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巧用语文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2023-03-13卜媛
卜媛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精选和设计课程内容,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占本学科总课时的10%,强化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跨学科的融合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各学科相互孤立,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是相对固定的。而跨学科融合教育则强调学科间的相互联系。是在现代社会,各学科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
在新课标背景下,作为一名初中生物学教师,我开始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尝试和探索。比如,巧妙地将古诗词与生物学教学内容融合,在校园中开设了一节实景植物课;又如借力语文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生物学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等。
一、生物学遇语文,实景融教学
当诗情画意的语文与严谨求真的生物学相遇,会碰出怎样的火花?你能想象学生在生物学课堂上一边高声吟诵,一边探索草木的场景吗?在备课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时,我忽然想到很多文章诗句中都有对植物的描写,单是《诗经》中就出现过150多种植物,如大家熟悉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但是现在的学生久居钢筋水泥的城市之中,已经远离了田野和植物,学生对书中的植物很陌生,甚至已经不知道书本中的那些植物是什么了。我是一名生物学教师,从小喜爱文学,有一定的语文功底,于是我尝试了跨学科融合教学,师生共同体验了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
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在校园内进行了多次调查,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能够确认名字的常见植物有30多种;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我又利用“形色”等植物识别软件和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共计发现校园植物多达40余种。其次,我在备课时根据这些植物的种类,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文章诗句等语文方面的资料进行整合,编制学案。
大约一周后,这堂融合课终于开始了。我们先回忆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经典片段,引入今天的课程:“同学们,在七年级上册的语文书里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最经典的第2自然段,让我们齐声背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今天的生物学课是一节户外课,我们要到校园这个‘百草园里一探究竟。”我的话音刚落,学生沸腾了。原来每个学生内心都有一种想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念头。
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一边观察、认识植物,一边讲解它们的品种、习性等生物学知识。然后我们一起吟诵和这些草木相关的诗句,讲述其中包含的寓意,了解它们深厚的渊源及其与中华文化的联系。比如,当我们路过池塘边的草地,遇见一大片苔藓时,我用手机播放了央视《经典咏流传》里在贵州支教的梁俊老师和学生合唱的歌曲《苔》。同学们聚在我的身旁静静聆听,有些学生还跟着优美的旋律轻轻哼唱起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源自清代诗人袁枚的《苔》。苔藓虽然生长在缺少阳光的地方,‘苔花也很小,但它却没有自惭形秽,仍然像牡丹一样绽放自己。我们也要在逆境中坚强、自信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一旁的同学们听后点点头。我话锋一转:“可是,这里的‘苔花真的是苔藓的花吗?”同学们瞪大了眼睛,仿佛在反问我:“难道不是吗?”我笑着解释:“其实,苔藓植物都不开花,那么诗人笔下米粒般大、形色如花的结构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能在苔藓植物体上找到相似的结构,如花状的植物体、生殖苞叶、生殖托或色彩美丽的孢子体等。诗人袁枚居住的小仓山随园,位于现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于是我们可以推测,‘苔花可能是南京城或周边某些苔藓植物体上的这些结构,但‘苔花绝对不是生物学意思上真正的‘花哦。”
我们来到操场上,走进小花园;我们抬头仰视一棵大树、俯身注视一株小草;我们一起抱了抱树茎、摸了摸树叶、嗅了嗅花香……诵读的时候,学生摇头晃脑,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生物学和语文,一理一文,在同一节课上交替进行,让原本有点单调的理论课变得活灵活现、诗情画意;让原本抽象难懂的诗句走进了现实,走进了学生心里。这是同学们第一次来到户外上课,虽然他们对校园并不陌生,但对校园内的植物却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地观察和深入了解过。同学们边听边认真做笔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信息。今天的课程,我与学生一起亲近自然、认识植物,同时还与语文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植物背后的文化,親自感受、用心体会,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我相信学生对植物的兴趣不会只停留在这一节课上,因为这节课已经唤醒了他们对植物的喜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探寻自然和人文的奥秘将成为他们一生中重要的一部分,使他们受益终生。
二、巧用打比方,突破重难点
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怎样才能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呢?我开始尝试借助语文之力突破教学重难点。
