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在神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3-03-16吕晓虹朱利双范仲凯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解剖学神经考核

鲍 龙,吕晓虹,薛 坤,朱利双,李 博,张 琦,高 航,范仲凯,李 想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人体的器官系统为主线,将各学科课程根据需要进行重组与整合,将疾病从基础的病理生理变化到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过程联系起来,重视系统性、连贯性、综合性及完整性,从而方便学生理解掌握,提高教学质量[1-2]。“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符合当前各高等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3]。目前,“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全国正在以不同的形式开展,实施课程整合的院校也各有经验,有不同的整合方法[4]。自2013年开始至今,我校也积极开展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5]。“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多学科融合”,即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上,将包括基础与临床的多学科课程进一步融合,形成以基础指导临床、临床验证基础的新的医学知识架构体系[6]。众所周知,神经解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越来越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仅加强医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足以培养出合格的医生,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应侧重于与临床相联系[7]。国内外大多数医学院校正在逐渐转向以临床技能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更多的基础医学课程开始融合临床内容[8],为学生顺利进入临床打好基础。那么,针对神经解剖学,如何做到以神经系统为中心,基础与临床多学科融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我校教学改革实践,以此为角度做探索性尝试。

1 开设多学科融合的神经解剖学课程的必要性

21世纪是脑科学的时代,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已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列入启动项目。神经解剖学作为脑研究中至关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神经科学和解剖学的重要分支,具有理论性和逻辑性强、与临床及科研联系紧密等特点。神经解剖包括大体解剖和局部解剖,大体解剖包括脑组织解剖、脑血管解剖、脊髓解剖及神经根解剖等。局部解剖又包括神经外科手术入路相关的颅骨解剖、脑血管解剖等。对于这些解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仅对神经科医生至关重要,对精神科、影像科等科室医生也同样重要。而神经解剖学内容相对于解剖学的其他部分而言,形态功能复杂、生理功能抽象,外加对于神经传导通路以及手术入路的掌握需要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因此,神经解剖学是整个解剖学教学中最复杂、医学生学习最困难的内容[9]。国外也有文献表明,在医学专业课中,神经病学课程掌握最困难,也说明了神经解剖的复杂性[10-11]。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神经解剖学知识,并运用其解决临床问题,一直是教学关注的重要课题。如何以神经系统为中心,将基础与临床多学科相关的神经解剖学知识融合,提高神经解剖学的教学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外的一些学者对于神经解剖学整合课程的应用已经做了一些研究,McKeown等[12]发现,接受整合课程的学生解剖学知识掌握情况好于接受传统课程的学生。Findlater等[13]发现,整合课程提高了学生神经解剖学考试分数,说明整合课程能促使学生自学神经解剖学知识,加深对神经解剖学的理解,让教师能有更多时间去解释学生的问题。Klement等[14]的研究表明,在基础学科的整合课程中,特别是解剖学、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方面,学生能获得较高的考试分数。在基础学科整合课程学年末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对整合后的课程非常满意,92%的学生认为每门基础学科课程中的主题在课程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由此可以认为,基础与临床融合的神经解剖学课程将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2 多学科融合的神经解剖学课程的设计思路

神经解剖学是神经内外科学以及影像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神经内外科医生以及影像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会经常用到神经解剖学知识,而这些都可以作为多学科融合的神经解剖学课程教学的素材。例如,神经内科医生通过查体进行定位诊断,神经外科医生通过术前检查进行手术切口的设计,放射科医生通过影像学检查对病灶进行定位和定性诊断等。将儿科、神经内外科、放射科相关的神经解剖学知识引入神经解剖学课程中,将会使学生更加系统深入地学习理解神经解剖学内容,也增强了课程的生动性、趣味性。

3 多学科融合的神经解剖学课程的设置

通过查阅国内外神经解剖学相关教科书及文献,从临床需求出发,以神经系统为中心,提取儿科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医学影像学等涉及神经系统解剖学的知识,组织相关教研室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整合,以能解决临床问题、完成临床任务为目标。以“神经系统的发育—神经系统的大体解剖—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与定位诊断—神经系统查体—神经系统的影像学表现—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诊疗思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神经外科临床解剖知识——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病例分析”为主线,研究确定教学内容,编写教学大纲。根据新的教学大纲制订具体的课程设置方案,分配教学内容。同时结合各位授课教师不同的学科特点及授课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讲授深度。具体课程设置见表1。

表1 多学科融合的神经解剖学课程设置Table 1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of neuroanatomy course

4 多学科融合的神经解剖学课程的考核方式

4.1 考核方式改革目的

考核是考查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教师教学效果的手段。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以前在学习医学基础课时,存在重视理论知识、轻视临床技能,课后不复习,考前突击等现象。因此,我们在对神经解剖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还对考核方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探索。针对神经解剖学的学科特征和学情,增加形成性考核,减少终结性考核,并将考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采取“以解决临床问题、完成临床任务”为目标的考核模式,避免考前突击、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注重过程性评价。

