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的项目化教学
2023-03-13蔡小贤
蔡小贤
绝大多数的历史知识属于普遍性的历史结论,因其“非在场性”的特征,学生无法穿越时空进行沉浸式体验,也因对史实的碎片化认知而陷入肤浅、混乱的历史理解中。“在素养时代,新的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知识点的识记、了解、理解等层面,而是学习者在习得了某一学段的历史知识、历史方法、历史思维后所具有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是学习者在特定的情境中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方法与观念解决现实问题,完成具体任务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核心素养的培育,项目化学习便是一种直指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实践模式:它以项目为载体,以驱动性问题为核心,以持续探究为过程,以跨学科思维为方法,以团队协作为形式,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使学生在项目中完成学习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和成果的表达,为突破浅层学习提供了可行性路径。
本文以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敌后战场的抗战”一课为例展开项目式学习,尝试以宁波乡土革命史为契机,探索深度学习的新模式。
一、设计:以课标为依据落实核心能力
历史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起点是探究主题的选定,这是项目化学习能否顺利实施、实施是否有价值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应当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找准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项目依据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抗日战争提出了以下要求:(1)内容要求:通过了解敌后抗战的史实,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2)学业要求: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历史报刊、历史论著、历史照片等,特别是用好红色资源,如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要重视与近代历史有关的乡土资源和口述史资源的利用。此外,跨学科主题学习板块中也明确提出利用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文化精神之旅,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二)项目构思
宁波的红色文化基因根源深厚,有大量的革命文物与红色遗址。广为人知的“浙东小延安”四明山就坐落在宁波余姚市四明山镇,它曾是全国十九个抗日革命根据地之一,这里留下了中国共产党带领浙东人民抗日救国、拯救民族危难的光辉历史。那些为人类解放事业牺牲自己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就长眠于宁波市章水镇——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章水镇就是本文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探究目的地。笔者通过搭建“追足迹”“绘路线”“承基因”“谋发展”的教学框架,以人物见事件,以事件见精神,以精神谋发展,以点带面绘制出甬城的红色地图,引领青少年在家乡热土上依托红色基因走出绿色发展道路。
(三)项目目标
1.核心知识层面:利用教材、书籍、影片、人物访谈、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了解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全民族抗战是取胜的根本原因;理解敌后战场对抗日战争的重要意义;知道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发展与壮大的基本情况;梳理浙东抗日根据地建立的过程;体会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重要能力层面:通过翻阅地方史志,如《宁波地方志》《宁波市志》,查阅宁波党史等史料,厘清浙东军民的抗日历程,增强调研思维,培育史料实证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识图,善于用图,尝试画图,建立时空框架,形成时空观念;引领学生以唯物史观为依托,辩证客观地描述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揭示抗战胜利的本质就是人民战争的胜利,提升历史解释能力。
3.基本态度层面:通过项目式学习,落实革命传统教育,扩大红色革命精神的影响力;通过考察和分析革命老区的现状,增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心系家国,为乡村振兴做贡献。
基于项目依据、项目构思、项目目标三个维度,笔者将项目主题定为“宁波章水镇红色之旅宣传册设计”。
二、路径:以问题驱动推进深度学习
通过问题驱动创设真实情境是推进深度学习的重要渠道。驱动性问题的选定是开展深度学习的起点,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其拆解任务,提供思维支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信息搜集、史料研读、知识框架重建,在解决子问题和学生实践活动的双重作用下,知识层面从历史表象到历史本质,探索层面从课堂内到课堂外,思维层面由低阶迈向高阶,使爱国主义教育实现从“理论感知”到“实践感受”再到“精神感悟”的层次跃进,不断推进深度学习目标的达成。
驱动性问题:如何设计一份兼具历史传承和社会实践的章水镇红色之旅宣传册?
拆解子问题:历史传承是什么?社会实践是什么?宣传册是什么?
【拆解子问题1】历史传承:(1)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壮大经历了哪些过程?作战形式有哪些?(2)浙东抗日根据地开辟的原因是什么?涌现出哪些英烈?(3)如何传承红色精神?
【学生实践活动1】(1)选取一名四明山抗日英烈为其制作革命历程小档案。(2)实地考察四明山抗日遗址。
【拆解子问题2】社会实践:(1)如何绘制一幅能描绘四明山地势起伏的局部等高线地图?(2)根据等高线地图怎么设计红色研学路线?(3)根据革命老区现状,如何用好红色资源助力乡村绿色发展?
