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坪山歌音乐特点与传承保护路径
2023-03-12张倘或
摘 要:后坪山歌起源于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龙归镇后坪村,是当地独有的民间音乐文化,其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传承,以及极高的艺术研究与推广价值。本文对后坪山歌进行相关理论研究,研究分析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艺术魅力和社会功能,探究其传承保护路径,对传承后坪山歌、创新粤北民间音乐文化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后坪山歌;艺术特征;社会功能;保护路径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6-00-03
粤北地区后坪山歌起源于明朝末期,走过明清,经历民國,流传于今,有着几百年历史,山歌的流传主要是通过人们生活沿袭口传记忆。而后坪山歌的历史渊源与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也不无关系,也有男女之间在谈情说爱时,表现不同思想感情的乡土情歌;还有各村村民在日常闲暇时,用来消解疲惫、增进感情的山歌对唱。后坪山歌语句简明,对句工整,利于传唱,从侧面既反映了粤北地区民间音乐文化特色,也承载、丰富了粤北地区红色文化历史。
一、区域闭塞与历史悠久的交融:后坪山歌地域特点及传承历史
后坪山歌的发祥地后坪村,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龙归镇,系武江区龙归镇行政村。村史可追溯至明朝,由闽入粤,辗转至龙归后坪。后坪村地处深山长谷,唯一进村道路盘山而绕。当地村民以农耕为主,民风淳朴,自然环境优美,但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全村以曹姓为主要姓氏,常住村民496户,地方方言以虱乸话、客家话为主。
后坪山歌曲式多样,深受当地村民的喜爱与参与。后坪山歌历史较为悠久,经实地走访与调研,后坪山歌以口头传唱的方式已传承22代人,山歌歌曲集共5本,其中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保护,现今村里尚留存3本山歌歌曲集,分别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与成立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期有1本,成立初期有2本;成立前期的歌曲集内容源自当地村民日常生活,据村民口述此歌曲集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对其内容研究中发现,歌曲集书写字体简、繁混合,歌词均以“尔”作为第二人称代词,此用法常见于明、清朝代,可作为追溯山歌起源时间的初步参考;文中衬字“亞”均以“亜”为书写形式出现,且文中大量出现弃用字,借此可推算出歌曲集编写在1934年之前,通过对歌曲集内容大量的研究对比,可确定村民口述与歌曲集出现时间大致相符。
二、歌唱歌词旋律调式分析:后坪山歌的艺术特征
(一)后坪山歌的歌唱特征
后坪山歌的主要歌唱形式,可根据歌唱人数与性质加以区分,以独唱、男女对唱为主,村与村之间的相互对歌为辅;其中,男女对唱多用固定结构即兴演唱,如对歌时男方常用“心肝阿妹令千金”为对唱开头,女方则以“心肝阿哥心肝郎”为开头,多以七言四句为歌曲段落结构,对唱时一唱一和、斗唱时一问一答,段落演唱结束后以吆喝“哟喂”的方式以示邀请旁众对歌,在此演唱基础上加以变化,形成了对唱、斗唱、一唱众和、轮唱、坐唱、站唱、边活动边演唱、随游戏演唱、锣鼓伴奏唱、无伴奏独唱等形式;有二人互相对唱,有一人对唱众人,也有几人共同对唱,总之,在村民对歌时气氛热闹,形式丰富多样,唱腔自由舒展,具有典型的地方音乐文化艺术特色。
(二)后坪山歌歌词特征
1.歌词题材特征
据相关追溯了解,后坪山歌起源于当地男女青年求爱过程中相互的情感抒发,后由历代民间艺人根据地方特色与民间习性创编流变。歌曲题材较少与农耕劳作相关联,多以对歌为主,叙事歌、仪式歌与生活歌为辅,“喜者歌其乐,愁者歌其苦,饥者歌其食”,善于以歌对答,言语幽默诙谐。后坪山歌与客家山歌剧的题材特征不一致,客家山歌剧是“一身泥香飘舞台,不逐纷华不媚俗”,是带着田园气息和泥土芬芳一步步走向成熟的。[1]而后坪山歌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历史文化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等内容都在歌词内容中有所体现,如后坪山歌歌曲集其中一段,歌词在交代对歌内容题材的同时,巧妙融入当地特定时节的地方产物,在增加了对歌趣味性的同时,从侧面也描绘了后坪地区地域特征与村民生活习性的真实写照。这些内容综合起来,形成了具有独特体裁特色的后坪山歌。
