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言”“二拍”的情爱叙事及其时代特点

2023-03-28吴晓俊

长江小说鉴赏 2023年29期
关键词:时代特点三言

[摘  要] 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以下简称“三言”“二拍”)中描写男女情爱的作品在各题材中数量多、占比大,其情爱叙事类型可分为两类:合理型与不合理型。“三言”“二拍”对情爱的描写具有一定的时代进步性,具体体现在主人公追求爱情婚姻的自主性、理解爱情中的正常人欲以及维护女性的尊严与人格这三个方面。这种进步性是在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兴起、市民阶层壮大以及社会思潮发生变化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顺应了当时要求解放人性的思想潮流,显示出了丰富的时代文化价值观。

[关键词] “三言”  “二拍”  情爱叙事  时代特点

[中图分类号] I2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3)29-0007-04

文学是与人有关的艺术,文学作品必然不能忽视人类正常生活中的情爱需求。情爱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话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伴侣的要求也从最开始的物质满足上升到了更高的精神层面满足。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中就有大量描写情爱的作品,这些作品大致可分为不合理型与合理型,且对于男女情爱的描写有一定的时代进步性,具体体现在主人公对于爱情伴侣的选择上、对于正常人欲的理解上和社会对于女性在爱情中的态度上。这三个方面的进步也离不开当时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变化。

一、情爱叙事类型

情愛是指男女之间恋爱、婚姻以及情欲的总称。在一定时代的社会道德规范下,情爱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三言”“二拍”便体现了明代男女追求真爱的合理性与为了情欲蔑视伦理的不合理性。

1.合理型情爱关系

“三言”“二拍”爱情主题作品中爱情的形式可划分为一见钟情型和相识相知型这两种。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为了追求内心真正想要的爱情敢于挑战封建礼教、对抗世俗观念。无论是才子佳人,还是普通市民、风尘女子,在追求心中所爱时都展现出了义无反顾的精神。

1.1 一见钟情型

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女子大部分时间都困居闺阁。一见钟情式的爱情是非常罕见的,男女主人公的故事一般开始于后花园或元宵节时。“三言”“二拍”中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从偶遇到互生情愫,他们不顾世俗偏见,用书信或信物主动大胆地追求爱情。比如《吴衙内邻舟赴约》(《醒世恒言》卷二十八)[1]中的官宦小姐贺秀娥偶然遇上举止不凡的衙内吴彦,彼此一见倾心。不知情欲为何物的两人对彼此的爱也是真诚纯洁的。在两家船即将分离时,贺秀娥让吴彦去自家船上的闺房,两人也终成眷属,有美满的结局。如《莽儿郎惊散新莺燕 诌梅香认合玉蟾蜍》(《二刻拍案惊奇》卷九)[2]中的杨素梅和凤来仪一见钟情,彼此互相有意,杨素梅时常打发龙香借着采花的名义打探凤来仪的消息。后来两人通过诗词传情,约定好夜晚相会,虽被窦氏兄弟无意破坏,却阴差阳错成了彼此的成亲对象,最终喜结连理,有情人终成眷属。再如《张舜美元宵得丽女》(《喻世明言》卷二十三)[3]中的张舜美在元宵灯会上偶遇丽女刘素香,两个人一见钟情,私下幽会订了终身,为了追求自由的爱情远走高飞,却在途中走散。张舜美听说刘素香已跳河自尽便悲痛成疾,病愈后发奋读书,在去杭州会试期间偶遇了当年栖身在大理寺庵的刘素香,两人终得团圆。

1.2 相识相知型

“三言”“二拍”中男女主人公由相识相知到相爱的也不在少数。男女主人公先相识,长期接触后相知,最后产生情愫,成为彼此生活中的依靠。比如《乐小舍拼生觅偶》(《警世通言》卷二十三)[4]中的乐小舍和喜顺娘自小便相识,还一同在馆舍先生的教导下读书学习。两人相识相知,心里也有彼此。后来因为喜家搬家,乐小舍爹娘因门第悬殊不肯去提亲,两人差点分开。直到乐小舍打听到喜顺娘的消息,一起去观潮的时候不顾一切去救因激动跑错方向被潮水吞没的喜顺娘后,才感动了喜将士一家,最终两人结成了夫妇。

2.不合理型情爱关系

“三言”“二拍”中有约三十篇作品描写的是不合理型的男女情爱关系。这种不合理的男女情爱关系又可分为主动放纵型和被动受骗性。无论是主动放纵型还是被动受骗型,男女主人公都受到了一定的惩罚,轻者被抛弃,重者则会为此付出性命。这些故事的结局也体现了作者对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态度:两性关系要保持正当合理,两性行为要有所节制。

