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近学术英语中的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实例探究
2023-04-29方秋未
[摘要]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政育人这一教育方针以来,包括大学英语在内的各学科展开了具体的课程思政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也逐渐应用于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介于日常英语和学术英语之间的近学术英语与思政元素的融合鲜有研究,故本文专门针对这一空白进行了实例探索,期待能对大学英语的思政课程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近学术英语;思政元素;人才培养;高等教育
一、学术英语在中国高校教改中的普及趋势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应该站在科技的前沿,有着扎实的专业技能,具有参与世界竞争的本领或潜质。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在宏观尺度上他们要有着世界的眼光和格局;在微观尺度上他们要与世界最先进的一切保持不间断的链接。毕竟,在过往的历史洪流中,“闭门造车”已经给我们带来过惨痛的教训。那么,读懂世界的工具——英语,他们就要学好并用好。而读懂世界领先技术的工具——学术英语,更应纳入我们高校教学体系。[1]毕竟,输入端的科学文献阅读和输出端的学术论文写作,以及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交流,都离不开学术英语的支撑。然而,在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英文文献阅读和英文学术写作,堪称中国大学生的两大短板。[2]尤其是英文学术写作(academic writing),即用英语针对某个领域学科或问题的研究和探索而进行的文字性创作,已成为若干大学生学业生涯中难以逾越的坎,也因此限制了他们在专业上取得进一步突破的可能。
二、学术英语普及现状及面临的困难
尽管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学术英语在高等教育中普及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但目前学术英语的推广度和覆盖面都还远远不足,学科专家们主要考量的是以下因素:其一,专业性与语言难度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准入门槛过高;其二,大学生们在入学伊始的大一,还不具备与专业学术英语相匹配的专业知识。目前,国内开设学术英语的高校基本都将开课时间选在大二或大三,鲜有高校从大一就开设学术英语。但据一份针对一线教师和大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从普通英语到学术英语的过渡并不顺利,从师生双方的直接教学体验来看,大三开设学术英语的师生对学习效果的评价略微好于大二就进行学术英语教和学的师生,但也不够明显。
三、近学术英语的桥梁作用
(一)什么是近学术英语
要理解近学术英语,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学术英语。我们常称的学术英语(Academic English),顾名思义,是与系统专门的学问、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有关的英语,它与普通英语(General English)的主要区别在于,学术英语涉及大量某一领域或是某些交叉领域的专用词汇,且需要用严谨、逻辑性强的句式表达,用以描述某种现象,或是描述某个过程或某件事物是如何形成和运行的,亦或是用于解释某个学术概念,比如医学英语(Medical English)、法律英语(Legal English)、矿业英语(Mining English)、建筑英语(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Architecture)等,其用词和句式比普通英语复杂,主要用于:1. 阅读和理解学习材料;2.写作表达和学术论证。而近学术英语,则是指那些话题涉及学术,但涉及程度较低、并未深入进行系统和规律研究,且主要用于科普的英语,比如日常科技散文、医学常识科普文等。如果要给它一个定位,它就介于普通英语和学术英语之间。
(二)近学术英语的受众面优势
如果说学术英语的主要受众是专业科研人员和部分具有专业背景、且未来就业方向与专业息息相关的大学生(如医学生、法学生、建筑专业和采矿专业学生等),而近学术英语因其属性和定位,主要目标受众则可以是全体大学生,因此,其覆盖面和影响面要远大于学术英语。作为高校教师,应始终牢记英语教学不应只成为传授语言知识的工具,更不应忽视其所承载的历史责任。近学术英语同其他课程一样,也有责任守好自己的“一段渠”,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利用英语了解和描述科学常识的同时,也要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正确稳定三观的大学生贡献一份力量。既然从普通英语到学术英语的过渡并不理想,那就可以考虑在它们中间架“一座桥”,而近学术英语就有成为“理想桥梁”的特殊“体质”。
(三)近学术英语与思政元素融合的意义
在全球化进程飞速推进的今天,英语是学生与世界发生链接最基本、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工具。能否与世界不卑不亢地打交道,吸收世界文明并讲好中国故事,主要取决于我们能否培养出大量兼具全球意识、优秀专业素养与宏大家国情怀的大学生,毕竟竞争的核心要素是人才,而大学又是人才的摇篮。关于课程思政,习近平总书记早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自习总书记提出思政育人方针以来,已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开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其中不乏长期奋战在高校教学一线的教师。笔者作为医科大学一线英语教师中的一员,在研读了前辈们和同行们的成果之后,发现上述研究主要集中在普通英语与思政元素的融合上,而近学术英语板块,几乎无人涉足。究其原因,近学术英语的覆盖面虽然广于学术英语,但相较普通英语而言,受众范围还有大幅提升的空间。
(四)近学术英语与思政元素融合的实例分析
同其他所有学科一样,思政元素的融合不应是生硬的,“为了思政而思政”绝不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案中辟出一块“阵地”硬植入所谓的“思政元素”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学科与思政的结合应是自然的,最理想的状态是做到思政和学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仿佛不是植入,而是浑然天成。
以《新时代大学学术英语综合教程》上册为探究对象。这本教程从内容和程度上来说,符合我们对近学术英语的定义。
1. Food Science(食品科学) 主题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上册第一单元主题为Food Science(食品科学),这一主题涉及食品与健康,既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又有一定学术性,是很好的近学术英语范本。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因此这一单元的思政元素可以从“饮食”切入。课前可通过任务清单要求学生收集与中国饮食文化相关的知识并做好准备在课上进行分享和交流。课中通过中国饮食文化纪录片片段做导入,让学生感受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根据多组平行课堂的实际教学反馈,学生从民族宗教、地域经济、食品食具、民俗消费等方面对中国饮食文化进行了阐释,可谓角度多样、异彩纷呈。笔者挑选了学生得出的结论中具有普遍性的一条:中国饮食文化凸显了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尤其注重饮食健康。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消费水平的持续升级,中国人为健康买单的意愿也在逐步增强。同时,中国人的饮食与健康理念也积极影响着世界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还有学生提出了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把饮食学和医药学结合起来,独特的“食疗文化”应运而生。战国时成书的《山海经》,就记载了近百种认为有疗效的食品。中国的药膳、配药食品和配药饮料,正崭露头角,为世界所瞩目。笔者注意到,学生在这样的课前任务与课上的交流分享中,展现出了深切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对还未展开的课文学习摩拳擦掌、充满期待。
