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理念创新及体系建设思考

2023-05-21徐晶崔永锋

文教资料 2023年4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体系建设中国传统文化

徐晶 崔永锋

摘 要: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建设,应立足于课程的通识性,以唤醒民族情感为原则,以促发人文情怀为导向,以激活创新情志为指引,明确“三情”教育理念。教育者要积极探索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三以”教学模式,突出“以讲立德”、强调“以学树人”、围绕“以做成美”,倡导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的实践特色。本文通过健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创新完善课程实践教学形式,设置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机制等措施,探索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体系的完善途径。

关键词:高校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通识课程 体系建设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和核心思想理念”三个维度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为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提供了方向。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建设,应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结构性优化,遵循“三情”教育理念,以唤醒民族情感为原则,以促发人文情怀为导向,以激活创新情志为指引,明确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三以”教学模式,在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中突出“以讲立德”、强调“以学树人”、围绕“以做成美”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从而更好地挖掘与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内在精神品质。

一、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与通识教育理念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思想观念、价值信仰、文化传统等,它凝聚、积淀、延续着中华民族精神、道德规范、思想品格、人文伦理和价值取向。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播与讲授。通识教育中的“通”有兼通、博通和通达之义。“识”既有记忆、认识等动词义,又有知识、见识等名词义。基于此,通识教育主要体现“博览”“通晓”“活学”等方面的特点。高校通识教育凸显素质教育理念,注重教育的延展性与娱乐性,倡导教育应寓教于乐,关注大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通识教育理念是根与源,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是外引的器与流。中国传统文化课必须遵循通识教育理念,注重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通识性。教育者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建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课堂,通过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促使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体现通识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需要。

二、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三情”教育理念

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的实施,需要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引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掘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教学深度,形成稳固且有效的课程建设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教学理念可凝结为“三情”教育。“三情”为“情感—情怀—情志”,即唤醒民族情感,促发人文情怀,激活创新情志。

(一)以唤醒民族情感为原则

大学生肩负着兴邦重任以及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高校教育要注重对大学生思想情感、道德观念的引导。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应该以唤醒民族情感为原则,通过系列课程促使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感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体会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每一处强有力的跳动,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加深对中华民族的情感。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这个中心,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层面注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方式,將唤醒大学生民族情感的教育理念贯穿始终,促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怀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以促发人文情怀为导向

人文情怀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体系建设需要以促进和发展大学生人文情怀为导向,注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拼搏精神的弘扬;“君子坦荡荡”“言必信,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则达人”等道德品质的彰显;“天下为公”“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与人为善”等为人处世原则的肯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万世开太平”等爱国情怀的抒写;“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和谐自然观的阐述;等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价值和理念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精神支撑。凝聚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精神具有当代适用性,是可以代代相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理应成为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设置和实施的重要依据,只有树立以促进和发展大学生人文情怀教育理念,怀揣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意识,才能真正发挥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应有的价值。

(三)以激活创新情志为指引

中国传统文化凝结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中国古人看待自我人生、自然、社会和国家民族的深邃思维,囊括了文学艺术、哲学思想、自然科学、民俗生活等领域的空前成果。这些文化成果不仅对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即使在今天也依然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传统文化中彰显出的古人智慧光芒必定能够启迪大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积淀出传承发展、开拓创新的无限能量。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建设,必须以激活大学生创新情志为指引,注重在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将古人的智慧传递给大学生,拓展大学生自己的思维空间,以古人为榜样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适应未来岗位需要的创新精神。教育者要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内容,促使大学生积极面对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能力提升。

三、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三以”教学模式探索

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结构优化,探索“三以”教学模式,即“以讲立德、以学树人、以做成美”,积极拓展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创新局面。

(一)突出“以讲立德”,精讲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本不固则教育根基不牢,所以高校教育必须首先确立立德树人的教育大方向。随着高教事业的发展,培养专业能力强的大学生不再是高校的唯一目标,培养“德”“能”俱佳的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重要的培育方向。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建设需要探索“以讲立德”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树立大学生高尚品德和进取态度为重心,紧紧围绕自编教材中的部分模块,深入挖掘教材模块中突出的德育内容,精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精神,引导大学生深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深邃的学术思想和文明创造成果,通过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精讲,促使大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课堂上更加透彻感悟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谐精神和进取精神,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但在历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当今中国发展前进的方向以及国人道德修养和思想品格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要突出“以讲立德”教学模式,向大学生传递充满正能量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品质。

(二)强调“以学树人”,重视实践功能开发

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一直是高校重点思考的教育问题。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素养,唯其如此才能真正适应社会职场的要求和今后工作生活的需要。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应关注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强调在具体教学中“以学树人”,重视实践教学在中国传统文化课堂上的运用。在精讲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的基础上,教育者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的通识性,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可参与性,打造寓教于乐实践性较强的中国传统文化课堂。教育者应围绕传统艺术、传统武术、传统习俗三个模块以实现“以学树人”的教学目标。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教学应重视实践功能的开发,调动学生参与兴趣,激活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学习文化技艺,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品位、价值取向、理想追求和生活方式。

