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东省营造“一流人才生态”的研究与建议
2023-04-12何启谋
何启谋
摘 要:人才是经济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针对广东省的人才工作生态现状,本文提出广东省营造良好人才生态环境的“七大”政策建议和“五大”路径。
关键词:人才生态环境 政策建议 人才高地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人才不仅要引得进,还要留得住,留得住还要用得好,只有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人才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广东省在近年来不断营造人才生态环境、深化人才机制改革,着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但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省必须进一步加快创建国际一流的人才发展生态环境,为 “三个支撑”“四个走在前列”的要求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
一、广东省营造良好人才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人才竞争是经济科技竞争的核心,而人才生态环境竞争是人才竞争的本质。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既能提高人才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也能促进人才资源的形成和积累,同时还能有效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针对广东省目前在人才生态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通过实施以下几方面的措施,进一步优化广东省的人才生态环境,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当。
(一)营造一流人才政策环境
广东省、市级各部门在人才培养开发、人才引进与流动、人才评价与激励、人才服务与保障等方面均出台了一系列具有突破创新的人才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例如:《关于我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打造创新人才高地的行动方案》《广东省人才发展条例》《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实施办法(试行)》 《广东省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 实施方案(修订版)》等。
(二)立足自我,培养人才
当前国际经济贸易环境急剧变化,一些国家在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后,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人才封锁,广东省作为制造业大省,要由大变强必须充分重视本地人才的培养,既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又要增强本土育才养才实力。同时,也要加强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的联动,将企业的培训与学校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套适合广东省的职业教育机制。另外,在社会评价机制上,对职业教育技术类人员可给予与高校毕业生同等的待遇,逐渐在全社会范围形成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地位平等的导向。尤为重要的是,要着力加快建立有利于人才持续培训、终身学习的体制和机制,并紧密贴合人才自我发展的需求,依托企业、行业组织、高校、科研单位等,为各类人才提供便利、优质、精准的培训供给,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与水平。
(三)充分发挥大湾区引才聚才留才作用
广东省要吸引高端人才,必须充分利用相邻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媒介优势引进国际人才,充分利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性契机,发挥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国际高端服务中心的集聚效应、“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和毗邻广东省的区位优势。在人才引进的对象上,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商业精英、城市规划治理专家、艺术家,而且还应包括稀缺类的专业技术从业者,只要是能够促进与繁荣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都应鼓励引进。大湾区要创新人才机制,建立人才引进机构、人才共享平台,推进职业培训和资格互认,突破创新人才引进中户籍、住房、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医疗等与生活密切相关方面的原有政策规定,注重运用法治化、市场化方式协调解决发展问题;还要着力构建国内国际同类人才交流的平台,讓人才能及时了解本领域的最新动向,始终处于学术的前沿。
(四)创新技能人才培养和引进并重模式
技能人才是广东省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广东省社会生产力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力量。要完善技能人才制度,深化技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就必须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建立上下衔接、左右贯通的技能人才发展制度体系。
一方面,可建立产学研一体的校企合作制度。通过打造高水平创新研究团队、实施青年优秀科研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打造技能人才高地、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等举措,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还要重点做好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省外、海外高技能人才引进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在户口、编制、职称、住房等方面,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直接吸收国内外优秀高技能人才来本地工作的保障能力。尤其是对广东省目前技术力量薄弱的机构、部门,可优先考虑调入海外回国者、国内取得重大科技成果者、技能专业带头人,并对其家人进行妥善安置。同时,为调解区域间、产业间高技能人才分布失衡的状况,要大力开展国际间、区域间人才交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技术和智力劳务输出。
(五)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目前,广东省人才流动和分布不够均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尤其是教育资源和医疗服务水平差异较明显。为了消除人才的“焦虑”和后顾之忧,让人才能够心无旁骛,潜心研究,释放创新活力,必须坚持不懈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搞好各类人才的社会保险、医疗、子女教育、职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等配套服务。一是在教育方面,要采取措施,提高义务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二是完善人才流入服务机制,提高便利化水平;三是对流入地的“农二代”要加强教育,探索特色化教育方式,将他们培养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六)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引进模式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也是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在把人才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运用多元化模式,而非由政府主导来支持人才创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支持企业在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中发挥主体作用。一是强化需求激励,有效调动企业人才投入积极性。二是强化成果转化激励,让人才合理享受市场化创新收益。三是促进人才资本与金融资本对接,为人才创业提供市场化激励和支持。通过建立创业融资支持机制,发展风投创投市场,为人才创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七)健全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在人才考核上,要避免主观性、随意性,评价指标要定性、定量相结合。