2.1 主动放纵型

这种主动放纵型的作品在“三言”“二拍”中数量不多,且结局都是主人公险些丧命或已然丧命。比如《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喻世明言》卷三)[3]中的吴山虽已有家室,却在见到韩金奴时被勾引,与金奴在自家商铺寻欢之后还与其相约去其他地方寻欢,最后因为纵欲过度险些丧命。《闻人生野战翠浮庵 静观尼昼锦黄沙弄》(《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5]中的闻人生自幼长相似女子,从师在方上学得采战伸缩之术,在尼姑庵里男扮女装,夜夜与那些夫人小姐们寻欢,直到被理刑发现奸情,之后惨死。

2.2 被动受骗型

“三言”“二拍”中有多部作品描写了男女主人公被他人诱骗的故事,那些伤害他人的人最终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惩罚。比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喻世明言》卷一)[3]中的王三巧被骗奸,最后被蒋兴哥休弃。而主动与牙婆设计勾引王三巧的粮商也因此生病去世,妻子也没了。如《任君用恣乐深闺 杨太尉戏宫馆客》(《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2]中的任君用在杨太尉家暂居时,先被杨太尉家的妾筑玉夫人诱惑通奸,再被筑玉夫人诱骗使其与瑶月夫人通奸,最后与杨太尉家众妾通奸,被杨太尉发现后,他被阉割,不久便死去。

二、情爱叙事的进步性及其时代特点

“三言”“二拍”在情爱叙事方面较前人作品而言,具有晚明时期特有的进步性,体现在男女主人公追求爱情婚姻的自主性、理解爱情中的正常人欲、维护女性的尊严与人格上。

1.追求爱情婚姻的自主性

明初爱情婚姻剧多为宣扬风化之作。元末明初剧作家高明在其《琵琶记》中明确提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的创作目的,其作品具有浓厚的礼教思想,为后世道教学者所借鉴[6]。在晚明启蒙思想的冲击下,男女的情爱故事不再为维护封建伦理道德而服务。男女主人公敢于对抗封建礼教,冲破世俗偏见,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和婚姻。比如《宿香亭张浩遇莺莺》(《警世通言》卷二十九)[4]中的张浩和李莺莺两人在宿香亭月下相遇,两人真诚地相爱并且私订了终身。他们两人就是“三言”“二拍”作品中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典范。

2.理解爱情中的正常人欲

朱有燉《香囊怨》中的青楼女子刘盼春,与文人周恭相爱,为他保持贞洁,最终被老鸨所逼,上吊自杀。她用自己的生命来守护一段真诚的爱情,作者从封建卫道者的角度称其为能从一而终的烈妇。明初的爱情婚姻剧多宣扬封建道德,以符合官方的要求[6]。“三言”“二拍”中的作品对当时的封建贞节观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贞节观逐渐淡漠的变化,体现了作者对正常人欲的理解[7]。比如《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警世通言》卷二十八)[4]中白娘子与许仙相遇时,她就已经是一个寡妇了。向许仙表白时也没有丝毫隐瞒,没有因为自己是个寡妇就不敢追求爱情。这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封建贞洁观的不屑和对正常人欲的理解。

3.维护女性的尊严与人格

“三言”“二拍”体现了对女性尤其是对社会最底层的女性的关怀,这在当时文学作品中都是很少见的。女性在明朝之前的文学作品中温顺被动、吃苦耐劳,“三言”“二拍”中,作者对女性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彻底地颠覆,她们的自觉意识逐渐觉醒,在恋爱和婚姻方面要求独立和平等,要求尊严。比如《王娇鸾百年长恨》(《警世通言》卷三十四)[4]中王娇鸾和周延章情投意合,暗地里成了一对。之后周父给周延章定了一桩婚约。周延章贪慕美人,以重金聘礼与魏姑娘成亲。王娇鸾和周延章分别之后,思念之情溢于言表,送出的信件也得不到答复。三年后才发现周延章已经娶了别人。她一怒之下,作了三十二篇《长恨歌》,并将其连同当初的那封信一起送给了吴江知县,然后自尽而亡。吳江知县便将信件送到了樊公的手中,樊公逮捕了周延章,并将其杖毙以示对王娇鸾的歉意。

三、情爱叙事产生的社会文化原因

晚明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与“三言”“二拍”类似的白话短篇小说,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点,其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崛起和社会思潮的改变是情爱叙事产生的重要原因。

