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协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教学探究

2023-03-17梁俊山邓诗晨高淑媛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

梁俊山 邓诗晨 高淑媛

[摘 要]《课标》明确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定位,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活动型教学对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育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政策指引、教育信息化浪潮的现实支撑和互联网平台的技术支持都为构建基于网络协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教学奠定了基础。以网络课程平台为基础,构建基于网络空间课前自学、实体空间课上研讨和实践空间课后感悟的“三个课堂”,开展线上线下混合的活动型教学,可以有效达成思想政治课传授知识和立德树人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网络协同;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36-0013-04

互联网已经成为加速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维度。同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本文简称《课标》)指出,本课程力求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并提出围绕议题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的建议[1]。活动型教学为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知识传授与价值培育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基于网络协同实施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教学成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路径。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教学的重要性

关于活动型教学的学理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有研究认为是以学生为本设计和组织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并兼具教育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2];也有研究认为是通过鼓励学生参与、探索、思考和实践,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升为目的的教学形态[3]。笔者认为,活动型教学是指教师对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进行活动化设计,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主动探索、深度思考和实践感悟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

活动型教学既是适应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定位的要求,又是新时代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特点,教师只有结合学生需求和身心发展特点选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才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教学质量的提升必然以教学理念的更新为先导,活动型教学倡导教师由“演员”向“导演”转变,通过教师重塑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新形势下学生获取课程资源的方式由以单一教材为中心向多元化、网络化转变,传统单向灌输式教学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育人目的,而互联网为构建实体、网络相融合,线上、线下相连通,时间、空间无限拓展的活动型教学环境提供了可能,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功能提供了很好的实现载体。

二、网络协同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教学中的运用

(一)网络协同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教学

协同理论适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主要强调各教学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追求教学系统效能最大化。基于网络协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教学是指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通过优化各层面资源间的协同关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样态。

一方面,网络协同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单一知识传播模式,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大为增加。为适应高考考查要求,学生需要大范围、大密度、深层次地接触和吸收各种时政热点与实际案例,他们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会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产生怀疑。例如,在学习法律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对隐私权、人格权更加关注;在学习哲学思想和逻辑学理论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教师的言行更加关注。在此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并形成良好的网络素养,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积极开展教学活动,有效解决思想政治育人难题,通过开展活动型教学实现育人目标。

另一方面,网络协同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课有责任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但仅仅依靠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难以完成任务。网络协同构建出的混合式泛在教学环境进一步拓展了教育空间,特别是学生的活动空间,使教育效果更加明显[4]。

(二)网络协同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教学的可行性

1.国家信息化战略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政策指引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深度应用,我国深刻认识到技术赋能的重要性,在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政策,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多项政策的出台,为推动教育教学信息化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再次指明新时代信息网络、数字资源、智慧校园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方向。

2.教育信息化浪潮为网络教学开展提供现实支撑

互联网技术与社会各行业逐渐融合,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建构性力量,“互联网+”也正在推动教育领域发生重大变革。随着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突破,互联网不仅给人们提供更加海量的学习资源,还将进一步推动现代远程教育朝着人性化、个性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5]。特别是近年来,全国各类学校利用互联网开展了超大规模的网络教学实践,充分彰显了网络在教学中的独特价值。可见,教育信息化正在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网络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互联网平台为满足师生个性化教学需求提供技术支持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將成为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在互联网技术赋能下,教师的多样化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例如,学习通平台可以全面收集教学活动中的数据,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特征、情感状态、能力倾向等个人指标,便于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同时,平台学生端也拥有个人专属的信息库,学生可以根据数据及时了解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设计个人学习计划。此外,互联网上还汇集了海量的学科学习资源,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学生能提前掌握更多有针对性的信息,教师能将课堂从浅层次的知识传递转变为深层次的理论探究,让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提升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三、基于网络协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三个课堂”构建

(一)第一课堂:网络空间课前自学

1.搭建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任课教师根据实际选取适当的资源搭建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资源发布、教学交互、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目前,学习通、雨课堂等网络教学平台逐步建立完善,这些平台大多在功能实现和具体操作方面门槛较低,能够满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建课需求。

2.建立网络课程资源库

网络课程资源是网络教学平台的核心内容,教师要收集多元化资源,形成课程资源库,为教学工作奠定基础。网络课程资源要及时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情况,解决课堂教学信息滞后的问题,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时代性强、变动大,教师要根据形势变化对课程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及补充,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呈现给学生。

3.确定议题并开展讨论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确定议题并于网络教学平台公布,同时围绕议题进行教学设计。议题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重要性原则,即要选取我国发展中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二是必要性原则,即要选取有一定思辨性、有讨论和争辩价值的议题。三是适应性原则,即要选取紧扣学生学习生活的议题。议题公布后学生可结合课本预习内容进行个性化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意识。教师应对网络课程学习给予必要的引导,避免学生思路受阻、价值观出现偏差,同时要对学生的行为给予正向反馈,以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4.在線学习监控与检测

教师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对学习进度和效果进行监控,获得精准的教学反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不仅思想道德教育重要,知识传递同等重要。教师可利用平台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巧设情境结合学习过程考查评估学生的素养水平,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