2.歌词结构类型
后坪村民日常交流惯用当地土语“虱乸话”,村与村之间在日常用语上较有出入,各村村民极其喜欢闲暇时间相互邀约对歌,使得后坪地区山歌统一以客家话为歌唱用语。山歌歌词语法规则,部分词语发音与粤语相通,常以七言四句或七言八句为歌曲段落结构,歌曲由多段歌词组合而成,歌词结构始终不变,发音首尾押韵,讲求六声六调,严格注重平仄格律,以七律平起或七律仄起式贯通全段。也常用“心肝阿哥”或“心肝阿妹”为开头,以两问两答或四问四答的结构进行对歌,歌词首句为邀对,二句出对,三句应对,四句为回对,且邀对与应对为一个曲调,出对与回对为另一个曲调。如后坪村民曹其初与付月娣现场对歌,七言为一句,八句为一段,截取其部分歌词,分别押“人辰”与“灰堆”辙。
(三)后坪山歌的旋律特点
后坪山歌在演唱中通常没有固定的旋律,音高与速度由演唱者现场把控,旋律以五声调式为基础加以演变,且贴合歌词平仄韵律,节奏以4/4拍为主,较少情况下运用混合拍子,旋律中大量出现上下滑音与倚音进行装饰。山歌的曲式结构丰富多样,在一代一代的传唱中,演唱者往往会发生即兴地增加唱词内容或改变旋律的现象,总体上可分为主旋律和延伸旋律,在进行延伸旋律演唱时,演唱者会使用到引腔,将主旋律或部分主旋律音进行重复。通常一种旋律能够匹配多段歌词,根据歌曲结构的长短,在原旋律的基础上改变局部旋律音与节奏,以及通过在核心音调旋律的基础上加入其他音的手法,进行旋律的二次或多次延伸,且旋律经过二次或多次延伸后,由于部分旋律节奏型发生变化,演唱者会加入“吖、哇、唉、啦、噢”等少量衬词,更好地贴合匹配变化后的节奏型,加强气氛渲染,增添感情(见谱例1)。
(四)后坪山歌的调式分析
后坪山歌在历代民间艺人传承过程中,起初并没有调式这一概念。经过多代人的传唱,逐渐演变成能被不同年龄、不同声部、不同声音特征的民间艺人进行演唱,且不受地域与场合的约束,能创造出很多不同的演唱效果。通过对后坪山歌与乐曲进行对照,得以发现后坪山歌多属于徵调式、羽调式等五声调。但把山歌中的旋律和调式组合起来加以对比,会发现后坪山歌在历代民间艺人的创造与演变的过程中,并没有利用模仿调式的方式来创作山歌音乐,只是演唱者通过当时的内心活动与审美心理有感而发。
三、后坪山歌的传承保护路径分析:打好政策、人才、市场与红色主题组合拳
基于通过对后坪山歌濒危现状及原因分析,要想突破后坪山歌当下传承发展所遇到的困境,需要从市场发展、政策支持等方面入手,以发展培养青年文艺骨干为根基,逐步创新后坪山歌的内容、题材与推广形式,让后坪山歌能够得以更广泛有效地推广传播。同时,通过当地音乐教育行业与民间艺术团体的依托与支撑,改善后坪山歌现今的生态环境,使其得到良好有效的保护,从而推动后坪山歌保护与传承市场化发展。
(一)加强政策扶持,统筹引导带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不是经济包袱而是珍贵资源。对这种资源先要抢救和保护,并通过文化创新来继承和发展。[2]2022年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后评村现已设立后坪山歌非遗传习室,同时申报韶关市武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也在有序开展。此举措有力保障了后坪山歌后续的发展基础,但对其今后的传承与发展前景来说,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力量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当下处于稳步发展现状,更需要来自政府与民间团体的大力扶持。可以围绕“后坪山歌”的传承与发展为目的,由政府搭建相应统筹管理支持平台,对后坪山歌的创新、实践与推广等各方面的短板进行统筹规划加以扶持,是决定后坪山歌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以乡村文化活动为抓手,基于新时代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教育扶贫”“创业发展”等战略与政策,并与地方艺术团体与机构联合建立后坪山歌扶持机制,以多元化文化融入的方式赋予其新鲜血液,地方艺术团体和机构有序地融入,赋予山歌全新的生命力。
此外,借助地方艺术团体的融入,以组织志愿者的形式融入后坪山歌的传承与推广工作中,既能高效提升山歌传承与推广的工作效率,也有助于推动粤北地区特色民间文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可由地方政府部门牵头,搭建起乡村地区文艺活动组织框架,使壮大后的山歌表演队在龙归镇乃至周边地区,与当地文化传播事业相结合积极开展主题文艺活动。例如,在全国积极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发展大环境下,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可组织举办与其主题宣传相符的山歌类文艺节目,以及向其周边延伸,将后坪山歌的表演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此举在帮助后坪山歌深入基层群众打好基础的同时,也可让当地群众一同投入山歌传承与保护的实践工作中。通过上述系列举措,既能扩大后坪山歌的辐射影响范围,也能在地域上广泛增加山歌受众群体。