【学生实践活动2】(1)手绘章水镇山区局部等高线地图,设计红色研学路线。(2)根据章水镇地方特色,规划绿色发展项目。
【拆解子问题3】宣传册:(1)一份完整的宣传册需要融合哪些元素?(2)可以设计哪些活动起到宣传效果?(3)如何协调好文字、图片、色彩和编排之间的关系?
【学生实践活动3】(1)搜集宣传册的设计案例,学习宣传册制作方法。(2)为章水镇发展设计宣传标志。
三、方法:以学科融合涵养多元思维
历史学科项目化学习是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的一种模式,即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通過团队协作达到思维整合、思维迁移、思维跃动,最终培养学生以多元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一)与地理学科的整合:手绘等高线地图与红色研学路线图,探究革命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通过实地考察,根据四明山地形地质图以及分层设色图相关数据,教师引导学生动手绘制章水镇山区局部等高线地图,根据等高线疏密程度,学会区别山谷、山脊、陡坡、缓坡、陡崖等概念,并利用绘制的等高线地图来确定位置、辨别方向、测算距离、估算海拔,在空间上大致还原当年革命先烈于隐秘山林中与敌人斡旋的大致方位、作战路线和艰难险阻,迁移所学知识为乡村未来的发展设计红色研学路线、游步道、盘山公路等相关路线。
(二)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收集关于四明山的文学作品,了解其历史渊源,达到文史共育的目的
唐代诗人陆龟蒙作《四明山诗》:“云北是阳川,人家洞壑连。坛当星斗下,楼拶翠微边。一半遥峰雨,三条古井烟。金庭如有路,应到左神天。”南宋高似孙编撰的《剡录·山水志》记载:“四明山境四周八百余里……东为惊浪之山,西拒奔牛之垄,南则驱羊之势,北起走蛇之峭……”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大胆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乡土资源的认同和维护之情。
(三)与思政学科的整合:通过实地走访,引入思政学科知识,参与规划乡村绿色发展项目
参观章水镇红色党建中心、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和中共宁波地委等遗址,融入思政学科相关知识点,如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原則,共享、绿色、创新等新发展理念,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高质量发展主题,集体经济等知识点,号召青少年以实际行动助力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学生集思广益,纷纷献策,有的说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网红民宿、露营经济等;有的说宣传章水镇的土特产,如樟村切面、章水贝母、章水茶叶等,联动电商平台开展直播走向全国;还有的说传承章水民俗文化,如彩灯扎制、泥塑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中华文化的自信……
四、推究:以多元评价凝练育人价值
基于重过程轻结果的项目化学习理念,评价方式应凸显形成性评价,同时兼顾终结性评价。笔者根据本项目的目标和新时代的育人方向,从作品完整度、团队协作度、操作可行度三个维度设计了项目化学习评价量表(见文末表1),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探索,以多元评价凝练育人价值。
(一)以作品完整度呈现评价
作品完整呈现是测量学习目标达成度的重要指标,也是项目化学习终结性评价的主体。“它作为学习者个人和群体所面临问题智力模型的外化,反映了学习者在某一主题认知结构的逻辑性、准确性、完整性。”通过对布局框架完整度、文本形式多样化、解说质询合理化等方面的评价,育人价值更多体现在文本布局能力、自我展示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统筹规划能力、战略性思考能力的培养上。
(二)以团队协作度考核评价
合作学习是项目化学习中最主要的方式,其协作度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考核依据。设计宣传册项目的整体框架需要经历史料研读分析、图形绘制、演说展示、互评互判等环节,笔者根据学生个性特点,组建异质性合作小组进行角色分配,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个人成就感。团队协作度越高的小组,在作品的完整度方面表现越突出,其解决问题的方案操作可行度上的价值也更高。所以,以团队协作度进行考核评价,其育人价值更多聚集在对知识的运用、克服困难的智慧、对他人有效学习经验的欣赏,通过互帮互补,形成学习共同体意识。
(三)以操作可行度落实评价
创造性思维能力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操作可行度是评价项目化学习落地的终极标准。通过带领学生考察革命老区现状,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以共同富裕为导向,以若干绿色发展项目为路径,助力家乡振兴梦。育人价值更多体现在引导学生将个人梦与家乡梦和民族梦联系起来,由对家乡的热爱维护上升到对祖国的热爱和维护之情,树立吾辈当自强的家国责任。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能激发学生生命力的教学理念,如何将理念学以致用,成为学习的常态,教师需要坚守教育初衷,以灵活适切为原则进行持久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单位:宁波市镇海区澥浦中学)
编辑: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