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理论下的高中学习情境研究
2023-05-28梁倩
摘要:基于语用学理论,以《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为例,创设了以“婚恋”作为学习情境的教学设计,重点阐述了文学作品主要采用恋爱婚姻情节塑造人物的笔法,并通过学生课堂上的实际反馈动态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锻炼思维方式,形成综合性学科思维体系,培养与提升学生问题思考与解决能力。
关键词:语用学理论 学习情境 婚恋情节 《装在套子里的人》
梁倩,广东省揭西县河婆中学教师。
《装在套子里的人》选入统编版教材第六单元,研读单元学习提示“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1],说明学生需要突破时空的界限,进入真实情境中代入角色理解把握人物形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特别强调“努力培养高中生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以及“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高中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2]所以现今的教学模式不能仅单纯停留在表层的支架式情节或结构梳理上,循规“标准化”解读,更需思考“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学习如何借助优秀小说满足“关注学生情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小说情节依赖矛盾冲突推进,而冲突则依赖于人物。[3]别里科夫的荒诞言行本就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但他竟要与自由可爱的华连卡步入婚姻,这便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矛盾之处。“婚姻”是其中的变数,在“变”与“不变”中贯穿联结了整个故事,所以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应着重关注,而爱情教育是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要求教师应照顾其特殊性,依托爱情题材选文开展情感教育,但不能脱离语文课而变成思想政治课,在教学中把握好“度”。
一、文学作品与“婚恋情节”的不解之缘
两性关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爱情婚姻亦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可普遍循迹于教材和其它文学作品中,其或以“婚恋情节”为主线贯穿,或以副线形式表达。据统计,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共135篇,其中以婚恋题材为主的选文有《氓》《孔雀东南飞》《红楼梦》《声声慢》《边城》等共9篇,以及含婚恋题材的多义性选文《祝福》《锦瑟》《雷雨》等共10篇。爱情选文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必然要求,具体体现在品格完善和价值导向两方面,其对学生有更高的价值培养要求。渴望爱人与渴望被爱是人的本能,学生对两性关系的好奇与关注需要有正确价值引领,以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4]所以,教师需依托课内教材帮助学生巩固文学基础,学习不同类型、体裁、主题婚恋题材选文,提升语言文学能力和审美能力。
其次,素养本位的教学理念要求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要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课外可采取“1+x”办法,变“局促的课堂”为“辽阔的课堂”,引导学生内心深处的触角向四处去探究、吸纳和交流。古今中外不乏婚恋题材的文学作品,其中推荐高中生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中就有如下这些,例阅读钱钟书的《围城》,理解“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借助《红楼梦》体味讲究门当户对社会下的“棒打鸳鸯”婚姻苦事;通过《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牛郎织女》追求“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进步婚姻理想;学习《聊斋志异》婚恋女性的自主、自立,以及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大胆追求爱情,双向奔赴成就千古爱情绝唱等。文学作品中涉及爱情题材文选的多元化阅读,可将学生培养成“文学阅读者”,更好地理解人与社会,熏陶学生的内在心灵,为其提供高尚的人格标准,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为健全人格的养成奠基。
二、语境理论下的学习情境设计特点
在《意义的意义》一书中,马林诺夫斯基率先提出并解释了“语境”,“话语和环境相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5],语境理论从社会情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交集产物“语言”出发,提出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需要在真实情境下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得,强调语境不仅是客观环境,更是知识。从这一角度分析,其从更高的层面解释了知识在情境中建构,不能与情境脉络分离。
情境创设离不开语言交际,语言交际须在特定有效的情境下进行,语言贯通于一切活动与特殊话语情境中。所以,语境理论不仅适用于语言学领域,此外,语境理论也是情境教育理论的上位理论。梳理课标中有关“情境”的重要表述可罗列以下情境化教学模型:
据此,教学中的情境创设须基于具体化的情景语境。教学交际活动前应创设丰富的能让学生浸染其中的情境,且初始阶段需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出发。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建构对学生而言适度的陌生语境,才能帮助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熟悉知识经验以建构起新的语境,真正做到在活的实践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阐发。
三、“婚恋情节”学习情境创设路径和教学实施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化,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孙绍振说:“把文本当中潜在的人文精神分析出来,是语文教师的艰巨任务。”所以教师应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挖掘作品的永恒价值。婚恋题材在文学和教材编排中占有一席之地,面对婚恋题材或含有“婚恋”因素的小说,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注重以小说的三要素进行文本细读,还应注重情感教化育人,基于语境理论给学生创设恰当的真实互动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培养学生螺旋式思维和自主探究精神。
课例实录:
(一)任务驱动1:细读文本,圈点勾画,观“套外人”
1.切题入境:
(1)“装”“套”解析。
(2)“在套子里的人”(板书)思考:“装”改为“钻”或“锁”等,好不好?课文有哪些“套外人”?他们有怎样的形象特点和意义?