(二)推进教育改革,培养山歌人才
非物质遗产包括口述传统等形式,其特征是“艺在人身,艺随人走”,人在藝在,人亡艺绝。这与作为物质形态存在的有形文化遗产是不同的,它是人的本质特征(如语言) 和人的潜在功能(如技艺) 的非物质文化形式。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物,非物质遗产的载体是人。[3]后坪山歌衍生生态链断层是促使其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效利用教育改革的途径,为后坪山歌持续注入新鲜的血液是对其文化传承的有力保障。对于具有地方代表性特色的民间音乐文化的后坪山歌而言,可从以下三种途径加强人才培养,为后坪山歌的持续发展输送未来的人才:一是从学科实践研究上发力。以粤北地区高校为载体,将“后坪山歌”纳入地方特色文化研究范围,并通过美育浸润行动、大学生艺术实践等平台,普及推广研究成果,持续培养传播山歌文化的文艺工作者,以保障后坪山歌新生代人才接替进入。二是从音乐特色课堂上发力。地方政府与高校、中小学协同开展山歌专业人才培养与培训,从山歌歌曲集中提取部分具有教育意义的精华内容,将地方特色民间音乐融入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中。三是从教学方法上发力。为了吸引中小学生的兴趣,音乐教师需要创新“后坪山歌”的教学方法,以实践课为主要方式,让学生以“后坪山歌”文艺表演的方式,在学校、社区乃至周边地区进行后坪山歌的艺术文化传播。
(三)融入区域品牌,形成联动模式
以周边地区为主要对象,积极拓展区域内的特有文化,尤其是山歌文化,可通过举办山歌类的表演比赛为创新点,并在其中不断发展,形成当地独有的特色文艺比赛活动,并以当地人文、景点为契机,打造“后坪山歌”系列表演节目,形成区域联动合作模式,使其融入当地旅游、研学等区域文化大品牌,让后坪山歌逐步发展成为韶关乃至粤北地区具有区域凸显性、艺术代表性的音乐文化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群众反映。
(四)突出红色主题,形成强大动力
通过对后坪山歌与其歌曲集的相关调查研究,山歌流传至今的红色主题歌曲尤为丰富。可利用后坪山歌歌曲集中丰富的红色歌曲题材为基础,对其展开提炼与创新性创作,并在此基础上与当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传播高地、红色旅游目的地等政府项目的建设发展相互融合,既可促进粤北地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得到传承与提升,不断丰富与发展,也在丰富当地红色旅游思想文化内涵的同时,对增强当地群众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进而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持续、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后坪山歌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其濒危现状与历史传承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后坪山歌的地域特点和形式特征,并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究其传承保护路径,以期能让社会和更多民众了解后坪山歌,并对后坪山歌的保护与传承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聂辛宇.浅谈客家山歌剧的表演特点和传承与发展[J].喜剧世界,2022(08):115.
[2]陈建宪.文化创新与母题重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功能整合[J].民间文化,2006(04):8.
[3]马自树.非物质遗产内涵及其命运[J].中国博物馆,2002(04):14.
基金项目:2020年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粤北濒危民间音乐抢救性保护与研究——武江区坪山歌保护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Q2020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倘或(1987-),女,江西九江人,讲师,从事声乐及音乐艺术文化研究。