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显晦相间与悲情在曲折中的深化

2023-05-28张鹏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5期
关键词:项脊轩志悲情

摘要:立足于文章学解读,《项脊轩志》在表情达意上具有显晦相间的特征,作为文章交织共融存在的喜与悲两种情感要素在显隐相间的行文技法演进中,又呈现出悲情在曲折中深化的特点。在《项脊轩志》文章学解读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当前的文言文文本解读与教学内容择定应该纳入文章学视角,从而借助文章沟通文言与文学文化、打通作者创作与读者阅读。

关键词:显晦相间 悲情 文章学 《项脊轩志》

张鹏,山东省威海市实验高级中学教师。

当前的古文教学偏重于文言文字词讲解与语法掌握,侧重于文学鉴赏和思想主旨的把握与熏陶,而对文言文中文章这一维度存有一定程度的忽视。所谓文章学,乃是文章写作技法方面的理论,侧重于研究分析古文的体式和表达特点。借助文章学视角,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文章的创作脉络和表达奥秘,窥见文本的别样风景,对于文本解读与文言文教学内容的择定,勾连文言与文化的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文章学的行文技法角度出发,《项脊轩志》在表情达意上就具有显豁与隐晦相间的特点。笔者认为《项脊轩志》所溢于言语之外的“欢愉惨恻之思”是显晦相间的,而作为文章纲目血脉的“多可喜,亦多可悲”的情感线,在交织共融中,也存在着相互的抑制和反拨,从而呈现出悲情在曲折中深化的抒情特点。

一、显晦相间,作者形象在层折中的丰满

《项脊轩志》全文共6段,其中第4段归有光所发表的议论在选入教材时被删去。全文按顺序写了轩之景物、轩之沿革和轩之人事。在写景叙事中或显或隐地表露着作者的心志与情感。

首段所写乃是项脊轩的破败及其改造,项脊轩“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其空间狭小局促;“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房屋年久失修,残破不堪,泥土渗漏,且“雨泽”与“雨水”相比,“泽”更显其漏水量大,而“下注”之“注”字乃是“灌”之意,可见雨天项脊轩漏雨量大且急,更突显其破损严重;并且项脊轩“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光线昏暗。因此,从空间、建筑和采光角度而言,项脊轩都不适合读书居住,但归有光却能在此读书求学,怡然自得。尽管他对项脊轩进行了改造,但也仅仅是“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垣墙周庭,以当南日”。空间狭小逼仄、房屋建材破旧的问题依然还在,“日影反照”也不可能让房间明亮太多,但归有光却认为“室始洞然”,且在“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后,便生出“旧时栏楯,亦遂增胜”的感慨,原因何在?我们知道人的情志状态可以改变对于处境的感觉与认知,所谓“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归有光写此志时,年仅18岁,人生正处于充满理想斗志,奋激勃发之际,故而他“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即使是月满中天的三五之夜,他也没有对自己独居窄轩而心生孤独落寞之感,反而是认为风景“珊珊可爱”。首段,归有光用了诸多评价性语句,如“室始洞然”“亦遂增胜”“珊珊可爱”等,非常显豁鲜明地显露出自己踔厉奋发之情志,一位有志于读书进取的青年形象跃然于眼前。

第二段,归有光写其家族居住环境沿革变化,则相当含蓄隐晦,此段所写的家族隔膜与分崩离析,在其家谱中即有记载,“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自吾祖及诸父而久,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其间。率百人而聚,无一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知礼义者。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诳其父兄:冥冥汶汶,将入于禽兽之归。平时呼召友朋,或费千钱,而岁时荐祭,辄计杪忽。”[1]与之相比,《项脊轩志》在写家族人伦空间的衰败时,则更含蓄隐晦,充满了暗示影射。如以“异爨”写分家,“避言家族之解、亲情之衰,只以效果(分灶)呈现。”[2]而狗之吠叫,“鸡栖于厅”,不写人之纷争,暗喻家族的争斗与礼仪丧失,庭院中由篱到墙的多次变化,以及“往往而是”的小门墙则暗喻家族内部的猜忌隔膜与分崩离析。此段有很多留白,似乎有海明威的冰山艺术特色,对于家族不可避免的落败局面,归有光写得遮掩隐晦。