学生活动:①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探究文题“装”和“套”的特殊含义,理解区分“套外人”与“套内人”。②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迅速找出文中的“套外人”。
师:汉字是世上最为古老的文字,它记载了我们祖先战胜自然,创造文明的奋斗史。所以溯源学习汉字,不仅利于我们相互间的交流,也便于我们逡巡于文学的殿堂。请各位同学观看PPT上的两个字,看看能不能辨别?(PPT显“装”和“套”小篆字体)
生:看大体的形态,似乎是“装”和“套”。
师:正确!文题选用“装”和“套”字。“装”,造字本义为名词,裹也,束其外曰裝。“套”,造字本义为名词,罩在外面的东西。
生1:将两个字联系起来理解,大致意思指向将人团团包裹住的外物。
生2:那也有可能是意识形态上的禁锢,使得人不能随心所欲。
师:两位同学都很有自己的见解!所以我们可以从文题大概知悉,这个“装”的“套”包括了“有形的套子”和“无形的套子”。那么请同学们跳出思维惯性,带着对特殊的“套”的理解,回到文本当中寻找出相应的“套外人”。
生3:文中的“我”、华连卡和柯瓦连科都是“套外人”,因为这几个人物都自由随性,感觉就是那种我行我素的有个性的青年人。
师:解读文本时,需要养成有理有据地回答问题的习惯,文中有没有依据呢?
生3:有!第11段和第12段中,从描写华连卡骑自行车的神态“涨红了脸,筋疲力尽,可是快活”,以及语言“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得要命!”,可知华连卡是个阳光、热爱生活、向往自由、活泼可爱的女子;第19到34段描写柯瓦连科和主人公的正面交锋里,“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滚!”“尽管报告去吧”“我是正大光明的人”这些语言描写,让我感觉柯瓦连科就像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男子汉一样;而“我”也是和华连卡姐弟归属于同一阵线的人,因为当“我”看到华连卡姐弟骑自行车时,表现出平心静气,且赞同他们“快快活活地玩一阵”。
生4:还有第35段描写主人公别里科夫摔倒的场面,华连卡看到滑稽场面忍不住纵声大笑,也能看出她很开朗、外向,从不在意他人的眼光。
师:大家找的依据都很详细具体。虽然文中并没有对他们的外在衣着有过多的笔墨,但是我们仍可以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体会到他们的自由、奔放,他们似乎和你们这群正值青春美好时期的少年一样,有个性、有主见、敢做敢为,对吧!(PPT显“套外人”形象特点和意义归纳总结)
师板书:“套外人”——华连卡姐弟、“我” 有新思想、向往自由,代表新生進步力量的年轻人
师:那接下来分析“套内人”似乎就更加容易了,我们迁移对比去看,注意圈点勾画文本细节。
师板书:“套内人”——别里科夫(有形+无形) 因循守旧、畏首畏尾,极力维护现行统治的卫道士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板书的标题并没有写“装”,如果换一个字眼,改为“钻”或“锁”等,好不好?
