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泥河湾盆地山兑东旧石器地点初步研究

2023-04-29侯佳岐王法岗

人类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石制品

侯佳岐 王法岗

摘要:2014 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泥河湾盆地东缘大田洼台地南部发现山兑东旧石器地点,揭露面积约8 m2,发现石质标本81 件,动物化石16 件。石制品的原料以燧石为主;剥片以锤击法为主,少量砸击法产品;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石器、残片、断块等,石片、石器以微型、小型的为主,石器包括刮削器、凹缺器、尖状器、钻器、雕刻器、砍砸器等,属于中国北方以小石器为主的石器工业。动物骨骼3 件样品的AMS 14C 测年结果分别为43396~42271 BP cal、41940~40737 BP cal、36830~35885 BP cal,表明遗址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早段。该遗址的石器技术继承更早的小石器技术,为探索旧石器时代晚期小石器技术的延续发展、石器技术的多样性以及早期现代人演化模式的复杂性提供了重要材料。

关键词:泥河湾;石制品;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

1 遗址概况

泥河湾盆地以近乎完整的第四纪地层堆积和丰富的古人类文化遗存而闻名,盆地东端的大田洼台地北坡地层出露好,发现了密集的早更新世时期古人类文化遗址,是第四纪地质、环境、旧石器等领域学者关注的重点区域。2014 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执行“ 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在大田洼台地南部阳原与蔚县交界处发现了山兑东旧石器时代晚期地点,丰富了该区域古人类遗存的分布范围和文化内涵。

山兑东地点位于河北省阳原县大田洼乡山兑村东约500 m 处,山兑村通往蔚县细弦子村土路的南侧,地理坐标40°11′41.3″N、114°41′32.3″E,海拔918 m(图1)。为了解遗址埋藏与地层状况,发现后揭露面积约8 m2,发现石质标本、动物化石共97 件,文化遗物埋藏于黄色粉砂中,无明显扰动现象。

2 地貌、地层与年代

遗址地处泥河湾盆地东缘,大田洼台地南部,盆地东界凤凰山的西侧山前地带。该区域亦属于大田洼台地的一部分,发育有巨厚的泥河湾层堆积,堆积被后期侵蚀切割严重,沟壑林立,沟深谷阔。凤凰山西侧北部发育一条大型冲沟—— 后寺沟,自北而南蜿蜒注入壶流河,将台地分割为两部分,这也是阳原与蔚县的分界。后寺沟切割很深且开阔,最宽处超过200 m,两岸暴露数十米高的泥河湾层堆积剖面,部分区域泥河湾层之上还堆积有少量河流携带来的堆积物或马兰黄土。遗址即埋藏于后寺沟西岸一处缓坡下部的河流阶地堆积内,依地貌部位判断应该为后寺沟的第二级阶地(图2),综合桑干河的发育历史推断其地质时代应该为晚更新世晚期。

沿探方外侧东南角部位继续向下挖掘一条约1 m 宽的探沟,直至泥河湾层堆积,揭露地层厚度约5 m,分为12 个自然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1. 黄色黏土质粉砂:垂直节理发育,为黄土状堆积,厚26~86 cm。

~~~~侵蚀不整合~~~~

2. 浅棕色粉砂:与下伏地层呈侵蚀不整合接触,厚25~39 cm。

3. 灰色粉砂:与上、下地层呈侵蚀不整合接触,厚8~22 cm。

4. 棕色粉砂:含大量黄绿色黏土块,厚13~21 cm。

5. 黄褐色粉砂:与下伏地层呈侵蚀不整合接触,厚50~71 cm。上部含石制品、动物化石,文化层厚约30 cm。

6. 黄绿- 蓝灰色砂质黏土:水平层理,为泥河湾层堆积被河流改造后的再次沉积,与上、下地层呈侵蚀不整合接触,厚20~28 cm。

7. 浅红褐色粉砂质黏土:含黄绿色粉砂条带,厚5~19 cm。

8. 黄绿- 浅灰色粉砂:含大量钙板碎块,厚8 cm。

9. 红褐色粉砂质黏土:含大量钙板碎块,厚10 cm。

10. 深褐色粉砂:水平层理,含大量钙板碎块,厚10 cm。