(三)围绕“以做成美”,打造创作实践体验课堂

高校教育不能一成不变。一味固守传统教学模式,只能将高校教育束缚在低效的状态之下。高校通识课传统教学强调向大学生硬性灌输知识,教师理论阐述远远大于学生实践体验,这导致大学生往往对高校通识课缺乏兴趣,这样一来通识课教学效率难以保证。对此,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教学要围绕“以做成美”下功夫,搭建大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平台,通过多种展示途径激发大学生的参与兴趣,促使大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课堂上互动交流,积极投入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成果展示活动。例如可通过鼓励大学生提交学习体验性质的文学作品或者专题学术小论文,也可以采取才艺展示的创作实践形式,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围绕“以做成美”打造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创作实践体验课堂,促使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从而高效生成中国传统文化实践型课堂。

四、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体系的完善途径

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可以通过健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创新完善课程实践教学形式,设置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全面开拓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教学局面。

(一)健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要实现系列化发展,需要健全课程体系,以形成脉络清晰、结构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两种形式完善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一是开设传统文化理论课程,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如四书五经、儒家经典、诸子百家理论学说、文史知识概论、艺术建筑串讲等理论课程。高校通过理论课程教学向大学生传递传统道德观念、价值追求和审美理念等人文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理论课程建设应突出模块化与通识性特征,应秉持深入浅出、点到即止的教学原则,以促使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理论课程中积极学习传统文化。二是开展系列实践教学活动,让大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结合传统文化的相关主题,适时开展辩论赛、征文大赛、经典诵读、社团活动、社会调研等活动。传统文化系列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充分重视大学生的学习体验,秉持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实践学习活动。此外,教育者也可积极引导大学生组建传统文化主题社团并策划各种传统文化活动,明确以大学生发展为本,通过生动活泼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大学生开展体验式学习,促使大学生全面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特质,真正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二)创新完善课程实践教学形式

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要突出实践性,不断创新课程实践教学形式。通过运用环境熏陶法、情景模拟法、实操体验法与互动引导法等有效实践教学形式优化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活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程元素,促使大学生动手实践去感悟知识,以发挥其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例如,在进行茶文化部分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茶艺展演,让学生沏茶、赏茶、聞茶、饮茶、品茶。茶艺实践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大学生触摸茶具等实物,而且能让大学生深刻领会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更好地感受中国“礼”文化魅力,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目的。

当然,教育者应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实践教学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交流,要发挥引领作用,促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控学习进程并制作创意作品,真正将传统文化智慧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真正传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高校还可以与当地博物馆、文化馆和古迹景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建设高校传统文化通识课程教学参观教育基地,整合并优化校内外教育资源,给予大学生实践学习机会,积极拓展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途径,丰富大学生校内外传统文化学习活动。此外,高校还应充分重视互联网平台的教育价值,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展现手段积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促使大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活动。

(三)设置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机制

作为教育教学环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的实施,必须要建构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以此确保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全面落实。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必须从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教师的教学效能两个维度入手,形成一种良性互动、针对性强的教学评价局面。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首先应该保证教师从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发言状况以及各种作业完成效果进行考虑,注重过程性评价,结合通识课教学评价共性原则,不将评价局限在期末考核上,侧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学课堂上的实践表现,不以某一次表现为决定因素,要综合考查和评定学习效果。教师在评价学生表现时要注重启发性和包容性,要理解大学生遇到的问题和自身的不足,并且给予大学生改正的机会。教育者要积极进行引导,促使大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态度和参与能力,以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促使大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五、结语

教育者应充分重视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应用与传承,要以“三情”教育理念为指引,唤醒大学生的民族情感,促发大学生的人文情怀,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情志。教育者要创新“三以”教学模式,将“以讲立德”“以学树人”“以做成美”实践教学落到实处。高校通过健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创新完善课程实践教学形式,设置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机制等措施,探索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体系的完善途径。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以大学生为中心,以开放性的教育姿态探索教学模式,积极推动高校大学生更好地借助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多方位、全面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中秋,闫恒.现代中国通识教育经典文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 王英,刘继祥,赵婉华.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高校素质教育的内在融通[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4):145-148.

[3] 高微征,杨小磊.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渗透性影响[J].系统科学学报,2016(3):67-71.

[4] 陈绪新.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发展的生生之理[J].中州学刊,2019(3):87-92.

[5] 高锋.传统茶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分析[J].福建茶叶,2021(8):217-21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结构优化与实践创新” (SJGY20210004),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1080014),黑龙江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重点项目(2021HLJXWZ007),基于“行知教育书院”的“新师范”卓越教师培养创新与实践。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体系建设中国传统文化
应用型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通专融合视野下高职教育集群型课程模式建构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实施研究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建设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
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