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语延异:网络交流中常见的语言误用情形

2023-04-29邹心怡

秦智 2023年11期

[摘要]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然而,在网络空间中不断涌现语言误用与交流失效现象。本文深入阐述了语言误用与网络交流失效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为构建和谐的网络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语言误用;网络交流;抽象阶梯

[中图分类号]H0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11.006

语言作为人类特有的沟通方式,是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相互沟通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除了表情达意的功能,还能起到消除误会、拉近距离、增进相互了解的作用[1,2]。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也存在由于语言使用不当造成的诸如沟通不畅、甚至产生误会和争执的情况[3],特别是在当今互联网广泛使用之下,语言的使用又有了更多的特殊性,更易由于语言的误用产生网络交流失效的情况,本文将尝试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交流中的语言误用情形以期实现语言的正向功能。

那么,在网络交流中,语言充当着怎样的一个角色呢?网络交流失效的情形和我们对语言的错误使用是否存在联系?本文以由塞缪尔·早川与艾伦·早川于1949年合著的《语言学的邀请》一书为理论指导[4],通过对某些网络交流失效乃至争执事件的分析,认为网络交流中的语言误用情形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地图与地域:象征化过程与现实的混淆

人类故意用一种东西来代表另一样东西的过程被称为象征化过程,我们在互相交换意见的过程中创造出指定意义的符号或者指定用来代表其他符号的新符号,是语言产生的基础。符号与其所代表的事物原来是没有连带关系的,但在人类社会以文字和语言的形式长久积累下来的经验与知识所构成的语义环境之下,我们学习并记住了这些符号的用法,通过使用经过象征化与世俗约定的符号和言辞,不同身份、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人们能够快速理解这些字词背后的象征含义并以此展开交流与合作,可以说语言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工具。

但我们对语言中的象征过程不甚敏感,有时还会将言辞与现实混淆。早川先生在书中提到,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是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环绕我们身边、由我们直接认知的事物组成的“外向世界”,如我们亲身看到、听到等直接感知到的事物,占我们所有得到的知识中的很小一部分;另一个则是经由语言这一媒介得来的知识组成的“言辞世界”,占我们所有得到的知识中的大部分。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像地图与它假定代表的地域之间的关系一样,我们可以通过地图来应对和指导我们在相应的地域里该如何前行。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准确地区分言辞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差别,甚至会直接将“地图”简单粗暴地与“地域”画上了等号,这一问题随着近代各种沟通知识的工具日益发达起来后表现得格外突出。比如一位网友谈到自己是东北人,很快就有网友前来调侃“东北大汉那可真壮实,民风彪悍啊”。可事实上这位网友可能从未到过东北,甚至都未曾见到过东北人,却凭着其以往搜集得到的固有的印象与谬见——也就是我们心里认为是对的但其实是错误的“地图”——忽略东北网友个人的具体情况与特点妄下判断。毫无疑问,这样产生出的刻板印象是导致网络交流失效甚至爆发网络争执的导火索之一。

二、报告、推论和判断:偏倚的文字与冲突的爆发

“从交换知识或信息的角度来讲,我们最基本的象征行为就是把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和感觉到的事情报告给别人。”这种报告的语言可能会略显枯燥,但它们是可证实的,能够帮助我们把自己的意思用每个人都认同的方式表述出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与之相对的,则是我们做出的推论与判断。在《语言学的邀请》一书中,推论是指根据已知的事物对未知的事物所做出的陈述,比如说一位男生刷着校园卡进了学校,我们就可以推测他是这所学校的学生。这种推论往往是根据已观察到的事物对并不直接知道的事物所做的结论,推论的优劣程度通常取决于观察来源的优劣与推论者本人的能力如何。而判断则是指作者对他所描写的人、事、物所持的赞许或不赞许的表示,它往往与推论一起出现,体现出我们个人的主观情感倾向。早川先生为此举出了一个十分生动的例子:我们可能往往将“老张是个贼”一类的话当成是在陈述“事实”,但“贼”这个词首先包含了一个推论——老张会去偷东西,又包括了一个判断——他从前偷过东西,将来也会偷,而说话者并不赞成这种行为。“判断下的太早,往往会使我们看不清近在眼前的事物”,误会也就此而生。而更为狡黠聪明的发言者甚至会故意挑选材料使读者对所写的题目产生好印象或坏印象,这一过程便叫做偏倚。偏倚的文字虽不发表明显的判断,但却故意使信息接收对象无法获得足够多的客观材料,从而使其不可避免地做出某些判断,增加偏见产生的风险。为了减少偏见,更加客观地观察事物,并维持与他人继续交换意见的可能,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多多使用报告性语言,不让“想当然”控制我们的思考。

三、分类:标准不一与分歧的产生

除了对话语的选择使用可能存在偏倚,文字本身也不完全与现实社会中的事物一一对应,其含义可能随着语境和上下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讨论字义之前,首先需要理解几个专有名词:一个是外向意义,也被称为本义,即一个声音或文字在外界里所指代或表示的东西,它是被代表事物本身;另一个则是内向意义,也叫做转义或含义,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无法直接指出字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时候,这时就需要用别的符号来解释,这时我们想告诉别人的就是其内向意义或转义;很多词语都是同时既有外向意义也有内向意义,比如说谈到“猪”这一字我们既可以直接指向不远处名为猪的生物,也可以在脑子里浮现出一些好吃懒做的人。而这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则是我们在谈到外向意义时,往往会因为有足够准确的指代对象而达成共识,但谈到内向意义则经常会因为不同的人所持有的不同经验判断对同一个字词构成截然不同的看法,从而产生争执,且很难说服对方。

