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不同地理分区人群的头面部特征

2023-04-29李咏兰于会新张兴华宇克莉包金萍郑连斌

人类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遗传环境

李咏兰 于会新 张兴华 宇克莉 包金萍 郑连斌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测量的45254 例(男19892 例,女25362 例)中国人的18 项头面部测量数据,按地理分区进行统计与主成分分析,发现中国东北、华北人群男性耳较长,两眼外角距离较近、鼻较狭,头、面较宽;华南人群耳较短,眼、鼻较宽,头较狭,面较狭;东北、华北人群女性面较高,面较宽,两眼距离较大,耳较长;华南、西南人群女性面较低,面较狭,两眼距离较近,耳较短。对中国人群和外国人群头面部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中国人群男性、女性头面部特征都相对接近于高加索人种的波斯人、北美白人,与尼格罗人种的非裔美国人差距较大,与南亚人差距也较大;中国男性容貌耳长,眼内角间宽、鼻宽、头宽、形态面高值多小于尼格罗人种的4 个人群,形态面高值多小于高加索人种的波斯人;中国女性鼻宽、口宽值小于非裔美国人,容貌面高、眼内角间宽、面宽多大于北美白人、伊朗人。中国地理分区人群头面部特征的共性与人群间长期的融合、具有相似的遗传结构有关,环境因素是其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中国人;头面部;遗传;环境

综合人文历史、民族、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可将中国划分为7 大地理区域: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地区。就体质人类学而言,由于长期的融合和相近的地理环境,同一地理分区人群往往具有体质的相似性;不同地理分区的人群由于环境、遗传结构的因素,容貌特征亦可能存在共性和差异。近几十年来,学界开展了较多以中国人群为研究对象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头面部测量指标是其主要对象,通常也是人种学的分类依据。目前,中国人群头面部特征研究多数只在中国人群单个人群或语族人群之间进行比较,比如,李咏兰等对中国南、北方人群的体质进行了比较研究,孙泽阳等报道了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的头面部测量数据,而关于中国7 个地理分区人群的头面部测量指标值的异同研究尚未见有报道[1-2]。

本文对中国不同地理分区65 个人群头面部测量指标值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不同地理分区人群头面部特征的异同,并通过中国人群与外国人群头面部资料比较研究,以探讨中国人群的头面部特征,并初步分析这种异同形成的原因。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15-2021 年在全国各地测量的成人资料,各个被测量人群的年龄跨度为18-85 岁。共搜集了中国53 个民族65 个人群的数据,总样本量共45254 例,其中男性为19892 例,女性为25362 例。采用《人体测量方法》[3] 的规定对头面部指标进行测量。选取头长(Lg-op)、头宽(beu-eu)、额最小宽(bft-ft)、面宽(bzy-zy)、下颌角间宽(bgo-go)、眼内角间宽(ben-en)、眼外角较宽(bex-ex)、鼻宽(ba-a)、口宽(bch-ch)、容貌面高(Htr-gn)、形态面高(Hn-gn)、鼻高(Hn-sn)、上唇皮肤部高度(Hsn-ls)、唇高(Hls-li)、红唇厚度(Tls-sto)、容貌耳长(Lsa-sba)、容貌耳宽(bpra-pa)、耳上头高(Hve-tr) 共18 项头面部主要测量指标进行分析。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本文缺少朝鲜族、高山族、鄂温克族的资料,有些可惜。

7 个地理分区地域范围的划分遵循自然地理学的规定。按照东北人群(Northeastpeople, NE)、华北人群(North China people, NC)、华东人群(East China people, EC)、华南人群(Southern China people, SC)、华中人群(Central China people, CC)、西北人群(Northwestpeople, NW)、西南人群(Southwest people, SW) 对数据进行统计。

这项研究遵循了《赫尔辛基宣言》中概述的原则。测量前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正,并对研究团队成员进行专业培训。测量时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严格执行人体测量学规定的测量质量控制规定。在每次研究开始之前,已经获得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得到地方政府对样本采集的支持。

