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健康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3-04-29洪秋棉张昀

秦智 2023年11期
关键词:实践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洪秋棉 张昀

[摘要]全球健康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国际化和学科交叉性的新兴学科,在我国属于新兴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完善,仍需进行探索与改革。系统化培养相关人才,既是满足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顺应全球卫生合作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武汉大学全球健康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在总结成果的同时展开思考,就实践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以期为全球健康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提供参考,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人才力量。

[关键词]全球健康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型;复合型;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11.044

武汉大学全球健康学本科专业于2011年正式获批,2012年招收第一批学生。创立初期,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实际,由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制定了一套培养方案。2013年和2018年,经过两次全面的修订,全球健康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已逐步完善。本专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公共卫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现场应急处理、政策制定与评价、项目协调与管理以及国家卫生战略、社会健康保障、健康保险、医养产业等领域的决策、规划与管理等公共卫生相关领域的工作,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善于沟通协调的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行业领军人才。[1]

发展至今,全球健康学本科专业基于最初设立的培养目标,培养出了众多高质量人才,成果初显。2016年以来,全球健康学专业升学率稳定在60%以上(包括境内升学与境外升学)、2020年达到近80%;有明确去向的本科毕业生高达90%,优秀毕业生中有的迈入世界顶尖学府深造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杜克大学等,有的进入国内知名高校攻读研究。

作为国内首创的全球健康学本科专业,其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仍受到广泛关注,人才培养方案能否达到既定目标、是否适合我国高校公共卫生学科、是否能够区别于传统预防医学以及是否能够和国际全球健康学人才培养相接轨等问题仍值得深入探索。近几年,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优化和创新,以期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满足我国社会需求、能适应共性、亦能激发个性的培养方案,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践,成效显著。

本文基于武汉大学2018版全球健康学专业培养方案以及武汉大学全球健康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希望促进我国理想的全球健康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为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一、实践型人才培养——紧扣需求,丰富实践内容与形式

全球健康学专业在美国发展较早,其培养方案相对比较成熟,国内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可适当的参考借鉴;但同时由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还需在实践中结合自身情况优化创新。

参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提出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核心能力分类表述,全球健康专业人才应具备预防医学基本技能、社区实践技能、分析和评价技能、财务规划和管理的能力、协调动员与合作共事能力、领导和系统思维的能力等基本技能,更应具备多种语言文字的交流能力、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全球健康政策开发或全球健康项目计划能力等特别能力[2]。基于此种观点,本专业不仅在培养方案中安排培养相应能力的课程、组织国内外暑期实践活动,而且保证让每位学生都有至少6个月以上的时间在相关政府部门和海外机构实习或实践,以确保培养效果和质量。

可以看出,本专业人才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然而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由于课程设置上理论课偏多、实践与互动性较少,学生难以及时吸收并进行反馈。对此,本专业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一是增加课程考核次数,及时接收反馈。每门课程规定有至少两次的平时成绩,即测试、论文或考核。

二是丰富课程考核方式,呼应实践能力要求。体现综合发展和自主思考能力,不拘泥于传统的应试教育[3],开展课程中考核和结课考核,融入文献汇报、专题展示、撰写项目计划、社区采访并形成报告等形式。

三是授课形式多元化,理论实践相辅相成。例如开展国际法庭模拟,从准备阶段开始全程模拟,让同学们亲身体验,既新颖有趣又生动形象;请行业专家有针对性地授课或分享经验,使学生了解学科领域前沿动态,知晓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专业知识的作用;授课教师抛出主题,学生在课堂上组队研讨,再派代表进行分享,既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又能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实践型课程在机房授课,学生边听课边实操,理论实践不割裂。

四是推进科教融合,引领科研入门。每年由学生主持国家级、校级、学部级等创新创业项目,学校给予基金支持、配备教师指导,鼓励加入课题组、由研究生带领开展项目、撰写文章等;在课程中加入“创新教育实践”课程,激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以期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目前,国内全球健康学专业的学生往往既缺少科研型人才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深度和创新能力,又缺乏实践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广泛的知识体系与实战经验。因此,本专业实践型、科研型改革措施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更有利于与社会接轨;同时不能一概而论,为达到指标生硬地增加考核次数,或促使学生追求数量而参与科研项目或实践,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在把握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引导其根据课程所需、自身兴趣进行选择;另外,可以开设学科竞赛培训,激励更多学生参加专业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以赛促学,以赛促教[4]。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顺应趋势,优化课程模块与门类