生:不好!“装”含有被动意味,说明不是他自己“爬”进去的,而是被“装”进去的;“钻”似乎是别里科夫主动进入套子;“锁”则抹杀了别里科夫原本愚昧的本质。
师:非常好!“装”既然有被动意味,那到底是谁把别里科夫装进去的呢?或者说谁逼他走进了套子呢?
师:这篇小说反映了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当时担任宗教院检查总长的波贝多诺斯采夫在给沙皇的奏章中说:“在当前这个艰苦的时代,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平息那种头脑不清、濒于疯狂的社会舆论;必须禁止那种人人饶舌的不可名状的街头巷议,以期尽量减少流言蜚语……(以上《契诃夫传》经典片段用PPT呈现)
(播放19世纪末俄国沙皇统治社会现状视频)
生:所以是高压的沙皇专制统治造成的社会沉重压抑气氛,别里科夫既迫于沙皇专制统治的白色恐怖,也依附和自觉维护反动统治,他既是沙皇专制统治的产物和卫道士,也是这种统治之下的受害者。题目的“装”字更能突出反映沙皇专制的罪恶。
(二)任务驱动2:深层思考,联系社会,窥“套内人”
1.角色代入:假如你是一名医生,请给别里科夫写一个病历。
姓名:别里科夫
症状:六神不安、心慌意乱、没精打采、脸色苍白、垂头丧气、怕出乱子。
病因 :现实生活的刺激和惊喜啊;胆怯和憎恶,仇视新生事物。
病源:沙皇专制制度,奴性心理。
危害:辖制了别人,断送了自己的命。
2.婚恋情境:假设你是华连卡姐弟的朋友,从朋友的角度出发,请你帮助华连卡把关婚姻对象,你认为华连卡是否应该嫁给别里科夫?(主观分析)
学生活动:①讨论交流: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并总结讨论结果。②共同探讨: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探究影响两人婚姻的因素,明白这场“闹剧”婚姻必然失败的结局。
生1:我们小组认为华连卡和别里科夫没办法结婚,而且也不建议华连卡嫁给别里科夫。因为从华连卡女性角度来看,她总要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才会和别里科夫在一起,我们都说“始于颜值,忠于人品”“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可别里科夫是个保守的有病的“怪人”,颜值不占优势,而“人品”也只是忠于沙皇专制统治,华连卡则是自由活泼奔放的女子,这两人终究是两个世界的人,根本不适合走在一起。
生2:从两人对待“漫画事件”“骑车事件”等这些来看,也可以知道两个人三观不合、性格各异。
师:很好!所以这个小组的分析结果得出别里科夫在外貌条件和性格特点上都不占优势,那么还有别的内容补充的吗?
生2:我们小组认为他们两人家境太过悬殊了,文中别里科夫只是一个普通的希腊文教师,而华连卡是高官“五等文官”的女儿。俗话说结婚应是“门当户对”,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样才不至于婚后一地柴米油盐和三观不合的鸡飞狗跳。
师:这个小组的研究切入很细,能从家世背景入手分析。但是至今为止,同学们对于结婚最重要的因素好像有点忽略了,也就是“爱”,婚姻的真谛是两个人牵手共同走向同样的目标。
师:张爱玲的散文《爱》中:“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
舒婷的《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PPT呈现)
生:对!我在第六段发现了别里科夫想要和华连卡结婚的原因,他们两人没有爱情加持,主要是他的同事和同事的太太们的怂恿,加上他主观认为华连卡条件优秀和“她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而华连卡对他诚恳亲热,也并非只对他这样,我觉得是她的性格使然,她对任何人都这样,只是华连卡是别里科夫周围长久以来出现的第一个没有唯唯诺诺害怕他的不一样的女子。
师:那别里科夫一开始真的只是因为这些外在原因而冒险选择结婚吗?同学们思考一下,别里科夫还会不会有别的隐藏因素?