调查数据采用Excel 2003、SPSS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样本的基本情况

中国65 个人群的样本量和所在地区见附属材料。各个地理分区样本量如下:东北人群为2021 例(男759 例,女1262 例),华北人群为1301 例(男643 例,女658 例),西北人群为9775 例(男4526 例,女5249 例),华东人群为1917 例(男832 例,女1085 例),华南人群为5736 例(男2475 例,女3261 例),华中人群为4230 例(男1590 例,女2640 例),西南人群为20274 例(男9067 例,女11207 例)。

2.2 中国7 个地理分区人群头面部测量指标均数的主成分分析

对7 个地理分区人群18 项头面部指标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以探讨不同地理分区人群头面部的特点(表1、表2)。

男性的前2 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50.790%、17.599%,累计贡献率达到68.389%。PC-I 载荷较大的指标有形态面高(0.988)、头长(-0.972)、口宽(0.889)、鼻高(0.867)、容貌耳长(0.855)、耳上头高(0.844)。PC-I 值越大,表明面越高、头越短、口越宽、鼻越高、耳越长、头越高。PC-II 载荷较大的指标是头宽(0.892)。PC-II 值越大,则表明头越宽。

男性主成分分析显示,东北、华北、西北男性PC-I 值较大,且三者彼此接近。华东地区人群PC-I 值中等,华中、华南、西南男性PC-I 值较小。从PC-II 值来看,华中人群值最大。东北、华北、西南人群PC-II 值较大,华东人群PC-II 值中等,华南人群的PC-II值最小。中国北方、南方人群男性头面部差异主要是PC-I 值的大小。

女性的前2 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55.923%、16.678%,累计贡献率达到72.601%。PC-I 载荷较大的指标有头长(-0.966) 、面宽(-0.951)、形态面高(0.913)、上唇皮肤部高度(0.904)、容貌耳长(0.885)、头宽(-0.884)。PC-I 值越大,表明头越短、面越狭、形态面越高、上唇皮肤部越高、耳越长、头越狭。PC-II 载荷较大的指标是下颌角间宽(0.779)、鼻宽(0.754)。PC-II 值越大,则表明两下颌角间距离越大、鼻越宽。

女性主成分分析显示,北方3 个人群女性PC-I 值较大。华东女性PC-I 值中等。华南、华中、西南女性PC-I 值最小。南方女性与北方女性的头面部特征差异主要是PC-I 值的大小。从PC-II 值来看,东北、华南女性PC-II 值大,西南、华北、华中女性PC-II 值中等,华东、西北女性PC-II 值小。可以发现PC-II 值大小不能区分南方、北方女性头面部特征差异。

2.3 中国人群与外国人群头面部指标值的多元分析

2.3.1 主成分分析

近年来由于美容业和整形外科的需要,一些外国的年轻人群(多在45 岁以下)头面部指标值陆续有报道,其中波斯人(Persians, Per)、北美白人(North American whites, NAW)、非裔美国人(African-Americans, AfA)、尼日利亚人(Nigerians, Nig)、乌干达人(Ugandans, Uga)、肯尼亚人(Kenyans, Ken)、南亚人(South Asians, SAs)、伊朗(Iranians,Ira) 、印度裔美国人(IndianAmerican women, IAW) 测量指标较为齐全[4-9]。对中国7 个地理分区18-44 岁人群和6 个外国人群指标值进行主成分分析,以探讨中国7 个地理分区人群头面部特征的共性、差异以及中国人群与外国人群头面部特征的不同之处(表3、4)。

男性的前2 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57.480%、16.646%,累计贡献率达到74.126%。PC-I 载荷较大的指标有容貌耳长(-0.927)、眼外角间宽(0.895)、鼻宽(0.889)、头宽(-0.778)、面宽(-0.762)。PC-I 值主要反映耳长和头面部宽度、眼、鼻的宽度,PC-I 值越大,表明耳越短,眼、鼻越宽,头、面越狭。PC-II 载荷较大的指标是形态面高(0.938)。PC-II 值越大,则表明面越高。

