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到最佳是真谛

2023-05-28王海涛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5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深度学习

摘要:课堂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动融入和参与,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建构批判思维。创设情境,通过层递式的推进提问,师生深层互动,以逻辑自洽和适度呈现的问题链激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求和解决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高阶思维在课堂的层递推进过程中得到提升。

关键词:深度学习 问题情境 层递式问题链 深层互动 质疑反思

王海涛,陕西省咸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

笔者认为,理想的提问应该是层递式的推进提问,基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最近发展区[1],构成逻辑自洽和适度呈现的问题链,激发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求和解决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层递推进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一、创设基础情境,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深度参与

“情境”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核心词汇之一。情境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中知识从习得到运用,学生须通过“阅读”经历感性体验、理性认知两个联结性学习阶段。“情境+任务”的课堂问题设计,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我探究的内驱力。

什么样的情境问题设计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深度参与学习呢?笔者认为,情境的真实性和时代性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和梳理探究意识。把课堂与时代、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尽量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实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得课堂主观体验,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比如教学《沁园春·长沙》,我设置的层递式基础问题情境是这样的: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这是毛泽东早年离开韶山到湖南求学时写的一首诗,表现出少年时期毛泽东的雄心壮志。1925年,毛泽东再次回到湖南,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长沙》。

1.词的最后写出1925年,1925年的中国社会是什么样子?

明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阀割据,国民大革命开始,工人运动、民主运动相继爆发,农民运动高涨。

2.他们想干什么?

明确:推翻旧时代。

3.读词之后,看上阕,作者“看”到了什么?这样的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

明确: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壮丽寥廓,生机勃勃。

4.“万类霜天竞自由”怎么理解?

明确:自然生物的生机勃勃。

5.那么,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呢?1925年时中国的百姓呢?自由吗?

明确:万物的自由,暗含了人的不自由,人们正在“黑暗的中国”中挣扎!于是作者自然而然地发问。

6.作者又“问”,“问”的是什么?

明确:苍茫大地——“问”自然——谁主沉浮?

7.他问的只是“自然界”吗?

明确:他问的是这个国家,谁来主宰这个国家。

8.上阕写“今日之游”,重写景!下阕写的是什么?一个“忆”说明了什么?

明確:“忆”往日之游。

9.“忆”的内容有什么?

这里还是两幅图画:峥嵘岁月、中流击水。

10.“少年”的时代特征在词中如何表现的?

年龄特征——风华正茂;精神状态——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战斗意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广大青年同旧军阀作斗争。

1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怎样理解?指名同学翻译。

明确:还记得吗?当年在中流击水时,大浪阻止了前行的舟。引导理解:是否还记得,在巨浪排空的时候,我们这些有为青年敢于到中流击水,推动革命的大船冲破重重阻力,朝着新中国的方向,前进!

这正是青年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时代担当。

12.青年毛泽东在军阀割据的旧时代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时代担当,我们生活在人民至上的新时代应该有怎样的时代担当呢?这个时代到底“谁主沉浮”呢?

明确:答——时代——我辈主沉浮——时代担当

通过设置问题链的基础情境让学生“入境”,以环环相扣的问题导引学生融入诗歌,精读鉴赏把握诗歌的精髓,合作探究,教师适时从课堂观察、合作分工、过程及终端评价多方面入手,让每个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都要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感觉,通过层递式情景化的基础问题设置打造具有获得感的课堂。

二、促进深层互动,建构深度质疑提升学生高阶思维

批判性思维作为学生学习目标之一,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中已有明确要求。批判性思维建构的关键应该是首先学会质疑。要让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在此基础上学会质疑,这样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层递式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内部逻辑衔接,激发学生的质疑动机,形成有机的质疑序列,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我们在教学《琵琶行(并序)》探究主题的深层意蕴时,可以这样激趣质疑。

音乐是人类最富有灵性的创造。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失意的文人和幽怨的歌女在浔阳江头用音乐演绎了一个凄美而忧伤的故事。现在,让我们走进《琵琶行(并序)》,听琵琶女之高超技艺,品江州司马之泪湿青衫。

前面我们已对诗歌内容有了基本的掌握。我有几个问题,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1.引导:作者在诗前序中提到“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迁谪意”是什么意思?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请予以概括。(自主研讨,小组合作、充分交流、分享答案)

明确:谪居卧病、不闻丝竹、黄芦苦竹、杜鹃啼血、取酒独倾、杂音难听。(自我状态、生活环境、生活方式)

——孤独、苦闷、失意(开放回答)

2.启发:“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始觉”是什么意思,作者以前有没有这种感觉?是什么让诗人有了这种感觉?