生:我知道了!結婚意味着由一个人变为两个人,所有的一切都会发生改变,这是一种变化,既然别里科夫为的不是爱情,那这个“变化”有可能是别里科夫看到华连卡的洒脱和自由,他为了摆脱原来枯燥乏味的生活本质,而想要和华连卡结婚。
师:你说的很好。塞缪尔曾说过,婚姻的成功取决于两个人,而一个人就可以使它失败。所以这场婚姻“闹剧”本就注定了失败。虽然文本里他们并没有成功走向婚姻,但我们不妨设想假如他们真的结婚了,婚后生活也一样不会幸福,因为两人在各个方面都是天差地别,更何况这是一场有“目的”的无爱情的婚姻。
师:我们前面分析了这么多影响两人结婚的因素,那么大家认为哪一个因素起着主要作用呢?
生:如果只从两个人的结婚与否来看,我觉得首先是性格,电视上都有提示不论是“先婚后爱”或是“先爱后婚”,婚姻的维持一定要求两人和谐且并肩前行。
师:究其根本,两人结婚的变数太多,性格三观是影响两人的主要原因,但如果从根本上分析,沙皇专制统治却是决定性原因,他使得别里科夫能辖制全城,有更多的权力,但它也使得别里科夫葬送了婚姻与性命,别里科夫又是受害者。他可恶,也可悲。
师板书:
(三)任务驱动3:对比思考,深化认识,悟身边之“套”
1.假如有一个时光穿梭机,你的身份是华连卡,穿越到了我们21世纪去寻找结婚对象,你会选择谁?又会看到哪些“套子”?以“假如我是华连卡”开头,阐述自己的观点。
生1:假如我是华连卡,我可能会选择律师做我的另一半,因为他能为我保驾护航。但我发现社会上的法律法规也算是一种“套子”,这个“套子”并非消极的,社会上的安定混乱还需要它来维持,所以“套子”虽然有时约束了我们的行为,但是没有它又不行。
生2:假如我是华连卡,来到这个不熟悉的世界,我可能会选择“教师”或“医生”,因为他们比较博学多才,也能给我一定的生活保障。但社会上大部分人对于“教师”“医生”等这类职业都带有一定的偏见,认为他们应该每天勤恳工作付出,日常生活中也应该为人师表、治病救人做好典范,而一旦他们有旅游、跳舞娱乐等这些私人活动,就认为他们不敬业,没有坚守岗位疏于职守,我觉得这是一种思想套子,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这样的思想。
师:从文本学习过渡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其实和华连卡很相似,原本带着敢闯敢为的干劲进入社会,到头来却发现,每一个人都是不自由的个体,我们身上也都带有别里科夫的影子,畏首畏尾,害怕“枪打出头鸟”,曾想要寻求“改变”,但都被现实的骨感打败,最终默认遵循着社会的行为法则“少说话,多做事”。这也让我想起电影《熔炉》女主角的一句台词“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我们最终都必须进入生活圈子,但不必落入俗套怪圈。
(四)作业
1.在理解内容主旨的前提下,再为课文创作一幅配图。(要求新颖、独特、具有创新性)
2.群文阅读推荐,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两汉《上邪》;《诗经》的《氓》和《孔雀东南飞》。
(五)总结
总而言之,创设学习情境是核心素养教育所必须,教师需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为宗旨,精选学习情境内容,选取真实的、生活的情境,融合听、说、读、写、思,连通课内外,使得学生能与之发生生活、经验和情感关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触发学生生命成长需要。婚恋题材作品源于生活,“婚恋”也是每一位学生所必须面对的人生难题,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婚恋选文进行情境创设和文本解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在交际语境中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真正将教师传递的知识转变为学生未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组织.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周宪.文学理论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5]何兆熊,蒋艳梅.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1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