13 个男性人群中,乌干达人、非裔美国人、肯尼亚人、尼日利亚人的PC-I 值大,这4 个人群都是尼格罗人种的人群,具有耳较短,眼、鼻较宽,头、面较狭的特征。7 个中国地理分区人群位点接近,PC-I 值较小。即中国7 个人群两眼外角距离较近,耳较长,眼、鼻较狭,头、面较宽,这反映了中国各地人群头面部特征的相似性。两个高加索人种人群(波斯人、美国白人)PC-I 值也较小,位点和中国诸人群接近,也具有耳较长,眼、鼻较狭,头、面较宽的特点(图1: A)。PC-II 值没有显示人种学的差异,尼格罗人种的肯尼亚人面较高,乌干达人面高中等,而非裔美国人、尼日利亚人面较低;高加索人种的波斯人面较高,北美白人面高中等。中国人总体上形态面高值中等或较低,相对来说北方的东北人群、西北人群、华北人群面较高,南方的华南人群、西南人群、华中人群面较低。

男性的主成分分析说明中国7 个地理分区人群头面部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共性,也存在彼此之间的差异性。

女性的前2 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42.490%、20.2778%,累计贡献率达到62.768%。PC-I 载荷较大的指标有容貌面高(0.947)、眼内角间宽(0.764)、容貌耳长(0.756)、面宽(0.754)。PC-I 值越大,表明面越高、面越宽、两眼距离越大、耳越长。PC-II 载荷较大的指标是鼻宽(0.813)、口宽(0.762)。PC-II 值越大,则表明鼻、口越宽。

13 个女性人群中,中国7 个地理分区人群都位于纵坐标的右侧,PC-I 值均为正值,面较高、较宽,两眼距离较大,耳较长。波斯人的PC-I 值与中国人群接近,非裔美国人PC-I值略小于中国人群。北美白人和伊朗人PC-I 值较小,印度裔美国人和南亚人PC-I 值最小。

非裔美国人的PC-II 值明显大于其他人群,这提示尼格罗人种的鼻宽、口宽值明显大于其他人种。高加索人种诸人群PC-II 值差距较大,比如印度裔美国人的鼻宽值大于中国人群,北美白人鼻宽值与中国人群接近。伊朗人和波斯人鼻宽值小于中国人群。

中国7 个地理分区人群女性位点非常接近,这表明中国7 个地理分区人群女性头面部特征存在明显的相似性。

女性主成分分析也显示头面部特征人种学的差异:尼格罗人种的非裔美国人鼻宽、口宽大于蒙古人种的中国人群,也大于高加索人种的人群;蒙古人种的人群容貌面高、眼内角间宽、容貌耳长、面宽值总体上大于尼格罗人种的人群和高加索人种的人群。

2.3.2 聚类分析

分别按照表3、表4 使用平均组间联接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当聚类水平为15 时,13 个男性人群聚为两个组:华东、华南、西南、华中人群、波斯人、北美白人、东北、华北、西北人群为第一组。第一组又包括两个小组,华东、华南、西南、华中人群、波斯人、北美白人为第一小组,东北、华北、西北人群为第二小组。乌干达人、肯尼亚人、尼日利亚人、非裔美国人4 个尼格罗人种的人群为第二组(图2: A)。当聚合水平为10 时,13 个女性人群聚为三个组:中国6 个人群为第一组,北美白人、非裔美国人、中国西北人群、波斯人、伊朗人聚为第二组。中国西北人群与邻近的波斯人、伊朗人聚在同一组,与西北地区自古就是中西方人群交融的地区有关。南亚人与印度裔美国人聚为第三组(图2: B)。