~~~~侵蚀不整合~~~~

11. 红褐色粉砂质黏土:弱水平层理,为泥河湾堆积,厚10 cm。

12. 蓝灰色黏土:弱水平层理,未见底。

文化层堆积为黄褐色粉砂,较薄。石制品尺寸各种大小的都有,无明显分选;风化磨蚀程度轻微,表面多保留新鲜的破裂面和锋利的棱脊,应为原地埋藏。发现动物化石16 件,破碎严重,无法鉴定种属和部位;表面风化严重,与石制品风化程度形成明显反差,埋藏前应在地表暴露较长时间。3 件动物骨骼在BETA 实验室检测的AMS 14C 测年结果分别为43396~42271 BP cal、41940~40737 BP cal、36830~35885 BP cal(表1),整体在距今4.3~3.5 万年之间,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早段。

3 石质标本

石质标本共81 件,包括石制品78 件、自然砾石3 件。

3.1 石制品

石制品原料单一,以燧石为主,计有74 件,占石制品总数的94.9%;另有白云岩2 件、石英岩1 件、硅质灰岩1 件。燧石是主要原料,节理发育且包含杂质较多,表面多无砾石面,可能采自基岩露头处。原料追踪调查遗址附近区域未发现此类燧石基岩,而遗址以北直线距离约4 公里的周家山盛产此类燧石,是大田洼台地旧石器遗址的重要原料产地,因此推测该遗址的燧石原料也可能来自于周家山,存在一定距离的搬运现象。

石制品数量较少,但类型丰富,包括石锤1 件、石核7 件、石片34 件、石器19 件、残片8 件、断块10 件,石器包括刮削器13 件、凹缺器1 件、尖状器1 件、钻器2 件、雕刻器1 件、砍砸器1 件。

3.1.1 石锤

2014SD:21,单端石锤,原料为硅质白云岩,毛坯为磨圆度一般的砾石;不规则棱柱状,长宽厚为107.5×73.7×69.0 mm,质量1244.2 g;一端有密集分布、多层重叠的锤击过程中反作用力形成的磕疤。标本一侧有一完整石片疤痕,可与石片(2014SD:18)拼合,可能亦尝试作为石核剥片(图3: 1)。

3.1.2 石核

石核共7 件,原料均为燧石,包括锤击石核5 件、砸击石核2 件。

锤击石核 按照台面数量,可分为单台面2 件、多台面3 件。

单台面石核 平均高宽厚为31.2×22.4×16.2 mm,质量20.8 g,分为自然台面、人工台面各1 件。2014SD:59,毛坯为不规则形砾石,高宽厚为18.4×14.3×11.7 mm,质量2.77 g;自然台面,宽14 mm、厚9 mm;2 个剥片面,各见1 个清晰石片疤,台面角75°~85°;核体仅保留10% 的石皮,处于剥片最后阶段(图3: 2)。

多台面石核 原型均为岩块,皆为自然台面;高83.1~125.7 mm,平均117.3 mm;宽86.9~118.3 mm,平均108 mm;厚51.4~91.9 mm,平均79.6 mm;质量1057.4~2274.2 g,平均2148.2 g。2014SD:49,不规则形,高宽厚为83.1×118.3×85.2 mm,质量2274.2 g;3个台面,4 个剥片面,可见7 个石片疤;石皮比例约60%,仍处于剥片阶段(图3: 3)。另两件多台面石核(2014SD:19、2014SD:20)处于剥片开始阶段,个体比较大。

砸击石核 2 件,均为两极石核,遍体疤痕;平均高宽厚为64.9×37.0×20.2 mm,平均质量42.3 g;台面分为点状台面和线状台面。2014SD:2,不规则枣核形,高宽厚为73.3×30.0×26.1 mm,质量49.5 g,石皮比例30%,两端皆为点状台面,多个石片疤,处于剥片最后阶段。