《项脊轩志》最为世人所称道的,是其关于母亲、祖母的细节描写,通过老妪的转述,我们知道归有光读书的地方,其母亲曾立于兹,似乎母亲从未离开过他而始终给以默默的守护。归有光从老妪口中听到母亲对大姐“儿寒乎?欲食乎?”的细心关爱。而史料记载1505年,归有光大姐淑静生。1506年,归有光生。由此可知,母亲此时已身怀归有光,这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以及母亲去世后长久压抑的孤独感集中爆发,令他哭泣,乃至他的悲痛也引起了老妪的哭泣,孜孜求学之孤寂、母亲离世之伤悲溢于言表。此外,该段中的祖母所言:“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透露着大母对归有光苦读的怜爱与欣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表达着大母的期待与振奋。“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传递着大母的信任与激励。对于送给归有光的这一象笏,大母是“持”来的,“持”字表示手往上托、向上提,显示出大母手持象笏的恭敬谨慎与神圣,它是家族振兴的象征,由此可见大母对归有光读书有成,仕进而光耀门楣的深深期待,但是想到此时自己读书还未曾有任何成效,未来之前途如何还尚不可知,迷茫与焦虑在所难免,似乎对不住祖母的厚望,亲人的寄托爱恋与个人奋斗的艰辛未知,相互交织又对冲,使他悲从中来,不能自已,长号不自禁。所以,该段中的细节描写、语言描写以及归有光个人情感行为姿态的直接正面书写,都以直白显豁的形式显现出凄婉之情。

时过多年,归有光在经历了科考蹭蹬、妻子离世后,又追写了补记。据归有光的其他文章如《请敕命事略》《寒花葬志》《祭外姑文》等所写,其妻子魏氏出身于声名显赫的大家族,嫁到归家后,不曾抱怨归家之清贫,而是“甘淡薄,亲自操持”,并且劝勉归有光:“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归有光《请敕命事略》)。应该说妻子在他艰苦读书求学的路途上给了他很多温暖和精神慰藉,可是归有光在补记中,仅仅用笔简略地提到了妻子“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等事,即使妻子归宁,回来也只是转述小妹对阁子的好奇,对于和妻子共同生活的甜蜜温情的更多细节只字未提,也没有和上文写祖母一样呈现出正面对话,而与妻子相处乃至离世后的情思,也没有以直接的行为情感词加以表达,只是在结尾的时候写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借枇杷树寄寓物是人非的感慨,生離死别的怅惘,自身坎坷遭遇,对妻子的悲痛情感皆深藏背后,含蓄隐晦,意味深长。

从全文的写景、叙事的演变轨迹看,《项脊轩志》在表露作者个人情感上呈现出“显—晦—显—晦”的层折交替,增强了文章的情感审美力度。或显或晦、或明或暗的变动中演绎着家族的荣辱与亲人的悲欢离合,而情感表达的显隐变化乃是创作者的个人选择,体现着作者的情感认知取向,这也使得一位深居窄轩,勤奋苦读,心怀志向,忍辱负重又坎坷多磨的读书人形象丰满起来。

二、悲喜交织,悲情在曲折中的深化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道:“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悲”“喜”两个情感字眼似乎道出了全文叙事的情感指向,但实际上,文章所记叙的诸多家庭日常小事并不是简单化的或悲或喜,而是悲喜具在、悲喜交织,只是随着事件的变化与作者心境的不同,悲与喜的两种情感在力度上出现了强弱变动,从全文的叙事走向和作者内心世界的演变来看,悲情这一要素呈现出在曲折中深化的特点。