2.3.3 华北人群与外国人群头面部指标值的比较

考虑到将中国7 个地理分区人群分别与国外人群都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过于繁琐,本文以华北人群为中国人群的代表,把中国年轻人群与国外年轻人群的头面部指标值进行比较( 表5)[10-11]。

u 检验显示,华北男性、女性头长值小于波斯人、塞尔维亚人、韩国人,头宽值小于波斯人、塞尔维亚人。华北男性、女性鼻宽值小于尼格罗人种诸人群,大于高加索人种诸人群。华北男性、女性上唇皮肤部高度分别为16.6±3.1 mm、15.1±2.9 mm,大于波斯男性的15.3±2.8 mm(u=3.01, p<0.01) 和波斯女性的12.9±2.3 mm(u=6.01; p<0.01)[4]。华北男性、女性上唇皮肤部高度分别大于波斯男性和波斯女性(表6)[5, 6, 12-14]。

2.4 中国人头面部测量指标与地理环境指标的相关分析

对每一个采样地点的地理信息进行网上查询。根据每位测量者所在地的年平均温度(Mean annual temperature, MAT)、年均降水量(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MAP)、年均光照(Meanannual sunshine, MAS) 来计算不同地区被测量者的地理指标均数(表7)。以每一例样本头面部指标值和所在地区的地理参数,进行指标与年平均温度、年均降水量、年均光照进行相关分析(表8)。分析发现,男性、女性头面部指标与地理环境指标的相关系数多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地理环境因素对头面部特征有一定的影响。

3 讨论

3.1 中国不同地理分区人群头面部特征的相似性

中国人群与外国人群男性、女性的主成分分析都显示,中国7 个地理分区人群位点接近,而与绝大多数外国人群位点相距较远(图1),表明中国7 个地理分区人群头面部具有相似的特征。与外国人群相比,中国男性两眼外角距离较近,耳较长,眼、鼻较狭,头、面较宽,形态面高值中等或较小。中国男性头面部特征更接近于高加索人种,而与尼格罗人种差异较大。中国人群男性的容貌耳长、头宽、面宽大于尼格罗人种,眼外角间宽、鼻宽值多小于尼格罗人种。中国女性的容貌面高、眼内角间宽、容貌耳长、面宽大于尼格罗人群(非裔美国人),也大于多数高加索人群(北美白人、伊朗人、印度裔美国人),明显大于南亚人。

聚类分析结果也支持中国地理分区人群头面部特征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图2)。中国男性7 个人群头面部特征比较相近而聚为一组,和高加索人种的人群相对接近,和尼格罗人种的4 个人群差异明显。男性聚类图还说明,中国7 个人群中,北方3 个人群与其他4个人群头面部特征存在差异。女性聚类图中,华南、华北等6 个中国人群聚为第一组,中国西北地区人群与伊朗人、波斯人聚在一起。

3.2 中国不同地理分区人群头面部特征的差异

殷杏等测量了南宁、郑州和泰州三个地区汉族共计3002 例样本的58 项头面部数据,研究结果显示这三个地区人群的头面部测量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15]。

本文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地理分区人群彼此之间亦存在差异。东北、华北男性耳较长,两眼外角距离较近,鼻较狭,头、面较宽。华南人群耳较短,眼、鼻较宽,头较狭,面较狭。东北、华北人群女性面较高,面较宽,两眼距离较大,耳较长。华南、西南女性面较低,面较狭,两眼距离较近,耳较短。男性聚类图中,中国北方3 个人群与其他4 个人群虽然聚为一个组,但又分属于两个小组。女性聚类图中,西北地区女性人群与其他6个地区女性没有聚在一个组。这提示尽管与外国人群相比,中国地理分区人群头面部特征显示明显的共性,但在中国地理分区人群之间头面部特征存在差异。