3.1.3 石片

共33 件,包括锤击石片28 件、砸击石片5 件,原料包括燧石31 件、硅质白云岩1 件、硅质灰岩1 件。

锤击石片 皆为硬锤锤击。原料包括燧石27 件、硅质白云岩1 件。平均长宽厚为23.2×19.2×5.4 mm,平均质量4.6 g。长大于宽的16 件,长小于宽的12 件。按照长度(L) 大小可分为:微型(L<20 mm)12 件、小型(20 mm≤L<50 mm)15 件、中型(50 mm ≤L<100 mm) 1 件。

按照台面、背面的自然与人工特征组合,分为I1 型(自然台面、自然背面)1 件、I2 型(自然台面、部分人工背面)11 件、I3 型(自然台面、人工背面)6 件、II1 型(人工台面、自然背面)1 件、II2 型(人工台面、部分人工背面)3 件和II3 型(人工台面、人工背面)6件。台面包括自然台面14 件、人工台面14 件,人工台面包括素台面9 件、有疤台面3 件、有脊台面1 件和线状台面1 件。石片角60°~130°,平均92.2°。

2014SD:18,I1型,原料为硅质白云岩,半圆形,长宽厚为43.1×33.0×10.2 mm,质量16.1 g;台面为砾石面,宽22.2 mm,厚4.2 mm;腹面微凸,打击点集中,背面为砾石面,远端羽状,石片角86°;可与2014SD:21 拼合(图3: 4)。2014SD:85,I2 型,原料为燧石,近船形,长宽厚为17.5×25.6×5.8 mm,质量2.8 g;自然台面,宽12.5 mm,厚7.1 mm;腹面微凸,打击点集中;背面砾石面比例约20%,远端羽状,石片角105°(图3: 5)。2014SD:24,I3 型,原料为燧石,不规则五边形,长宽厚为21.2×26.3×4.6 mm,质量3.6 g;台面为石皮,宽18.5 mm,厚8.1 mm;腹面较平,打击点集中,背面为剥片面,远端羽状,石片角95°(图3: 7)。2014SD:64,II3 型,原料为燧石,三角形,长宽厚23.6×10.5×4.0 mm,质量1.12 g;有脊台面,宽10.8 mm,厚3.2 mm,台面正中一条纵向脊;腹面凹凸不平,打击点集中,背面全疤,疤的方向杂乱无规律,远端尖,石片角79°(图3: 6)。

砸击石片 原料包括燧石4 件、硅质灰岩1 件。平均长宽厚为23.1×14.6×4.9 mm,平均质量2.1 g。2014SD:47,原料为燧石,枣核状,长宽厚为24.2×13.2×5.7 mm,质量1.81 g;线状台面,背面、腹面可见多个不规则片疤(图3: 8)。

3.1.4 石器

共19 件。原料皆为燧石,类型包括刮削器、凹缺器、尖状器、钻器、雕刻器以及砍砸器。

毛坯包括石片8 件、断块6 件、砸击石核2 件和残片3 件。以轻型石器为主,重型石器仅有1 件,按照最大径可分为:微型3 件、小型13 件、中型2 件、大型1 件。

刮削器 13 件,皆为单刃,按照刃缘形态分为凸刃 7 件、直刃 4 件、凹刃1 件、凸-凹刃1 件。毛坯包括石片5 件、断块5 件、砸击石核1 件和残片2 件。修理方向以单向为主,包括向背面6 件、向腹面6 件、复向1 件。

2014SD:97,单直刃,近三角形,长宽厚为42.2×17×9.8 mm,质量7.9 g;在石片右侧向腹面修理,单层修疤,修疤浅,刃长22 mm,刃角40°(图4: 1)。2014SD:68,单凹刃,半椭圆形,长宽厚为39.5×30.1×12.9 mm,质量18.7 g;在远端断片左侧向腹面修理,单层修疤,大小不均匀,刃长26 mm,刃角33°(图4: 3)。2014SD:70,单凸刃,不规则四边形,长宽厚为33.4×17.9×9.3 mm,质量4.7 g;在石片右侧向腹面修理,单层修疤,刃长29 mm,刃角42°(图4: 2)。2014SD:23,单凸- 凹刃,近平行四边形,长宽厚为30.9×12.6×12.3 mm,质量6.9 g;在砸击石核一侧边缘修理,单层修疤,修疤稀疏,刃长27 mm,刃角65°(图4: 4)。

