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涯教育融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探索

2023-03-17蒋凯燕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高中

蒋凯燕

[摘 要]若缺少生涯规划意识,学生便难以在中学阶段自主激发潜能、付出充分努力。因此,生涯教育势在必行。文章基于生涯教育之有效性、奠基性、必要性与紧迫性,论述生涯教育融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生涯教育;语文作文教学;高中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36-0007-03

语文课堂谈的本就是生活中的语文及语文中的生活,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课堂。而作文课堂本就有许多贴合当代生活的文字材料适于创设情境,且作文课堂的氛围极其有利于引发当代学生对生涯路径的思考,促使学生养成生涯性成长的意识,树立正确、积极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理想。

一、遇作文创情境,生涯教学易进行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当以真实情境作底,进而引导学生于斟酌三思中,解决真实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引入生涯教育,极其适宜。

(一)有效性

欧健等在《基于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涯教育课程建构的逻辑向度》中提出,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中学生涯教育课程建构应遵循的理念逻辑是“跨学科学习”和“从体验中学”以及“研学结合”[1]。关于“从体验中学”,舒伯认为,“个体青春期中的职业知识与未来的职业选择和生涯成熟度有很大的关系。而要有效指导学生积极探索未来职业世界,就需要增强学生的直接体验感或间接体验感,原因在于:生涯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对丰富的职业细节与职业情境的充分认识。”[1]而语文作文课堂,本就有许多贴合当代生活的文字材料,适于创设情境,能使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奠基性

生涯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即刻确定职业方向、规划人生路线,而是引导学生开阔个人视野、培养不屈精神、完善思想观念、激发自主探索职业世界的热情、初步习得破解人生之题的方法,使学生在面对人生中的风浪坎坷时,能有向前迈步之士气。教师要重视生涯教育,以更好地指导学生今后的职业寻求和生涯发展。教育的当代使命即培养具备精神之魂、掌握实践技能、深悟文化内涵的人。

(三)必要性与紧迫性

当前部分教师对生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还未加以重视,主要表现在不能持续地助力学生提升参与社会实践与交往的基本素养。笔者尝试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出题人的用心。高考语文作文60分的重量在于冀望学生能够借由经典文学材料、社会现象、漫画等生发重重思考,形成对现实世界更全面、更真实、更深刻的认知,其中自然包含了对职业世界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要推进以情感教育为魂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所谓“以情感教育为魂的教育”,即通过关注学生所思所想,来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思想观念。生涯教育的落实借助本就是情感教育的作文课堂必是优良途径。校本课程中“普职融通”的教育特色,是希冀教师能够助力学生产生职业思考,做好人生中两个重要阶段的连接。笔者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创设生涯情境,以此作探索尝试。

二、生涯教育之挫折篇:转化思维不惧变

在完成一些作文题的解析、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习得判断力。如下作文题材料所展现的不惧变化的思想主旨,即具备生涯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缘境生意

笔者给学生的第一个作文题目如下。《可以预约的雪》有言:菅芒花是台湾最美的风景,是可预约的雪。然而,生活充满变量,并不总遵循人的意愿前行,有些事情是无法预约的。请你就“可预约”和“不可预约”论述你的观点。

真相一定源于现实,因此作文立意的“真相”也一定源于现实。情境创设,有利于找寻更完善的立意。首先,假设这是一道面试官给正在应聘热爱的工作的你出的考题,你要如何回答?其次,假如你正面临着生活中的“可预约”事件或“不可预约”事件,你想对自己说什么?

在作文练习中,学生主要呈现两种立意。第一种立意倾向于认为生活中的事情大多是“不可預约”的,总论点:天行有常,此“常”当为“无常”,里尔克曾言“生命无时不需要生长,而外边却不永远是日光和温暖的风”,生活中的事情自然大多是“不可预约”的。第二种立意认为生活由“可预约”事件和“不可预约”事件共同构成,总论点:生活中的一部分事件是“可预约”的,且人需要“可预约”事件,“可预约”事件让人更加踏实,获得确切的安全感,但是生活中的另一部分事件是“不可预约”的,正因为“不可预约”,所以我们才更要期待、把握好这些事件,不因其小而轻视,不因其遥远而忽视。

