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罂粟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病临床效果观察

2023-04-12冯海娟陈恳

交通医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临床效果

冯海娟 陈恳

[摘   要]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罂粟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缺血性肠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禁食、补液、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联合罂粟碱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栓通冻干粉静滴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腹痛缓解、便血停止时间分别为2.55±0.36天和2.35±0.27天,短于对照组的3.94±0.61天和4.32±0.58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比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NLR分别为0.52±0.21 mg/L和2.20±0.36,低于对照组的0.95±0.35 mg/L和3.10±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罂粟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病可提高临床效果,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临床效果;低分子肝素钙;罂粟碱注射液;血栓通冻干粉

[中图分类号]   R574 [文献标志码]   B [DOI]   10.19767/j.cnki.32-1412.2023.06.006

缺血性肠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小肠、结肠肠壁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肠道梗死的疾病[1-2]。临床以剧烈腹痛、便血、呕吐、腹泻为主要表现,严重者会导致肠坏死、穿孔,甚至引起患者死亡。因此,治疗缺血性肠病最重要的是早期恢复肠道血液供应。低分子肝素钙具有抗凝、抗栓作用,能有效改善全身微循环,可用来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罂粟碱注射液具有抑制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作用,对血管、心脏或其他平滑肌有非特异性松弛作用,临床中常用来治疗缺血性疾病,疗效好而且安全性高[3]。本研究选择2020年1月—2023年7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缺血性肠病患者120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罂粟碱注射液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缺血性肠病患者120例,临床表现为腹痛、便血,部分患者伴有呕吐、腹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40例,年龄52~86岁,平均68.1±9.1岁,病程0.5~3.5天,平均2.1±1.3天;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41例,年龄54~89岁,平均66.4±8.2岁,病程0.5~4.0天,平均2.2±1.4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符合2020中国急性肠系膜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4]中缺血性肠病诊断标准;(2)经结肠镜和(或)腹部CTA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肠病;(3)大便检测有红细胞或隐血阳性。排除标准:(1)合并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凝血功能障碍、肠道或其他脏器肿瘤;(2)有精神类疾病,无法正常交流者;(3)伴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4)肠坏死需外科手术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禁食、补液、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低分子肝素钙(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0)5 000 IU皮下注射,每日1次;根据患者腹痛程度采用30~60 mg罂粟碱注射液(沈阳第一制药厂,国药准字H21022246)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周。对照组:采用注射用血栓通(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652)冻干粉45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疗效:腹痛、便血症状完全停止,或较入院时好转视为治疗有效;腹痛、便血无好转甚至加重,为治疗无效。(2)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治疗前、治疗1周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正常值<0.5 mg/L。(3)计算治疗前、治疗1周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4)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腹痛、便血停止时间分别为2.55±0.36天、2.35±0.27天,短于对照组的3.94±0.61天(t=15.201)、4.32±0.58天(t=23.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8.33%,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3   两组治疗前后NLR比较   治疗前两组N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NLR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NL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出现轻度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1.67%,减慢输液速度并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缺血性肠病多由肠系膜血管完全、不完全性阻塞或体循环紊乱所引起,可分为慢性和急性。慢性缺血性肠病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引起血管管腔狭窄,血流减缓,肠道血供减少,病程较长,由于侧支循环建立可以保证肠道适当的供血、供氧,很少会引起典型的临床症状。急性缺血性肠病起病急,表现为剧烈腹痛、便血、腹泻、呕吐,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短时间内可出现弥漫性腹膜炎或休克,诊断比较困难,病死率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近年来缺血性肠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病理机制主要为全身循环血量不足、肠系膜血管病变、血液高凝状态等。有研究显示,手术史、心房颤动、心力衰竭、习惯性便秘、肠梗阻、烧伤等为缺血性肠病的高危因素[5]。2020中国急性肠系膜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4]指出:缺血性肠病的一般治疗措施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补足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扩血管、改善微循环、抗凝、溶栓等。重症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需行外科手术或血管介入治疗。

低分子肝素钙是抗凝血酶Ⅲ依赖性抗血栓形成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罂粟碱注射液具有非特异性血管扩张作用。李志强等[6]研究指出,罂粟碱注射液能有效、快速改善患者腹痛、便血等症状,治疗缺血性肠病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便血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低分子肝素钙与罂粟碱联用可增加治疗效果,但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血浆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反映患者有血栓性疾病或机体呈高凝状态。檀薇薇等[7]研究表明,D-二聚体可作为缺血性肠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仲海艳等[8]研究发现,随着病情好转,缺血性肠病患者NLR明显变化,对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周后两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NLR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NLR低于对照组,可见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罂粟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病的效果优于单用血栓通冻干粉,提示2种药物联合使用具有良好的抗凝抗栓作用,改善肠道血液供应,抑制炎症反应,可快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罂粟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病能快速缓解腹痛和便血症状,抑制高凝状态,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许海尘,周逸婵,丁清清,等. 老年人急性缺血性肠病早期诊断的临床分析[J]. 江苏医药,2018,44(10):1201-1202.

[2] ZHAO L,XIONG Q T,STARY C M,et al. Bidirectional gut-brain-microbiota axis as a potential link betwee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ischemic stroke[J]. J Neuroinflammation,2018,15(1):339.

[3] 李松財,贝金币,曹春宇. 高压氧联合罂粟碱治疗非坏疽性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21,28(2):216-219,228.

[4]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等. 2020中国急性肠系膜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 中国急救医学,2020,40(9):804-812.

[5]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功能性胃肠病协作组. 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广州)[J]. 中华消化杂志,2019,39(9):577-598.

[6] 李志强,杜艳君,张丽,等. 前列地尔联合罂粟碱治疗缺血性肠病的疗效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9):8-10.

[7] 檀薇薇,张玫. D-二聚体对缺血性肠病及其严重程度的临床早期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1):1497-1498,1501.

[8] 仲海艳,张永琪.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对于缺血性肠病预后的判断[J]. 临床消化病杂志,2021,33(6):437-441.

[收稿日期] 2023-09-22

(本文编辑   赵喜)

猜你喜欢

低分子肝素钙临床效果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观察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护理干预对减少心内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