而内向意义的丰富,很大程度上与每个人分类方式的不同密切相关。正如前文所言,符号和含义之间并无必然关系,实际上我们把事物叫做什么名字、在哪一点或哪条线上将两种不同的东西分开,会根据我们的利益和分类目的而定。就比如说昆虫爱好者可能会兴致勃勃地为你讲解毕加索盾蝽、兰花螳螂、蜂鸟蛾是有多么的美丽可爱,但你可能只想说一句“啊,是虫子!我讨厌虫子”,或者产生疑问“那么它们哪个是益虫哪个是害虫”“它们哪个比较珍稀呀”。这种我们自己去替各种东西依照不同的标准和观察归纳取名字的时候,就是我们在给它们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标准的不稳定性和独特性就会使得网络交流呈现各说各话的情况,导致交流失效。

同时,分类的不同与内向意义的个性化使得我们很多时候为同一事物提供诸多代指符号,有时又会让一个符号在不同的分类中代指多样事物,如“BGM”一词,当你在各类视频平台刷视频时,看到有网友在评论区“求BGM”时,这个词代表的含义便是背景音乐(background music);但如果你是在一些ACGN交流论坛内的动画评分帖子里看到这个词的话,“BGM”的意思便变成了一家兼具维基和论坛性质的ACG网站——“Bangumi番组计划”,也是国内较有含金量的ACGN作品评分网站。这种个人基于内向意义理解下的分类不同而出现的误解很难及时发现,因此,当不同的网友在同一个讨论帖中使用同一符号进行交流时,就可能会产生歧义和误解。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网友大量使用缩写代码进行交流,这种情况就更为常见了。

四、抽象阶梯:个体特征的消弭与二元价值观点

除了上述功能之外,语言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抽象化。抽象化是指用一个较为简单和概括的词语来代替一个较为复杂和具体的词语或者一组词语。抽象化可以使我们更加方便地表达和理解复杂的事物,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早川先生提到:抽象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信息的丢失,即忽视了事物的个体特征和差异。这种信息的丢失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误解和冲突。

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例子中来理解抽象化导致的事物特性丢失的具体过程:假如你是一位热爱ACGN文化的阿宅,由于被一部有着精美的作画和有趣的剧情的名为《阿华的奇妙冒险》的动画作品所吸引,便发布了一条“《阿华的奇妙冒险》真好看,大家快来看!”的安利微博。此时,一位同样很喜欢看日本动画的网友刷到了你的微博,心想“这部异世界动画确实不错,有时间我也得补一下”——在这位网友心中,《阿华的奇妙冒险》不再拥有具体的名称,而是与其它故事背景为异世界的同类题材动画归到了“异世界动画”中;随后,又有另一个网友在你的评论区留言“这部番很好看嘛?”——现在“异世界动画”的概念继续上升,变为了包含所有题材的日本制作的动画“番剧”;你正向这位网友大力推荐,刚巧你的一位不太关注二次元的同学也刷到了你的微博,调侃了一句“你安利得也太努力了,ACG魅力可真大”——这位同学再次将“番剧”(animation)的概念抽象,与漫画(comics)和游戏(games)等源自日本的特殊风格文娱作品一起统称为“ACG”;而你的妈妈从你背后经过,看到你抱着手机不松手,感叹了一句“这孩子,搞点娱乐休息一下也行,但学习可不能放松啊”——在妈妈的眼里,无论是“ACG”“二次元”,还是电影电视剧,都属于人们放松的时候享受的一种“娱乐”。

以上《阿华的奇妙冒险》在不同人口中不断抽象化的过程,便是所谓的抽象阶梯。阶梯越往上,我们所讨论的内容越抽象,符号概括范围也就越广,而对我们最初所要讨论的事物来说其特征也在不断消弭。

由于每个人的已有经验知识与身处的环境不同,在面对没有具体划定现实对应的事物范围的概念定义时,理解也往往千差万别,且越为抽象的概念其内向意义就越加丰富,距离可以直接指出的外向事物便也越远。而将事物内容抽象上升到足够的高度时,我们便失去了讨论的空间,开始试图把所有事物都归纳到一起,并加由我们的情感简单向两极划分。只用两种价值(正负、好坏、冷热、爱恨等)来观察一切事物的趋向,就被称为二元价值观点[5]。这种二元价值观点往往会使我们忽视事物之间的中间状态和过渡性,也会使我们对事物的评价过于简单和片面。在互联网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为了维护自己所支持的一方,而对另一方进行无情的批评和攻击,甚至不惜使用谩骂、恐吓、造谣等手段。这种行为不仅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反而会激化矛盾,造成更大的伤害。而这就是误用语言抽象带来的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借由技术被拉近,情绪被放大,失去了象征语言的辅佐,我们在网络上发布的语言却又是那么的模糊不清,而这正是滋生猜疑、偏见与误解的温床。为了寻求共识停止无意义的纷争,我们所要做的,正如早川先生总结出来的规律一样,记住“牛1不是牛2,牛2不是牛3”:要重视个体事物特征,注意符号并不能全面表征这一事物,但同时也能理解其与其他同类型事物的共同之处并能够为其正确分类,最后明白名词与事物是不一样的,不能将抽象的“牛”当成具象的牛。我们应该尊重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尝试用更多元和更灵活的价值观点来看待事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语言带来的误解和冲突,也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有效和有意义的沟通。

参考文献:

[1]吴燕.话语暖人心——人际交往中语言的魅力[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6):21-22.

[2]严燕萍.谈加强护患沟通技巧的几点体会[J].求医问药,2011,9(10):111.

[3]史卫珍.护患沟通技巧在传染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9)74-75.

[4]塞缪尔·早川,艾伦·早川,Samuel Hayakawa,等.语言学的邀请[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5]王逸舟.外交语言探问[J].国际关系研究,2022(3)3-30.

作者简介:邹心怡(2002.3),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本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