5.议题反思与自我评价

师生围绕在线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于实体课堂进行再讲授、再学习。同时,学生也要对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等在线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学习效果的把握至关重要,学生的自我评价应当成为教学评价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学案教学是S中学的一种传统教学方式,学案内容设计从基础知识到开放性议题、从课本理论到案例分析、从记忆强化到灵活运用,覆盖学生第一课堂学习的全部需求。同时,将线下学案和线上数据库联通,将学生的自学情况及时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课程资源库准确了解学情,学生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查看自己的自学情况,对易混易错点和高频考点进行归纳整理。

以统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五课第二框“薪火相传有继承”的教学实践为例,在第一课堂中,学生先通过自学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中有关遗产继承的规定,教师再从网络教学平台中选取代表性强的遗产继承相关案例并与学生分享,引导学生聚焦“谁继承”“继承多少”这两个问题。通过让学生讨论、解决这两个问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法律条文的掌握和理解情况。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答题的数据分析出本框的难点知识为析产、继承顺序和继承份额划分,并将让学生掌握以上难点知识作为第二课堂的教学任务。

(二)第二课堂:实体空间课堂研讨

第一课堂旨在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翻转课堂,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掌握基础知识,教师课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第二课堂解决学生疑难问题奠定基础。第二课堂具有实现师生面对面情感交流的优势,同时,摒弃了传统课堂单纯知识输出的弊端,有利于疑难问题的研讨与解答。

1.教师课前学情分析

教师要结合平台数据、检测结果、学生自我评价等进行学前分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明确第二课堂的教学重难点。同时,教学要聚焦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内容要具有一定的难度,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分组同步协同学习

第二课堂主要采用同步协作学习方式。教师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在课堂上将议题分发给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学生在分组研讨中可以及时获得其他协作者的反馈信息,倾听他人观点的过程也是自身认识活动构建的过程,这种交互式学习体验在培育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3.学习成果研讨交流

活动型教学旨在提升学生认知水平,而第二课堂本质上是一个再学习、再认知的过程。学生小组在议题讨论后,再次参与到以班级为单位的更大的学习共同体中,对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给学生均等分配发言机会,鼓励全员参与。

4.教师议题点拨和引导

高中生的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形势常感困惑,有时还会受到各种网络思潮的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致力于使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需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点拨引导,不断地促使学生在认识活动中发现秩序和构建秩序。学生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在于他们对所学知识难以有效消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将知识还原为一般的观念结构,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和认知,从而达成教书与育人的双重目的。

第二课堂的开展以第一课堂为基础,以第一课堂自学的理论为依据,以网络课程资源库中错误率超过50%的例题为参考,分成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梳理知识点,形成完备的知识框架。第二个环节确定两大难点议题,学生以5~6人为一组围绕“遗嘱和法定继承”“被继承人债务清偿”两类案由展开讨论,深化对《民法典》相关条文的理解。在各组的观点碰撞中,学生能对遗产继承的相关法律规定理解得更加透彻、运用得更加灵活。第三个环节侧重于引导学生巩固和运用本节课知识,通过练习题和开放性讨论,强化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第二个环节和第三个环节的教师点拨与引导,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对学生法律意识的树立和公序良俗的坚守也有积极意义。

(三)第三课堂:实践空间课后感悟

社会实践是活动型教学的必要环节。价值观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对某一价值观在认识上理解、情感上认同、实践上践行[6]。高中思想政治课只有以实践教育为主、以认知和情感教育为辅,才能达成让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標。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自主建构意义的过程中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逐渐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第三课堂就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价值观外化为自觉行动。通过开展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实现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学习成果的检验,同时使学生感悟学科知识中蕴含的价值情感。

S中学将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补充和延伸,为帮助高中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内化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组织学生走进法院,在参观家事法庭、观看家事法律宣传片和旁听庭审的过程中,沉浸式体验《民法典》中遗产继承、婚姻等家事法律的运用。知识的传递不是最终目的,法治意识的树立也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各种类型的思想政治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并贯彻落实国家的大政方针,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综上所述,推动网络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融合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要求。以“三个课堂”为核心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教学,可以进一步凸显《课标》提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定位,更好地契合“三全育人”的要求。同时,“网络空间课前自学”“实体空间课堂研讨”和“实践空间课后感悟”这三个课堂都从学生主体视角进行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可以有效地突破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受教的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达成育人目标。当然,利用网络技术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还面临诸多困难,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和创新。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侯旭平.“活动型”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99-100.

[3]  孟庆楠.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  杨宗凯,吴砥,陈敏.新兴技术助力教育生态重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9(2):1-5.

[5]  鲍日勤.人工智能时代的教与学变迁与开放大学2.0新探[J].远程教育杂志,2018(3):25-33.

[6]  冉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协同学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64-69.

(责任编辑 袁 妮)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基于学习通的‘SPOC+项目混合式教学研究”(J20220957);忻州师范学院教学改革创新研究项目“网络协同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课堂研究”(JGYB202118)。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课
实施生活化教学 激活高中政治课
构建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刍议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设计及实施策略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研究
浅论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分层教学的实施
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的策略探析
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对策
探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