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视野下现代诗歌教学的三个角度
2023-05-28金哲超
摘要:现代诗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处境是尴尬的,但处境的尴尬不应该成为现代诗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被轻视的理由。以陌生化为中心,现代诗歌教学可以从现代诗歌的事物错搭、情绪分行、逻辑跳跃等三个特征入手开展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陌生化 现代诗歌教学 事物错搭 情绪分行 逻辑跳跃
金哲超,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教师。
相比于中国古典诗歌,现代诗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处境是尴尬的。首先,如果把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国外诗歌也算进现代诗歌的外延中,其篇目数量也是较少的。在统编教材中,现代诗歌的数量是10篇,而古典诗歌的选篇数量是33篇。当然,差异的存在也是合理的,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成就高、时间跨度长,多选是必然的。其次,在重视程度方面,教师往往会把古典诗歌的教学放在重要位置,而对于数量有限的现代诗歌则是轻视的,简单提提甚至干脆不教。从考试角度而言,重视程度的差异是可以理解的,古典诗歌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而现代诗歌则并没有单独的考点。最后,更为尴尬的是,如果从有限的10篇现代诗歌的艺术质量来看,大多篇目的质量是较低的。比如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闻一多的《红烛》等中国现代诗歌,文学史价值远高于文学价值。但是,处境的尴尬不应该成为现代诗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被轻视的理由。在语言形式层面,中国古典诗歌采用的是与今天人们的语言生活相对较远的古代汉语,而现代诗歌所用的则是对于现代人来说更为亲切的现代汉语。在内容表达层面,中国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是古人的情感,而这些情感又相对比较集中、同质;现代诗歌则立足于当下更为复杂的现实,情感内容相对于古典诗歌来得更为丰富、复杂。相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现代诗歌的语言形式更为亲切,现代诗歌的内容表达更为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因此,这成为了现代人阅读或写作现代诗歌的理由。而一个现代人要阅读或写作现代诗歌就需要在中学时代接受相应的教育,所以,在重视古典诗歌教学的同时,中学语文教学也需要带学生进入现代诗歌,学会阅读甚至写作现代诗歌的方法。
那么,如何阅读现代诗歌呢?首先应该抓住现代诗歌表达的核心方式——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论者什克洛夫斯基认为,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的反应会趋向于自动化,从而丧失对于事物的具体感受。因此,他认为,艺术的价值就在于通过陌生化的手法重新唤起人们对于生活的感受。陌生化的本质是使形式变得陌生,增加人感受事物的难度,延长感受事物的时间。抓住了陌生化,就抓住了现代诗歌阅读的关键。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时,可以把陌生化作为核心概念,引导学生以此为抓手进行现代诗歌的学习。
一、错搭:事物组合陌生化
词语错搭是诗歌陌生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在现代诗歌写作当中尤为突出。诗人黄梵说:“错搭是把两个旧事物并置在一起的简单方法,它解决了人换眼的难点,即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旧的事物。”[1]事物错搭指的是将两个在现实生活中通常无法搭配组合的事物关联在一起。在错搭之后,原本在人们日常生活语境中并不会产生联系的事物发生了奇妙的组合,这能够给读者一种焕然一新的陌生感觉,进而使读者从中感受到诗意。当然,这种错搭也不是无原则的乱搭,而是需要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内在关联,陌生中要有一定的“熟悉”。只有这样,才能认为诗歌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并且能够带给读者以恍然大悟的感觉。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将错搭处理成修辞手法,讲解修辞手法并不能呈现诗歌意象的底层逻辑。要让学生对诗歌现象有一个深层次的理解,需要暂时离开修辞手法,从更底层的错搭理论切入。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中的《树和天空》一诗写道:“一棵树在雨中走动/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在这里,“一棵树在雨中走动”就是使用了事物错搭的方式。中心意象是“树”,诗人安排了“走动”这一行为与之发生关联,这就使得原本在日常生活语境当中不会发生关联的两个事物配在了一起,进而产生了诗意。