凹缺器 2014SD:50,不规则形,长宽厚为58.6×35.2×12.3 mm,质量36.3 g;在断块一侧边缘单向多次打击修理出凹缺口,刃口长12 mm,刃口进深3.8 mm,刃角43°(图4: 5)。

尖状器 2014SD:77,不规则形,长宽厚为40.6×21.6×8.7 mm,质量8.8 g;背面一条横向脊,在断片远端错向修理,在中间形成一尖,单层修疤,尖角100°(图4: 6)。

钻器 2 件,原型均为石片。2014SD:60,不规则四边形,长宽厚35.8×17.0×9.5 mm,质量6 g;在远端左下角由腹面向背面打击修理出三棱形短尖,修疤深,尖长3.8 mm,尖角80°(图4: 7)。

雕刻器 2014SD:10,为修边雕刻器,不规则半圆形,长宽厚为35.6×21.6×10.4 mm,质量6.8 g;在砸击石核薄锐一侧缘单向修理出一凸尖刃,刃长34.3 mm,刃角33°;在刃缘一端自较平一面一次击打形成凿子形刃口,刃宽4.2 mm,刃角74°(图4: 8)。

砍砸器 2014SD:62,单凸刃,近平行四边形,长宽厚为162.0×115.0×29.0 mm,质量1165.2 g;在大石片左侧向腹面修理,单层修疤,修疤较深、大小不均匀,刃长139 mm,刃角40°(图4: 9)。

3.2 自然砾石

共3 件。原料包括石英岩2 件、白云岩1 件,磨圆度一般。长度16.5~145.8 mm,平均63.8 mm; 宽度12.8~136.4 mm, 平均55.3 mm; 厚度6.7~90.0 mm, 平均36.0 mm;质量2.6~3387.6 g, 平均1132.8 g。个体都较大, 以2014SD:63 为例, 长宽厚为145.8×136.4×90.0 mm,质量3387.6 g,其在该遗址出现非自然营力能够搬运而来,应为古人类搬运来制作石器的原材料。

4 认识与意义

4.1 石器工业

该遗址揭露面积较小,石制品数量有限,其一般特点可归纳为:原料较为单一,主要为燧石,占比高达94.9%;燧石节理发育,发现有大块的石核或石料,多数燧石石制品表面未发现砾石面,原料追踪调查推测应该搬运自4 km 外的周家山。剥片以锤击法为主,存在少量砸击技术制品。石片、石器以微型和小型为主,其在锤击石片中的比例分别为42.9%、53.6%,在石器中分别占15.8%、68.4%。石器占石制品总数的24.4%,以片状毛坯为主,部分以断块、石核为原型;类型丰富,包括刮削器、凹缺器、尖状器、钻器、雕刻器以及砍砸器等;刮削器数量最多,占石器总数的68.4%,以单向修理为主,正向、反向比例相当。

整体观察,山兑东旧石器遗址的石器技术属于石片石器技术传统,属于典型的中国北方以小石器为主的工业类型[1],与泥河湾盆地百万年以来一直存在的石器技术传统存在众多相似之处。与马圈沟[2]、小长梁[3]、马梁[4] 等早、中更新世时期遗址比较,该遗址在石制品小型化、石器类型丰富化等方面特点明显。

4.2 意义

泥河湾盆地东端的大田洼台地以早更新世时期古人类文化遗存丰富且集中而闻名,遗址集中分布于台地北坡。山兑东地点地处大田洼台地南部,该区域早些年发现有摩天岭遗址[5],近些年又发现山兑遗址群[6],包含一系列泥河湾层顶部的中更新世晚期遗址。山兑东地点埋藏于河流阶地内,是台地南侧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进一步丰富了该区域古人类文化遗存的内涵,完善了古人类演化的文化序列。