归有光远祖归道隆曾经在太仓县项脊泾居住过,归有光以祖居地为书斋名“项脊轩”,且自号“项脊生”,有追念远祖之意,有以振兴门楣的家族传人自许之意。他渴望博取功名,光耀家族。文章首段,归有光面对残破、逼仄、昏暗的项脊轩,不免会有些悲情,但这种陋室之悲,在此时的归有光眼里,几乎可忽略,他只是“稍为修葺”,略加改造,便开启了读书求学之旅,此段读来,那个“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的归有光斗志满满,因为人生的画卷才徐徐展开,肩负着振兴门楣使命的归有光还未曾经历科考的坎坷,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正以自信奋进的姿态迎接未来,故而,在这和美温馨的画面中,个人命运之昂扬砥砺压制着陋室之悲,给人以少年意气风发的喜悦之感。

归有光曾有过显赫的家室,归氏是昆山百年望族。唐代天宝迄于同光,百八十年以文学科考为公卿侍从。归有光曾祖中举后做过成武县知县,其祖母的祖父夏昶,是永乐年间进士,宣德年间官至太仆寺卿。祖父做过山东参政但没有功名,其家族到他的父亲尤其是他这一代,则失去了功名,原有的荣耀日渐暗淡。此时的家族鸡飞狗跳,客逾庖而宴,原有礼仪空间的和谐性被门墙分割拆解,家族破败不堪,分崩离析。而此段家族沿革的凋零描写恰恰紧承在“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后面,而“亦多可悲”的“亦”分明指向的正是此处家族的乱象凋敝。此时,归有光尽管有着读书求学的豪迈,但内在的悲情已不可避免地泛上心头。

尽管母亲爱孩与祖母勉学的细节叙事和家族衰败在同一段落,也紧承着“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但我们并不能简单化地将亲人的离世与爱护的阴阳两隔也视为家族的没落,从而弥漫出悲情,正如詹丹教授所言:“作者恰恰是把母亲和祖母生前的言行作为家族衰败的异质化因素来与之相对抗的。”[3]也就是说,当族人贪鄙诈戾、猜忌隔膜时,在归有光的家庭内部,还有着母亲的温情脉脉、寒暖关怀,有着老妪的善良转述,有着祖母的砥砺鼓舞。在此处,尽管有着“余泣”“令人长号不自禁”的悲伤动容,但这种伤悲之情乃是以亲人的温情与鼓励打底的,其内核是归有光闭门苦读,求学奋进的生命动力,此时的悲情不再是线性的强化,而是出现了内在深层次的昂扬生命力的反拨,于是,归有光发出了议论,他以蜀清和诸葛亮自比,尽管自己也处于败屋中,但是“扬眉瞬目,谓有奇景”。而最后的“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的反问并不是自我解嘲和生不得志,而是对不理解自我的世俗之见的蔑视,洋溢着自信与昂扬,也就是说,归有光内心深处对命运的不屈与斗志在抵消一部分家族没落的悲情力度,此时的悲情受到了个体之志的抑制从而有些弱化。

我们看这样一组数据:23岁,秋,应应天乡试,不就。与魏氏结婚。26岁,秋,应应天乡试,不就。27岁或28岁,发妻魏氏亡故。手植庭前枇杷树。29岁,秋,应应天乡试,不就。30岁,娶安亭望族之女王氏。32岁,魏氏婢女寒花亡。入南京国子监读书。秋,应应天乡试,不就。大约续写《项脊轩志》后半部分时35岁。经历了科考的失败与人生蹉跎,归有光已尝到了人世的辛酸。后文的补记,尽管抒情含蓄内敛,但内在的悲情却极为沉重。妻子与自己共同生活的5年左右时光,应该说会发生很多事情,但归有光所写妻子之事都集中到个人求学与项脊轩这一空间本身。妻子“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体现妻子好学的同时也透露出妻子对我读书求学的理解、支持甚至崇拜,当她回娘家省亲,所谈的也是归有光读书的阁子,从转述小妹的话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妻子在娘家应该不时提到南阁子的各种情状,故而引起小妹的好奇,项脊轩似乎在妻子心中有着重要地位,而实际上是项脊轩中有位她的心上人,爱屋及乌,她给予了孤独落寞求学的归有光以温暖与情感支持,故而妻子死后,归有光室坏不修,又久卧病无聊,精神在妻子离开后陷入颓唐,即使找人又修整了南阁子,其形制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变化,因为睹物思人,在项脊轩的每一角落与细节里,都会想起妻子的音容笑貌,悲戚伤感令他选择逃避,而无论如何逃避,那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已成为妻子另一种存在而深深扎根在归有光的心里。“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求学艰辛的孤高旅程是妻子陪伴的,而今那个给以精神支柱的人不在了,自己的志向也未曾实现,个人身世挫败与亲情挚爱的亡逝,双重打击,让压抑于心的悲情内在的深化了,也正是这种更大力度更痛苦的悲伤,令他悲不堪言,语言已不足表征他深深的伤痛,形成了节制低回的文风,而其背后是不堪言的悲痛。