比如,在学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有这样几个重要的知识点:“DNA上有许多携带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可以控制生物体不同的性状。像这些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作基因。”“每个DNA分子上都有许多基因。”课堂上我反复强调:基因是“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不是“任意”的片段。所以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而不是“一个”或者“无数”个。可是到了课堂反馈时,仍有不少学生在这些地方出错。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即使学生当时强记下来,过不了几天,还是会把这些反复强调的重点忘掉。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并不理解,当然容易忘记。就在我感到苦恼的时候,不经意间抬头望了望窗外。此刻,外面春光灿烂,我不由脱口而出:“今天天气真好!”灵光一闪,我有了一个好主意。
再次上课时,我一进教室就对学生说:“今天天气真好!”边说边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看黑板,这句话由什么组成?”我很认真地问。同学们笑了,他们可能在想,今天老师是要教我们语文吗?有学生回答:“词组。”
我继续问:“这句话里有几个词组?分别是哪些?”“今天、天气、真好,一共3个。”学生回答。
“如果把一个DNA分子看作一个句子的话,句子里的词组就相当于‘基因。”我一边说,一边故意用红笔在黑板上的句子下画线,“今天天/气真好!我可以这样划词组吗?”话音刚落,全班学生笑成一团。
“大家都知道这样不可以。”我提高了音量,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因为词组都是有特定意义的,不是随便几个字在一起就可以叫词组。同理,基因不是DNA上的任意片段,必须是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才能叫基因。也正因为如此,一个句子里有许多词组,一个DNA分子里也有许多基因,不是一个,也不可能是无数个。”同学们听了纷纷点头,有些同学还夸张地给了我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
就这样,我用“一句话”,用打比方的方法再次强调了上节课的重点,轻松解决了上节课没有解决的难点。后来我用这个方法在其他班上新课,也收到了同样的好效果。我相信,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才能印象深刻,这比死记硬背更令人难忘。
三、新编顺口溜,轻松记概念
尝到甜头的我,很快又有一个好点子。二十二章第二节是“人的性状和遗传”,本节目标之一是“说出生物的相对性状”。教材上“相对性状”的定义是:同种生物的一种遗传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必须同时满足“两同一不同”才可以说是相对性状,即同一种生物和同一种性状,不同的表现类型,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说起来简单,但学生做练习的时候,一不注意就会掉进“陷阱”,如判断“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不是相对性状?只靠教师反复强调、说教的效果并不好,学生还是经常会做错。如何让学生主动去“留心”呢?
灵机一动,我换了个方式,编了一句顺口溜。灵感来源于课堂练习中的题目:请判断以下是生物的相对性状吗?(1)马的棕毛和牛的黑毛。(2)人的直发和双眼皮。很明显,第(1)题考查了是不是“同一种生物”,第(2)题考查了是不是“同一种性状”。有一句俗语“风马牛不相及”,用在这里不是正好吗?于是我信手拈来,立刻说道:“这正是‘风马牛不相及,头发眼皮不能比啊!”学生一听又笑了,乐呵呵地重复了一遍。他们可能在想,老师真逗,想出这么句顺口溜。大家笑着、说着,也都记住了:“风马牛不相及”——注意得是同一种生物,“头发眼皮不能比”——注意得是同一种性状。此后做到这类题目,大家都会心照不宣来句顺口溜,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果然这类题目的正确率明显提高了。
四、妙用类比法,过程情境化
进入生物学小中考复习阶段时,有学生提出:还是不明白植物细胞什么时候吸水,什么时候失水?这个知识点出现在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因为涉及溶液、浓度和浓度差,当时的学生还没有学过相关物理知识(八年级才开设物理课),所以尽管教师采用实验、演示等方法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对七年级学生而言,判断植物细胞是吸水还是失水,仍然是个难点。于是我又解释了一遍,此时的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物理知识,大部分学生可以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了。
但是个别学生,从他们的眼神和做错的习题里,我知道他们仍然是存在疑惑的。于是我尝试用“类比”的方法帮助这些学生理解:把植物的吸水和失水过程想象成“拔河”。大家都知道,拔河时,哪边力气大,绳子就被拉到哪边。同理,土壤溶液和根细胞液也在“拔河”,而“水”就是它们争夺的那根绳子。谁的浓度大(想象成力气大),水就会到哪边。如果此时根细胞液溶液浓度大,则水流的方向是从土壤到根细胞,根细胞自然就表现为吸水……配合着屏幕上模式图(见图1)的箭頭方向(水的流动方向),我还做了个“拉拽”的动作。通过这样的方法,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变成了生动、形象的过程,充满画面感,学生印象也很深刻。
五、谜语和成语,导入更有趣
教材上还有其他运用“语文”助力生物学教学的例子,如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五节“植物的开花和结果”中,由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有个白胖子”引发学生思考果实的结构,极富趣味。七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三节“人体感知信息”,则直接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导入新课,主题明确。这样的例子教材里还有很多,更多的则等待教师去开发利用。
传统的死记硬背,学生容易遗忘,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印象深刻。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运用打比方等方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突破生物学教学的重难点。巧借语文之力,不仅可以打通生物学课堂的“任督二脉”——重难点,还可以用于“导入”“设问”……帮助学生轻松学习、愉快学习。只要我们拥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善于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去解决教学中的难题,就一定能让初中生物学课堂成为“生动”课堂。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十二初级中学)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