要对科技类人才与人文社科类人才加以区分,充分考虑学科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设定不同的考核制度。考核既要注重绩效,又不能完全以绩效为标准。
对于不同科研项目,实行弹性的考核周期,对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科研成果转化难显性化的,适当延长考核周期。
进一步完善政府扶持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人才使用经费的自主性,以增加劳务报酬、科研成果入股、利润分成、期权和一次性奖励等多种形式,充分体现人才的贡献和价值,进一步激发人才的创新潜力。
二、广东省营造一流人才生态环境的路径建议
(一)以地方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为契机,打造人力资源产业园体系
支持条件成熟的地市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围绕当地产业特点和区域布局的方式,建设符合当地现实需求的有特色、有活力的地方产业园。并以此为契机,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差异发展的产业园发展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构建广东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体系。通过整合广东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各种資源,加强部、省、市三级联动,利用“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人力资源服务模式,为广东省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人力资源全产业链服务。
(二)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为龙头,构建全省人才港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的建设,准确聚焦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发展需求,同时融合了高端前沿的科技手段。其通过全力打造“三中心+二馆”,创新改革人才公共服务模式,形成集公共服务、项目展示、成果路演、交流培训于一体的全链条体系,充分实现“服务、展示、交流”三大功能,营造优质人才生态,加速海内外高端人才集聚,为世界级城市群提供广东人才支撑。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为龙头,瞄准国际一流,国内最高端定位,构建广东省人才港体系,着眼打造世界人才高地,为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培养造就源源不断的各类人才。
(三)优化全省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建立“五位一体”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人才驿站、人才网、人才优粤卡、人才公共服务窗口、人才成果转化基地。通过不断优化无纸化、零跑腿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加大力度推进各地高层次人才分窗口建设,全面实施“人才优粤卡”制度,推进各市各单位贯彻落实优粤卡制度,加强政策协同,做好优粤卡服务落地工作。同时,建立人才信息库和人才驿站网上服务平台,协调做好柔性人才引进、信息发布、交流对接、休闲疗养等服务工作,通过整合资源、统一门户、共享数据、集中应用,提供全方位的人才保障服务,进一步优化广东省人才服务体系。
(四)着重打造广东省高层次人才成果转化体系,推动产学研结合,助力产业发展
利用广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智库资源,联合地市组织开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地市行活动,通过柔性引才的模式,采取实地调研、座谈交流、主题演讲、路演等方式,聚焦各地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等战略需求,搭建高层次人才成果转化平台,为各地协调发展提供“智库”及项目带动,助推广东经济的跨越发展。并通过“一系列高端人才活动”,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升级发展。
(五)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人才创业典型案例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只有充分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进一步推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创新创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还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大力营造鼓励人才勇于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通过新闻报道、专题报道等形式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报道力度,着力宣传人才创业典型案例,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
三、小结
综上所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广东省委省政府在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实际工作,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参与到广东省的建设中来。
广东省省级、市级各部门在人才培养开发、人才引进与流动、人才评价与激励、人才服务与保障等方面均出台了一系列具有突破创新的人才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高层次人才队伍也不断壮大。相信广东省在促进人才发展,建设人才强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将继续走在前列,最终实现“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邱建卫.走进德国:到工业4.0的德国百年企业考察[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7.
[2]李延平,郑少扬.制度效用:德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逻辑[J].比较教育研究,2019(10).
[3]郭玉山,王森.德国政府绿卡政策成效显著[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1(11).
[4]李俊.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经验与启示:兼谈对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借鉴[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6).
[5]冯琳娜.德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6]江奇.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7]李援越,吴国蔚.高技能人才生态系统相关研究[J].经济经纬,2010(1).
[8]顾然,商华.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人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
(作者单位: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