3.3 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中国各地理分区人群的头面部特征

北方的3 个地理分区(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纬度高,年平均温度低,降水量少,年均光照强,无霜期短;华中、华东地区纬度中等;华南、西南地区纬度低。华中、华东、西南地区降水量较多,华南地区降雨丰沛。华东、西南地区年均光照时数中等,华中、华南地区年均光照时数较少。西南、西北地区是中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华东地区是平均海拔最低的地区。马立广等认为,中国人群的身高均数与年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降水量、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有很大的线性关系[16]。林琬生等发现,日照时间长、一定范围内年均温差较大的地区,人群的生长发育状况相应较好,温热及降水较多地区的儿童的发育水平却相对较低[17]。目前日照时间、温度年较差、降水量对头面部的影响很少有研究报道。

中国不同地理分区人群头面部的差异,虽然与遗传有关,但与环境因素也有明显的关系。Shai Meiri 分析了温度与体部指标(皮褶厚度、去脂体重、脂肪质量)的关系,发现温度每增加10°C,男性肱三头肌值下降0.5 mm,女性肱三头肌值下降1.4 mm,女性肩胛下皮褶降低0.8 mm;去脂体重指数在男性降低0.45 kg/m2,女性降低0.31 kg/m2[18]。Leonard 和Katzmarzyk 认为瘦体质量与年平均温度成负相关。年平均温度对头面部指标值的影响鲜见文献报道[19]。

本文研究发现中国男性头面部形态指标与年平均温度也有显著相关,其中头宽、额最小宽、口宽、形态面高、鼻高、上唇皮肤部高度、容貌耳长、耳上头高等8 项指标与年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头长、面宽、眼内角间宽、鼻宽、唇高等5 项指标与年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下颌角间宽与年平均温度无显著相关。北方的3 个地区(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年平均温度低,人群的头长、面宽、眼内角间宽均数较小,反映了头面部特征随年平均温度下降而变化的规律。与年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的指标多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年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的指标多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纬度与年平均温度的相关系数为-0.838(p<0.01),这提示中国男性的头面部特征随纬度变化的原因也可能是年平均温度变化造成的。

男性14 项指标均与年平均降水量呈显著相关,其中头长、额最小宽、面宽、下颌角间宽、眼内角间宽、鼻宽、唇高等7 项指标与年平均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另外7 项指标与年平均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华南地区年均降水量大,人的头长、下颌角间宽、眼内角间宽、鼻宽、唇高均数较大,体现了头面部特征随年均降水量变化而变化的特点。男性14 项指标均与年平均光照呈显著相关,其中头宽、鼻宽、口宽、形态面高、鼻高、上唇皮肤部高度、容貌耳长、耳上头高等8 项指标与年平均光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6 项指标与年平均光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华北是中国年平均光照时数最多的地区,华北人群口宽、形态面高、鼻高、容貌耳长、耳上头高值较大,反映了头面部指标与年平均光照时数的关系。从地理环境来说,与中国华南、西南地区相比,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纬度高,年平均温度低,年均降水量较少,年均光照时数多,男性面宽值、眼内角间宽、唇高值较小,口宽、形态面高、鼻高略大。

女性头面部测量指标与地理环境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与男性一致,不再赘述。

相关分析只是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数值关系,并不能说明二者之间一定存在因果关系。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要分析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地理环境因素对人的生理状态、内分泌功能、激素分泌水平都会产生影响,可以认为,地理环境对中国不同地理分区人群头面部特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3.4 遗传因素对中国地理分区人群头面部特征的影响

有研究显示,人的头面部特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Arya 在印度地区的家系研究中发现,在考虑到社会经济状况和营养状况的交互作用时,头长、头宽、面宽、鼻高和鼻宽的遗传度在21%~72%[20]。杜利利等认为中国人的头型特点及尺寸大小和美国人存在明显差异[21]。Dzemila Sero 等认为人的外表,包括面部容貌,都与遗传因素相关[22]。宋春波等发现位于LD 基因区的17 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头面部7 个数量表型有很强的相关性[23]。

中国地理分区人群与外国人群头面部特征存在明显的不同,这与人种间的差异有关。这种差异源于人种之间遗传结构的不同。东亚地区人群多属于蒙古人种,肤色黄,直发,眼裂细窄、多倾斜,有内眦褶,有上眼睑皱褶,鼻根较低,鼻宽中等,唇厚中等。高加索人种多肤色浅,波状发出现率较高,眼裂较宽,鼻根较高,鼻翼窄,唇薄。尼格罗人种多肤色深,唇厚,卷发。这些表型是遗传决定的。

