握《政府会计制度》的革新原则和目的,结合事业单位自身实际情况,将会计管理工作融入事业单位整体管理工作之中,逐步优化会计管理体系,推动制度落实和事业单位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婕.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纳税,2020,14(9-11).

[2]温文静.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现状研究[J].商讯,2021,8(24-25).

责任编辑:田国双

猜你喜欢

会计管理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以政府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政府会计制度》模拟测试探究
《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问题及改进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互联网+”对会计领域影响思考(2)
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