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办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研究与实践
2023-04-12张荣霄 字发国 张浩
张荣霄 字发国 张浩
摘 要:本文详细阐述了学校和企业共办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合作基础、资源优势,以及如何通过共同完成竞赛相关的拟定竞赛工作实施方案、制定竞赛工种的技术文件、确定竞赛的赛事指南、商定竞赛的工作要求的“四共同”合作途径,解决校企深度合作方式选择的问题和校企双方合作动力的问题,以期为“岗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校企共办 技能竞赛 职工素养
课 题:本文系云南省技工院校省级课题“职业技能竞赛服务技工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
技能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也是促进产业升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技工院校的主要社会职能就是为企业培养、储备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在深化校企合作和深入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方面急需加强研究,以增强技工教育适应性,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探索“岗赛”融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思路,突破校企深度合作的瓶颈,将校企共育人才落实到学校的教学实践环节,校企如何共办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这也是对“岗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利探索。
一、校企共办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合作基础
(一)政策依据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提出,要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在线学习等活动,提升职工素质和转岗能力。可见,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和企业内涵建设的关键。
(二)技工院校资源优势
技工院校承办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实习实训设备对标世赛基地建设的实训基地,拥有先进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实训基地集“教、学、赛、培、考、研、创”七位一体,具有综合育人功能,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提供技术技能创新服务的平台。技工院校应充分调动自身现有资源,做好协办竞赛的组织工作,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制定详细方案,为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三)企业独具资源特点
企业是生产性单位,有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职能,最能反映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趋向,也一定程度体现产业经济发展水平。企业可以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融入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将这些新知识的掌握要求写入竞赛技术文件,从而对学校更新教学内容、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强化师资培养等起促进作用。
二、校企共办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途径
(一)共同拟定竞赛工作实施方案
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办赛的目的、意义、竞赛主题、赛事组织机构、竞赛工种、竞赛时间及地点、奖项设置、具体实施步骤等进行设计,就此,校企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共同拟定工作实施方案初稿,进行严格会审,会审通过后方可实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实施方案体现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科学性、可行性、先进性,满足了企业的实际需求、融合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智慧。
(二)共同编制竞赛工种的技术文件
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的技术标准主要包括:赛项技术描述,试题与评判标准,竞赛细则,竞赛场地、设施设备等安排,安全、健康要求。技术文件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融入企业标准、行业标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技能竞赛也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检验方式,体现对学生素质、知识能力的综合评价。制定竞赛工种的技术文件,既要对标世赛、国赛、省赛的技术文件,又要实事求是地结合企业对职工能力素养提升学习的要求,需要校企双方共同研究编制。
技术文件是竞赛考核评价的唯一执行标准,竞赛过程中裁判和参赛选手要理解清楚各项指标,严格执行;选手不能凭借个人经验来完成操作步骤,裁判也不可以脱离技术文件进行主观评判。
(三)共同确定竞赛的赛事指南
赛事指南内容包括日程安排、竞赛规则、裁判员工作职责、安全须知、应急预案、疫情防控、生活提示、工作人员通讯录、举办地各功能区平面布置图以及参赛选手信息等。赛事指南为整个办赛组织安全、有序运行提供保障,也为每一位竞赛参与者提供了完备、准确的指导,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共同商定竞赛的工作要求
企业职工的赛前培训和集中竞赛系列活动都在学校内举办,学校力求提供最好的培训竞赛服务,其间和企业达成共识:认真研读竞赛赛事指南、技术文件并严格遵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同时遵守纪律要求,遵循竞赛规则,谨记严格安全操作等。商定之后的竞赛工作要求,双方须共同遵守。
三、校企共办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通过共办竞赛,解决了校企深度合作方式选择的问题
学校承办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是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更是学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服务职能的体现。办好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助力企业提升职工技术技能水平,充分证明社会对学校办学水平的信任和认可,办赛过程对学校师生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反哺教育教学改革向好发展。
(二)创新“服务共赢”校企合作方式,解决了校企双方需求不一致和合作动力小的问题
校企共办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拓展了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内容,双方共同参与职工技能提升行动,学校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资源优势,高效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服务意识,延伸使力共建新专业、合力开发新课程、聚力开展订单培养等工作,探索适应性更强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同完成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设置等,共育“企业所需、院校所培”的专业人才。在学校办赛,为企业职工实现“回炉再造、补血充电”提供了条件。
四、校企共办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经验分享
(一)校企共办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是校企开展深度合作的积极实践
依托学校办学实训条件和教学资源,为企业职工提供技能提升服务,搭建学习交流、切磋技艺、提升技能的平台,是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的有益探索。竞赛力求面向生产实际,检验选手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考查职工安全文明生产、工作效率、信息化应用等综合职业素养,将职工培养为企业学习技能的领路人、岗位守正创新的带头人、团队干事创业的引路人。
(二)校企共办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使学校积累了竞赛组织管理经验
通过竞赛组织规范流程,积累经验,总结特色亮点和工作成效,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职工职业竞赛组织范式,向常规化、制度化、高效化、普适化发展。学校多次承办企业的技能竞赛,在积累经验、提升办赛能力的同时,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提供方向,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完善具有促进作用。
(三)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是企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催化剂
企业通过技能竞赛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优秀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明确,技能提升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企业竞赛活动能有效引导、增强职工学习知识、业务技能的意识,最大限度调动职工学技术、练本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竞赛舞台上展现技能风采、提升自我价值,促进职工间的学习和交流,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企业职工在竞赛中发扬传承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展示扎实苦干、奋力拼搏的工作作风,是企业提质增效、内涵发展重要动力。组织职工技能竞赛,开展岗位大比武,为企业职工搭建切磋实力、交流技术、提升技能、展现素养的平台,培养职工的“匠心”“匠术”与“匠德”,使其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代表。
五、小结
技能竞赛工作是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而常态化开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基于“岗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视角,进行校企共办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研究实践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校企共办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是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校企共同办赛有利于弘扬工匠精神、劳动精神,营造全社会尊重技能人才、重视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在共同办赛过程中校企双方还需要多多进行沟通交流,沟通交流有利于双方增加了解,达成共识,进一步深化合作。另外,校企双方在后续的职工技能提升、职业资格鉴定、新型学徒制开展、订单式培养等方面上的深度合作还有更大发展空间,要继续深入探索“岗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校企合作取得新成效。
参考文献:
[1]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世赛中国十年[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1.
[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9.
[3]唐彦.企业技能竞赛促进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商论,2020(5).
[4]朱玉华.职业技能大赛对汽车营销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1).
[5]张龙.铁路职业技能竞赛在职工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分析[J].铁路技术创新,2017(2).
(作者单位:云南技师学院 张荣霄 字发国;云南工商学院 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