中国地理分区人群头面部特征的共性与人群间经过长期的基因融合具有相似的遗传结构有关。中国各个族群在遗传上表现出一致性和相对差异性。仅从中国人的Y 染色体单倍群分布来看,O 型、C 型、D 型是中国族群最常见的Y 染色体单倍群。这三种类型均广泛分布在中国各个民族中,表明中国人遗传上存在广泛的共性。这种共性是中国人形成相近头面部特征的遗传基础。

中国人群之间的融合在考古学的研究中已得以证实。朱泓团队在考古学领域开展了较多的研究。曾雯等对殷墟大司空遗址出土人骨进行线粒体DNA 研究,结合体质人类学和考古学研究成果,推测殷墟商代晚期居民人群构成多元[24]。朱思媚等通过对北京延庆西屯村墓地汉魏时期人骨稳定同位素的分析与人骨体质特征的有机结合,为揭示我国民族间融合进程中人群生存方式的变迁及健康状况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25]。Li J 等对中原仰韶时期4 个遗址的24 具人骨mtDNA 高变序列I (HVS-I) 进行了分析,发现24 份样本的线粒体单倍群呈多样化[26]。Yang MA 等研究认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出现南北方之间频繁的人群迁移与混合,至少在8300 年前东亚地区南北人群融合与文化交流的进程即已开始,4800 年前出现强化趋势[27]。

近年来一系列分子人类学研究也证实中国各个人群在演化、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广泛的融合。当代中国人群都是历史上经过人群间广泛融合而形成的。中国各人群体质特征的一致性,甚至发生在中华文明出现的早期,与东亚地区人群的迁徙和融合有关。随着历史的进程,这种融合速度加快,使得东亚地区人群之间的遗传差异越来越小。Wang CC 认为现代的东亚人群之间的差异只有8000 年前的四分之一[28]。他从古DNA 角度对汉族人群的源流做了分析,认为南北方汉族的祖先人群主要是由新石器时代南北方农业人群混合形成的,由北向南呈现梯度混合模式。徐书华等等通过汉族全基因组研究发现汉族人群遗传结构非常复杂[29]。Cao Y 根据分子人类学研究结果,认为汉族人群可显著分成7 个亚群[30]。He GL 等认为中国境内的蒙古语族人群含有最高比例的黄河流域史前粟作农业人群相关的遗传混合成分,发现了蒙古族人群和中国北方汉族之间的复杂混合历史[31]。Wang MG 等对中国南方人群的基因组学研究揭示了中国南部壮侗语人群与周边包括汉藏语等相关人群在史前发生了复杂的遗传混合,还发现了壮侗语人群和南岛语人群之间的强遗传亲缘关系[32]。康龙丽对西藏各民族37 个Y 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认为世居在西藏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以及夏尔巴人全部都来自中原[33]。He GL等对土家族和中部汉族人群的遗传结构和演化历史研究表明,土家族中约40% 的遗传成分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人群,60% 的遗传成分源自中国南方长江流域稻作农业人群[34]。徐书华等发现哈萨克人群经历的两次最显著的人群融合事件,分别发生在距今约3000 年和750 年前,维吾尔族人群的混合时间则相对较早(分别为距今约3750 年和750 年前),而回族人群的时间则较为近期(分别为距今约900 年和400 年前)[35]。付巧妹团队的一份最新的研究通过古DNA 技术获取了西藏128 例古人类线粒体基因组,揭示西藏人群与东亚其他北方人群(尤其是黄河流域人群)具有紧密的母系遗传联系[36]。

