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主题探究与教学模式新解
2023-05-28曹根生
摘要:《装在套子里的人》作为世界小说名篇被选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在别里科夫这一漫画式人物背后,暗藏着对人性自由高度关注的文学主题。文章认为应采用矛盾分析法将小说三要素进行整合,并以群文阅读为抓手,由表层艺术技法深入到小说主旨的解读中,如此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学经典的永恒魅力,取得更为有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装在套子里的人》 主题探究 教学模式
曹根生,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校教师。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著名文学家契诃夫的小说代表作,被选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小说以漫画式的夸张笔法,讲述了古板迂腐的教师别里科夫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在爱情遭到挫折后彻底崩溃,最终在“套子”中抱憾去世的故事。作者借别里科夫这位举止夸张、整日活在“套子”中的人物,强烈控诉了俄国专制统治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与戕害,表达了对人性自由的强烈渴望。
经典再解读的目的,不仅仅是借经典表达对特定社会与历史时期的某些社会问题的看法,而是为了更好地阐释经典深刻内涵中所蕴含的普遍性,从而加深认识经典文本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1]。孙绍振所提出的“矛盾阅读法”,有利于教师将小说三要素进行整合,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表层技法出发,逐步深入到对主旨的独到感悟。此外,为了尽可能消除在经典小说译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文化隔阂,教师应以群文阅读为抓手,引导学生运用所熟知的相关文化语境再次切入文本,从而探掘经典文本中超越时空的价值所在。
一、矛盾分析法对小说三要素的整合
对别里科夫的人物分析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传统教学模式通常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描写语句来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人物贴上相应的性格标签。这种归纳式的解读模式难免显得生硬、流水化,学生只需记住几组描述性格的词语,就可机械地进行套用。此外,归纳式解读需要学生寻找大量文本材料进行支撑,从而导致文中着墨较少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这既使课堂教学显得生硬、模式化,也使培养学生解读文本能力的过程流于表面。小说三要素虽然常作为解读视角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三者间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勾连:环境为人物的活動和事件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背景和存在的空间,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又是通过单个人的行为或(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而最终得以完成的,而单个人的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事件中发展又构成了故事的基本情节[2]。以上三者环环相扣,才能共同搭建起一个完整的文学空间。教师首先应明晰小说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从直观的人物形象出发,分析人物在情节中的关系,并从环境的角度探析人物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而由表及里,逐渐从技法层面深入到小说的主旨内涵,最终培养学生立体分析文本的能力。
就人物而言,主人公别里科夫无疑是小说中最鲜明且另类的存在。作为一名活在套子中的希腊文教师,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即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要穿雨鞋、带雨伞,将自己藏在暖和的棉大衣中;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别里科夫怪异的行为并非凭空而起,而是与政府的告示紧密相关。在别里科夫的观念中,周围只要有不确定的事物,就有越轨的可能,进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才让他觉得可靠,他将这些官方告示结成了一个个“套子”,让自己蜷缩其中,尽管束缚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却也获得了安全感。从文本这些表层出发,教师很容易引导学生建立起对别里科夫的整体感知,但经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时还需向更深处掘进。
在具体的文本分析过程中,孙绍振认为,任何文本都有潜藏于深处的矛盾,阅读教学不能肤浅地停留在文本表层,应该对文本进行深层分析,从而揭示矛盾,解决问题[3]。孙绍振的“矛盾阅读法”,提醒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能仅局限在单一的人物分析中,还应关注与之相关的其他人物或因素,从而为小说三要素间的串联提供了切入的、更为可靠的新视角。