(二)入境觉涯

通过分析以上两种立意,可以看出高下之别。有意识地进行代入性思考,有利于学生更真实、更全面细致地分析比较,并最终得到更准确的结论。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一些因主观臆断而产生的想法偏差。

像这道题,若学生能够透过对立的表象看到互补的内在实质,便可挖掘出“人生最大的不变就是变”的思想。这样去把握材料,是相较于只认定“生活事件‘可预约”或“生活事件‘不可预约”的更完善的一种考虑。模拟生涯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生动、真实地感知职业生涯,形成更具现实长远意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在分析的过程中加深对职业生涯的内在了解,即“缘境觉涯,由学促涯”。“可预约”事件与“不可预约”事件具有互补性,其各自的价值无法代替。有些人面对难以掌控的“不可预约”事件时,会焦虑不安,滑向只见“不可预约”的极端,而这究其本质是面对“不可预约”的怯懦。若能将众人视若洪水猛兽的“万变”视为“不变”,高度看见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即“所遇‘不可预约,但个体的能力可以‘预约”,从而期待、把握“可预约”,但又不受缚于“可预约”,并直面“不可预约”,勇做时代弄潮儿。由此便是借助作文题材料进行了一场思想洗礼,实现了生涯教育。

(三)由学促涯

生涯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场景中开展真实有力的思考,从而丰富见识、完善观念。生涯教育十分重要,其中的抗挫折教育与转化思维教育是重中之重。李鹤、黄朝、郑春花指出:“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还不具备决策的知识和技能,但却要做出决策,就未来发展情况而言,这对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都是不利的。同时也说明生涯教育的重要性。”[2]而本道作文题中关于“生活充满变量,并不总遵循人的意愿前行,有些事情是无法预约的”的论述,便等同于对学生开展生涯教育。生涯教育需要学科教育过程中的“无压渗透”。要想做到“无压渗透”,教师便需要辅以其他自然形式,且必须具备一定的情感力度、一定的知识厚度、一定的教育深度,以使学生在学中思、在学中悟。

三、生涯教育之求胜篇:抬头俯身方长远

笔者选取的第二道作文题紧密贴合现实生涯情境,并且与职业生涯中难以避而言之的“强弱胜负”息息相关。当下,学生对“逐强”与“去弱”容易出现阶段性的认识偏差。通过对这道题的分析讨论,希望学生能平衡自己内心对“强弱”这一组相对关系的看法,辩证地看待“强”与“弱”,促发对职业生涯更深刻的思考。

(一)缘境生意

笔者引导学生分析的这道作文题有两则材料。材料一:强者意味着成功。雨果曾说“应该相信,自己即生活之强者”,为强者,应先怀强者之心态也。材料二:叶敬忠院长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019届毕业典礼上提出“要尽可能把自己看得不重要,要尽可能像弱者或穷人那样感受世界!”的建议。

就材料一而言,唤醒个体力量展现自我是其第一重意义,但“逐强”并非唯一考虑,也绝非最终考虑,在此基础之上,使人思考如何登高再平稳落地,是其第二重意义。为何要在有一定所谓的成长后,还要俯身感受“弱者的世界”“穷人的世界”,以及如何为之,是更进一步的考虑。

(二)入境觉涯

这道作文题的材料一看似是在讨论强者、材料二看似是在讨论弱者,但其实这两则材料本质上都是在谈如何让自己成长得更好,这显然是一道充满职业生涯意味的作文题。在写作时,学生必须将材料一、材料二结合起来谈,不可偏选其一。有学生提炼出以下内容:应具备自信与谦卑,要以强者的眼光和格局生活,还要通过明晓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来提升自己。

一些学生看到“强者”和“弱者”就下意识地认为这是具有矛盾的一组材料,并未深入考虑、分析两则材料之间的“殊途同归性”。过于武断往往会令结果不尽如人意,也并非在职场生活中看待“强”与“弱”的正确方式。