1.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导致古代社会重视农业,严重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历代王朝都在不同程度地实施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明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逐渐得到了发展。人们改变了过去只能靠种地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商业的发展使人们不再只追求生存,而是更加追求生活质量。如《明经世文编》所说:“古人立法,厚本而抑末;今日之法,重末而抑本。”[8]这就是说,法律和法规也开始向商人倾斜。明代中后期,各地重商的呼声日益高涨。南京工部侍郎张翰提出:“四方之货,待虞而出,待商而通,待工而成,岂能废哉……是以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9]在明代士大夫看来,商人和商业也越来越值得他们重视。明代后期的思想家黄宗羲更提出了工商皆本论。明代更有一大批文人把经商作为第一等重要事情,科举反而成了第二等事。“三言二拍”中,冯梦龙和凌濛初就塑造了一大批弃官从商、弃儒生从商或者弃农从商的人物形象[10]。

总的来说,“三言”“二拍”体现了明代商品经济的初步繁荣对明代情爱观及情爱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影响着人们对爱情的理解,促使了市民追求真正自由的爱情。首先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商人提供了寻找爱情的经济基础。其次,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商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为商人寻找真正的爱情提供了道德基础。商人立身重诚信、重仁义、重真诚。这种观念使商人在寻找爱情的时候看重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真诚,但商人长期外出经商,使在家的妻子独守空房、不堪寂寞,“三言”“二拍”中描写偷情的作品也不在少数。由此可见,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爱情观念发展有利有弊,人们既可能得到真正的爱情,也可能因为重利而失去爱情。

2.市民阶层的崛起

在明代商品经济不断蓬勃发展的刺激下,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中国古代士农工商的区分也逐渐淡化,城市中形成了以商人、百工、城市平民为主体的新的市民阶层,并且迅速地成了一支新的社会力量。这种新的社会力量对明代社会的风俗和文化的取向都发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市民阶层的崛起促使商业文化逐渐形成并且兴盛起来,商业文化的兴盛又促使了通俗小说的繁荣。其次,市民阶层的崛起为通俗小说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和发展前景。最后,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故事也为创作者的写作创造了一些素材和灵感。“三言”“二拍”运用了通俗的语言,讲述的是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一出现就赢得了市民阶层的青睐。市民阶层的崛起也使妇女必须恪守封建礼教贞节观的要求不断地放松。

3.社会思潮的改变

商品经济的兴起以及市民阶层的崛起都给晚明小说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思想方面,长期居于权威地位的程朱理学也受到了冲击。王阳明倡导的“心学”、王艮代表的泰州学派、李贽的思想都对程朱理学发出了挑战。他们或大胆地肯定了民间愚人的良知;或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观点,肯定了人们的物质欲望;或肯定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私欲存在的合理性,把晚明的思想启蒙运动推向了高潮。

社会思潮的改变对市民阶层的爱情观念也有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他们在爱情里追求自由自主,逾越了礼制,开始追求私欲,打破了封建贞节观。“三言”的作者冯梦龙也受到了李贽哲学思想的影响,他阐明了“情”的合理合法性,认为“六经皆以情教也。《易》尊夫妇,《诗》有关雎,《书》序嫔虞之文,《礼》谨聘奔之别,《春秋》于姬姜之际,详然言之”[11],从而提出了“情始于男女”“流注于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间”的观点。总而言之,爱情是符合人性的、自然发生的,他对人的“欲”也持肯定态度,指出“饮食男女,人之六欲”。但是他肯定的是正常的情欲,对于放荡的情欲,他是持否定态度的。“三言”“二拍”中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思潮对市民爱情观的影响。

四、结语

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经典之作,也是明代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其中的作品全面地展示了在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崛起以及社会思潮变化下,市民阶层冲破封建伦理道德,重新推出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价值观。这种新的文化价值观在描写男女情爱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参考文献

[1] 冯梦龙.醒世恒言[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M].长沙:岳麓书社,2016.

[3] 冯梦龙.喻世明言[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 冯梦龙.警世通言[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M].长沙:岳麓书社,2016.

[6] 张影.论元明清爱情婚姻剧的发展演变[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1.

[7] 张惠英.试论“三言”“二拍”的爱情婚姻观[J].语文建设,2014(21).

[8] 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全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

[9] 张翰.松窗梦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 宋东映.明代商业文化与通俗小说——以三言二拍为视角[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11] 冯梦龙.情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6.

(特约编辑 刘梦瑶)

作者简介:吴晓俊,天水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为古代文论、文学理论。

猜你喜欢

时代特点三言
上海市《浦东县志》评述
《魏书》的编纂特色与史学价值
北大荒文化应如何培育出时代特点
“三言”中妓女形象的悲剧性探析
由《苏知县罗衫再合》情节重构看冯梦龙教化意识
人生自是有情痴
浅析冯梦龙“三言”中的历史文人形象
论“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
新闻播音语言停连模式时代特点解析
浅析隋唐服饰反映出的时代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