明确:“始觉”开始觉得,以前没有这种感觉。是琵琶女的琴声、技艺让他有了这种感觉。

3.质疑:仅仅是琵琶女高超的音乐演奏技巧就能拨动作者的心弦吗?作者与琵琶女产生共鸣的原因除了音乐,还有什么?(深层思考)

明确:不是的。除了音乐,产生共鸣之处——还有相似的遭遇。试想一下,没有跌宕起伏的人生阅历,又怎能演奏如此动人心弦的乐章。没有感同身受的相似遭遇,又怎能感受到华美乐章中的悲愤之情?

4.探究:于是作者吟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的意义何在?“同在哪里”?(身世相通、心灵相通、对音乐的理解也是相通的)“似诉平生不得志”。

我们一起来看第三、四段。

琵琶女的身世:年轻时,才貌双绝、春风得意。如今,年长色衰、门前冷落

诗人的遭遇:被贬前,才华横溢、名动京师。如今:冷落潯阳、孤独失意

师生讨论得出结论:他们的遭遇是相似的,心灵也是相通的,为什么会“泪湿青衫”,是因为他们彼此通过琵琶声找到了“知音”。

5.深度质疑:他们的悲惨遭遇是谁造成的?“弟走从军阿姨死”作何理解?为什么一个官员会给一个歌女写诗?

引导:隐性原因——背景,藩镇割据,时局动荡。显性表现——弟走从军阿姨死。启发深层批判讨论。这里的“弟”和“阿姨”教材中并没有给出解释,但这两词并不是今天我们理解的那样。“坊中诸女,以气类相似,约为香火兄弟”[2]。“兄弟”乃教坊歌妓间称呼姐妹的行语。至于歌妓从军为军妓,是从汉代至唐宋一直保存在军营之中的传统,那么姐妹们放着教坊中相对安逸的生活不过,为何会去随军呢?中唐早期因为国力的强盛教坊特别的兴盛,但安史之乱后国力大不如前,统治者不断采取措施压制教坊发展,琵琶女和教坊中的姐妹们正是在那样一个大环境中,从教坊沦落至民间。她们或成为随军歌妓,如琵琶女之弟;或流落街头市井,如琵琶女。她们失去了昔日在教坊相对安逸的生活,少有善终。“妓之母,多假母”。“诸女皆冒假母姓,呼以女弟女兄”[3]。琵琶女“阿姨”所指,为她在教坊中的养母,可能性极大。

归纳明确:是社会、是那个动荡的时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愈演愈烈、社会动荡)。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始终和人民站在一起。作为一个写实的诗人,白居易自然有悲天悯人之情怀。诗作最后,作者对琵琶女悲惨遭遇的同情已早早超越了自己的“迁谪之苦”,让我们体悟到了他“悲天悯人”的仁者之心。纵观白居易的作品《卖炭翁》《观刈麦》,我们会发现,作者把目光投向的黎民百姓和脚下的那片土地,充满了对他们的同情与爱,这也正是作者“悲天悯人”的真实写照。

常规教学中我们对于这首诗歌的教学大多停留在优美的音乐描写和琵琶女的形象探究上,大多数在讲到“弟走从军阿姨死”时均是一笔带过的,但如果我们在补充背景材料时向更深层次去引导,通过问题设置让学生对当时的社会有更深层的认知,这样学生对诗歌主旨意蕴的把握就会很深刻。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处处充满质疑的,有疑处生疑是感性认知的体现,无疑处生疑更是素养提升的关键。我们要以层递式的问题链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式提问来建构民主和谐的课堂,同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维互动,让学生在有机而不断的质疑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促使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不断得到提升。