2. Technology(科技)主题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第二单元以Technology(科技)为主题,贴近当代学生生活,很好地体现了时代性。单元包含的两篇文章对科技发展与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课前通过任务清单布置学生收集与科技话题相关的内容。课上,教师利用几分钟的图片展示,向学生介绍中国的科技成果,抛砖引玉。在学生分享阶段,笔者看到了学生分别从地域、历史、因果等角度展示了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发展状况。通过师生的分享,我们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原子能技术、生物科学、运载火箭等方面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信息的交流还自然延伸到科技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反过来又对科技发展起到的支撑作用。有学生在分享中引用了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近年来有关国家科技发展的文章;还有很多学生以近期被制裁的某企业为线,和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引申到如5G技术为何重要,某企业的5G技术为何被认为最有竞争力,某霸权主义国家为何要对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打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讨论热情高涨,学生们为科研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坚韧的科研品质而感动,也立志要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有部分同学提出了“科学无国界”的观点,认为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当造福于全人类。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为学生身上映射出来的这样的人类大局观而欣慰。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价值观所包含的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有全面的理解和正确的认识。而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能在与世界产生链接的语言课程学习中,通过现象追溯其本质,不断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喜闻乐见的。
3.Identity(身份)主题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又如第三单元,主题为Identity(身份),课前发布了预习任务,请学生收集identity的相关内容。由于身份这一主题稍有抽象,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一般都会遇到相关事例,但是鲜有直接讨论identity的场合。但正因为这样,学生搜集资料时,反而没有了局限。大部分学生在分享时都给出了identity的定义: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和认知。通过分享和讨论,学生们能有效认识到自我认知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认知能力,正确而全面的自我认知是我们构建健康三观的基础,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到了这一步骤,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再进一步,探索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之间的关系。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认识到个人发展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内在动力,而国家的繁荣昌盛反过来又为个人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和保障。既然已经延伸到国家这一层面,那么就可以自然引入national identity (国家认同、民族认同)这一概念和话题。师生共同学习民族认同感包含的几个要素:民族自我认同、民族归属感、民族态度和民族社会参与和文化实践等。并可深入探讨在当代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下分的三个层面:一是共同的民族渊源;二是共同的民族文化;三是共同的国家——中国。这三个层面共同构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教师可分享世界上各先进国家的民族认同教育,与学生探讨民族认同的重要性,并结合海外华人和华裔的民族认同问题。在这一环节,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认同感达到一个高潮,对本单元主题的理解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4. Health(健康)主题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第四单元主题为Health(健康),和第一单元较为相似之处是都很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可引导学生探讨影响健康和寿命的因素,如睡眠、饮食、运动、遗传、心理等。这一阶段可能会涉及到大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如手机依赖、熬夜网游、抽烟喝酒、不爱运动等,但由于是从科学的角度切入这一问题,且不是说教方式,有效地消除了学生的抵触心理,基本能在愉悦和放松的状态下开展教学。接下来,教师可以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如:个人健康之于其家庭和社会甚至祖国的意义,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长寿对国民健康福祉的意义以及如何从个人角度推进健康事业。还可进一步引入全球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老龄化社会”问题,探讨“老龄化社会”对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各国采取的应对措施。“十二五”期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6.34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这说明国家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上行之有效。有学生在讨论的尾声有感而发:从前认为政治是很抽象、离我们很远的东西,经过学习,发现政治实际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项政治举措都是基于国情需要,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构成国情的基本元素,因此作为一个成年人、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保持着时代的使命感,将“行事有原则,心中有底线”牢记心间。
四、结语
每一场变革都要经历阵痛,但每次变革也都会带来希望。高等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对于高等教育规律的研究、本质的把握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终身的使命。高校教育必须改变重智育、轻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各自为政的情况,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在育人中的主阵地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4]大学英语教学在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我们应沿着这一思路继续探索,不断完善大学英语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上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郭敬维.学术英语教改中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身份经历叙事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53):118-121.
[2]马拯.近20年国内学术英语教学研究进展[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2(02):53-56.
[3]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方秋未(1986.08-),女,汉族,贵州贵定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