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本位”语文能力提升策略探索

2023-05-30许添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1期
关键词:学生本位破局基础

许添

[摘    要]在呼吁有效教学的今天,我们找寻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策略,要询错归因,按图索骥,以学生为本位,进行成因分析。教师引领需要有对象意识,不说大问题、不讲空问题、减少问题的歧义性,力求问题的思考方向准确,合情而合理。同时固本强基,重视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打破知识学习边界,整合夯基,融会贯通,将学习重点落实,将拓展延伸切实,提倡学生拥有破局意识,鼓励学生独立发现。

[关键词]语文;能力;学生;本位;基础;破局;意识

有效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知识能力上有提升,在过程方法上有形成,在情感思想上有启迪,在学习习惯上有改进。追求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必须符合社会培养人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认识、探究、合作、创新,促进学生智慧品质、精神体格等方面的成长和发展,语文能力的提升不止于教师对课堂预设把握,更在于我们鼓励学生发现;而要让学生拥有一双慧眼,则需加强学生的能力基础培养,鼓励学生拥有破局意识。将任务的引导摆脱教师发现、学生整理的死循环,变成学生发现、共同整理并总结。

一、注重情境设计的准确性

窦桂梅在《学校教育者的写作究竟是为了什么》中说道:“语文教学不能仅仅以教师的设计为准,依据众人打磨出来的、可以照本宣科的‘标本’式设计去教学,而是要由学科本位到学生本位,通过主动学习,走向语文立人的目的。”提升教学效率,不仅要注重课堂本身的构成,更要注重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无论是设计情境,还是问题激发都要将合理性、准确性作为评价标准。

(一)问题归因:大、空、歧义

观摩2020年江苏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师问学生如果将孔子的四位徒弟放在国家哪个部门比较合适,为什么?从串联文章的角度来看,提问新颖,激发了学生对课堂的思考,并且能够活用政治知识,从人物的言语中对人物的能力进行品评,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品鉴素养。于是,在学习了公开课后,我也同样在自己班上做实践,希望能够学习这种解读模式,进而探索这类诸子散文的教法。

然而在實践中却暴露出两个问题:第一,学生讲不清楚各部的职能,在问题探索中,学生将子路放在国防部,但讲不清国防部与子路的“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的联系。第二,学生做不出部门的选择,在遇到曾皙时,讲不清楚曾皙应该适用于哪个部门,甚至有学生觉得曾皙根本不应该在国家部门里面工作,而是适合做隐士,更有甚者调侃适合做素质教育的教师。于是,语文课堂一下子“沸腾了”,并没有优质课设计中学生精准的回答,而是在课堂内生发了“多余的枝丫”。学生的选择判断不正确?也许并不完全是,我反思课堂,认为是情境设计和生活实际出现了偏差。讨论看似热闹,但是价值意义不大,公开课的设计到了我的课堂就成了神秘的诗与远方?

课下继续和学生讨论,发现这个教学设计令学生产生三个疑惑:第一,学生的政治知识虽然有限,但是基本的国家部门职能还是能够说清楚的,从这四位孔子弟子出发,通过他们说的话能够得出答案,但是其实两者联系并不是很紧密,毕竟现代部门的职能和孔子时代的距离非常大,而且也更加复杂;第二,即便能够说出部门,但是对四位弟子的具体职位还存在分歧,如,公西华,如果放在古代肯定选礼部,但是放在现代,是否可以用教育部代替就非常困惑,在教育部中哪个职位与公西华相当又很难界定,如果把他放在外交部,外交部要讲礼仪固然不错,可是公西华还负责宗庙之事,又与外交职能不搭边;第三,曾皙的话其实是理想追求,是在乱世中对平凡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哪个部门的问题并不接边。

“拿来主义”送来了“真问题”。问题情境设计大而空,缺少生活实际的联系,在讨论中让学生对于问题的合理性产生了思辨,进而产生了歧义性理解。

(二)设计落实:针对、合理、合情

产生这样多的疑惑,与照本宣科采用打磨过的情境设计,却忽略了其中存在着衍生误差。学生产生多样的理解,甚至是推翻式的,是因为这个设计为了情境而忽略了事实差异。虽然对串联课文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讨论中却横生枝节,让课堂重点从理解孔子所赞成的思想逐渐偏离到他们适合什么岗位上,且争论不休。这样的课堂非常热闹,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得到了体现,但是对理解课文,把握难点和重点作用并不大。所以课堂设计要以学生为本位,不能照本宣科、教条主义,提升设计的准确,就必须从现有学生角度出发。

