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2023-03-17董雪梅廖宇潇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

董雪梅 廖宇潇

[摘 要]立足我国目前民族工作的实际,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视野下,采用整合的理论逻辑和研究架构,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和分析。首先,以单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从起源与演变、功能与内涵、传承与创新三个方面展开综合研究。其次,注重对同一种类或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分享、传承进行对比研究。再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流域、民族走廊等区域内,研究其背后的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融合。最后,采用历时性比较研究的方式来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此为依据,从文化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实践探索,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交融与社区意识形成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共同体;广西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36-0034-03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历史进程中,各民族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等相互交织、交融的产物。当前,我国的非遗研究已发展成一个理论性较强,研究角度较宽,研究内容较广泛,但又较独立的学科。从整体上来说,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单个非遗项目,缺少系统性、逻辑性的探讨。在现有的大量非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指导,结合民族工作的具体实践,笔者认为现阶段的非遗研究应该加强对各民族交往、融合的研究;淡化对民族差异的研究,强调共性与文化共创、共生、共享、共传;减少单学科、单区域的研究。

为此,笔者跳出了零散的非遗案例研究,从整体角度,以点带面建构逻辑架构,对非遗研究的理论脉络进行再思考。笔者从“单项非遗传承”“跨民族共享、共传”“区域内的交融产生”“‘共同体视域下的传承”四个层面来研究广西的非遗,在此基础上对文化共享、共生与民族“三交”的特征与机制,以及民族之间的互动、交流、融合等进行深入剖析,探寻“共同体”的理论逻辑和研究架构,分析多民族共存的中华文化标识,以更好地引导人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单项非遗传承研究视角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从单一的学科和單一民族的角度入手,对某一行政辖区内个体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及其作用和内涵等进行探索。人类学的研究,向来以细心的观察与记录著称,即运用“焦点追踪”的方式,确定关注的对象。很多学者一致认为,只有先进行细致的田野调查,综合记录各个非遗的情况,探究其变迁,寻找相应规律,才能更好地根据各类非遗的特点,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尽管各学科的研究大多把重点放在了收集资源和实地调查的方法上,但它们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历史学通过对历史文献、地方志等资料的研究,探求非遗的形成与发展变化。艺术学从艺术的构成、技艺、风格三个方面来探究非遗的艺术价值与独特之处。哲学从价值观和宇宙观的角度,探讨非遗的社会和文化作用,强调意义阐释。

以往的非遗研究多局限于单一国家、单一学科和地域,忽视了不同民族间的共生性、共通性和流动性,忽视了非遗所承载的“三交”和族群间的交互,特别是跨地域的文化交流。“我们可以结束我们多年对各国人民的孤立研究,因为它不适合我们国家的新情况。”费孝通曾几次提出要改变学术界在民族研究中侧重少数族裔的学术倾向。与此类似,将非遗项目进行单独研究,与“新文科”“学科融合”的发展需求不符。

二、跨民族共享、共传的比较

对单项非遗传承和其他非遗传承关系的详细研究,就是探讨非遗十大门类中各个细分范畴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这不再单纯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项非遗的静止观察上,而是沿着各种非遗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轨迹,对类似的事物做一个横向的比较,描绘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以此开展对比研究和总体观察,进而发现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中,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和联系。

广西境内12个世居民族与其他44个民族共同缔造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广西非遗,如壮族织锦技艺、壮族绣球制作技艺、苗族百鸟衣制作技艺等别具韵味的民间技艺,壮族“三月三”、瑶族盘王节、侗族多耶节等传统节日。民间文学属非遗十大类之一,它所蕴含的内容,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就有不少创世神话和族源神话。创世神话是关于开天辟地、人类以及万物起源的传说,而族源神话则是叙述各个民族的起源、迁徙等的故事。在广西,相关民族的创世神话,如壮族《盘古创世》、瑶族(蓝靛瑶)《盘古造天地》、侗族《古老和盘古》、苗族《盘皇造万物》、毛南族《盘古的传说》等,都是在漫长的交流与融合过程中形成的产物,也是各民族精神相互融合的有力佐证。

在多重非遗传承组成的关系架构中,通过对比各个非遗的异同,能够更好地发掘文化的延续性和共生性,突破行政区划和单族研究的局限性。大部分文化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即它们是可以被创造的。这种相似性是人类团结的真正起点,可以成为人类共存新准则的基础,可以牢牢将人类维系于各种传统的多样性之中。从这个角度来看,非遗其实就是各个民族共创、共享、共传的文化。任何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民族、宗教团体、部落等,都不能被看作是一个孤立的文化群体,而应从广阔的、动态的角度去看待它们。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中,不同民族共创、共享、共传的非遗,是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等相互交织融合的结果。同时,不同民族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的过程,就是把非遗纳入各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的过程。

三、区域内的交融共生

从区域的角度(民族走廊、通道、流域和行政地区等)进行非遗研究,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融合。人类的流动,带来了文明的流动。民族走廊、通道等的出现,也就意味着,世界上的各个地方都不再与世隔绝,有了源源不断的外来者。如南岭移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容纳吸收了不同地方的文化,从而形成了具有多样性的南岭文化。在新时期民族工作形势下,南岭走廊成为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的重要载体。