人体测量学的研究对中国人群的融合也有分析。Zhang MF 等认为,欧亚鼻部差异很可能是由于在欧洲受到适应性选择、在东亚受到遗传漂变导致[37]。李咏兰等通过藏族人体测量学研究,认为青藏高原人群与不同时期进入青藏高原的古代戎羌人群的融合,于吐蕃王朝时期形成了藏族,在藏族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又继续融合了羌人、吐谷浑、蒙古等周边族群成分,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藏族[38]。

民族学从历史迁徙的角度研究了瑶族的形成过程。周大鸣认为南岭民族走廊是瑶族形成的主要地理空间,在这个地理空间里瑶族与其他族群的交流与互动对瑶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9]。汉族在演化、迁徙、发展过程中对中国人群相互融合起到核心作用。例如中国北方汉族在形成、演化过程中,有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乌桓、契丹、女真、傒、渤海的融入。此外,不只是少数民族融入汉族,也有大量的汉族人口融入少数民族民族。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相互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各人群基因结构逐渐接近。

影响不同地理分区人群头面部特征存在差异的遗传因素是彼此之间的族源不同。但经过几千年的融合演化,中国人群已经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彼此头面部形态差异逐渐变小,而形态特征的共性也逐渐增多。然而因为环境的差异,各个地理分区人群头面部差异会持续存在。

附属材料:本文网络版附有如下相关材料:附表1— 文章涉及的中国65 个人群的样本量和所在地区,敬请查阅。

参考文献

[1] 李咏兰,郑连斌,席焕久,等.中国北方、南方汉族体重的差异[J].解剖学报,2015, 46(2): 270-274

[2] 孙泽阳,郑连斌,宇克莉,等.中国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的体质特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 42(1): 73-80

[3] 席焕久,陈昭.人体测量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 Amini F, Mashayekhi Z, Rahimi H, et al. Craniofacial morphologic parameters in a persian population: an anthropometric study[J].

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 2014, 25(5): 1874-1881

[5] Farkas LG, Katic MJ, Forrest CR. Comparison of craniofacial measurements of young adult African-American and North American

white males and females[J]. Annals of Plastic Surgery, 2007, 59(6): 692-698

[6] Taura MG, Adamu LH, Gudaji A. Variation of facial features among three African populations: Body height match analyses[J].

Homo, 2017, 68(1): 69-79

[7] Raveendran M. The South Asian facial anthropometric profile: a systematic review[J]. Journal of Cranio-Maxillofacial Surgery,

2019, 47(2): 263-272

[8] Bayat M, Shariati M, Rajaeirad F, et al. Facial anthropometric norms of the young Iranian population[J]. Journal of Maxillofacial

and Oral Surgery, 2018, 17(2): 150-157

[9] Husein OF, Sepehr A, Garg R, et al. Anthropometric and aesthetic analysis of the Indian American womans face[J]. Journal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 Aesthetic Surgery, 2010, 63(11): 1825-1831

[10] Pavlica TM, Raki? RS, Bo?i?-Krsti? VS, et al. Secular trend of head and face shape in adult population of Vojvodina (Serbia)[J].

Annals of Human Biology, 2018, 45(4): 330-336

[11] Song WC, Kim JI, Kim SH, et al. Female-to-male proportions of the head and face in Koreans[J]. 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

2009, 20(2): 356-361

[12] Sarna K, Sonigra K, Ngeow WC. A cross-sectional study to determine and compare the craniofacial anthropometric norms in a

selected Kenyan and Chinese population[J]. Plastic Surgery, 2023, 31(1): 84-90

[13] Choe KS, Sclafani AP, Litner JA, et al. The Korean American woman's face[J]. Archives of Facial Plastic Surgery, 2004, 6(4): 244-252

[14] Staka G, Asllani-Hoxha F, Bimbashi V. Facial anthropometric norms among Kosovo-Albanian adults[J]. Acta Stomatologica

Croatica, 2017, 51(3): 195-206

[15] 殷杏,孙畅,谭婧泽.头面部测量特征证实汉族存在南北中地区差异[J].解剖学杂志, 2021, 44(S1): 11-11

[16] 马立广,曹彦荣,徐玖瑾,等.中国102 个人群的身高与地理环境相关性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8, 27(3): 223-231