随后,我修改了这个问题当回家作业:“你作为鲁国的士大夫,想推荐孔子的四个弟子在鲁国出仕,你觉得他们适合在哪个岗位上发挥才能?”这个设计相对于国家部门而言,比较贴近事实,理解上不会产生职能混淆,学生反馈说写起来比上课时的思考顺多了。即使面对曾皙的理想之言,因为从鲁国士大夫的角度推荐,情境放在了古代,那么儒家隐者出仕为官也是符合当时社会真实情况的,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曾皙的话语才有了令人警醒的力量,符合当时人物对话心境。

优秀版本固然是学习的对象,但是教学不能拘泥于浅近的模仿,而需要提升“针对性”,增加精准性,使之合理而合情。由问题导向再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出发点就在于问题能够将学生进行“点醒式”引导。而这类引导是随着学生的变化而变化的。根据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把解读作品放在作品本身还有它和读者、世界、作者的联系,所以,教学中对于学生和背景时代的研究当然不可忽略。

二、注重学生能力基础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磨炼知识思考力、语言鉴赏力、思维逻辑力,综合能力才能够不断提高。学生解读出现偏差、不理解的原因也许并不在“当场读不懂”,而在于基础能力的薄弱,限制了他在现场的发挥。判断错误的背后,不可以用粗心一笔带过,而要寻找其中的蛛丝马迹,理顺理解思路,补充理解的盲点。而盲点的产生,与基础知识的积累广度不足与构建深度不够息息相关。追求语文教学效率,要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提升,因为基础能力是形成准确逻辑思维的重要因素。

(一)无法贯通的窘迫

2022年苏锡常语文一模试卷诗歌鉴赏《雪中寄李知诲判官》“入户便从风起后,照窗翻似月明时。”选项D“起风后,诗人回到屋内,发现庭中积雪反射月光,映得窗户很明亮”理解错误。当时班级52人有23人错误,令我很疑惑。我问,这联不可能是实景,为何会选择错误?学生回答也考虑过,但因为不知道“翻似”的意思,所以跳过了阅读发现没毛病。问题的背后在教授,平时经常强调意象的解读,忽略诗歌意思整体的理解。其实,学生在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就有“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的遇见,但是因为课堂中特别重视意象和主题思想的解读,而忽视对诗句意思的整体疏通,造成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知识树”上没有诗歌文词意思的积累,故而造成了失分。在理解诗词语境时,理解存在偏差的罪魁之一就是基础词语理解的忽视。“翻似”的意思是“反倒成了”,学会了非常容易,但是如果不知道,就很难精准地把握诗句的虚实。

在教授诗词的时候,不能局限在对于诗词情感思想的理解,停留在炼词炼句的框框,而要从诗词的精确理解开始审视、重温。知识并不是块状体现的,而是呈现交互性。知识点的延伸迁移,不应该局限在某些主体知识板块内,而应该灵活机动。2022年新高考卷1卷中第19题改成了成语填空,由从前的选择题变成非选择题,就体现了注重学生积累自觉性的理念。解读诗歌能力、成语连句能力看似很难,看似很新,实际上都是基础能力,而这恰恰是课堂的最基本任务。

窘迫来源于学习缺少融会贯通。思维固定在板块,就无法打破知识的界限;思想固定在板块,就无法打破认知的界限。

(二)整合夯基的蜕变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热爱文字、乐于书写”,在“唤醒教育生命的另一种乐趣”。思维品质的蜕变,在于我们平时对于基础知识的重视,并注重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力图从另一种角度,作总结与延伸。

虽说知识是琐碎的,但将其在课堂上整合,又别有一番乐趣。开心地与学生对“床前明月光”的“床”到底是什么进行热切讨论;《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随意”是“很随意嘛”的玩味鉴赏;学习成语的时候《生僻字》歌曲的导入等。教师将诗歌、成语学习形成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活动起来,进而在理解鉴赏的道路上“博学而笃行”,这或许就是“浅出深入”吧。

我们不能光想着追求效率的“高”,更要俯下身子看看基础的“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告诉我们,自我实现需要由低到高可以分为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创造需要。人人都想成为一匹逆袭的黑马,要取得成绩,这背后必须扎实基础能力,将语文学在细处、学在出处,学透学彻,方能提升。而我们的课堂设计,离不开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就必须在理解深透上下功夫,能知从哪里来,能讲到哪里去。

三、注重学生破局意识的建立

新学期伊始,总会有学生提出“老师你上的课和我原来老师不一样”。教书本无定法,我并不关心学生对现在、原来老师的好坏评价,而是特想了解原来老师到底是怎么上的和上完以后学生的理解反馈和作业反馈效果。我在此基础上可有学习、改进和补充,对于我反思课堂、提升教学水平很有裨益。教师首先需要有破局意识,而不能固执己见,走向文人相轻的恶循环。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引导学生跳出学习的“圆圈”,走向更广阔的大千世界,兼收并蓄,有容乃大。