创立初期,全球健康学专业核心知识包括:一是熟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医学学科基础知识,这是开展全球健康相关活动的前提;二是掌握全球社会卫生状况、疾病负担以及全球健康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任务和基本内容;三是与社会经济、国际政治外交密切相连,学生必须了解管理学、社会人类学、国际法学、国际政治与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课程设置上的第一个模块是基础医学概论和临床医学概论;第二个课程模块是预防医学,主要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概论等;第三个课程模块为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全球健康概论、全球健康研究方法、全球卫生政策与卫生系统、全球健康治理、全球老年健康、全球精神健康、全球妇幼健康、全球环境健康等;第四个课程模块是跨学科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外交学、国际法学等课程及个性发展选课[1]。

有研究表明,复合型交叉学科易出现“学得多、懂得少”的现象,在种类繁多、任务量大的课程安排下,学生难以完全消化,容易失去方向[5]。因此,复合型学科应当适当取舍、保留重点,一方面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给学生更多实践机会和自主学习的空间。本专业作为新兴复合型学科,积攒历届教学培养经验、平衡供需,形成新的2018版培养方案:其中,第一模块医学课程仅保留人体结构学、临床医学概论、病原微生物等总论类医学课程;第二模块预防医学类课程作为最核心、最根本的专业知识,保留了传统普遍认同的课程安排;第三模块专业课程中增加了部分实用型专业课,例如GIS在全球健康中的应用、文献检索、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公共卫生传播学等课程;第四模块跨学科课程保留了国际法学和人类学等相关课程,简化其他门类的课程。

全球健康学专业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综合考虑课程必要性、整体性和学生接受度等若干方面,结合本专业所需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顺应当前发展的需求,对四个课程模块进行调整,舍弃了部分深入的医学课程和冗杂的跨学科课程,融入了新兴技术和实用方法的学习,减轻学生压力的同时让其更加明确本专业与传统预防医学专业的区别、聚焦发展方向。然而,如果在课程改革中过度压缩或者调整不合理,将会导致学生没有获得感、所学知识碎片化、甚至虚度时间。因此,在本专业课程结构调整的探索过程中,既要考虑国家及社会需求,同时也要兼顾学生利益和培养效果。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瞄准目标,提升全球视野与经验

国际化视野是本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核心能力之一。学院每年以“3+1+1”和“4+1+1”等联合培养项目、科研实习、交流实践等多种形式和国外合作高校互派本科生到对方学习[6],例如与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田纳西大学等学校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联合培养、学生互换、项目合作等,为学院国际化持续奠定基础,为学生的全球意识培养提供机会。

对于学生而言,出国交流经历不仅能够拓宽国际视野、促使其亲身感受当地人文情怀,也能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学院应继续加强与国际其他院校进行交流与合作,持续发挥全球健康学专业优势,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人类健康需求的进一步提升,中国需要紧跟全球健康学科建设的步伐,加大学科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填补人才空缺。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顺应趋势,创新性地提出培养“实践型-复合型-国际化”的全球健康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我国卫生事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然而就目前的发展而言,全球健康学本科人才培养还未在国内高等医学教育中达成共识,全球健康学科建设面对诸多难题,专家学者虽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并初见成效,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学院在培养全球健康人才过程中,应有效利用课上课下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关注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顺应复合型特色,突出综合性优势,平衡预防医学、医学与社会学科课程设置;坚持拓展学生全球化视野,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摸索有利于学生国际交流的途径等。

四、结语

“实践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在全球健康本科人才培养领域的重要尝试,近十年的实践证明方向是正确的,下一步需仍要推进并完善这一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切实地为我国全球健康人才培养、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秦欢,王全,毛宗福,崔丹.中国全球健康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6):395-397.

[2]向浩,毛宗福,秦欢,等.我国全球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382-384.

[3]陈真诚,郭庆,徐翠锋.创新能力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科技风,2021(14):116-117.

[4]牛得学.以学科竞赛促进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39):209-210.

[5]李昊,张雁儒.河南省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路径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4):2-4.

[6]陈华,谢章斌,肖海燕,王忠海.全球化视野下公共卫生人才的特色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5(37):121-123.

基金项目:2021年武汉大学医学部教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公共卫生一流本科人才核心能力研究(项目编号:2021080)

作者简介:

洪秋棉(1999.10-),女,汉族,福建石狮人,本科,研究方向:行为公共健康。

张昀(通讯作者)(1974.10-),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实践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教学楼空间多元化设计要素分析
计算机公共课复合型数字档案袋的研究与开发
如何做优秀的企业政工师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
物流实践型人才二次输出模式研究
“生活实践型”任务教学在Photoshop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工作室企业机制项目实践型IT特长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