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

2023-04-29李倩李婷婷

秦智 2023年11期
关键词:理性思考高等学校创业教育

李倩 李婷婷

[摘要]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活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严峻形势,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在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创业教育本质特征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高校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就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11.02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日益凸显,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全面理解创业教育,深刻把握创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内涵及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推动高校创业教育不断深入开展,是当前高等教育必须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创业教育的相关概念,并分析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发展现状以及国外创业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进一步提出了在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措施,从而为高等学校的发展作出贡献。

一、创业教育的相关概念

(一)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的,通过课程的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创新机会,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从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看,其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开展创业教育必须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出发,在全面认识创业教育本质特征和内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条件,充分发挥政府、高校、社会三者在创业教育中各自所处的角色和作用,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校情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而有效提高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创业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理念、模式的创新和突破

创业教育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对传统教育理念、模式的创新和突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创业教育正是适应这一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创业教育强调把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等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其根本的目的在于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创业意识和精神品质,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和素质,最终实现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着片面强调创业知识传授,忽视创业能力培养,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教师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教育部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积极倡导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的政策文件。2010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这是我国第一次将“创新创业教育”写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1]。

三、国外创业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国外创业教育主要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创业教育看作是一种知识与能力的综合素质教育,从创业课程到创业项目再到创业实践活动,从理论学习到模拟实践再到创业培训,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二是将创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结合起来。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将高校的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形成了以“专业为基础,专业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建立创业教育研究机构和专门人才培养机构。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各级政府及社会团体都设有专门的机构开展与创业相关的研究、培训等工作;同时各高校也在不断加强研究机构建设,聘请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作为兼职教师,定期举办创业培训课程,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四是建立多元化的创业教育模式。欧美国家高校普遍采用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引导、学生自主的多元化模式。五是形成了广泛的社会支持体系。通过政府拨款、银行贷款等方式对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通过政府举办专门的“大学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形式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服务;通过积极开展各类国际合作项目促进学生开拓国际视野。

四、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措施

(一)要从思想和观念上树立创新和创业意识

创新与创业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主题,也是21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不仅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战略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新时代,大学生必须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放的心态,学会在创业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就要求我们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必要的支持,以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成功率。要想真正推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健康发展,必须从思想和观念上树立创新和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动力;必须改革现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

(二)政府和学校应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等学校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政府、社会各部门要从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在资金投入上,可通过设立专项经费,专项支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可采取“政府支持、学校自筹、企业资助”的办法,鼓励企业出资,在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整合各类课程资源;在教学平台建设上,可将现有的大学生创业园作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各类资源进行孵化。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加强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和教学能力建设。除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外,高校应建立一支由学校领导、专职教师组成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同时应加强对学生创业指导教师的培训,通过开办专题讲座、示范教学、观摩实训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应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通过一系列举措,努力打造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三)积极营造宽松的创新创业氛围

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首先要端正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转变观念,明确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是追求经济利益。其次,要明确开展创业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在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必须把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和核心内容。再次,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创新创业对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最后,要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要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部门的职能作用,统筹安排学生工作部门、各学院和有关部门开展创业教育工作。

各学院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特点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业教育计划,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队伍,明确专人负责。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不断丰富和完善创业教育活动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

(四)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构建一个开放、协同、有效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高等学校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作用,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业实践平台。一是要建立“孵化器”,即在高校内建立孵化基地,为有一定基础的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技术咨询、市场调查、项目评估、创业培训等服务,并通过加强与风险投资机构合作,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二是要建立“产学研用联盟”,即在高校内建立一个由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和高等学校组成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整合产业资源、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积极性,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三是要建立“创客空间”,即鼓励大学生创业者在校园内自主创建、运营和管理创客空间[3]。

(五)将竞争机制引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激发大学生参与竞争的活力,才能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借鉴竞争机制的相关理念,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例如,美国著名企业家和教育家埃德加·戴尔认为:“竞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竞争就没有创新。”美国斯坦福大学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就引入了“基于风险的市场营销”等理念,将创新与市场营销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则通过实施“创业项目申请”制度,来鼓励学生在项目开发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另外,美国高校还普遍采用“以赛促学”机制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竞赛中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更重要的是通过竞赛培养学生在相关领域内掌握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创造能力等多方面素质[4]。

借鉴竞争机制相关理念来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将学生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对象,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要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和需求设置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创新创业课程;三是要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通过对课程开展成效进行科学评估来及时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创业教育是以创业教育课程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其本质特征体现在其“创造性”“实践性”和“职业导向性”上。创业教育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当前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必须以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为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充分认识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断强化创业教育意识、深化对创业教育本质特征和内涵的理解、明确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着力推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技能、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和潜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就业、创业和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逻辑、问题和改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8):24-33.

[2]程琳.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J].才智,2023(18):33-36.

[3]于淑会,史巍,尚国琲,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22,45(6):137-141.

[4]徐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分析[J].品位·经典,2022(17):91-93.

基金项目:2021年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项目名称:新时代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政课深度融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GXDJ-YB087)

作者简介:

李倩(1987.8-),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李婷婷(1973.6-),女,汉族,辽宁大连人,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性思考高等学校创业教育
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理性思考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与分析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