小说中,与别里科夫产生交集的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以叙述者口吻而存在的“我们”,另一类是新来到这座城市的华连卡姐弟。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着别里科夫与华连卡姐弟展开,在经历过“漫画事件”和“自行车事件”后,读者发现,之前别里科夫的做派能辖制全城长达十五年之久,但在华连卡姐弟身上统统失灵,并最终导致自己忧郁而死。教师应该牢牢抓住这一矛盾点,引导学生追问:别里科夫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他为何能辖制全城?而文中的“我们”又为何不进行反抗?从而引导学生将关注的视角转向环境这一更为宽广而稳固的维度。
小说的叙述者“我们”与别里科夫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和别里科夫是同质的人物。别里科夫受环境的影响,不仅担心自身言行会违犯规矩,招致麻烦,也害怕因别人过失遭受牵连。为防止出现“乱子”,他不仅自己谨言慎行,还时刻干涉着他人的生活,从而辖制全城人。他一方面是现实制度的受害者,另一方面也是压迫他人的刽子手。“我们”在别里科夫的监视下受尽苦楚,但当别里科夫提议开除彼得洛夫和叶果洛夫时,“我们”也害怕引火上身,只好对别里科夫让步。“我们”和别里科夫一样,也害怕自身行为与现行秩序相悖,为自己招致麻烦,于是“我们”也深受环境的影响,成为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们”虽然在本质上与别里科夫是同一类人,但相较于别里科夫,“我们”显然没有像别里科夫一样走向极端,“我们”是文本中沉默的大多数。别里科夫是彻头彻尾地活在套子里的人,他是整体环境中凸显的人物,包藏着更多需要我们去分析的东西。
综上,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时,应从文中的矛盾点出发,将小说的三要素进行串联,引导学生从人物的直观感受出发,在具体的情节中发现主人公前后转变的线索和潜在的次要人物,在全面把握人物类型的基础上,思考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从而摆脱以往归纳式教学中的浅表解读。
二、漫画式笔法的典型人物
漫画是“一种通过变形或强调手法使原型、场景的形态及特征变得怪诞或可笑的图画”[4],具体到笔法上,“常常体现为夸张和变形”[5]。对别里科夫这一典型人物,作者抓住其主要外貌和行为特征,用漫画式笔法进行描写:他随身携带的雨伞、手表和铅笔刀,要装在套子中进行保存,脸必须藏在衣领中,出行更是让马车夫支起车篷,好与世隔绝,不受他人影响。总之,只要和他沾边的事物,无一例外都是装在套子中的。漫画式的笔法将别里科夫性格的主要特征进行放大,并给读者以幽默、讽刺之感,但同时也遮蔽了他性格中的不同侧面。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别里科夫这一漫画式人物时,除了要体会漫画式笔法带来的文学表现效果,更应引导学生全面地理解别里科夫。也即,不能仅局限于技法层面夸大后的性格特征,还应该挖掘他更多的性格侧面,从而全方位把握这一人物。
别里科夫一直生活在现有秩序的重压下,他害怕因越轨之举导致灭顶之灾,也担忧自己会无端受到他人牵连,所以他一直谨小慎微,不与任何人来往,几乎成为政治高压环境下的一个代表性符号。他的本意虽只为了保护自己,但无形中对他人生活进行了干涉和压榨,最终成为大家避之不及的人。但随着华连卡姐弟的到来,别里科夫为自己编织的套子竟出现了裂口。他居然产生了和华连卡结婚的念头,允许华连卡进入自己的生活中,这与别里科夫之前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际上也内蕴莫大的矛盾。教师应抓住这一矛盾点,引导学生分析华连卡姐弟与别里科夫的不同之处,从而可探析别里科夫行为发生改变的原因。
于小说所表现的环境而言,华连卡姐弟无疑是异质的存在。他们年轻乐观,无时不在张扬着生命的活力,这与小说中死气沉沉的环境背道而驰。不难想象,就这对姐弟活泼的性格来看,他们的生活势必有许多越轨之处。别里科夫如果和华连卡结婚,华连卡必定会给他招来无穷无尽的“麻烦”。但别里科夫仍动了与华连卡结婚的念头,不仅因为华连卡身上洋溢着青春活力,更因为是第一个对别里科夫“诚恳而亲热的女人”。其实,别里科夫内心深处仍渴望与人交流,他也试图挣脱身上的“套子”,改变自己生命中的常态。
但别里科夫的努力终究是昙花一现,现实生活的处境在他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在经历漫画事件和自行车事件后,别里科夫试图将生活拉回“正轨”,但楼梯事件又让他的愿望破产,这不仅结束了他预想中的婚事,又让他的生活彻底脱离了自己的掌控,最终在惶恐中结束了自己可悲的一生。因一些生活琐事,竟让别里科夫失去了生命,读来不免滑稽,但作者正是借此漫画式笔法,鞭挞了别里科夫的思想和性格及其成因[6]。现行秩序的高压让他只能切断与外界的联系,并将内心封闭起来。华连卡的到来让其一度产生了突破枷锁的冲动,但日积月累的高压沉淀早已让其内心积重难返,最终还是逼迫他重回枷锁之中。别里科夫这一次失败的尝试,更能让读者体会到这一人物的复杂性。他是专制统治下的受害者,也是制度的卫道士。他的言谈举止虽可笑滑稽,但也暗藏着他试图追求人生自由而不可得的悲剧。
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别里科夫这一典型人物时,既要从横向上理解别里科夫与小说整体环境间的联系,又要作纵向剖析,在把握文本技法的基础上,对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深度理解,从而呈现人物真实的全貌。此外,华连卡姐弟虽为小说中的亮色人物,但作者并未清楚地交代这对姐弟的结局,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小说时,还可带领学生思考华连卡姐弟的出现能否改变众人生活的环境,这一开放式的发问,将会引导学生进一步体悟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三、在教学中感悟作品超越时空的价值
作为国外译介小说,如何消除不同文化间的隔阂,这将是理解这篇小说主旨的关键所在。通过相关背景材料的补充,我们很容易理解小说批判俄国专制统治的主题。但读者毕竟处于异域时空,在很大程度上并未亲身体验作家所处生活环境的真实状况,如若仅从背景材料出发就对小说主旨进行简单总结,那么将陷入模式化、概念化解读的死胡同,小说中的人物命运也就很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何打破概念化的主旨体认,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小说的深刻内涵,教师应学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必要时借助于本国相关的历史与文化语境来进行解读。