三、追求师生共融,以层递式的问题反思升华课堂达成

课堂小结、课后反思是课堂惯用的教学实践方式。当前我们进行任务群整合下的单元教学篇目多、文字量大、教学任务重,疲于应付时很多老师甚至忽视了小结和反思。其实,反思是提升核心素养的手段之一。怎样引导学生更好地反思?我认为可以把师生共同反思作为新的课堂设置的一个环节。我们在做反思时要考虑教学达成度、教学任务的完成、课堂的优点和改进方向,也要去引导学生反思以下问题:这堂课我的收获是什么?我对主人公的形象把握到位了吗?这种写法我学会了吗?为什么别的同学会是那样的思维?……反思不必拘泥于形式,可独立,可合作,可互动,可课中,可课后,可书面,可口述,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思维能力,同时很好地完成了语言表达,彰显学生自信力,师生共同反思效果会更好,这既有利于课堂达成,又注重了学生的深度参与意识,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科素养。以教学《祝福》为例:

情境入题:鲁迅曾在杂文《灯下漫笔》中将中国封建社会概括为两个时代。即“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在浸透了封建文化的环境当中生活着的中国百姓,不敢对生活有什么奢求,他们只求生能存命,死后安魂。可就是如此可怜的要求,也被封建礼教所辖制的社会冷漠地拒绝。这就是先生所说的“想做奴隶而不得”。在天地圣众歆享牲醴的爆竹声中,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可怜女人,殒命于写着“吃人”二字的历史上!

抛出问题:祥林嫂到底怎么死的?是谁杀害了祥林嫂?

个人反思:第一课时我们了解了小说的基本脉络。了解了“鲁镇”形形色色的人物。人物形象的基本把握完成了吗?

……

深入引导:祥林嫂一共到鲁镇来了几次,课文中先写的是第几次?

明确:一共来了三次。先写的是第三次。三次来鲁镇,全部写,用倒叙。

深入引导:你认为认识祥林嫂形象最好的切入点是什么?你对每一次来鲁镇她的形象是怎样认识的?(小组合作、反思互动)

明确:第三次: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木刻、麻木、行尸走肉)

第一次:回到文本,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是红的。顺着眼,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生活困苦,精力旺盛、充沛,安分、顺从、善良)

第二次: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两颊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带些泪痕;(再受打击、内心痛苦,意志削弱,脸上已没有血色)

个别提问:祥林嫂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外貌会有那样的变化?

明确:第一次:(死了当家人、寡妇);

第二次:(改嫁,改嫁过程中的反抗<闹、撞香案、碰了一个大窟窿>死了丈夫、儿子);

第三次:(失去工作、精神恍惚、灵魂问答、死)。

合作探究:祥林嫂的死因探索?怎么死的?你思考过吗?

死因:穷死的、饿死的、冻死的?跟社会有关系,是被“逼”死的。

合作探究: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她的死和她身边的人有关系?这些人都有谁?

鲁四老爷(谬种)、四婶(不让碰福礼)、柳妈(捐门槛)、鲁镇上的人们(嘲笑讽刺)、庙祝(剥削工钱)等。这些人都逼她,是被逼死的。

个人反思:如果你是祥林嫂的话,能不能不管他们的言语和行为,走出鲁镇,结果会怎样?

明确:到其他的镇子,结果也一样,他们还是排挤她,都像鲁镇的人一样,对祥林嫂的看法是一样的。

深层反思:祥林嫂是怎样认识自己的?

我真傻,真的?——说道阿毛的死,博得同情,倾诉,正常;

听了鲁妈的话,捐门槛,为什么捐?

因为骨子里她的思想也认为自己有罪,什么罪?

一女不嫁二夫,到阴间去争等;她的心里有一种什么思想?

她自己反抗(再嫁),特别狠,撞香案等。

她也认为自己再嫁是不对的,她的思想里也同样有浓浓的封建思想。

结论性反思:到底是谁让她死的?

明确:是其他人,是她自己。归结一下,是那个社会,吃人的封建礼教。

层递式提问构成的问题链有利于课堂情境的组织呈现和学生思维训练的延展。因为只有有序列并有价值的問题,才能引出高质量而得体的对话。这同时也对课堂组织者提出了更高端更深层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文静.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心理学探新,2000(2).

[2][3]何梦清.“弟走从军阿姨死”新解[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6(9).

[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科研专项课题“中学语文课堂实施‘读、思、达教学法策略研究”(课题编号:KCB2022067)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深度学习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高中生解决情境性化学问题的初步研究
情境教学法提升化学实验课程价值的探讨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