4.2 考核方式改革方案

神经解剖学是一门以理论课为主的课程,理论考试必不可少,但不是成绩的唯一来源。我们将过去单一的理论考试改为多层次、多形式的考核,以培养具有坚实神经解剖学基础的研究和教学型人才。将考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课前的慕课学习测试、期末理论考核、随堂测试、神经系统查体技能考核、小组讨论的PPT汇报等,均计入总成绩。改革后的考核方式主要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1)课前的慕课测试:课前组织学生自学慕课内容,并完成小测试,占总成绩的10%。(2)随堂测试:授课过程中发布小测试,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10%。(3)期末理论考核:以闭卷形式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对神经解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40%。(4)神经系统查体技能考核:以问答和实际操作两种形式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对神经系统查体和常见危急重症的判断,占总成绩的20%。(5)翻转课堂或小组讨论PPT: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PPT,向其他小组展示,并回答同学及教师提出的问题。根据PPT制作、展示及回答问题情况,由教师及同学共同打分[15],占总成绩的10%。(6)绘制解剖简图:对于神经解剖学知识的记忆,绘图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绘制局部解剖简图、断面解剖简图、传导通路解剖简图等,帮助学生建立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增加学习兴趣,占总成绩的10%。具体考核方法见表2。

表2 多学科融合的神经解剖学课程考核方法Table 2 Assessment methods of neuroanatomy course intergrated multidiscipinary

5 多学科融合的神经解剖学课程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5.1 编写教材,建设师资队伍

缺乏配套的教材是多学科融合神经解剖学课程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通过组织相关学科教研室具有多年授课经验的教师,根据国家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的教学要求以及临床带教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多次讨论,最终确定教学内容。同时请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把关,保证教学质量。根据确定的教学内容编写教材,避免教学内容重复、知识点分散、内容衔接性差等问题,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神经解剖学课程教材。另外,组织相关学科教师进行教学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5.2 教学理念的转变:基础与临床有机结合

以往传统的神经解剖学教学中,授课内容主要局限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对神经解剖学临床的实际应用涉及不多。为解决这一难题,课题组邀请解剖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医学影像学等教研室经验丰富的医生共同座谈,互相授课,制订教学内容及教学框架,安排教学进度,并将彼此的授课内容以神经系统为中心有机结合,完善知识体系和授课内容,不仅让解剖学教师认识到了解剖基础知识在诊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也增加了临床课教师对解剖基础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完成“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新教育理念下的神经解剖学教学,使神经解剖学内容不再枯燥乏味,促进了基础与临床有机衔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3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转变:多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传统板书式的课堂形式已经不适合目前的神经解剖学课堂教学,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不断丰富教学资源。(1)充分利用VR(虚拟现实)系统、3D人体解剖系统、3D打印系统、手术模拟软件等,使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如传导通路、脑室系统、脑脊液循环通路等生动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构建清晰的三维立体空间结构,集中注意力,激发对神经外科手术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灵活采用如病例分析、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国内早就有学者提出将病例分析法引入神经解剖学教学,且证明能收到不错的效果[16]。我们吸取成功经验,将临床上遇见的典型病例向学生展示,演示正常的疾病诊治过程,让学生在预设的情境中去分析、检查,将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治疗方案、手术步骤过程与神经解剖学知识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多总结归纳,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强化基础解剖知识与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的联系。另外,通过翻转课堂或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走上讲台,利用PPT向全班同学分享所学内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3)结合目前疫情常态化背景,利用雨课堂与Zoom的优势,构建雨课堂与Zoom会议系统相结合的线上授课方式[17-18],将课前预习内容、课堂上要分析的病例发布于雨课堂,应用Zoom会议系统进行分组讨论,应用雨课堂进行课后小结和测验,并对测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19-20]。

5.4 教学评价的转变:由结果性评价转变为综合性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采取两种方式:(1)对授课效果的评价。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往往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成绩不能说明一切,考得好不代表会看病。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学生运用知识思考、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将教学评价从结果性评价转变为综合性评价,既考查学生对神经解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即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也考查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来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1-22],同时,还通过神经系统查体、手术入路的选择、解剖简图的绘制等来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2)对授课满意度的评价。包括学生满意度和授课教师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授课的满意度以及听课教师对授课教师知识衔接、教学安排等的满意度,并将其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

6 结语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可为我校和社会培养更优秀的医学人才。其主要体现在多学科融合的课程设置真正做到了基础与临床的结合;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方便学生理解,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翻转课堂、分组讨论的方式加深学习印象;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督促学生学习。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统编教材内容不全面,需补充学科科研进展等,这不仅对授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接受该教学模式的学生同样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未来还需不断探索与实践。

猜你喜欢

解剖学神经考核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神经”病友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