在教材编写中,《装在套子里的人》与《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促织》《变形记》一起,组成小说的阅读单元,也是课标中群文阅读的教学专题。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妨借助群文阅读的长处,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文本间的比较,学会文本分析能力的迁移。既然《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文化背景可能讓学生感到陌生,那么不妨从《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出发,先感悟时代与环境是如何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然后再顺势过渡到《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文本语境中。“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仅对它作功利性解读和社会学批评,是不够的。新的思路是把文学作品的意义普遍化,与普遍的人性联系起来。人性之于阶段性,有更广泛的代表性,也有更大的阐释空间”[7]。虽然《装在套子里的人》主要表现了对俄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专制统治进行控诉这一主旨,但若仅局限于这一点,则无疑窄化了这部经典作品的价值。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类似作品时,既要从作家创作的时代出发,体会作品的现实意义,更要让学生体会经典作品对人性的永恒关注。
别里科夫的去世并没有激起“我们”的悲伤,甚至觉得埋葬掉别里科夫这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值得玩味的是,大家虽然心情是愉悦的,但还是要“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而这样愉快的心情,也只有在“我们”很久之前做小孩子的时候才经历过。这既说明在现实环境的重压下,大家身心俱疲,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过开心、放松的时刻,也从侧面揭示出人们是如何被现实约束,并最终失去童真的悲剧成因。成人早已对现实中的生存法则感到麻木,用一层层套子将真实的自己掩藏起来,表里不一成为大家默认的规则,发自内心的笑声,只存在于单纯无知的孩童时期。由孩童向成人过渡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抛弃了最真实的自我,被现实扭曲而麻木不仁。别里科夫的去世并没有结束人们活在套子中的生活,作者也不禁感叹:“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作者借别里科夫这位小人物的经历描述,既对俄国专制统治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更表现了人们如何在成长过程中被现实环境异化,并逐步失去自由的人生悲剧。如此理解之下,小说文本也就摆脱了具体的时空限制,获得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
通过学生已有的文化感知来解读不同文本中的相似性,那么在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就能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经典文本对于人类整体命运关注的共性。也就是说,解读经典文本不应只局限于具体的时空,而应对人类整体的生命状态和过程进行观照,从而获得超越时空的价值。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关注作品技法层面所展现的文学效果,更要引导学生由表层的技法转向对作品主旨更深的体认,帮助学生从文化语境的迁移中理解作品,从而真正提升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感受力。
总而言之,《装在套子里的人》不仅深刻反映了沙皇专制下的时代特征,也展示出作者对人类命运的高度关怀。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有意识地将小说三要素视为一个整体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从情节中直观感受人物形象,将人物的言行与环境结合起来,全面感悟小说精心营造的艺术氛围。进而,教师应以群文阅读为抓手,借助学生熟悉的历史文化语境来感知域外文学作品,最终能够深入地理解小说主旨,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冬秀.经典课文解读应守正创新——从《装在套子里的人》谈起[J].语文建设,2021(11):26.
[2]张心科.重回“三要素”:小说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语文建设,2018(13):28.
[3]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109.
[4]马克西米利安·戈蒂埃.漫画发展简史[M].王树昌编.喜剧理论在当代世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236.
[5]徐琰,陈白夜.中外漫画简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4.
[6]白红杰.“套中人”别里科夫形象探析[J].才智,2011(4):251.
[7]刘洪涛.中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