同时,这种错搭也有着内在逻辑,如果还原其日常生活的情境,其实不是“树”在走动,而是“我”在走动,作者重新安排了“我”与“树”的关系,让“我”成为了静止的参照物,这样“树”就具备了走动的能力。原本日常生活情境当中毫无诗意的场景,在作者的错搭当中就产生了丰富的诗意。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中《再别康桥》的诗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与“新娘”原本是两个在日常生活中毫无关联的意象,但作者将两者搭配在了一起。“新娘”能和“金柳”搭配在一起,关键在于在夕阳中闪闪发光的柳树与穿着婚纱的新娘相似,柳条的柔软与新娘的柔美相关,并且“新娘”意象中的美好印象正是“金柳”带给诗人的直观感受,这些构成了“金柳”与“新娘”的内在关联。
必修上册中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中写道:“在锈蚀的岩壁,/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锈蚀”通常是指金属因生锈而被腐蚀,在日常生活中所修饰的对象比较明确。在这首诗中,诗人用“锈蚀”来修饰岩壁,本不搭的两个词组合在一起,产生了诗意:岩壁不会锈蚀,但是诗人用这个词写出了岩壁的样态,十分贴切。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的任务来帮助学生理解现代诗歌的事物错搭:
1.比较下列事物搭配,说说在哪种搭配中更能够感受到诗意:①蓝色的海洋/沉思的海洋;②黑色是我喜欢的颜色/黑色是我喜欢的孤独;③猫在夜色中走动/猫在夜色中巡逻。
2.找出教材中或学过的现代诗当中事物错搭的例子,并与同学交流;
3.尝试运用事物错搭的原理写一首短诗,并与同学分享。
以上的設计旨在引导学生从比较中感受事物错搭带来的诗意。在第一个任务中,“蓝色”与“海洋”关系紧密,属于日常语言搭配;而“沉思”是人的状态,将其与关联较远的“海洋”搭配,形成了错搭,也就产生了更为丰富的意蕴。“黑色”与“颜色”的关联太紧密,属于日常联想,而“黑色”与“孤独”则是一种错搭,容易形成诗意。同样地,“猫”“巡逻”是比“猫”“走动”更具有错搭效果的联想,是诗意的表达。第二个任务是第一个任务的进阶,需要学生主动去教材中寻找错搭现象,感受其中的诗意。第三个任务是在基本理解事物错搭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诗歌写作的实践,从而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事物错搭的内涵。这个有一定难度,但也较有趣味。三个任务逐渐递进,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事物错搭的内涵。
二、分行:情绪停顿陌生化
美国诗人威廉斯的诗歌《便条》从内容层面上来看,与日常生活中的便条内容几乎一样,但是却因为分行而被归入诗歌的行列。那么,是否分行了句子就是诗歌呢?这是文学理论中的经典问题。可以说,诗歌需要分行,但分行了的不一定是诗歌,其关键在于分行背后是否存在情绪内容,换言之,分行是出于情感节奏的需要。如果分行中并没有任何的情感节奏的体现,那么这样的句子便不能称之为诗歌。诗歌分行所造成的停顿增加了人们感受事物的难度,延长了感受事物的时间,把人从日常流畅的阅读中拖拽出来,制造了陌生化的效果。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是规整的,分行大多是固定的,而在现代诗歌上,分行则是复杂的,其意蕴也更为丰富。因此,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现代诗歌的外在形式——分行,就需要将分行作为一个专门的内容来引导学生探究。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惊异于薄壁那边/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昌耀在《峨日朵雪峰之侧》的这一句当中,本该是句意完整的句子,因为表达情绪的需要被分成了四行。在“惊异于薄壁那边”后面分行,是为了表现眼前的景色给我的震撼,这种惊异让我不禁定睛凝视,为了表达这种情绪,就要以分行的形式作停顿,形式上的停顿正是情绪上震撼的表现。在“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和“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后面进行分行有着同样的目的,因为作者在凝望太阳与山海,并被二者的壮丽所震撼,情绪出现了短暂的停顿,分行也就相应出现。
在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大堰河的儿子”本是前一个句子的宾语,但是作者把宾语单独断开成行,既是出于句子长短的考虑,也是为了将情绪集中于我的身份——“大堰河的儿子”上,突显我对这种身份的认可。又如“但,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一句中,“因为我”与“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中间断开,用两个“我”字的顶真,写出了“我”情绪的激动,表达了“我”难以接受“我”离开大堰河而成为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的不安与无奈的情绪。