(一)从单一到多元学习

学生了解了传统上课的方法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提炼拓展,更为实效。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按照传统,从小说三要素出发,在理解人物“文革”时代遭受苦难的背景后,转向对老王人物性格的分析,进而斟酌重点语句理解“幸运的人”对“不幸的人”的愧怍的原因,引出中心思想的探索。

在按部就班教授课文《老王》后,我没有结束,而是采用对比学习法,继续布置阅读课外读物《十位名师教〈老王〉》,希望学生发现多位名师在教学内容侧重、教学方法开拓的不同之处,与学生“共同寻找教育的起点与终点”,让教学拥有更多的启迪,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视界,在45分钟的课堂之外温故而知新。学生在阅读后通过写作反馈,认为我上的课浅显易懂、思路很顺,论断式比较多,利于实战;而专家的课堂更为妙趣横生,在文章开掘的深度上更为广阔,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环环相扣,加强了思考的引导。十篇看下来,竟然有那么多的角度可以发掘,这比较大开眼界。由此可见,要让课堂拥有生命力,教师必须思考如何打开学生的固有学习,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力更为生态地生长。课堂效率的提升,必须让课堂的单一转向多元,鼓励学生学习发现。

可尝试探索发现,破局并非容易。在小说《哦,香雪》的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品鉴香雪的归途,从中看到乡民淳朴情感的温暖。如此引导固然是有效的,但是存在思路固化,这种固化不是僵化,而是在课堂交流下有所获得都是共通的内容,并不能形成发现解读,反而会让学生在解读过程中产生疲劳。换成韩少功的《我心归去》,也依然能够这样得出差不多的结论,大同小异而已。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研究的今天,我们会发现几乎每一篇部编版的文章都有教师论文不断涌现,而且议论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以《哦,香雪》為例,可以看到从情感语气、叹词的角度来解读的,也可以看到从意象铅笔盒,甚至是“北京话”“辟邪”来解读的,令人耳目一新。故而希望学生在课堂中不断发现,并不是一个较高的要求,而是探索教授角度的问题,也就是给学生一双善于破局的眼睛。

(二)从联想到创新发现

放手学生解读,鼓励哪怕一点儿发现。在上李煜《虞美人》时,讲到第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反常之处,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发现,在《琵琶行》中是学习过春花秋月的,“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中美景“春花秋月”就很相似,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悲伤。“何时了”,说明不知道什么是时间,说明了时间上的重叠;往事知多少,不知道有多少往事,说明了人事的重叠。人在空间时间的记忆交错中回忆日渐繁复,却不是越过越简单,与后面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照应。这篇文章我上了多年,却从没有从“繁”这个角度来讲过《虞美人》,这不禁让我觉得这很有意思,又很有意义。于是,我不再想着这堂课的任务,而是鼓励学生翻开书本,仔细搜寻像《虞美人》这样的繁笔照应是否还有其他诗词佐证。学生不断发现,《声声慢》同样是写愁,繁笔表现的手法真是各有千秋,李清照是用叠词来表现的;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也同样是堆叠山水的繁。我想这样的发现,虽然在解读诗词时仅是一角,但是很有价值的。

课堂不应当在旧有的知识圈内进行不断重复,而应该将解读放在重要的位置,尝试着在课堂中将任务群预设,变成发现任务,解决任务,这才是“以生为本”。注重课堂效益的提升,可将学生的有价值的有趣味的发现进行归纳整理并设计作业。如《祝福》中祥林嫂的不幸总是发生在春天,进而她就成了“没有春天的女人”;再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赤壁赋》等作品,都发生在别人都已沉睡的夜晚,于是,他便成了“夜行者坡哥”等等。形成多篇阅读发现成果,提升学生读书的破局意识,展现出更加鲜度的理解创造。

莫要让学生在学习上变成“引颈”“鼓腮”呆头式“看客”,沦为学习的“龙套”,教书要多看一点儿学生,设计要多想一点儿学生,提升不仅在课堂功夫,更在课外功夫,不仅在教师能力,更在学生能力。赋予学生慧眼发现,基础能力不可不牢固;课堂任务的最佳贯彻,必然要在传统之上升华、细节中孕育。

参考文献:

[1]颜莹主编.我与教育写作[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1.

[2]颜莹主编.我与教育写作[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1.

[3]魏本亚主编.十位名师教《老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4]魏本亚主编.十位名师教《老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5]朱永通.教育的细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学生本位破局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破局“出货难”
“数”中寻机,借势破局
破局
认清自己 创新破局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生本位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新版译林英语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