遗址AMS14C 测年距今4.3~3.5 万年之间,石制品体现出小石片石器技术的典型特征,时代与石器技术可上接距今4.5 万年前后的西白马营遗址[7-9],是目前泥河湾盆地最晚阶段的小石片石器技术遗存,为探索华北地区小石器技术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距今四五万年前后也是早期现代人及其行为在全球大规模扩散、技术传播的重要时期,该遗址处于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上。泥河湾盆地相近时间段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丰富,4 万年前后的下马碑遗址为以微小石片石器为主的石器技术类型[10],2.9~2.5 万年前的油房遗址[11-12]、2.7 万年前后的西沙河遗址[13] 则发现石叶与细石叶技术共存的石器技术类型,山兑东地点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该阶段石器技术的类型,整体呈现出纷繁复杂、多样性的特点,为探索华北地区早期现代人阶段石器技术的多样性以及现代行为和演化模式的复杂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致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树文研究员协助鉴定石制品原料,并为整理和研究提供指导和帮助;图1: 左由张月书博士提供,仝广博士协助拍摄部分石制品照片,两位审稿人提出细致修改意见,在此特致谢意!

参考文献

[1] 张森水.中国北方旧石器工业的区域渐进与文化交流[J].人类学学报,1990, 4: 322-333

[2] 李珺,谢飞.马圈沟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M].见: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河北省考古文集[C].北京:东

方出版社,1998, 1: 30-45

[3] 尤玉柱,汤英俊,李毅.泥河湾组小长梁遗址的发现及其意义[J].科学通报,1979, 8: 365-367

[4] Shen C, Wei Q. Lithic technological variability of the Middle Pleistocene in the Eastern Nihewan baisin, northern China[J]. Asian

Perspective, 2004,43(2): 281-301

[5] Guo YJ, Li B, Zhang JF, et al. Luminescence ages for three ‘Middle Palaeolithic sites in the Nihewan Basin, northern China, and

their archaeological and pala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J]. Quaternary Research, 2016, 85: 456-470

[6] 王法岗,成胜泉.阳原县泥河湾盆地旧石器专题调查[M].见: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2016)[C].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170

[7] 谢飞,于淑凤.河北阳原西白马营晚期旧石器研究[J].文物春秋,1989, 3: 13-26+40-98

[8] GuoYJ, Li B, Zhang JF, et al. New ages for the Upper Palaeolithic site of Xibaimaying in the Nihewan basin, norther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small-tool and microblade industries in Northeast Asia during marine isotope stages 2 and 3[J]. 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 2017, 32(4): 540-552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阳原县文物管理所. 河北阳原县西白马营旧石器时代遗址2015 年试掘简

报[J]. 考古,2019(10): 3-14

[10] Wang FG, Yang SX, Ge JY, et al. Innovative ochre processing and tool use in China 40000 year ago[J]. Nature, 2022(603): 284-289

[11] 谢飞,成胜泉.河北阳原油房细石器发掘报告[J]. 人类学学报,1989(1): 59-68

[12] Nian XM, Gao X, Xie F, et al. Chronology of the Youfang sit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emergence of microblade technology in

North China[J].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14(347): 113-121

[13] Guan Y, Wang XM, Wang FG, et al. Microblade remains from the Xishahe site, North China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origin of

microblade technology in Northeast Asia[J].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20(535): 38-47

猜你喜欢

石制品
天津蓟州区朝阳洞遗址2 号地点发掘简报
河南灵宝旧石器考古调查报告
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鱼咀沟1号地点2017-2018年发掘出土的石制品
河北泥河湾盆地西白马营遗址1985-1986年出土的石制品
石桩子北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
黑龙江逊克农场四分场遗址石制品研究
许家窑—侯家窑遗址遗物再研究
石制品后埋藏微痕的实验研究述评
泥河湾盆地黑土沟遗址N111E85探方石制品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呈现的旧石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