在民间文学方面,汉族文学对南岭地区的少数民族戏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初,明、清两代北疆边防和战乱中逃民的南迁,为汉族戏剧与江南民族戏剧的融合和互用创造了一定的历史条件。在此期间,出现了许多以汉族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为蓝本的南方少数民族话剧,它们在唱腔、服装、剧目结构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多个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如《文成公主》《昭君和番》《九官》《李旦与凤姣》等就是多元文化融合的最好例证。《九官》的男主角是一名汉族少年,突遇雷雨的他在一户壮人家门口躲雨,邂逅了一位壮族姑娘。在与壮族姑娘相处之后,他想与其结婚。然而,姑娘的母亲却以壮族女子不能嫁汉人为由,拒绝成婚,并对他百般刁难。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最后二人喜结连理。《李旦与凤姣》里的李旦就是唐睿宗,一个忧郁的皇帝。而凤姣这个角色,在不同民族的戏剧中有不同的身份,如侗戏中的凤姣是侗族姑娘,壮戏中的凤姣是壮族姑娘。李旦不幸流落柳州街头乞讨,为求活命,便在一个有钱的家庭里做奴仆。后来,他因比箭身陷险境,被壮族姑娘凤姣所救。他们两人情投意合、私订终身。在这之后,李旦于长安登上皇位,凤姣却遭人迫害,险些丧命,李旦出手相助。最终大恶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李旦与凤姣则在长安幸福地生活着。这两出戏虽说的是不同的爱情故事,但都是从汉族题材中引出的,并且基于壮汉通婚、壮(侗)汉互相帮助等方面,构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具有跨文化交流特征的民族叙事艺术。

此外,南岭多个民族(壮族、瑶族、侗族、毛南族等)共同传承的“敬老”习俗也体现出文化的交融。尊老爱老在壮族一直是很受重视的社会文化,如《布洛陀经诗》中就有“老人言中有金”的名句。壮族“道德经”中的“敬老”部分,《传扬歌》中的“敬老”部分,是对民众进行敬老教育的体现。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的蓝靛瑶聚居地区、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的仡佬族等,同样有补粮敬老的习俗。

非遗包含了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语法,它的发展是一个涉及文化变化和文化适应的动态过程。人类之间的相互接触,必然会引发文化的交流,而文化,也就是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地融入人类的生活。在我国历史上,由于贸易、战争、人口迁徙等原因而产生的文化传播,使得相关地区的文化发生了变迁。这种文化的包容与共生,不仅存在于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而且存在于国内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在地域上,各民族相互嵌入,这为民族之间通过交往、交流、交融,建立起共同的情怀奠定了基础。从区域的角度来看,各种非遗的研究应与以往的单种族探索或二元对照有所不同,应更多地关注多元交互维度。

四、“共同体”视域下的传承

在共时性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历时性对比的方法,对非遗的历史叙述进行发掘。非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优秀文化,它随着各民族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劳动和创造而不断地传承。费孝通提出从事研究工作既要着眼于现在,进行共时性的思考,又要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唯有立足“过去、现在、未来”这一动态的立体时间轴,才能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从各个非遗的发展脉络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发展。例如,“三月三”,又名“上巳节”。2014年,壮族“三月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由此“三月三”演变成广西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狂欢的节日。同时,从针对桂林米粉和螺蛳粉的历时性研究中可以看出,米线的起源与流传照应了中华各民族相互交流、交融的过程。“刘三姐歌谣”中“创世之歌”和“叙事性长歌”的文本大部分都是用由汉字改进的古壮字记录的,其中的汉族故事也体现了壮汉两种民族文化的融合。文化与社会的形式与语言学上的文法是基本相同的。因此,在对非遗进行研究时,我们可以从共时性与历时性两个方面,看到一种横向的文化共生现象。同时,我们也能对诗歌中所包含的民族融合以及语法要素等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将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并强调交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以综合全面的观点,研究各民族之间的历史联系,研究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演化,突破现有各个民族的孤立研究,探讨几千年来民族的来去、流动的现状与趋势。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团结的基石。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碰撞的时代背景下,以文化为路径,铸牢人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核心与关键。

本文重在以整体性的研究逻辑,建构较为完善的非遗研究架构,以求全面展现非遗所体现的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提取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角下,研究区域内各民族在非遗上的交往和融合,对加强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人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厘清各非遗的缘起与变迁、功能与内涵、传承与创新,尤其要对那些已经渐渐丧失了依附(如传统农牧业社会实际情境)的非遗进行抢救性保护与数字化记载,对仍具有使用情境的非遗开展生产性保护与整体性保护,从而实现“活态传承”的目标。其次,则是关注民族元素,厘清相关非遗的共创、共享、共传历程,并提炼出广西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再次,纳入区域因素,界定非遗的传播区域,厘清文化分享的逻辑、民族共生的状态。最后,通过历时性对比,发掘非遗的历史叙述,厘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把握其文化印记。非遗中包含著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真实情况,可由此提炼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

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而非遗研究则是这一进程中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从历史、民族、国家的角度出发,发掘各民族的文化资源,促进中华文化创造性地转化、发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贺小荣,谭思思,刘雪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活化路径研究:以郴州莽山瑶族乡为例[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3(6):83-90.

[2]  郝国强,赵新欣,李星莹,等.点线面体: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西实践系列之一[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150-157.

[3]  陈炜,钟学进,蔡银潇.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南岭走廊非遗族际共享创新模式与保障机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29-37.

[4]  何卫东,曾雁冰,董必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俗体育文化的时代价值:天等县“壮族霜降节”为例[J].传承,2023(2):109-118.

[5]  刘月华,张宏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高职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23(2):57-60.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帕措”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析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
略论孔子对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影响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