在对项脊轩及其背后破败的人伦家族空间的修补中,个人奋斗之志屡屡受挫,家人亲情也始终未曾缺席,而陪伴他主要人生旅程的妻子的情感慰藉更让他识别出情感的巨大意义,于是,顺着补记所写的亡妻之事,一条亲人关爱与逝去的亲情脉络串联起来,这条沿着母亲—祖母—妻子的亲情线索,让我们看到了个人之志,向家庭亲情记忆书写的靠拢,在靠拢中,补记中吾妻的亡故所带来的撕心裂肺之悲似乎又上溯而压制了拯救家族衰颓的个人读书之志,于是,悲情在喜与悲的摇摆曲折中进一步走向深化,这也是许多人对此文的情感主旨持悲情说的内在原因。

三、余论

“从文章学的视角看,许多中国古文都能找到其‘表达需要—文体特征—表达特点之间的联系。”[4]这是文本解读的路径依托也是教学内容确定的来源方式。如从文章学中的行文技法这一角度,探究《项脊轩志》,我们发现了其在抒情写意上显晦相间的表达特点,而无论是显是晦,其内在的作为情感脉络的喜悲,则出现了在交织并替的相互作用中走向悲情的深化这样一种情感演进的轨迹。借助文章学的解读,我们得以窥见传统通过细节描写、表现方式、修辞手法等文学鉴赏未曾相遇的文本特色,这也成为可供引入的课堂教学内容。

事实上,从语文学科性质和教学有效性追求出发,我们应该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论中关于文章学的养料,如王水照先生提出的“文章章法、立意、布局、详略、顺逆、离合、虚实、收放、动静、神气、韵味”等内容。单就行文技法而言,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赤壁赋》也有着“乐—悲—喜”的情感演进轨迹,从其文章布局来看,《赤壁赋》却有着颇为繁复的布局,显出过去与未来、现实与虚构、天与地、主与客的交织错杂。研读这些文章学特点,我们就必须深入文言文字词,从而实现言的处理与习得,也必然需分析具体的艺术手法并感悟出作者的情感表达与精神境界,从而承接其文学与文化的维度。此外,中国传统文章学作为一门研究文章写作技法的理论,借助文章学解读文本,是借由作者创作而打通读者阅读,也就是说,搞清了作者是怎么写的,我们其实也就读明白了文本,同时也会习得一定的阅读方法。如《陈情表》作为一种实用文体的“表”,其创作过程不可避免要有强烈的读者意识。于是,“李密创作—晋武帝阅读—师生阅读”这样一组关系就显现了出来,由此看来,文章学解读是打通文言与文学文化、沟通作者创作与读者阅读不可或缺的桥梁与纽带。

参考文献:

[1]归有光.震川先生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孙绍振.归有光《项脊轩志》评点[J].语文建设,2017(11).

[3]詹丹.空间的毁坏与修补——对《项脊轩志》思路的另一种理解[J].语文学习,2015(2).

[4]鄭桂华.文章学:文言文阅读教学价值之考察的第四维[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7(9).

猜你喜欢

项脊轩志悲情
悲情英雄
秦氏的悲情与野心*——乾隆末年一桩离婚案中的底层妇女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反思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
枇杷树:一个不容忽视的意象
论《项脊轩志》的情感把握方法
教授十年悲情寻子:没有爱的教育不算好的教育
《项脊轩志》探微两题
悲情中亦有壮怀——重读《项脊轩志》有感
陈水扁“悲情奔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