[17] 林琬生,胡承康.中国青年生长发育环境差异的研究[J].人类学学报,1990, 9(2): 152-159

[18] Meiri S, Yom-Tov Y, Geffen E. What determines conformity to Bergmann's rule?[J].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2007,

16(6): 788-794

[19] Leonard WR, Katzmarzyk PT. Body size and shape: Climatic and nutritional influences on human body morpholog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20] Arya R, Duggirala R, Comuzzie AG, et al. Heritability of anthropometric phenotypes in caste populations of Visakhapatnam,

India[J]. Human biology, 2002, 74(3): 325-344

[21] 杜利利,兰亚佳,王海椒,等.汉语族人头面部特征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0, 36(1): 13-17

[22] Sero D, Zaidi A, Li J, et al. Facial recognition from DNA using face-to-DNA classifier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1): 2557

[23] 宋春波,Macarena FG,Kaustubh A,等.秘鲁人面部形态特征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1, 7: 2810-2818

[24] 曾雯,李佳伟,岳洪彬,等.2004 年殷墟大司空遗址出土人骨线粒体DNA 研究报告[J].华夏考古,2018, 2: 100-105

[25] 朱思媚,周亚威,朱泓,等.华北民族融合进程中人群生存方式及对健康的影响: 以北京延庆西屯村墓地为例[J].人类

学学报,2020, 39(1): 127-134

[26] Li J, Zhang Y, Zhu H, et al. Genetic Research of Ancient Human Remains in the Central Plains during Yangshao Period[C]. NJ

USA: WILEY, 2019, 168: 143-143

[27] Yang MA, Fan X, Sun B, et al. Ancient DNA indicates human population shifts and admixture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a[J].

Science, 2020, 369(6501): 282-288

[28] Wang CC, Yeh HY, Popov AN, et al. Genomic insights into the formation of human populations in East Asia[J]. Nature, 2021,

591(7850): 413-419

[29] Xu S, Yin X, Li S, et al. Genomic dissection of population substructure of Han Chinese and its implication in association studie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09, 85(6): 762-774

[30] Cao Y, Li L, Xu M, et al. The China MAP analytics of deep whole genome sequences in 10,588 individuals[J]. Cell Research, 2020, 30(9): 717-731

[31] He GL, Wang MG, Zou X, et al. Extensive ethnolinguistic diversity at the crossroads of North China and South Siberia reflects

multiple sources of genetic diversity[J].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2023, 61(1): 230-250

[32] Wang MG, He GL, Zou X, et al. Reconstructing the genetic admixture history of Tai-Kadai and Sinitic people: Insights from

genome-wide SNP data from South China[J].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2023, 61(1): 157-178

[33] 康龙丽.西藏各民族遗传多样性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

[34] He GL, Li YX, Wang MG, et al. Fine-scale genetic structure of Tuiia and central Han Chinese revealing massive genetic admixture

under language borrowing[J].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2021, 59(1): 1-20

[35] Pan Y, Wen J, Ning Z, et al. Comparative genomic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es reveal the impacts of genetic admixture in Kazaks,

Uyghurs, and Huis[J].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023, 40(3): 54

[36] Zhang G, Cui C, Wangdue S, et al. Maternal genetic history of ancient Tibetans over the past 4,000 years[J].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23, Mar 16: S1673-8527(23)00071-1

[37] Zhang MF, Wu SJ, Du SY, et al. Genetic variants underlying differences in facial morphology in East Asian and European

populations[J]. Nature Genetics, 2022, 54(4): 403-411

[38] 李咏兰,宇克莉,张兴华,等.藏族的体质类型和人种学特征[J].人类学学报,2022, 41(4): 698-711

[39] 周大鸣.从瑶族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40(1): 24-31

猜你喜欢

遗传环境
非遗传承
非遗传承,纸上匠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境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