1.认识自我之价值

第一个观点。观念上,不怕难:为之难也易,不为易终难,要有相信自己能够成为强者的绝对信念。一件事情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它能成功的信念是否坚定不移。但若只有信念,便如干涸的湖泊,难以润泽万物。强者总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将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后,努力实现个人与国家的共同发展。行动上,能迎难:没有行动的信念,不是信念,它只是一种自负。我们应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相信自己能做到并去做,便已成功了一半。观点:在具体地朝着强者努力的过程中,要敢于定目标,预留发展的空间。

2.审视己弱之意义

第二个观点。观念上:没有绝对强者,没有永久强者,再强的人,都可能会有“弱”的一面。弱不可惧,弱也不是一个理应被恒久否定的存在。每个人都有“弱”的一面。客观能力强者同样需要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主动去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世界,以使相关认知更全面、更真实、更深刻。“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从弱者的角度看世界,是我们得以持续成长的关键。行动上:强者视“弱”,审视自身的缺陷与不足,不能自命不凡、师心自用,不能自认为强而后止步不前。弱者视“弱”,弱者不必自卑,所有状态都只是过去及现在的有限反映,但人生之车轮从未停止滚动,处弱之境时仍要勇攀高峰。

(三)由學促涯

写作这道作文题时应从理解人生的丰富性考虑,与其将两则材料看成对立的而择其一而论,不如立足“强弱并肩”立意,从而引发多维思考,深化对职业人生之强弱的理解。这堂课进行了学科教学与生涯教学的生态融合,让学生领悟到不管为学抑或从业,都应具备自信与谦卑,以强者的眼光和格局生活,并且要通过明晓和弥补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来提升自己。

四、生涯教育之人际交往篇:“强弱并肩”顾齐全

(一)缘境生意

笔者引导学生分析第三道作文题的材料:“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了太史公对孔圣人的赞美和景仰。“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的意思是君子与地位较自己高的人交往时不谄媚,与地位较自己低的人交往时不轻慢。[3]指导这道题的写作时,适合融入人际交往教育,借文学使学生生发对生涯更为妥帖、全面、深刻的思考。

(二)入境觉涯

与人、与集体相处时,对德行崇高者我们要以谦虚的姿态,将他们当作镜子,照出我们身上的狭与小,将他们当作旗帜,追随他们的足迹继续攀登。在与他人相处时,既不卑不亢,又不矜不伐,这才是真正的尊重对方、尊重自己,是对学习更有力量的保障。这是这道作文题的材料的示例理解,也是学生未来进入职业世界的重要贴士。

(三)由学促涯

联系仰视与平视来看,一味仰视,易陷入自我渺小虚无的认知误区;一味平视,易走入思维狭隘的泥潭,阻碍对更广阔天地的探索。仰视发现追寻的目标,平视确定出发的原点和追寻的节奏。如此,便能在学习生涯、职业生涯中走稳、走远。

五、生涯教育之自励篇:众人有思即有为

“世间众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未意料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4]这一作文题材料的分析指导也适合融入生涯教育。引导学生明确“人对事物发展进程并非无能为力”这一观点的过程,便是生涯教育有效渗透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人为什么能对事物的发展进程产生影响,能影响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能影响,什么时候不能影响,什么样的人能影响,什么样的人不能影响”这些问题,带领学生径直挖掘出生涯之路中需要培养的诸多品质与能力。

将生涯教育融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能使学生深化对学科、文化及生涯的理解,多方面体悟到语文学科的社会文化价值;而语文学科的价值也因此凸显。生涯教育能促使学生提前关注未来职业、主动探索现实生活、预先感知面临的职业困境。细数当下社会学生初入职场面临的众多窘境,更觉生涯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对于生涯教育的落实,语文教师应不懈探索,找寻良法。

[   参   考   文   献   ]

[1]  欧健,赵渊博,刘建勇,等.基于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涯教育课程建构的逻辑向度[J].当代教育论坛,2021(3):98-106.

[2]  李鹤,黄朝,郑春花.生涯教育融入高中语文作文课的教学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2):27-29,33.

[3]  张建霞.以不谄不渎之姿,书自尊自信之章:“先贤言论”材料作文导写[J].新世纪智能,2022(28):23-27.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高中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学生情绪智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