普希金《致大海》中,“直到现在,我还不能离开/这令我厌烦的凝固的石岸”这一句中间的分行,是为了让读者留出时间来聚焦于接下来的表达,即我对“凝固的石岸”所代表的束缚的厌恶之情,将这种厌恶之情集中呈现,更好地、更有力量地提升了这种情绪的浓度。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的任务来帮助学生理解现代诗歌的情绪分行:
1.比较威廉斯不分行版的《便条》和分行版的《便条》,分析哪个作品更有诗意,思考诗意产生的原因,并与同学交流。
2.合作探究普希金《致大海》最后两节分行的原因。
3.利用现代诗歌分行的原理,对下面句子进行分行,阐述分行的理由,并与同学交流。
我以为我已把你藏好了藏在那样深那样冷的昔日的心底我以为只要绝口不提只要让日子继续地过去你就终于终于会变成一个古老的秘密可是不眠的夜仍然太长而早生的白发又泄露了我的悲伤(席慕蓉《晓镜》)
以上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现代诗歌分行当中的情绪表达。任务一借助文学理论中的经典案例——威廉斯的《便条》,引导学生感受日常表达与诗歌表达的不同,理解分行对现代诗歌诗意产生的作用。任务二是在任务一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析普希金《致大海》最后三节分行背后的情绪节奏,进一步感受现代诗歌分行的作用。任务三是学生在理解现代诗歌分行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现代诗歌分行实践,答案开放。完成了以上三个任务,学生将会对现代诗歌的分行特征有深刻的体悟。
三、跳跃:逻辑链条陌生化
诗歌与散文的区别之一在于,散文的句子逻辑必须连贯,但诗歌的句子逻辑可以跳跃。诗人黄梵说,普希金的写诗方法就是先用散文写下内容,再将其改成诗歌,他认为:“固然我们无法站在普希金跟前,看他具体如何写,但完全可以设想,要把逻辑完整的散文,改写成诗歌,他必会通过省略(删掉一些部分),留下一系列的空白,来达成诗行的跳跃。”[2]这种对连贯的逻辑链条中内容的省略、留白、跳跃其实就是诗歌产生陌生化效果的方式之一。在现代诗歌中,这种逻辑的跳跃更为复杂和普遍。逻辑跳跃会打断读者的阅读思路,改变原本的阅读节奏,从而增加了读者感受事物的难度,延长了感受事物的时间,陌生化效果由此产生。
普希金《致大海》:“再见吧,自由的元素!/最后一次了,在我眼前/你的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你的骄傲的美闪烁壮观”,在这节诗中,“最后一次了,在我眼前”这一行中是省略了内容的,按照散文化的表达,完整的意思应该是“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你了,我看到在我眼前”。这样的省略使读者获得了陌生感,更加能够体会到诗意。教材所选版本的《致大海》是现代诗人穆旦翻译的,除了这个版本以外,还有着其他许多译本。比如戈宝权翻译的《致大海》的第一节是这样的:“再见吧!自由的元素/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滚动着蔚蓝色的波涛/和闪耀着骄傲的美色。”相比于穆旦版本,这个译本的缺点在于“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一句翻译得太像散文,造成了陌生感的缺失。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的任务来帮助学生理解现代诗歌的逻辑跳跃:
1.阅读胡安·赫尔曼的诗歌《树木》节选:“有人俯身/拾起地上的一张纸/看见树木在说话。”运用想象填补其逻辑缺失的内容,并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整个画面,并与同学交流。
2.小组合作,阅读并改编迟子建散文《会唱歌的火炉》选段,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删去一些句子,使得这个选段的逻辑出现跳跃,然后借助分行,改编成现代诗歌。
《会唱歌的火炉》选段:冬天的时候,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的。在山里待得时间久了,我和弟弟都觉得手脚发凉。父亲就会划拉一堆枝丫,为我们笼一堆火。洁白的雪地上,跳跃着一簇橘黄色的火焰,那画面格外的美。我和弟弟就凑上去烤火。因为有了这团火,我和弟弟开始用棉花包裹着几个土豆藏到怀里,带到山里来,待父亲点起火后,我们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当火熄灭后,土豆也熟了,我们就站在寒风中吃热腾腾、香喷喷的土豆。
以上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现代诗歌逻辑跳跃的特点。任务一與任务二正好相反,前者是将现代诗歌改编成散文化的表达,后者是将散文改编成现代诗歌。胡安·赫尔曼的《树木》中,“有人俯身/拾起地上的一张纸”与“看见树木在说话”之间明显有着逻辑的跳跃,需要学生用想象来填补,可以有“这个人在拾起纸的时候,想到纸是由树木做成的,联想到树木开口说话”之类的答案。对迟子建《会唱歌的火炉》的改编,则需要学生在理解这个选段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合适的删减,可以有如下改编:“零下三四十度是司空见惯的/在山里待得时间久了,我和弟弟手脚发凉/雪地上,跳跃着一簇橘黄色的火焰/待父亲点起火后,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寒风中,热腾腾、香喷喷。”两个任务比较开放,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现代诗歌逻辑跳跃的特征。
参考文献:
[1][2]黄梵.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